军模收藏点滴1 :德意志的军马——四号坦克

军模收藏点滴(1):德意志的军马——四号坦克

去年网上淘宝时偶然发现了间军模店,看着那一个个细致逼真如艺术品的模型,我似乎回到了为军事着迷的学生年代,于是决定买几个把玩一番。哪知这一买,使我深深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军模的魅力实在是惊人,如今我每个月都会在网上搜寻我感兴趣的模型,成为一名入门级的军模收藏者了。

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搞拼装,因此我收藏的都是成品,主要搜集二战和现代坦克战车,其中又以Dragon Armor系列居多。

提起威龙(Dragon),恐怕玩过军模的人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威龙在1:72比例军模界中拥有众多的粉丝,而DragonArmor系列成品坦克战车,更是以精致逼真、细节丰富而闻名。

我想把我手里的威龙都一一展示出来,一方面是和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个文字上的纪念吧。


今天谈一谈威龙1:72的四号坦克。四号坦克即Panzer-IV,代号PzkpfwIV(Pzkpfw是德文Panzerkampfwagen的缩写,意为坦克,IV为罗马数字四),是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中型坦克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毫米火炮的四号坦克,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消灭或压制敌方反坦克火力,使己方坦克以最快的速度推进,这和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是相得益彰。

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四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波兰战役中四号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四号坦克F1型(包括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毫米/24倍径火炮,这种四号坦克也被称为“短四”,更多是作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反坦克能力薄弱。至苏德战争开始时,四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德军入侵苏联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76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当时德军装备的三号坦克50毫米/42倍径与四号坦克75毫米/24倍径坦克炮在交战距离上无法有效击穿苏军坦克的正面装甲,因此在1942年之前,苏军在技术装备上占有一定优势。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外,也开始对三、四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四号F1型坦克改装长身管75毫米/43倍径火炮,成为F2型,1942年G型投产(开始是43倍径,之后统一为48倍径),两种型号坦克都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可以在1000米外轻松击穿T-34/76的正面装甲。此外四号F2型坦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是当时北非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其穿甲能力远远高于美军M4坦克及英军所有坦克。

1943年四号H型,1944年四号J型坦克相继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最大的特点就是安装了炮塔护圈以及车体两侧的5毫米侧裙板(为了降低敌方火箭筒的威胁,也是给坦克侧面加强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逐步取代三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四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的限制,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四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四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而且,在苏德战争中后期仍强于苏联的新型坦克T-34/85中型坦克,但弱于苏军斯大林2号(JS-2)重型坦克。

此外,四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东风”自行高炮、“熊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犀牛/大黄蜂”88毫米/71倍径重型坦克歼击车、四号坦克歼击车等等,这些变形车都采用四号坦克的底盘,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师、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四号之所以能成为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其优势主要体现于技术成熟,易生产,性能平均,使用可靠,所以被德军士兵冠以“军马”的雅号。在黑豹坦克研制成功后,德军参谋部的一些“技术乐观派”曾要求停产四号而转向全面生产黑豹,但遭到时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的断然拒绝。

下图就是一辆我收藏的威龙短四(No.60085,GermanKrupp Pz.Kpfw.IV Panzer IV Ausf F1, GermanArmy3.PzAbt 21, #334, Kursk,Russia,1943,译为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四号F1型坦克,隶属德军第21装甲营,坦克编号334,1943年俄罗斯库尔斯克

这是一辆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四号F1型坦克,装备75毫米/24倍径火炮。所谓倍径,指的是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24倍径意为炮身长度为口径的24倍。这是衡量一门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倍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简单说是因为弹丸在较长的炮管里可以被火药燃气加速的更多,获得更大的能量,因此初速大,威力大,射程也更远。同时倍径越大,弹道越平直,反之越弯曲。因而一般说来榴弹炮的倍径较小,加榴炮适中,加农炮最大。现代的大口径火炮,榴弹、加榴、加农炮的倍径一般为20-30、30-40、50以上。

怎么样,迷彩很漂亮吧?其实区分四号和三号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看底盘负重轮即可。三号有六组负重轮而四号是八组。至于虎式和黑豹,人家用的是交错式负重轮,差异太大了。

以下皆为实拍(单反苦手,600D哭了),车体右侧的天线孔实在太小,怎么都插不进,干脆放弃天线,清爽一点……

侧面:储物箱上有很可爱的大象图标,不过和国防军第502重坦克营的猛犸象图标不同。


第502重型坦克营的标志:


侧后:




正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图是我最喜欢的一款四号(No.60070,GermanKrupp Pz.Kpfw.IV PanzerIVAusf G,German Army1. Pz.Gren.Div."LAH", Kharkov,1943,译为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四号G型坦克,隶属德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哈尔科夫

这辆四号G型坦克来头可不小,所属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LAH或LSSAH,又称第一党卫装甲师)是二战时党卫军四大王牌之一,另三位大牌分别是帝国师、骷髅师和维京师(怎么觉得和国民党五大主力很相似啊)。武装党卫军(WaffenSS)是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作战极其勇猛强悍,作风坚毅冷酷,完全效忠元首,其拥有的独立军令系统,也不同于德国国防军。党卫军最上层单位为党卫军指挥总部,听命于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一位狂热的纳粹分子。党卫军鼎盛时期有39个师,共计100万人,分别来自15个国家,而LAH是其中的佼佼者。LAH最早只是个仪仗队,外宾来访时也会担任游行和表演队伍,但是骨子里,LAH十分残暴凶狠。早在1934年,LAH领袖迪特里希和他的部下们就参与了纳粹党发动的“长刀之夜”暗杀行动,杀害冲锋队主要领导人和其他政敌。1934年底这支部队扩编至团级规模,逐步由原本的侍卫队转变成正式军队。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揭开二战序幕,而LAH作为参战的第一支武装党卫军进入波兰。随后LAH参加了入侵荷兰和法国的行动。到1940年8月LAH已经扩编到旅级规模,次年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到1941年6月德军展开巴巴罗萨行动之际,LAH兵力已经达到师级规模。当年7月至11月,LAH马不停蹄地由波兰边界一路打到顿河畔的罗斯托夫,终于停下了脚步。苏军在冬季反击中让LAH吃到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败仗。遭受重创的LAH在回到法国休整后于1943年1月再次回到俄国,加入陆军元帅曼施坦因的第38装甲军。2月,LAH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完成艰巨的任务,战绩斐然。这是德军在东线打下的最后一场大胜仗。当年7月LAH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二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一路高歌猛进却因为德军统帅部战略改变而被迫后撤,在库尔斯克的激战中LAH曾经摧毁500辆苏军坦克。撤离库尔斯克的LAH被调回意大利休整,之后再度开往东线挽救溃败中的德军。在切尔卡瑟包围战中,LAH成功救出被苏军包围的5万名德军(甚至还包括帝国师在内),立下奇功。1944年初,LAH撤回西欧,经过补充达到满编。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LAH被派往法国西北部以阻止盟军。然而第二战场开辟后,德军的颓势已经难以逆转,诺曼底战役于1944年8月21日结束,LAH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坦克和火炮,伤亡极其惨重,无奈退守塞纳河。经过整编,LAH被投入到突出部战役中,这是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反击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德军的有生力量被极大的削弱了。战场上幸存下来的LAH撤回波恩休整,随后于1945年2月进攻苏军占领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未果,遂退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此时的第三帝国已然崩塌,希特勒自杀消息传来,迪特里希的部队在上奥地利州向美军投降,结束了LAH短暂而非凡的历史。应该说,LAH创造过辉煌的战绩,得到德国国防军的赞赏和尊崇,但是也充满了残暴和血腥色彩。为了替6名被苏军杀害的队员复仇,LAH曾经在1942年4月屠杀了4000多名苏联战俘。突出部战役中LAH又屠杀了71名美军战俘。和很多党卫军部队一样,LAH在很多盟军眼中是魔鬼的象征。


这辆坦克的主炮已经是48倍径,反坦克能力大大加强。而这台军模是经过旧化处理的。看着这台小小的四号,仿佛置身于哈尔科夫白雪皑皑的原野上,钢铁洪流往来驰骋,炮火硝烟弥漫,多么壮阔的史诗场面!

以下为实拍

侧面:醒目的德军标志铁十字旁边装着两个负重轮,以备不时之需。

侧后:


正面:在观测窗右边隐约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标志 ,那是LAH的师徽。


下图就是LAH的师徽。在德国人们把万能钥匙也称为迪特里希,所以LAH就采用钥匙为队徽,以尊显该师的指挥官。而师长迪特里希在1941年获得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后,师徽的下方也加上了橡树叶以示尊敬。


PS: 很多人都应该听过Era的《TheMass》。Era,英文原意为“时代、世纪”,有人翻译为“创世纪”,是一个风格与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团)接近的音乐团体,灵魂人物是法国音乐家EricLevi。

网上有一种说法,《TheMass》是第一党卫装甲师也就是LAH的军歌《SS闪电部队在前进》。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TheMass》的曲是来自于德国19世纪与大小施特劳斯齐名的作曲家卡尔·奥尔夫的著名史诗音乐剧《布兰诗歌》中的开场大合唱《哦!命运女神》。而希特勒也非常喜欢他的音乐,所以有可能把《哦!命运女神》的曲子作为了LAH军歌的曲调,歌名就是《SS闪电部队在前进》。而Era将脍炙人口的《布兰诗歌》与来自专辑《EraⅡ》的经典曲目《Divano》巧妙的熔于一炉,于是《TheMass》应运而生了。也就是说《The Mass》与LAH的军歌曲调上很可能一致,但并非同一首歌。

还有一种说法,LAH战歌叫《Panzerlied》,作者是VonOblt.Wiehle。这应该也是讹传。《Panzerlied》是《装甲兵之歌》,德语中Panzer就是装甲的意思,这首歌是1933年6月德国中尉KurtWiehle前往柯尼斯堡的途中创作的。

我把《TheMass》和《Panzerlied》两首歌都贴出来给鉴赏一下吧。

The Mass:

Panzerli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801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餐巾纸系列1:餐巾纸的背面

原文地址:餐巾纸系列1:餐巾纸的背面作者:Thinkbond从本书中获得一种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了解视觉化思考。Part1 导言1、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几乎所有,因为画图能以便于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问题,总结大量的信息。2、视觉

图 欢度泼水节(1):泼水节的传说

【图】欢度泼水节(1)泼水节的传说泼水节简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

4分钟跑完1英里引发的思考 四分钟跑完一英里

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朗读哲理短文——《打开心锁——不可放弃努力》,文中谈到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用尽各种办法没有成功,于是教练和运动员断言:要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绝不可能的。但是不懈的努

个人自传1:自传的兴起与发展

自传的兴起与发展刘良华宽泛意义上的自传来自人类“认识自己”、“自我意识”的冲动。只要某人追问“我是谁”,这个人就很可能进入“我从哪里来”的回忆与反思。自传最初显示为文学传记和历史传记,它介于文学与历史之间。在后来的发

声明:《军模收藏点滴1 :德意志的军马——四号坦克》为网友勇敢去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