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因其茎节膨大如牛膝盖而得名,性平,味苦酸,补肝肾、强筋骨、理脚气、逐瘀通经、利水行血、引血下行,补血可用制牛膝,生用破血下肢走。临床广泛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和妇科疾病,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材料,但牛膝有好几种,其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牛膝畏瓜蒌根,其破血引血下行力大,孕妇忌服,以防流产。
怀牛膝
怀牛膝是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别名:百倍,山苋菜,对节草,怀夕。怀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气味苦酸、平,无毒。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陈修园曰:“牛膝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苦,得火味而入心包;味酸,得木味而入肝。唯其入肺,则能通调水道而寒湿行,胃热清而痿愈矣。唯其入肝,肝藏血而养筋,则拘挛可愈,膝亦不痛而能屈伸矣。唯其入心包,苦能泄实,则血因气凝之病可逐也。苦能泻火,则热汤之伤与火伤之烂可完也。苦味本伐生生之气,而又合以酸味,而遂大申其涌泄之权,则胎无不堕矣。久服轻身耐老者,又统言其流通血脉之功也。”
《玉楸药解》:“牛膝,味苦、酸,气平,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利水开淋,破血通经。牛膝琉利水道,活小便淋涩疼痛,疗膝胫瘘痹拘挛,通女子经脉闭结,起男子宗筋软缩,破坚症老血,消毒肿恶疮,木器刺伤。捣敷金疮、溃痛排脓。堕胎下农、喉痹舌疮、扑伤打损、瘾疹风癞皆效。其性下行,肝脾郁陷者勿用。”
陶弘景谓:“今出近道蔡者最长大柔润,基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本草图经》:“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清《武陟县志》:“牛膝以怀庆为佳。”古产地为怀庆府(现代的博爱、沁阳、武陟、温县一带),故称怀牛膝。现河南武陟、沁阳一带已经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为道地产地,栽培产量大,质量优,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山东菏泽,河北定州、安国,江苏邗江、常熟,安徽的太和、涡阳、亳州,陕西平利等地也有栽培。河南为牛膝主要产区,产量高、质量好,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其它省多自产自销。
川牛膝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性温,味辛甘,医目瞀,自盗汗,功多祛风利湿,其他和怀牛膝相同。麻牛膝也作为川牛膝用,为植物头花蒽草的干燥根,性状与川牛膝相似,但根条较短,呈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一般扭曲。质柔而易折断(但较老的根亦不易折断)。味甘,极苦或麻。主产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云南。
土牛膝
土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种及椭圆叶牛膝、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别名:杜牛膝、倒扣草。谚曰:“野生白根土牛膝,咽痛白喉用宜急;活血通经治萎痹,引药下行小便通。”味甘、微苦、平,微寒,无毒。清热,解毒,通经、利尿。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脑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脚气。即可使腰脚肌肉强健,又可治跌打损伤淋症,腹痛及间歇热等。永州这里将土牛膝大体上分两种:白牛膝(牛膝野生种、椭圆叶牛膝、粗毛牛膝)和红牛膝(柳叶牛膝),白牛膝的功用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红牛膝茎叶老根带红色,偏于活血化瘀,治扭伤只此一味外敷效果就相当好。
红牛膝(柳叶牛膝)地上部分
咽喉肿痛、白喉、急性扁桃体炎:鲜白牛膝根1~3两,切碎捣烂,水煎服。或者捣烂绞取自然汁服效果更好。
丝虫病:白牛膝和龙眼根各四两,洗净切片,分别放砂锅内加水至满,龙眼根浸12小时,慢火煎沸三小时,渣煎沸二小时,将两次煎液混合浓缩至30毫升。白牛膝浸3~6小时,慢火煎二小时,渣煎一小时,混合两次煎液浓缩至30毫升。将上两药混合内服,连服三剂为一疗程。孕妇,女人经期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牛肉、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