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中篇小说)……石钟山 石钟山小说锄奸

七十三岁的张伯祥几年前患了老年痴呆。两个儿子记忆里,父母应该都很年轻,拉着他们的手上学,父亲在台灯下给他们指导作业,好像就是几个月前。怎么一转眼,父母就老了,父亲竟然脑萎缩还老年痴呆,他们接受不了。“五一”前,张伯祥竟然失踪。全家出动找,结局如何呢?

北京故事

石钟山

“五一”节前夕,七十三岁的老人张伯祥失踪了。

张伯祥是和老伴李少芬在超市采购东西时失踪的。

七十三岁的张伯祥几年前就患上了老年痴呆,张伯祥退休前是名小学数学老师。其实老年痴呆在退休前就已经有征兆了,他在上课时经常发呆,正讲着一道数学题,讲到一半时,竟然忘了继续讲下去,大睁着眼睛望着眼前的孩子们,孩子们睁着小眼睛看着自己的老师。后来有孩子家长把张伯祥老师这种教学状态反映给校长,校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也发现了张伯祥老师这种缺氧状况,于是就找张伯祥谈了一次话,大体意思是,辛苦了几十年的张老师老了,不适合教学了,离开课堂,负责教具。张伯祥教了一辈子孩子,冷不丁离开课堂还有些不舍,红着眼圈和孩子们告别,专心管起了教具工作。张老师管教具,也经常丢三落四的,经常把教具错发和漏发,引得一些老师也很有意见。

妻子李少芬也是名老师,和张伯祥在一个学校,李少芬在五十五岁时就退休了。李少芬起初对学校中的风言风语并没往心上去,只是觉得自己的爱人年纪大了,忘性也大了,人老了这一切也属正常。直到五十九岁那一年,张伯祥提前一年退休,回到家里没事可干,坐在那里经常发呆,过了中午就忘了早晨吃什么了,一副无辜无奈的神情。

那会儿,家住昌平的大儿子张守强回家一趟,许久不回家的张守强站在父亲面前,父亲瞪着眼睛一连问了张守强几遍:你找谁?你走错门了。父亲这么问话,让儿子非常惊愕和失落,把一张脸凑到父亲面前,也一连说了几句:爸,你糊涂了,我是张守强,你连我都不认识了?父亲端详了张守强许久,突然说了一句:老大,你回来了。

老大回来了,张伯祥马上让老伴李少芬去做包子。在张伯祥一家的生活中,吃包子就是改善伙食。以前一家人住在牛街,牛街上的牛肉包子很有名。牛街住的大都是回民,伺弄牛羊肉很讲究,清真食品也很有讲究,因此,牛肉包子也著名起来。张伯祥打小就生在北京,长在牛街,童年的口味是很难改变的,许多年过去了,一家人仍然把牛肉包子当成最好的食品。后来牛街改造,张伯祥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离开了寸土寸金的牛街。

那会儿家里三个孩子,老大已经另立门户了,住在单位临时分配的公寓房里。老二张守志在机关工作,那会儿的机关已经不再分配住房了,只能自力更生,买商品房了。张守志没钱买房,住在岳父岳母家里。岳父岳母是处级干部,家里有一处三居室,就这么一个闺女,于是张守志自打结婚就名正言顺地住进了岳父岳母家。这在北京被称为倒插门,虽然张伯祥和李少芬是一对知识分子,但事实就是这样,脸上心上,也很不受用了好些日子。

老三是个女儿,那会儿刚大学毕业,听说在上大学时就轰轰烈烈地谈起了恋爱,人虽然毕业了,这恋爱也谈得有头无尾的样子,没有结婚的意思。据说男朋友又考上了研究生,为了学业,自然是不能结婚。女儿张娜在大学毕业后仍住在家里,在一家公司上班,早出晚归,一边谈恋爱,一面上班,很忙碌,很有理想的样子。

牛街拆迁,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张伯祥和李少芬两人研究来研究去,又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充分听取了孩子们的意见后,终于决定,不再迁回牛街了,而是要一笔拆迁款,卷铺盖走人。原因是,两位老人要把拆迁款一分为四,给三个孩子留三份,自己留一份。用这些拆迁款自己去买房。拆迁款终于下来了,老两口那会儿也都快要退休,不在乎去哪里居住了。于是他们跑到大兴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老大借着父母的拆迁款,一咬牙,一跺脚跑到昌平回龙观也贷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老二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的日子也够够的了,因为没条件,只能忍气吞声地将就着,现在有了父母给的拆迁款,于是也开始张罗着买房,跑遍了北京城,对比房子,对比钱,最后很豪气地在通州买了一套房子,比老大的回龙观要优越一些,离城里也近一些。

老三张娜,那会儿正专心地谈恋爱,满脑子都是爱情,还没想到吃喝拉撒这些俗事。父母把钱递给她时,她连正眼都没看一眼,只是说:爸妈,这钱是你们的,存起来吧。

父母见女儿根本不把这钱当回事,于是,就把钱暂时存到了女儿张娜的名下,张娜一如既往,该干什么干什么,把自己当成了个没钱的屌丝,活在爱情的梦里。

现在女儿已远嫁到上海去了,九年恋爱,换回了男朋友读完了博士,在北京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上海有一家单位同意接收他,于是男朋友毅然决然地离开北京去了上海。张娜也老大不小了,况且,这恋爱从大学到博士,一谈就是九年,她舍不下九年的爱情,和父母挥挥手,说了声拜拜,一杆子扎到了上海,经营她的爱情去了。

后来,父母就老了,相继着都退休了。

张娜一下子去了上海,回一趟北京不那么容易,只是利用出差,或年呀节的,偶尔回来一次,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很忙碌很辛苦的样子。

女儿离开北京,把名下存有父母给的拆迁款的存折带走了。后来父母听说,女儿就是用这笔款,付了首付,贷了二十年的款,在浦东买了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

退了休的张伯祥和李少芬已经没有更多的能力帮助儿女们了,操心依旧操心,惦记也一如以前一样的惦记,怎奈力不从心,也就随大势所趋了。

北京的两个儿子,一个住北面,一个住在东边,他们住在南面,偌大的北京城,虽说叫一个城,这东南西北的,孩子们回来一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刚开始,周末时,老大从北面,老二从东面,坐地铁又转公交,折腾两个小时赶到大兴,吃顿父亲母亲合力做的牛肉包子,又披星戴月地四散了。两个儿子搞得很疲惫,老大张守强一晃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生活的操劳,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老二也四十出头了,在机关先是当科员,后来又当了科长,前两年又弄上了个副处长,自己也买了辆车,车虽然不贵,十几万的样子,毕竟也算是有车族了。偶尔,也有送礼的人把国产车后备厢塞满。有时,老二开着车,快半夜了跑到大兴的父母家里,把后备厢里的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送给父母,又开着车一溜烟地赶回通州。父母对儿女的孝顺是心满意足的,更重要的是为儿女们的出息。

张伯祥和李少芬两人在睡不着时也多次合计过,这三个孩子,老二最有出息,身份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带着长,这样一路下去,这个“长”会越来越大,人往高处走嘛。“长”做大了,也会有能力帮助老大和老三的。两人想到这也就很欣慰,在情感的投入上对老二就有些偏心,或者叫重视。

每逢老二张守志回到家里,父母对他是最隆重的,不仅做牛肉包子,还要做上一个白菜豆腐汤,放上粉丝什么的。遇到年节,还要做上几个菜,父亲张伯祥要陪老二小喝几口,酒自然是老二从后备厢拉来的,偶尔也会有茅台、五粮液什么的,但那只是偶尔,细心的父亲是舍不得喝的,收藏起来,等着过年过节和儿女们聚时才拿出来。渐渐地,老二张守志在一家人心目中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老二拿主意。张守志,这位机关的副处长,见多识广,每逢作出重大决定时,总是先喝几口茶,再吸上两支烟,然后就有了思路,说出来,一家人听了,果然头头是道,高瞻远瞩,有理有据,一家人就按老二的思路办了。老二的地位显而易见。

老大偶然回家,发现了父亲的不同寻常,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了,这能是小事么?于是把电话打给老二,把父亲的病情汇报了。张守志在电话那头,想都没想便说:爸这病可能是老年痴呆!

…全文约27000字…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4年11期
北京故事(中篇小说)……石钟山 石钟山小说锄奸
更多内容:http://www.qikan.com.cn/MastMagazineArchive/0257-0262.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0680.html

更多阅读

青雪故事系列真人秀MP3电子小说下载 青雪故事真人秀

内容新颖.口语恐怖中带有搞笑.把一个鬼故事讲的生动无比.具有一定的表现里!在主持的"青雪故事"里受到很大欢迎!与张震.艾宝良和为"说鬼派三绝".07年度,其主持的4档节目均获得了较高的收听率和专家与听众的广泛好评,其中,《青雪故事》在

杀手故事by三千界 bl小说肉多一对一现代

重生三千的文让人看着舒服,不急不予娓娓道来,攻生无可恋自杀了,重生成了几十年前得自己,受是他的搭档,攻给受“补课”xxoo了受,之后两人就相互眷恋的生活下去了,番外很有意思。

声明:《北京故事(中篇小说)……石钟山 石钟山小说锄奸》为网友黑白颠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