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远比小说精彩——《大而不倒》读书笔记 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后人如果想了解2007年金融危机,有两本书可以帮助还原其来龙去脉。一本是迈克尔·刘易斯的《大空头》;另一本就是安德鲁·罗斯·索尔金的《大而不倒》。

《大空头》讲述了一个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故事。而《大而不倒》则通过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描述,客观又详尽地展现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和投行的众生相。

细节见精彩

作者索尔金是《纽约时报》的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大学毕业后即担任《纽约时报》驻欧洲的并购记者,一年后升任首席并购记者。此后他主持的栏目成为华尔街并购的最重要的信息中枢。得益于此,索尔金成为这次金融危机中很重要的一个见证人,而他的文字功底以及对华尔街各个金融巨头和其发家史的熟悉,使得《大而不倒》能准确地重现那一段历史。

尤其是在细节方面,更令人击掌赞叹不已。如前几年有一个叫黎彦修的对冲基金经理写过一篇文章:欧洲向中国伸手:新世纪的豪取。由于文中颇多阴谋论的论调,所以被四处传看,但里面提到一个事实,应该是以讹传讹。该文说,“中投慷慨援救摩根士丹利,以四十元一股的高价购入百分之十的股权。可就在此公司奄奄一息之时,高先生在纽约的总部等了一个小时,这个最大股东也没能见到摩根的败家总裁一面。”实际情况呢?当时摩根也担心资本金不足而到处寻找资金,自然也会主动联系中投公司。当时的中投领导高西庆第一次去拜访时,在会议室打电话时背痛倒在地上,是摩根士丹利的联席主席发现了他;高西庆当晚还与CEO马克共进晚餐,商讨注资的事情;后来还有几次你来我往的谈判,但最后由于高西庆的要求太高,摩根最终选择了三菱银行。

是愚蠢还是贪婪?

华尔街这些所谓的精英人士,尤其以雷曼CEO福尔德为代表,这些人到底是愚蠢还是贪婪,抑或因贪婪而愚蠢,或者既愚蠢又贪婪?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福尔德是此次金融危机里结局最惨的一个华尔街大佬。他从雷曼一个小伙计干起,最后升到CEO的位置,危机前拥有价值一个多亿的雷曼股票,这也差不多是他的全部身家。他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一个多亿跌得只剩下几万元。但福尔德并不值得可怜,这是他愚蠢的结果。

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更关心的一点就是,巴菲特和芒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三四年时间里就已经多次抨击华尔街的次级债务的金融衍生品,并称之为“大规模杀伤武器”,为何整个华尔街就是无人听从呢?

投资者更需要思考一点的是,虽然巴菲特在2003年和2004年就开始大力宣扬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将给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带来灾难,但巴菲特依然重仓富国银行。危机过后大家也注意到了,除了富国银行外,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无一幸免,损失巨大,唯独富国银行丝毫不伤,甚至还从中获利。

市场专业人士最喜欢的一个投资逻辑就是如果看好行业,则考虑选择行业中的个体——公司进行投资;如果不看好行业,则对于行业中的所有个体都看空,而根本不管其价值如何。比如巴菲特投资报纸业时,华尔街都认为报纸业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不值得投资;但是巴菲特认为,这个行业还能创造现金流而不需要新的资本开支,根据现金流折算回来的估值来看,还是值得投资。

国内对茅台的争论也是如此。只要提到白酒业,专业人士根据政府反腐力度而得出白酒业将步入景气衰退期,却忘记了估算行业中各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值得投资。现在的银行股和地产股也是同样的遭遇——只要看空行业,则抛弃整个行业里的个股。

中国有富国银行吗?

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案例很值得国内投资者们深思。国内银行股差不多低迷了四年时间,而期间业绩依然增长较快,但增速放缓,PE差不多都在4-5倍之间。市场对银行股的争论集中在一点:未来因某种原因,比如经济大幅度下滑等,不一定要爆发危机,银行不良资产将大幅度上升,将会把之前的账面利润一扫而光。就如同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一样,一次亏损,就把有史以来所赚的钱统统还回去。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认为,投资银行股的人都是傻子,因为银行业每过二十几年就会来一次金融危机,然后把之前的盈利统统地吞没。美国银行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过一次,仅那一次危机就把有史以来银行的所有盈利统统吞没;仅仅过了二十年,就到了2007年金融危机——这次要是没有国家救助,整个银行业都要破产。所以他认为投资银行业类似压路机前捡硬币——没有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巨大危险,每年赚点小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中国的银行业,跟欧美还不一样——风险更大。因为欧美都是直接融资占比最大,中国由于无法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导致社会融资功能大部分由银行来承担,所以整个系统性风险都压在银行上。而银行业由于资本金限制,贷款功能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导致整个经济运行缓慢下来——一旦慢下来,原本日渐积累的风险因素就开始显现出来。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非常脆弱,脆弱到稍有风吹草动,整个经济体就可能垮下来。所以整个银行股都被市场抛弃,但是里面也有类似富国银行这样的银行吗?

真实远比小说精彩——《大而不倒》读书笔记 读书让生活更精彩

从危机中学习

从自己失败的投资经历中学习,固然因更加刻骨铭心而学到很多;但投资者还是尽量从他人的失败投资案例中学习更好。虽然不少投资者也亲身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但毕竟身处大洋此岸,若不是经常观看外电报道而只是看看国内报道的话,对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的了解应该不会太深入。索尔金的这本书,等于是带领我们重温这一次金融危机,这对投资者而言是难得的一次学习——也许我们要遭遇的危机就近在眼前。

危机每次的演化过程大多都很相似。首先,事先我们无法知道是否危机真的来临了,也不知道成因是什么,但如果是真的危机,那么一时半刻是结束不了的。2007年的这一次金融危机,有两个投资案例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基金经理米勒,在危机初期坚定地看好银行股——危机初期银行股就已经大跌,他认为股价已经反映了它们糟糕的财务状况,但随着危机的逐步深化,这些所谓的硬资产都烟消云散;另外一个是巴菲特,直到危机尾声时才出手,大捡便宜货。我们实际上都是未曾经历过危机的人,当危机来临时,很容易类似米勒一样掉进价值投资的陷阱。

其次是谣言的力量,绝对不可低估。谣言是危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中记述了很多由于谣言而导致第二天开盘股价就跌去三成甚至一半的报道,甚至不少公司因谣言而最终破产。

我们最缺危机经验值

有投资者咨询绿光资本的CEO大卫·爱因霍恩,他如何应对美国政府债务不断上升最终将引发的危机。爱因霍恩回答说政府债务危机并不值得担忧,因为我们还有更需要担心的,就是在债务危机爆发前肯定会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而且危害远比债务危机大。美国投资者不缺危机,短短十几年,美国投资者就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长期资本公司的倒闭、“9.11”事件和2007年金融危机。但即使这样,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从危机中学到多少。

对于完全没有切身经历的中国投资者来说,这更是一片空白。在这方面,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引起重视。第一是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我们无法预测何时爆发危机,又是哪一种危机,但是,切不可以过去的中国经济发展来推断未来——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一直稳健增长,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十几年也会稳定增长。正如过去一年我们还活着,并不代表我们未来将永远活着,实际上我们的寿命短了一年。中国经济由于其特殊性,前期经济越发展,后期积累的风险越是巨大。如前段时间的汇率波动。央行一直把汇率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并让其逐步缓慢地升值,导致了汇率系统、出口商都非常脆弱,所以汇率波动幅度稍微增大,市场就会恐慌,出口商就会恐慌。房价亦如此,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整个行业动荡。

第二个是要考虑到政策应对失误的风险。危机爆发,要正确应对原本就很不容易。2007年金融危机,原本是中国经济调结构的最佳时机,结果却变成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我们要特别小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这种制度史无前例,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供借鉴;另外,顶层设计的这些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本文刊于《证券市场周刊》2014.4.5的“私家书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8183.html

更多阅读

一年后再看《大和抚子》。总论。 机动战舰大和抚子

国庆长假,我却要连续上班11天。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消除每天上班后的疲劳。决定重温一遍拍摄于世纪之交,也就是9年前的日剧《大和抚子》。其实家里面的碟片,小说,杂志都有很多存货等待我去消化。时间对我而言,是永远都不够用的

2014年电视剧《大清盐商》全部演员表、图片和片花 大清盐商

2014年出品34集电视剧《大清盐商》已在央视八套播出,编剧、总制片人:南柯,参与编剧:李靖岩、刘勃、林海洪、王晨、许秀松,艺术总监:张黎,导演:韩晓军。有介绍,该剧以清代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前后为时代背景,以乾隆时期“大小金川案”与“两淮

《大清相国》 官场小说

《大清相国》目录第一部分顺治十四年秋月,太原城里比平常热闹。丁酉乡试刚过,读书人多没回家,守在城里眼巴巴儿等着发榜。圣贤书统统抛却脑后了,好好儿自在几日。歌楼、酒肆、茶坊,尽是读书人,仙裾羽扇,风流倜傥。要么就去拜晋祠、登龙山,寻

声明:《真实远比小说精彩——《大而不倒》读书笔记 读书让生活更精彩》为网友我很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