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班级阅读课推荐
《一百条裙子》
作者简介:
埃莉诺·埃斯特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曾经担任儿童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说《莫法特一家》出版并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后,她才决定开始写作生涯。她所描述的人物通常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她的作品十分贴近生活。直到今天,她的作品仍被世界各国的小读者所津津乐道,永远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一百条裙子》是埃斯特斯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梗概:
这是一个因为漠视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有着一个奇怪名字:旺达·佩特罗斯基。也正是因为她的怪名字和旧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欢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声称她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她,而且大家都会拿这件事捉弄她,旺达都默默地忍受着。有一天,旺达终于因为受不了这些嘲笑而转学了,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捉弄过她的那些女生发现原来旺达是多么爱她们,而且旺达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聪明的女孩,于是她们决定写信向她道歉,并且去把她找回来。可是旺达再也不会回来了……
作品赏析:
本书抓住了扣人心弦的三个词:
1、理解。打开书,一个长久被漠视的孩子,一个渴望友情的孩子,一个渴望被大家“看见”的孩子就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人,不管她是不是乡下的;不管她名字多么奇怪;也不管她是不是永远只穿着一条洗得褪了色的蓝裙子……她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有被平等接纳和交流的理由。
2、向往。当旺达告诉佩琪她们,她不但有100条漂亮的裙子,还有60双鞋的时候,目光是掠过了佩琪,投向远方的。其实,任何人的向往都是应该热情地朝着远处望去的,只要向着远方不懈努力,自己的愿望还可能不会实现吗?
3、反思。本书中的玛蒂埃觉得自己真是不可饶恕,因为她一下子“看见”了旺达,看见了她美好的心灵,也看见了她们对旺达的伤害。她对自己的责怪让她坐立不安。是啊,如果我们面对一种伤害无动于衷,就是更残忍的一种伤害。
细细品味,感受着书中那份朴实与感动的同时,也为作者写作的手法啧啧赞叹。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一直没有正面和我们接触,在作者淡淡的叙述里,在对玛蒂埃的细腻的心里描述中,旺达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我们追随着玛蒂埃“关切”的目光,她的思想,她的微妙的心路历程,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旺达,倔强而孤独的存在,有憧憬和美好的愿望,安静,勤劳朴实,爱干净,爱美、聪明、执著、大度的旺达。
再“读”它的每一幅画,会“读”出别样的内涵:旺达垂首低眉,所有的落寞和孤单都流泻在这淡棕色的插图里——悠长的小路,光秃的枝丫,独来独往的身影,空空的座位。她说有一百条裙子时,那微微耸着的肩,微微佝偻着的身子……都是无声的语言,仿佛冷漠和寂寥,仿佛淡淡的忧伤,涩涩的酸楚,笼罩在心头。我们能够透过画面,感受她执著而热烈的心跳。
推荐理由:
一、本书贴近学生的当下
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有孤独自卑的时刻,都有渴望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时候,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审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百条裙子》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反思的机会。
二、本书散发恒久的魅力
本书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而“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与“国际安徒生奖齐名”。迄今为止,其获奖作品的规模和水准一直被世人所瞩目。
每一个学生都有美丽的愿望,《一百条裙子》意味着拥有一份美好的愿望,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拥有一种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能激发学生坚韧向上的激情。
三、本书荡涤学生的心灵
本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就可能是最优秀的;一个奚落别人的人,就会背负良心的谴责;一个热诚待人的人,就会得到炽烈的友情……以此教育学生用一颗纯洁、美丽、善良的心去包容别人,珍惜现在,获得友情。
我班共读策略:
作品导读:着眼题目,设置悬念,引发阅读期待。在孩子进行独立阅读时,可以设计一些情节及人物题让他进行细读。譬如:旺达为什么要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你认为旺达说自己有一百条裙子是不是一个谎言?你认为佩琪是个怎样的女孩?玛蒂埃为什么不敢保护旺达?
章节推进:围绕人物,设计问题,走进故事深处。在完成独立阅读后,班级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旺达的一百条裙子意味着什么?
2.在我们身边,谁经常扮演佩琪的角色?
3.你有没有过有意无意伤害同学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境吗?
4.你有没有过被嘲讽、被打击的经历?你是如何对待这种嘲讽与打击的?
5.旺达用自己的画笔为我们贡献了一百条美丽的裙子,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百条裙子”吗?
主题探讨:借助目录,回忆交流,品味思想内涵。进行一次心灵洗涤,描述自己所经历的嘲讽与打击,或者忏悔自己对同学的嘲讽与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