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花欣作落泥红
“为花欣作落泥红”,是叶剑英同志在1965年《纪念王杰同志》中的一句诗,意思是“为花”“欣作”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的“落泥红”,甘作泥土,扶助红花。这句诗也是叶剑英自己和朱德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甘当“配角”的真实写照。
在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朱德与叶剑英两人经历最相似。两人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入党后都曾到苏联留学,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委员长。可有谁知道,他们在对待名利、地位,让位推贤的事迹也非常相似。这就是朱德举荐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叶剑英扶助邓小平为党的领导核心。
众所周知,1959年刘少奇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鲜为人知的却是朱德同志举荐的。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的想法,⑴征得党的高层领导和党外人士同意。那么谁能成为下届国家主席人选呢?
毛泽东不当国家主席,只能在党内外的地位和声望上仅次于他的领导人中挑选。长期以来,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共同为我们党公认的领袖。从1945年党的七大一直到1955年,上自党中央、中央军委,下到全国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会议室、作战室,以至普通老百姓家里挂的都是朱德和毛泽东两人的并列画像。同时,朱德同志是上届国家副主席。由上届国家副主席继任国家主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中共中央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也普遍持这种观点。还在半年前,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大,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草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候选人名单,发给中央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在这份名单上,仍把刘少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而没有提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这就透露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仍将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既然如此,国家主席候选人显然就是朱德了”。⑵
看了送来的准备提交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人候选人名单后,朱德同志预感到中央将确定自己为下届国家主席人选,于是,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央提任自己为下一届国家主席,说明党对自己革命几十年的肯定和信任。但是自己年岁大了,比毛主席还大七岁,由自己接任国家主席不合适。同时认为刘少奇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一致赞同的,比自己更合适。⑶于是,提笔给时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地信,“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⑷以后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朱德同志多次坚持举荐刘少奇。在朱德同志的再三恳求下,中共中央终于接受了他的提议。于是,中央全会一致同意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而朱德为委员长候选人。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又一次称赞朱德同志“肚量大如海”,号召全党同志向他学习⑸。
二十年后,我们党的历史上又显现了极为相似的一幕。这就是叶剑英扶助邓小平为“党的领导核心”。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时任党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的历史功绩、地位、身份、影响、作用等等,都是大大不同一般,⑹可以说是人气冲天,威望空前,大权在握。这时,党内许多同志建议他主持党中央工作,⑺华国锋也多次提出让位给叶剑英。⑻实际上,这时由叶剑英同志主持党中央工作,也是合乎情理的事,他的才干也完全胜任。但是叶剑英同志这时想的是另外一个比自己更年轻、更合适的人。
那是谁呢?就是邓小平。实际上叶剑英同志早把眼光瞄向了这位比他小七岁的邓小平。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叶剑英同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把这一好消息透露给邓小平。不久,叶剑英同志亲自安排邓小平由城内搬到西山25号,以便更好地保护他,还便于同他研究国际国内重大问题。后来,叶剑英派小儿子开车,把邓小平接到玉泉山9号楼的自己住地。⑼同时着手解放小平,让出来工作。叶剑英同志提出:“邓小平同志具有治党治国的经验,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人才,毛主席和周总理曾多次赞扬过他。党内军内多数同志和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请他出来。”⑽
1977年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邓小平给党中央和华国锋的两封信,⑾实际上是向全党发出了邓小平即将出来工作的信号。同年7月16日至21日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⑿以后通过十届三中会、党的十一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最终确立了邓小平作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正如薄一波同志说的,叶老帅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在粉碎‘四人帮’这场斗争中,“他是核心人物”。特别值得称道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扶助华国锋,主动让位,再三请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是难能可贵的,够伟大的,很值得我们学习。”⒀邓小平能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事业能有今天,叶剑英同志无疑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朱德和叶剑英这两位功勋卓著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为花欣作落泥红”的高贵品德,将永远为全党全国人民称颂。
注释:
⑴⑵⑷⑸顾苏:《1959年朱德缘何未担任共和国主席》(人民网)
⑶《朱德、刘少奇:中南海里的好邻居》《新民晚报》【2009年2月4日】
⑹广东叶剑英研究会《落红集》第257-258页。
⑺范硕:《叶剑英在1976年》(修订本)第402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⑻范硕:《叶剑英在1976年》(修订本)第393-39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⑼范硕:《叶剑英在1976年》(修订本)第40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⑽《叶剑英传》编写组:《叶剑英传》第660页,中国当代出版社
⑾⑿《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177页,人民出版社。
⒀范硕:《叶剑英在1976年》(修订本)第43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年3月1日于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