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我在揭东白塔桐坑市场水果店看到下图这种水果,店主说这是北方来的灯笼果,价钱每斤13元,试了一个,味道一般。同一天,走在田野上,拍到上图,大家都熟悉的灯笼草。查了资料,二者都是茄科酸浆属植物。虽然灯笼草里面也有果实,但比较小,二者显然差别很大。倒是灯笼果的资料介绍得比较仔细,侧重于食用,但灯笼草就比较模糊,主要介绍其药用价值。
灯笼果资料:
灯笼果(学名:Physalisperuviana),又称秘鲁苦蘵。在中国北方称为“菇鸟”(音)或“菇𦷄”。灯笼果是茄科酸浆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中美洲,引进非洲非常成功。果子是一个套着灯笼型荚子的小圆果,比拇指大一点,里面有很多小籽。成熟的果实是亮黄色,非常甜,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
灯笼果原产秘鲁和智利,但是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产品。当代人随便吃一点,偶尔也在菜市场看到。但是被广泛的引入各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种。1807年以前,好望角居民就已经培养灯笼果。在南非有商业果园,果酱和罐头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经常出口。中部非洲国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园。
好望角种活之后,灯笼果很快传到澳大利亚,是新南威尔士州居民早期食用的水果之一。现在已经有多处大型果园,也有很多野生果树,传遍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 南澳大利亚州, 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曼尼亚州北部。它也繁产新西兰,那里的家庭主妇觉得后院的果子太多了。
灯笼草资料
黄姑娘 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茎微卧或倾斜,多分枝,具细柔毛或近光滑。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先端短尖,叶基不等,全缘或波状,或具有不规则的缺刻,上面绿色,近于无毛,下面毛较多;叶柄长1~4厘米,有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柄长约5毫米;萼钟形,绿色,膜质,5裂,有硬毛,结果时萼增大如灯笼状,直径约1.5厘米,包围在果实的外面,具有突出的5棱;花冠钟形,5裂,淡黄绿色,长约8毫米,近冠管基部有斑块;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花药长圆形;雌蕊1,子房圆形,2室,胚珠多数,花柱线形,柱头头状,呈不明显的2裂。浆果圆珠形,黄色,直径约1.5厘米;种子多数,扁圆形,绿白色。花期6月。果期7月。生长于田野、土坎及坡地。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