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杰仁波切
佛菩萨的生活就是智慧和三味。佛就是教人开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求智慧,智慧一定从定中得来。世间人的智慧是世智辨聪。辨才聪明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从甚深的禅定当中开悟。是内心里面自自然然显现出来的。
佛把我们的心比作水,如果水是动的,外面的境界照不进来。如果水是静止的,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水平像镜子一样,外面的景观在水里照得清清楚楚,照见就是比喻智慧,清净没有波浪就是禅定。这是真智慧。水是清净、干净、静止的,照见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的心里面没有智慧,因为心是动的,就像水起波浪,你哪里能照见?你见得再多,听得再多,见闻很广,不是真智慧,不是水平照见的智慧。你只不过是听人家说的,或是自己打妄想,从妄想中来,从外面来的。这不是真智慧。看见水,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智慧就现前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要像水一样,这叫“三味力”。
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讨厌他,不愿意帮助他,说明你没有发菩提心。
要真正发众生无边誓愿度,发这个心。关怀十方众生,爱护十方众生,全心全意帮助十方众生。怎么能对众生有好恶之心?!如果对众生还有爱好,还有讨厌,这个菩提心没有发。恶鬼,恶魔现前也要爱他,帮助他,这才是菩提心。
菩提心发了之后,要落实,自己一定要修行,修行从哪里修?先断烦恼。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薰修是从定中开慧。一门就是断烦恼,一门就是修清净心,烦恼轻,智慧长,规规矩矩地学,就是持戒。一心专注是定。每天听经,每天研究,每天讲解是慧,戒定慧是基础。
断烦恼最重要的是:一个是布施,一个是忍辱。
不杀生:如果你有念头损害别人,就是杀生。有这个念头,就犯戒了。
不偷盗:有丝毫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就是盗心,心不清净。
不妄语:我们跟一切众生往来有没有妄语,欺骗心?“闻人之恶,如闻父母之名,耳可闻,
口不可言”。如果听见别人说坏话,我们只能听,不可以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如果不能忍,怎么能得定呢?忍辱再加上精进就得定。定是真实的受用。定是定于一。这“一”不是专一,不是唯一,不是独一,而是任一。佛法才圆融。我学习《无量寿经》,我的心就定在《无量寿经》上,我学习《金刚经》,我的心就定在《金刚经》上。每个人修学的法门不一样,每个人定的定点也不一样。所以“一”是任一,不是唯一,不是独一。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在任何一个法门里面都能得定。定就是三味,从三味才开智慧。
禅定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就是一心不乱,清净心。清净平等就是禅定。清净平等是功夫。不是听听就得清净心,平等心,哪有那么容易的。什么叫清净?对于世出世间法不沾染,才叫清净。不沾染不是说你不接触。接触不能够染污。宗门所谓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知道六尘境界是幻相,梦幻泡影,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是片叶不沾身。如果起一念分别,一念执着,就染污了,没有定功。
所以禅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我们修学一定要先从忍入门。禅定在修学里面是真实的受用。禅定也叫三味,也叫正受。正常的享受。什么是正常的享受?佛给我们说,六道凡夫享受不正常。分为五大类:苦、乐、忧、喜、舍。身有苦乐受,心有忧喜受。身无苦乐,心无忧喜,这叫舍受。正受是什么?这五大类享受统统没有叫正受。禅定是正受,是诸佛菩萨的享受。
禅定另一个意思是主宰,心有主宰,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你修学《无量寿经》,别人给我们说什么样的法门,我们合掌恭敬,决不会改变,我一门学习到底,这是你心有定功,你有主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