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杯征文”“红色之旅”15:寻访朝鲜义勇军血溅胡家庄

“高远杯征文”“红色之旅”15:寻访朝鲜义勇军血溅胡家庄

洛钊







“高远杯征文”“红色之旅”15:寻访朝鲜义勇军血溅胡家庄

8月17日,天气微阴,十分凉爽。“红色之旅”第六站一行40人走进元氏县,寻访朝鲜义勇军血溅胡家庄旧址,追忆73年前国际友人在太行山白天打仗晚上劝降的抗战故事。

以前我们都知道中朝两国山水相依,唇亡齿寒。1950年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为朝鲜抵御美国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两国人民建立了献血凝成的友谊,却鲜知早在这九年前朝鲜义勇军驰援太行山,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的牺牲。

73年前,金学铁等30名朝鲜抗日义勇军勇士在河北太行山区战斗过。他们个个精通汉语和日语,白天打仗、晚上用日语和汉语向日军喊话劝降,留下了一段抗日传奇。

我们在元氏县党史办同志带领下来到黑水河乡胡家庄村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约4米的胡家庄保卫战抗日烈士纪念碑,两块青灰色花岗岩石分别树立在广场两边,上面刻着“金学铁抗日文学碑”和“金史良抗日文学碑”的碑文。中间的石碑上是用中国和朝鲜两种文字铭刻着当年的战斗情景:“1941年12月12日拂晓,日军突袭了胡家庄。幽暗的山谷,狼藉的枪声。那天,朝鲜义勇军四名战士和营救他们的八路军十二青年在此献出年轻的生命。”

2005年8月,中韩两国作家共同为两位朝鲜作家金学铁和金史良的“抗日文学碑”揭幕。

金学铁生于1916年,193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他是抗战英雄,也是蜚声中朝文学界的作家。他早年在黄埔军校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参加了国际抗日同盟,他不单是从民族主义出发,更多的是体现了为社会革命献身的精神。据元氏县党史办介绍,1938年10月,由以朝鲜民族革命党为主体的朝鲜民族战线联盟于武汉创建了朝鲜义勇军,宣布参加对日作战。1941年10月朝鲜义勇军从总部挑出30人进入有日寇盘踞的太行山东部的元氏县境内,他们除炊事员外,全部都精通汉语和日语,主要任务是配合八路军一个大队打仗。

1941年12月11日,中共元氏县委决定第二天在胡家庄召开“双十二”(西安事变)纪念大会,调朝鲜义勇队29名战士负责保卫,后因敌探获悉,日军集中了500余人的兵力,附迫击炮一门,轻重机枪四挺,于12日凌晨,把胡家庄包围。

朝鲜义勇队为保卫元氏抗日县政府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队长金世光身负重伤。指导员子弹打光就与敌人扭打,被敌人刺死。分队长孙义峰腿部负伤被敌俘获。朴哲东、韩清道、王现淳三名队员壮烈牺牲。

胡家庄老人仍记得当年朝鲜义勇军的事迹。他们和百姓同吃同住,那年冬天,老百姓家屋里睡不下那么多人,他们就睡在院子里,三四个人盖一床被子。乡亲们知道后,纷纷拿出自家被子给他们盖。1941年12月12日,朝鲜义勇军为保护胡家庄村民,有四位战士牺牲在了这个太行山小山村。

金学铁在胡家庄与日军交战中腿部负重伤,被俘押到日本,以政治犯被判十年。由于在监狱里拒绝写悔改书,受伤的腿3年多未与治疗,导致左下肢被截。金学铁是国内第一个朝鲜文长篇小说的作者,同时用丰富的文学实践首次开创中国朝鲜族文字的杂文领域,继承鲁迅文学的传统,将之化为朝鲜族文学的灵和肉。他还是最早用朝鲜文翻译鲁迅作品和丁玲著作的作家。另一位朝鲜作家金史良以在太行山地区的生活和斗争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蝴蝶》剧本。

2005年,在太行山环抱中的胡家庄村,中韩两国作家共同为两位朝鲜作家金学铁和金史良兴建了“抗日文学碑”。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越来越多的韩国民众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旧址参观、纪念,表达了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和侵略向往和平的愿望。

中朝两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可是这些年由于朝鲜方面的原因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历史。让我们尊重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中朝两国人民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与山河同在,与日月经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1139.html

更多阅读

我的朝鲜之旅二 :“时光隧道”高丽航空

“时光隧道”是美国科幻大片里常见的宝贝。人们可以利用“时光隧道”穿越时空,前往过去和未来。访问朝鲜,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时光穿越”,对我来说更是如此。作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我,对于处于“大饥荒”的朝鲜有一种天

刀刻电音之旅三:Ambient氛围音乐

Ambient(氛围音乐)源于70年代艺术家们的一种实验性的电子合成音乐,代表人物如Brian Eno、Kraftwerk以及Harold Budd,同时也具有80年代trance风格

声明:《“高远杯征文”“红色之旅”15:寻访朝鲜义勇军血溅胡家庄》为网友我爱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