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细说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昨天发了一篇关于泸定桥上康熙老佛爷御碑的小文。因为当年父亲随18军进藏时到过此处。我于今年7月自驾车一人也来此处。那个小学课文上就学过的《飞夺泸定桥》里的这座名桥,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兴趣顿生,特写此文把那些鲜为人知的泸定桥的传说告诉有兴趣的朋友。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蒙古族和硕特部派驻打箭炉(今康定)营官昌侧集烈倡乱,打死明正土司蛇蜡喳吧,率兵攻险明正土司地全境,越大渡河侵据河东乌泥、若泥、昂州、岔道、嘉庆等地,杀死修路兵丁拆毁偏桥,阻截官兵,进窥天全。清廷派四川巡抚贝和诺和提督唐希率军平叛,从泸定分三路出征,讯即敉平叛乱。打箭炉以西、雅砻江以东和雅江以北的土司和喇嘛纷纷归顺清廷。史称“西炉”之役。为稳定“西炉”边地,方便居住在内地的汉族和当时居住在西藏一带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民间贸易,清政府下决心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兴建泸定铁索桥,次年(1706年)5月15日合龙告竣,当年8月,康熙接到四川巡抚能奏送去的奏折后十分高兴,亲自给铁索桥取名为“泸定桥”,清川边镇守使曾为此写下了“铁索横空、长虹东指、金瓯永固、天马西来”的诗句。至此,“泸定”开始成为全国通用的县辖区代名词。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据测,东西侧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用9根碗口粗的铁链系于两岸,每根铁链重约2.5吨,用890个扁环扣连在一起。桥身净宽2.8米,铁链上铺以木板,两边各悬两根铁链作为扶手,全桥共用铁索13根,桥面距大渡河水面14米左右(枯水季节)。,四根均分两边作扶手。桥宽3米,人走其上,灵动起伏,轻浮荡漾,如泛轻舟。桥西有康熙题写的“泸定桥”石碑,石碑上横额上镌刻着“一统山河‘河山一统?’”四个大字;桥东有康熙御碑“御制泸定桥碑记”一座,碑面高4米,宽1.65米。建于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十日。

泸定桥历史重大事故及其维修(仔细看看有点儿意思)

1、乾隆六年四月(1739年5月),泸定桥被风吹折,拨银七百六十两兴修,建昌道委天全

州办理报销。

2、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1776年8月9日),打箭炉海子山发大水,二十七日丑刻

(10日凌晨1—3点),泸定桥被洪水冲断,秋后修复。

3、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4月),西桥头落井内地龙桩朽坏,泸定桥底链断二根。

4、1916年1月10日晚上,泸定东桥头附近一个纸火铺起火,东桥头亭被延烧焚毁。当年

修复。

5、1919年7月,桥被大风吹翻转,断链5根。1920年修复。

6、1926年春,例行大修,桥关委员张啸山负责,费时四月余。

7、1930年(前后)例行大修,施工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桥上40余人落入河中,大部分

民工被淹死或受伤。

8、1935年2月至4月,泸定桥例行大修,驻军一营官兵参加了拉铁链工作。(刚修好就

被红军用上了)

9、1935年5月29日下午四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飞夺泸定桥,敌二十四军四师五

旅三十八团败退时,令周桂三营饶杰连纵火焚烧东桥亭。红军占领东桥亭后迅速将

火扑灭。当年秋后修复,式样大体如旧(许多拎坊被偷减或改小尺寸)。

10、1935年6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撤离泸定时,为减缓敌军追击速

度,由九军团政委何长工指挥锯断泸定桥底链四根。1935年8月动工修复,1936年5

月完工,历时九月余。

11、1940年2月21日晚,西桥头被烧。

12、1944年,泸定桥底链断一根,1945年夏修复。

13、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路过泸定桥,底链断裂一根。

14、1954年,泸定县建设科陈旭辉负责泸定桥大修。在这次维修中,撤去西桥头简易桥

头亭,修建新桥亭。桥亭改为片石墙身、人字木结构,小青瓦歇山式屋面。

15、1959年断链一根,当年修复。

16、1962年泸定桥大维修,桥面下垂最低点由55米(由东向西)处移自正中50米处。改动

后群众普遍反映桥面摆动弧度比增大,人走在桥上更加摇晃。

18、1969年3月至6月例修。在维修工具上,首次采用鼓风机代替传统的手拉风箱。在维

修材料上,首次采用2.8公厘低碳圆钢煅打成形代替原一直采用的荥经毛铁煅打成

形。

19、197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7848部队340分队拉练前往泸定桥参观,因步伐整

齐,使桥产生强烈共振,底链7号距东岸30米处断裂,桥身倾斜,无伤亡事故。

20、1973年12月至1974年3月,首次由国家文物局拨款1.5万元例修(大修)。

21、1975年4月6日上午,西藏某部退伍军人八十多人上桥参观,桥身剧烈振动,底链

一、二、四号先后断裂,桥面倾斜45度,桥上退伍军人迅速抓住桥板,才避免了一

场恶性伤亡事故。同年5月修复。

22、1976年1月至1979年5月泸定桥大维修。此次大维修由国家文物局先后拨款26万元,

更换了六根底链;修复了东、西桥头亭;搬迁了桥头民房;清理了环境;加固了桥

头台;修建了防洪保坎;维修了“泸定桥”碑和康熙御碑;(横批的四个字应该这

时出现问题的。)同时,对泸定桥铁链连接部结构也作了重大改革。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于1986年10月16日建成,纪念碑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碑高30.25米,由碑柱、铜像、底座、梯形碑基平台和地下展厅组成。邓小平题写碑名,聂荣臻撰写碑文。

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记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红军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同志在安顺场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的。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庚、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沿东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团二师、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五军团,沿西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两支部队相互支援,夹河而上,相机夺取泸定桥。飞夺泸定桥的先头部队是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的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他们受领任务后立即紧急开进,一边走一边消灭沿途碰到的敌人,第二天一昼夜竟强行军二百四十里,按时赶到泸定桥并组织了二十二人的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奇绝惊险的夺取了泸定桥。一师和干部团不断击溃和消灭河东岸沿途的敌军,对四团夺取泸定桥起了策应作用。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成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再次体现了我英雄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红军精神万岁!(博主注:团长王开湘实为黄开湘--杨成武自述福建口音造成秘书手误)

                 聂荣臻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60多年来,不少党政领导、著名书画家、以及国外友人题写了很多诗词,选录如下: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1962年4月20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1951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1980年2月16日

浪淘沙·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1979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1979年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廖志高1951年4月

中国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人们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

——布热津斯基夫妇(美国)1981年7月13日

这个地方的确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中国的现代化过去是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勇气和牺牲精神的史歌。

——奥格森伯格(美国)1981年7月13日

抢渡大渡河,实现现代化。这两个英雄业绩,哪个更艰难?两个长征,两个必然,旧的长征不走,新的长征妄谈。我祝愿:那充满艰辛的第一个长征,将成为中国新长征的起点。

——伯斯坦夫好(美国)1984年4月30日

在长征中,没有一次战斗或地方可以同泸定桥相比拟,我为飞越大渡河以及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男女战士欢呼!

诚挚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 1984年5月22日

目睹泸定桥是迄今“我们的长征”中最令人感动的经历。

——夏洛特·索尔兹伯里1984年5月22日

能够亲临人类历史上如此重要的地方是激动人心的,在近五十年前,克服种种艰难,夺取这座桥梁的伟大红军战士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谢伟思(美国)1984年5月22日

人来到旧地,历史已成为现实,没有来之前总感到路途遥远,比比五十年前的男女战士,这点路又算什么。他们从此开始了长征,为历史写下了不朽的一页。终于将中国再次归还给人民的手中。参观此地,我的心难以平静。

——曹斯楚普夫妇(丹麦)1984年9月27日

飞夺泸定铁索桥的英雄们闻名于世。值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际,需要从外国学习技术,但我希望全世界能学习中国人民的精神,架起友谊和互相了解的桥梁。

我有机会到此参观学习,感到非常荣幸。

——杨斯迪1986年5月1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飞夺泸定桥》一文使泸定桥在全国青少年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863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领军队四万之众在大渡河西岸强渡大渡河失败,全军覆没,铸成了一幕历史大悲剧。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石达开覆灭之地(安顺场)。蒋介石电勉国民党驻大渡河南北各军,说共军断难飞渡大渡河天险,必步石军覆辙,要求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如所部官兵敢有玩忽职守,致使河防失守者,定以军法从事。同时电令川、康军阀及嫡系部队,部署所谓大渡河会战。尽管大渡河天险和蒋介石的重兵部署以及红军在兵力和地形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当机立断,提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战略决策。红四团以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一昼夜高速行军二百四十里,于29日凌晨到达上田坝。在这里,红军随即分兵两路:一路沿河而上;一路爬上海子山,压向西桥头。两路合击,很快就控制了河西街和西桥头,占领了西岸全部阵地。红军突然出现在西桥头,敌人来不及拆完桥板,仓徨隔河射击,阻止我军前进。但是,一百余米长的泸定桥,到底还是被敌人拆去了绝大部分(约八十余米),靠西岸一段连一块桥板也没有,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在那里迎风摇晃。大渡河在铁索下掀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不停地咆哮着,翻滚着。敌周桂三营扼守东桥头;李昭营接周营左翼进入阵地,在柏秧林一带截断我军增援道路,并以机、炮各一连位于桥头高地归周桂三指挥,组成交叉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凭着这一天堑,敌人以为红军插翅也难飞过。一边射击,一边狂妄地在东桥头喊道:“你们飞过来呀,我们缴枪啦!有种的飞过来,为什么不飞过来……”。

二连的二十二个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一个精干的突击队,由二连连长廖大珠同志担任突击队队长。下午四点,全团数十名司号员一齐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支部书记刘金山、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二十二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指挥下,冒着对岸射来的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敌人冲去。三连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索,边爬,边铺桥板,边冲锋。敌人的各种轻重武器向着桥面射来。突击队员快要接近东桥头时,敌人放火烧桥了。勇士们全然不顾,奋力从火海中冲过去,端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接着,团长王开湘率领的第二梯队直向敌群冲杀。敌军伤亡惨重,急从东北方向的五里沟逃往天全。(我的轿车就在天全托底损坏的,在天全县修理的)泸定桥被红军牢固地控制在手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只经过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在整个夺桥战斗中,突击队员仅伤亡三个人。泸定也因此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5月29日晚十时许,左右两路红军在泸定胜利会师。深夜十二点多,刘伯承总参谋长、聂荣臻政委来到泸定城。下半夜两点多了,刘伯承还提出去查看泸定桥作战地点。杨成武提着马灯,陪同刘伯承、聂荣臻,他们一踏上泸定桥,铁索就颤动起来,可他们连栏杆也不扶,在用门板和铺板搭起的桥面上大步地走着。刘伯承一句话也没有讲,默默地走着,沉思着,一直走到西桥头。在那里,刘伯承看了看康熙皇帝书写的泸定桥石碑和建桥时立的铁碑。返回时当走到桥的中央,刘伯承突然停住脚步,扶着铁索,从杨成武的手中接过马灯,再次俯视大渡河奔腾的急流,随后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铁索不由哗哗地震颤起来。刘伯承感慨万千,触景生情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聂荣臻也十分激动地说“对,我们胜利了!”。

红军夺取泸定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到达泸定桥。周恩来一到泸定桥,就找来过河的指挥人员了解情况。一个年轻的指挥人员向周恩来汇报说:“原来的桥板被敌人破坏了,临时铺的又不牢固,马匹根本不敢走。刚才有一匹马掉在河里去了。”周恩来听说有马落水,叮嘱指挥人员,一定要过桥的部队守秩序,听指挥,保证安全。牲口不能过就最后过,不要影响部队行军。过桥前,周恩来又特别关照警卫员要小心,眼睛要看对岸,不要往下看。在桥上,周恩来泰然自若,到了桥中间,走在前面的警卫员范金标告诉他:“有一块木板裂开了。”“我们修一修,铺好了再走。”周恩来同志一边说,一边蹲下去拉动木板,把坏了的重新铺好。为了部队的行军安全,周恩来在桥上仔细检查,发现有坏的就把它摆好。朱德在过泸定桥时,渡河指挥人员也向他报告了马落入河里的这个情况,朱德同样叮嘱他们要注意过桥的秩序,有的马不敢过,就把眼睛蒙上拉过去。同时,每隔十分钟要检查一次桥板,把踩开的桥板重新摆好。在桥上,朱德从容、稳重地走着。可是,警卫员由于年龄太小,害怕极了,望着桥下滚滚的浪花,心悸目眩,开始还壮着胆子走,最后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只好闭上眼睛定定神。朱德看见警卫员吓得这副模样,忙走过去扶着他,鼓励小战士要沉住气,不要怕,看桥板,别看水。走着走着,朱德突然停下来。原来他也发现有两块桥板裂开了,形成了一条大缝。他弯下身,用力把两块木板靠拢。警卫员见总司令在干,也跟着干了起来,就连小警卫员也不那么害怕了。一座百来米的泸定桥,朱德同志边铺边走,足足走了十多分钟。(我过此桥时还不如那个小警卫员,我有恐高症,已经上了桥就得往前走啊)。

毛泽东从安顺场出发后,在路上住了一宿。第二天下午到达泸定磨西面南边的落尾坝铁棒桥。根据过铁棒桥的经验,毛泽东对过泸定桥作了一条临时的规定:不管是谁的牲口,在过泸定桥时,如遇到部队通过,都要留下,等部队过完后,才能过去。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就从磨西出发,下午四点多到达泸定桥西南面的天主教堂,教堂里住着部队和伤病员,毛泽东就在树荫下休息。聂荣臻、罗荣恒、左权、罗瑞卿等来到这里,向毛泽东汇报红军抢夺泸定桥的情况。毛泽东就和聂荣臻等一道来到泸定桥。桥摆动得厉害,十分难走,毛泽东就停下来牵着警卫员的手。警卫员望着他说:“这样险要的桥,我们一个班都可以守住,可敌人……”毛泽东笑了笑说:“敌人嘛,总是敌人,他们和我们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是不能相比的。”毛泽东一踏上桥台,就边走边开玩笑:“心脏衰弱的人是过不了这种桥的!”周恩来、朱德大家都一齐笑了起来。毛泽东过桥后,叫机要员黄有凤去数铁索有多少根,是怎样固定上去的。黄有凤回来后如实地作了汇报。毛泽东听了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想想看,铁索那么粗,又那么重,是怎样从东岸拉到西岸去的呢?”黄有凤和警卫员都回答不出来。毛泽东笑了笑说:“你们看,几百年前,劳动人民就能修这样的桥,说明中国人智慧无穷,真不简单呀!”。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曾经从这里走过,共和国的十大开国元帅中,就有七位元帅从这座桥上走向通往共和国的成功之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8759.html

更多阅读

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文章选自《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著细说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译文: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

声明:《细说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为网友五杀教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