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读之边走——淘宝
(原创)
5月12日周六
此淘宝非彼淘宝。要说不是在网上淘宝,那现实中能淘宝的地方最出名的也就是潘家园了。周六是个晴天,我和母亲来到了潘家园,想淘些中意的物件回家。还未到门口,卖货的小摊就已经摆满了沿途。再看看大门内专供卖货的摊位,一个接一个,一排挨着一排。就这样,我跟母亲开始了我们的这趟淘宝之旅。
其实,这次淘宝的主要是我母亲,我只是随便转转感受下这里古色古香的气氛,顺便再帮母亲提提建议。
商品虽然琳琅满目,但却不失规律——玉石翡翠的在一起,紫纱的有专区,瓷器、刻章也皆有自己的一片区域……
母亲对沉香、药香木珠制成的大项链情有独钟,于是,我们就迈向木珠的地方。看着那些每串上长得几乎一样的木珠,一样的线条、一样的大小、一样的形状,我总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母亲先是带着我一排排的看,看看这家的,再看看那家的,同时也看看别人是怎样淘宝的,听听别人是怎么砍价的。原来,这些看似一样的珠子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仔细的看,你会发现其实它们的大小不都是一样的,也不是每一颗珠子都圆的规整,而且每一条或浓或淡、或沉香或刺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当然,也要数一数珠子的数目与摊主报的是否一样。这些,也都是与摊主讲价的筹码。挑出自己心仪的几串木珠,便充分发挥刚才旁观学到的砍价本领,多争取自己的一分利益。
潘家园中好货多,烂货更多。笨人有,拿着小电筒放大镜的行家也不少。只要你敢买,我就敢卖。
破碎的瓷器只剩一个清朝的落款都可以交易,路边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卖出“天价”。大家只是选出自己最爱的那个带回家,即使看到别人以天价买了个假货,也只是一笑而过,当作过眼云烟。
带着潘家园特有的民间气氛——带着书的墨香、带着玉石的剔透、带着瓷釉的触感、带着木珠的沉香,还有北京人独有的热闹气氛,我们结束了这次淘宝之旅。
边走边渎之边读——《呵,旁观者问》(梁启超)
(原创)
语文课上,翻开课本,恰巧翻到了梁启超的这篇《呵,旁观者问》,想起了周末的淘宝之旅,恍然大悟,颇有感慨。原来,我也是个旁观者!
我觉得,本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一“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定义了旁观者。以“中国寻常人有熟语二句曰:‘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阐述了旁观者在中国的普遍性。又以“无主之家,其败亡可立而待也。惟国亦然。”、“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正反说明了作者对于旁观者“可厌、可憎、可鄙”的态度,以及劝导大家不要做旁观者。
第二部分进而介绍了旁观者的种类,即混沌派、为我派、呜呼派、笑骂派、暴弃派、待时派,并以名人或物为例,生动而又形象的阐释出各派旁观者的特点,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态度:“故吾责第一派之人犹浅,责下五派之人最深”,并对此进行了严厉批判。
其中的论证手法以例证法、类比法居多。作者以“譬之游鱼居将沸之鼎,犹误为水暖之春江”为例,类比出混沌派“不自知其为旁观者”的特点;以张之洞、冯道为例,道出为我派“不过以公众之事业,而计其一己之得害。若夫公众之利害,则彼始终旁观也”的特点;以波兰、埃及、菲律宾为例子,侧面写出了呜呼派哀叹自己的国家就像别人的国家一样的特点……
第三部分以设问的写作手法,论证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总结出旁观者终究会使国家衰败,倡导大家要担当“平治天下”之大任。
本文不仅以大量实例论证了中心,其文笔特色也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如“一国四百兆人,其三百九十九光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中……”这种夸张的写法无疑能够极大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如“譬之欲不食而使善饭者为我代食,欲不寝而使善睡者为我代寝,能乎否乎?”这类比喻更能形象生动的反证出暴弃派这种“人道之罪人也”;再如“夫宁可旁观耶?夫宁可旁观耶?吾岂好不深文刻薄之言以骂尽天下哉?”,连用三个反问,加强了作者的语气,强调了作者呼吁大家担当责任的期望……
再者,全文的气势恢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作者将自己的激情与对年轻人热切的期望都寄托在笔中,字里行间——“家必落”、“国必亡”、“世界必毁”,年轻人应该“舍我其谁”,担当“平治天下”的大任,都流露出作者那份殷切的期望。
全文作者虽然非常直白的批判了旁观者,但却并不过于犀利,语言还是比较缓和的。作者以“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任之谓也。”做结尾,再次表明了对国家的忧虑,希望如今的青年人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一个旁观者变成当事人,参与到国家大事中,使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