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戕 哲学之道

哲学之戕

(一)

没有巫文化,就没有中国文化。

祭祀是巫文化的主要表现。比如,2500年前,孔子一句“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强调了相同行为后的落脚点不同,但恰恰说明了其相同行为,“史巫”的主要行为是祭祀,属于形象思维范畴,这种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思维特征。

中国文化产品《易经》、《道德经》、《庄子》、《诗经》、《乐经》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形象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体验生发智慧,也即是说,中国文化是体验的智慧,它是没法用语言来究竟的形容,对此,古圣先贤和典籍均有共论——《易经》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道德经》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黄帝内经》指出要“观于冥冥。”方可成为上医;而庄子体验的结果是“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些,都是在强调如何去除形骸残全的观念,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听任天性的延展,与自然合而为一。为此,庄子还例举了“呆若木鸡”,“梓人做鐻”,“右师之介”、“泽雉不薪畜樊”和“秦失吊老聃”等事例来开宗明义。,

这些以无为有、以不言来行教的独特思维方式,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们经年累月的诉诸于日用,便有了诗之“趣味”(所谓“言外之旨”),画之“气韵”(所谓“象外之意”),茶之“禅味”(所谓“物我玄会”),武之“安逸”(所谓“以无胜有”),乐之“希声”(所谓“听于无声”)……,对中国文化来讲,一切文化之精髓,都要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中去体验其高妙之义。

(二)

可见,中国文化的精髓,用西方哲学线性思维之思辨,是难以企及的!中国文化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哲学”的概念。“哲学”是西方的概念,是近代日本所译。

依据它的概念,我们没法在渺然阔大的虚灵境界中补充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也更没法体验中国画留白之“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的无以言传的留白神韵!也更无法理解诗之“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的意境融彻的真味!

单单一首传世之曲,在那悠慢简约却并不单调的乐曲声中,听众就要补入多少自己人生的体验啊!

孔子从一首琴曲中,就能够听出作者的样貌和心态,这些依靠“哲学“谈何能够实现?

(三)

西方哲学的主流是基于“有”,故而崇奉理性和科学,而科学只能证伪。因此,以西方哲学之方式,来研究中国文化,实为“隔着泰山看庐山”,它连“走近“都不算,更遑论“走进“了;试想,一个人,进都没进来,还要表达,那怎么办?就只能捕风捉影、浪荡迷思了!

值得惋惜的是,今天,我们很多人,错误的把孔子、老子、庄子、禅宗等当作“哲学”, 从而丧失了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把握。要知道,中国文化,是“形而上“之智慧,它”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它以无为有,它鲜明地告诉你:人越无私,就越有智慧,越有先见之明!

所以,中国文化的代表作《易经》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切,都在形而上的静思观照中得以完成!

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大师,哪个不是在这个精神内证中产生的?!哪个不是纳百代“有无之法“来照亮这个世界的?!

(四)

一个缺少精神内证体验的人,如何能够看得清中国文化?!

试想想,今天的社会,有多少真正的文化人呢?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文化学者,哪怕仅仅安坐于一隅,也光芒万丈!



哲学之戕 哲学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8365.html

更多阅读

排气管冒黑烟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排气管冒黑烟

可能见过车的人都知道,排气管冒黑烟经常看到,如果你是司机的话,对这个异常的现象不了解的话,说明你对柴油机的维修养护方面很欠缺。一般来说,排气管冒黑烟、蓝烟或者灰白烟,基本都是燃料在燃烧室没有得到充分的燃烧所致的。如果柴油机工作

声明:《哲学之戕 哲学之道》为网友樱花遍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