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受到的评价历来都很高。风,又称国风,是《诗经》风、雅、颂三部分之一。“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诗集传》)众所周知,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诗经》中的婚恋题材作品是极富情采的篇章,描写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真正爱情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现象的揭露和批评。同时,诗歌涉及到婚恋之中的各种情感,相思与欢娱,离别与怅恨,波折与苦痛,应有尽有,对爱情中的各种表现和心理变化描摹得真挚动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氓》这首长诗,把女子恋爱、结婚、婚后生活和被遗弃的遭遇完整地描述出来,表现了她命运的不幸和性格的刚强。
一、《氓》的主旨及表现方法
(一)《氓》的思想主旨
《毛诗序》:“《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诲。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齐说》:“弃妇自悔恨之辞。”《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女始终为情误,固非私奔失节者比,特其一念之差,所托非人,以至不终,徒为世笑。士之无识而失身以事人者何以异?是故可以为戒也。”
《氓》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不断重演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是一位女子通过回忆讲述的爱情悲剧。全诗共六章,第一章写男子求婚的情景。第二章写女子对男子的痴情眷恋以及结婚的欢乐。第三章笔锋一转,以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以免被醉倒为比,劝说年青女子不要过分耽溺于情爱之中,男子耽于情爱,可以自我解脱,而女子沉陷其中就难以自拔,会造成深深的痛苦。四、五两章回顾了婚后生活,她艰辛操劳,累死累活,但换来的却是男子性情的反复无常,态度的前后不一,甚至虐待施暴,以至于休弃。凶顽不仁的男子。诗的最后一章,她又回忆起男子“及尔偕老”信誓旦旦的表白,言犹在耳情已失,男子的“二三其德”令人痛心。最后女子坚决地表示,要忘掉这桩痛苦的往事,凸显出女子性格坚强的一面。
《卫风·氓》是弃妇的怨诗词,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叙述了一痴情女子对负心男人始乱终弃的幽怨和控诉。女子通过回忆,生动地叙述了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诗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女子对于初恋的期待、迎娶的欢乐、遭虐待的痛苦、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叹息。这首叙事成分颇为浓郁的弃妇诗既有对初恋时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有对出嫁之后备尝艰辛、巧手理家的追想;既有对“信誓旦旦”却又“至于暴矣”无情无义丈夫的强烈谴责,又有对自己所托非人、痛定思痛的无比悔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八个字蕴含了太多的潜台词,后面是咬牙切齿的怒目相向呢,还是毅然决然的淡定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言辞之中悲愤难以自抑,这份感情给她的心理和生活投下了浓厚的阴影,那一杯苦酒将由弃妇独自饮尽,如泣如诉,满纸悲音,是《诗经》中最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的弃妇诗。
(二)《氓》的表现手法
《氓》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将弃妇结婚前后的情况还原且简要叙述,具有朴素的现实主义特点。此诗故事完整,叙事性强,议论和细节描写自然生动,把爱、恨、悔交织在一起,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像一首自编自唱的哀歌,十分感人。《氓》中女子被弃后,“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她痛悔自己深陷情网,错择配偶,并强烈地认识到与氓这样暴虐、多变的小人共同生活,那将是苦海无边。“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因而她拒绝回忆初恋时的欢乐时光,而是与昔日诀别,“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主要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赋是铺陈叙述事物,给人以明确完整的印象。《氓》按时间发展顺序,完整地描述了弃妇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部过程,都采用了铺陈叙事手法使情实景真。诗中生动地运用比喻和比拟的表现手法。由于诗中女子曾以养蚕缫丝为业,诗中所比事物大都与此有关。如用“鸠食桑葚”引喻出妇女沉迷于爱情不可自拔的现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句,用肥大润泽的丰茂桑叶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句,以枯黄脱落在地的桑叶比喻女子年老色衰、憔悴忧伤的面容。这两句桑叶之比用在段首又是兴的手法,使人从自然物荣枯联想到女子青春与衰老的面貌。这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氓》通篇都是以被休弃女性的口吻进行叙述,表现了妇女在婚姻方面的不平等、不自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大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中的氓在婚前的虔诚和婚后的负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其虚伪狡诈的丑恶面目。他只重视女方对自己的经济价值而没有真情实意的投入。女方觉得自己像一件商品被出卖,被榨取了价值即被抛弃。《氓》中女子婚前婚后迥异的性格变化。婚前,女子见到恋人“载笑载言”,表现出少女痴情、天真、开朗的性格;婚后则“躬自悼矣”,孤独、哀伤、抑郁的性格反映了女子生活的不幸,揭示出夫权制对她人性的残害。《氓》还通过“女也不爽”与“士贰其行”的对比,正面塑造了热情、善良、高尚的女子形象,淋漓尽致地勾画氓虚假、暴虐、卑劣的为人。弃妇追述她与氓由订婚、结婚到被休弃的全过程,结尾又回忆了他们从小青梅竹马的经历。这种事态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就是在诗中用语也表现了出来。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写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氓》中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则夫也。”而且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态脉络。初婚之时,桑“其叶沃若”,遭遇遗弃之时,则“其黄而陨”。曲折其妙,情尽委曲,读来自有神韵。“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清醒和刚烈,自悔而不自伤,决绝而不留恋,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氓》中以“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对比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见“氓”前后忧与喜的不同心情。
《氓》在结构安排方面以弃妇“弃前的回忆”、“弃中的痛苦”、“弃后的态度”三段的叙写格局,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情景结合的表现手法,即就所见眼前的景物而产生联想,表达情感。如《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润泽柔嫩和泛黄飘零,分别比喻女子年轻美貌与年老色衰的不同容貌,表达了弃妇对青春已逝的悲伤情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淇水”与低隰地的有边际来反衬“弃妇”的怨恨无边、痛苦无涯,就地设喻,自然妥帖。在描写弃妇言行上,语言都甚为纯朴、自然,颇具平民化色彩的朴素美。
这首诗虽然以抒情诗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叙事占很大的比重,跨越的时间段较长,具有完整的情节。弃妇在倾诉过程中,有几种事象反复出现,强化了叙事和抒情的效果。一是淇水。先是“送子涉淇”,中间是“淇水汤汤,渐车围裳”。最后感慨“淇则有岸”,自己的幽怨却永远不能休止。三次出现淇水,所涉及的事象,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二是桑。用桑树来比喻弃妇本身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已逝的转变,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三是车。先是登上高墙,盼望恋人驱车而来,接着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把自己的嫁妆奉献给对方,最后是“淇水汤汤,渐车围裳”。期盼、付出、受伤,弃妇的命运通过车辆的三次出现清楚地展示出来,其中的酸甜苦辣都装进了车里。
二、《氓》中的弃妇形象
(一)《氓》中女性形象的特征
《风》诗中的“弃妇”形象,主要集中在善良、纯朴、天真、任劳任怨、善于理家、坚贞不屈等性格和品行方面的描写。《卫风·氓》是弃妇诗中的名篇。女主人公纯情美丽、质朴无私、率直大方、活泼热烈,集善良、温柔、勤劳、刚强于一身,然后也没能逃脱被遗弃的命运。婚前,她是一位天真纯情、“其叶沃若”的美丽少女。当氓借“抱布贸丝”的名义来与她结交时,涉世未深的她天真地认为他是个诚实、敦厚的人,就这样陷入了爱河。她不但耐心地解释“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甚至为了不让氓“怒”,便约定“秋以为期”。在氓向她求婚以后,她非常重视,分手时,把男子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多么含情脉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又是多么婉转。女子的忠厚、善良的品格和对爱情的纯真向往。分别后又盼望氓的到来,当“既见复关”,则“载笑载言”,并要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结婚后,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并希望与丈夫白头偕老,显示出其纯真忠厚的品格,但却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虐待和遗弃。而她的亲兄弟也不理解他。最后,当她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被抛弃、被同情的对象时,态度刚强果断,而无乞怜之意。她痛斥丈夫喜新厌旧的负心行为,勇于决绝,她以“亦已焉哉”的决绝态度回复氓的“二三其德”,流露出其觉醒的反抗意识。
品格是衡量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因素。《氓》中的女主人公,她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她善良,要告诫其他女性不要轻信爱情。她坚强,能对负心的丈夫表现出决绝的态度。她具备人类优秀品格的许多方面,用自己的品格美支撑着自己的悲剧人生。通过回忆与对比来呈现妇人在被抛弃后内心的挣扎与悲情。诗中的言语表现较为激烈,可谓痛心疾首;她大声疾呼,不单只叙述个人的悔恨痛苦,还要别人记取她的教训,以她的遭遇为戒,气愤怨怒之情,溢于言表。第二章中的悲喜变化中,使人想见热恋中少男少女的缠绵意态。这种完全以感情为导向的结合,很容易造成迷失,于是结婚后的生活没有预期那样的愉快、幸福、美满;反而可能是坠入痛苦悲哀的深渊里。第三章便是弃妇在经历婚变后所体认出来的道理,她以几近呐喊般的呼唤,提出她的金玉良言,劝告那些少女,尤其正在热恋中的情人,要记取她的痛苦教训,无疑是当头棒喝,大有振聋发聩的架势。第四章后,也是通过对比与回忆,叙述被抛弃的经过,以及被弃后内心挣扎与悲怨的感受,她以庄重的口吻、严肃的态度,有力地诉说她的不满、孤单、落寞、凄凉、痛苦、哀愁、怨恨。最后也表现出与负心汉一刀两断,彻底决裂的果断抉择。
(二)弃妇形象产生的原因
《氓》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在文学史上,“弃妇”形象大批涌现与专制的男权社会密切相关。具体而言,是来自以男性为轴心的家庭形式,来自极欠公平的“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形式。此外,弃妇形象的出现与当时妇女经济地位的低下有关,与以男性为中心的礼法制度的束缚有关,当然也不排除人性本身的弱点,如男人因贪恋美色而喜新厌旧、忘恩负义无疑是当时社会上男子的通病。
社会风气的日渐衰退和男尊女卑这一社会观念的确立也是弃妇形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自西周未年,奴隶制逐渐没落,厉王与幽王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动乱不宁,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总爆发中。诸侯上僭于天子,卿大夫上僭于诸侯,陪臣上僭于卿大夫。贵族阶级不能自守其阶级统治,本身大乱;庶人崛起而为大地主、大商人,他们在经济、政治上的势力足以威胁诸侯。整个社会呈现出“礼坏乐崩”的混乱局面。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刚从原始父系氏族进化而来的阶级社会里,一切道德都在社会变革中接受着考验,男女地位也是这样,妇女在战国时代被遗弃的情况,说明男权主义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
《诗经》是现实生活的结晶,更是爱情的一种见证,它用最朴实的歌声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谱写了一曲曲爱情之歌。这些弃妇形象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展示了那个时代弃妇们的悲惨命运。
三、弃妇诗的意义与影响
《国风》中有许多民间弃妇诗,以哀怨的口吻哭诉了自己辛勤劳苦地持家事夫却终遭抛弃的悲伤心情,这是她们内心喜忧悲苦的真实流露,为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氓》与《邶风·谷风》都是出自卫国的弃妇诗,十分细腻委婉地抒发了被弃女子痛苦哀怨的心声,情真意切,摇人心旌。它们奠定了古代弃妇诗的基本模式。一是女方无辜,男方三心二意,女方是受害者。二是南方休妻是在家庭富裕之后,是“富易妻”。三是弃妇付出甚多,得到的却是恶报,没有公平可言。四是把婚前、新婚甜蜜情景和被休弃的凄惨结局进行对照,形成巨大的反差。
《氓》是原汁原味、典型而正宗的弃妇诗。《氓》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男性对女性的始慕终弃,揭露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塑造了觉醒与反抗的弃妇形象。它在被引用的过程中又不免赋予其“男女君臣”的喻指功能。采用第一人称,都擅长于心理活动的描写,总喜爱反反复复地追忆过去相恋、被弃的全过程,喜用今昔对比、夫妇对比等方式叙事抒情。“弃妇”们一方面诉说自己美好的品德与杰出的才干,强调自己的“女也不爽”,一方面则强烈谴责负心汉的丑恶行径,但有时往往又表现出对谴责对象某种程度的难舍难分的依赖性。这更突出了“弃妇”地位的低贱和命运的悲苦。
《氓》等《诗经》婚恋诗中女性形象的悲剧色彩被后来的文学所继承,《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长恨歌》、《琵琶行》等即为杰出代表,这些传颂千古的名篇,都以其沉重的悲剧力量吸引着人们,也正是这种悲剧色彩成就了她们流传千古的长久生命。弃妇的形象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代文人创作提供了题材,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人物形象创作的范本,成为中国文学反映女性生活的传统题材。同时也为后人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可以效仿的艺术表现形式。
《诗经》是一部文学精品。《诗经》中的婚恋诗无疑成为后世爱情诗的楷模。无论是《孔雀东南飞》还是《长恨歌》,在叙事、写景、抒情方面无不承袭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古典诗歌中描写女性形象最常见的一些主题,如弃妇、闺怨、思妇、伤春、悲秋、惜时、相思、送别、情爱、婚姻等等,在《诗经》中都有原型反映。《诗经》为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而《氓》等的弃妇诗又以它独特的风格与题材而独树一帜。弃妇诗中丰富细腻的情思、率直朴实的民风、比兴相连的意象、抑扬顿错的韵律,依然重重地拨击着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透过历史的流沙,不断地谛听那一曲曲来自上方祖先的一声声心曲的幽叹。
参考文献
专著:
[1] 刘立志.《诗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2] 王秀梅,王国轩.《诗经》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王秀梅.《诗经》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06.9(2011.9重印)
[4] 程志,杨晓红,吕俭平.《诗经·国风》诗性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9.6
[5] 李炳海.《诗经》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翟雅丽.《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比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4)
[2]王春庭.《论弃妇诗》[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陈鋆宝. 论《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8)
[4]刘绿宇. 试论“弃妇”形象的文化内涵[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