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中的友谊之花
----木懿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
天启四年(1624年),面对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在儒学和政治上都具有卓越成就的纳西王木增激流勇退,他甘愿在“僧在竹房半廉月,鹤栖松径满楼台”的晨钟暮鼓生活中去参详“禅心寂静千峰雪,道性空明万里天”,而把年仅16岁的长子木懿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木懿生于明万历36年(1608年),卒于1692年,明天启四年(1624年)袭知府职,作为明代最后一任同时又是清朝的首任丽江土知府的他,注定一生都在政权更迭的潮起潮落中度过。
秉承父亲宗教情结的木懿不仅把著名的僧人担当和尚当作知己,还依然把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作为自己灵魂的皈依之所,在风云激荡的明清政权交替时期,与十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曲英多杰演绎了一段建立在信仰、信念、情感之上的情浓于血的友谊。现收藏于丽江市博物院有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手迹的释迦摩尼佛和十六罗汉唐卡正是这段友谊的见证。
释迦摩尼佛和十六罗汉唐卡一共七幅,每幅唐卡长67厘米,宽42.5厘米,四边由缂丝按中原卷轴书画风格装桢。第一幅主尊为释迦摩尼佛,左右侍者为佛陀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顶部从左至右绘有第一世黑帽系活佛即大宝法王杜松钦巴、金刚萨缍、第一世红帽系活佛扎巴僧格。其他六幅为十六罗汉像,每幅都绘有罗汉、供养人和他们的生活场景。
在释迦摩尼佛唐卡上,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题款如下:
阳鼠年(庚子年,公元1660年),为了护持宝幢佛世尊之教,以及使之成为诸天、人之吉祥福田,根据信士农丹结赛·噶玛平措之愿望,一个被噶玛巴加持赐名为索江晋丹旺曲的人作了此七幅画,主要为大能仁像(即释迦摩尼),此为受如来释迦能仁教旨不入涅磐常住世间的圣者十六尊者像,并由十世曲英多杰为画书有圆满手迹。愿此能使施主及诸众生获得无上的利乐!玛噶朗![2]
铁鼠年(公元1660年)即顺治17年,时丽江木氏土司由木懿任知府。据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曲英多杰(《府志》译作“处音都知”)于顺治己丑年(1649)来到丽江,驻锡在福国寺内。曲英多杰在丽江、中甸等地活动了数十年,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发动叛乱前夕,才拒绝吴的迎请返回到拉萨。这套唐卡就是这时期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送给木懿的,而题款中所说的信士农丹结赛·噶玛平措极有可能就是木懿本人。
曲英多杰精通绘画和雕塑,在佛像雕塑用料科学量度方面是颇有见地的一位权威。他苦学旧免塘派画风,他以丝制的十八罗汉唐卡为范本绘制了大量的唐卡作品,并吸收了汉地绘画中树木、花卉、建筑等画法,在继承噶赤派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立了“嘎知派”。
保存于丽江的这套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题款的释迦摩尼佛和十六罗汉唐卡世俗化、生活化特征明显。人物形象有别于传统佛像严格按照度量经绘画的形式,有别于传统佛像唐卡庄严肃穆的特征。画中人物或卧或坐,或饮或食,显得清静、飘逸、灵动具有非常明显世俗生活气息。造型独特、线条优美、用色和谐,具有很深邃的意境,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具有典型的“嘎知派”特征。
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于藏历木龙年(公元1604年)三月八日诞生于西藏东北的勾洛康西塘。据藏文献记载,他的母亲在怀胎时曾梦见莲师走向她并进入她的身体,而且有许多吉祥的预兆产生,于是她将婴儿取名为“乌金恰”,意即受到来自乌金净土的人所保护。当曲英多杰诞生后,这名小婴孩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了一步,正如释迦牟尼佛出生时一样,当他在中央结跏趺坐下后说道:“嗡嘛呢呗咪吽啥!我悲悯人生所受的苦痛,因为我是噶玛巴!”然后开始念诵观音以及般若波罗密多咒。藏历铁猪年(1911年)一月二十三日举行了噶玛巴的坐床大典,传说典礼中噶玛巴观见了护法玛哈嘎拉,年轻的噶玛巴举行了“黑宝冠”仪轨。天赋异禀的曲英多杰和五百位学养丰富的年轻喇嘛进行辩论,并被问及佛陀的生平、菩萨们的教法以及中观学派的教义和论点。噶玛巴虽然年轻,却精通辩论,他能将许多重要的论点清楚地解释给在座的诸位喇嘛分享。传说此时天空中还出现许多吉兆,显现于寺院上方及周围,在座的每个人都对这位天赋异禀的噶玛巴印象深刻。
木懿出身于注重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官宦世家,祖上木嵚即“夙严教训,……勚文绩学,乐贤嗜善。”家有藏书颇丰的万卷楼,父亲木增儒、释、道三教贯通。木懿本人也以孝和忠著称,在《木氏宦谱》中他与木高、木尧并列为三大孝子,在父亲辞职后的20多年里,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起来站在父亲的卧室外请安,并接受教导。惺惺惜惺惺,宝马增英雄,天赋异禀的曲英多杰之所以赠画题款,可见两人关系非同寻常,想必超凡脱俗的两位世外高人都具有同样的情趣和心性。
其实木懿与曲英多杰的友谊渊源于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一直以来木氏与噶玛噶举派交往甚深。早在明朝中叶,木氏土司就对噶玛巴黑帽系七世活佛曲扎嘉措极为尊敬,木泰曾邀七世活佛到丽江,虽未成行,但双方结下深情。八世活佛弥觉多杰继位后,于1516年应邀访丽江,土司木定派一万兵马迎送。据藏文《历辈噶玛巴法王传记总略·如意宝树史》记载:
“是时,法王(弥觉多杰)应姜洒当结布之请前往。在加噶庄园为主一万兵欢迎至姜(丽江)王宫近地下榻……翌日展,姜结布乘坐轿子其叔父弟弟各骑大象一头,众人骑马执举佛伞、幡、幢等供品簇拥而来……”。
木氏土司中,对弘扬佛学成就最大的是被藏民族称为“萨当姜结布斯纳朗丹”(丽江纳西王斯纳朗丹)的木增,他扶持修建噶玛噶举滇西北十三大寺,出巨资前后历时15年刻印了大藏经《甘珠尔》。木增将开印样本送到拉萨大昭寺,108卷经书以“梵夹装”的形式,被装放在54皮壳上涂着大红色照金漆的银锁木函内,每函装两卷经书,经文为红色,每卷都系有纯金带扣的布匣,外面裹一幅红缎,驮运用54匹马,从丽江千里迢迢运到拉萨,现仍珍藏在拉萨大昭寺内,是该寺的镇寺之宝。康熙六年(1667年),固始汗之孙堪着罗桑丹羌(罕都)率兵功打中甸,将《甘珠尔》刻板运往里塘格鲁派寺院强巴林寺,故又被称为里塘版大藏经,或里塘——丽江版大藏经,成为藏区刊印《甘珠尔》的最早、最全面的版本。它的出版,标志着藏文雕版印刷业已至成熟期。
到明朝末年,木氏土司已成为噶玛噶举派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第九世大宝法王旺曲多吉、第十世大宝法王曲英多杰,第六世二宝法王曲吉旺秋都曾把丽江当作常去的驻锡地。噶玛噶举派建立了与纳西族互为依存、互为融入的关系。自噶玛噶举派传入纳西族地区后,纳西族家庭中出现了噶玛噶举派的转世活佛。余庆远《维西见闻记》中就有:“麽些头目的二三子,必以一子为喇嘛”的记载。
与木定时代的奢华典礼和木增时期的巨资布施相比,木懿时期噶玛巴的到来,却多了几分无奈。崇祯十五年(1642),支持格鲁派(黄教)的蒙古和硕特部消灭了支持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以曲英多吉为主的噶玛噶举派首脑人物纷纷逃往康巴藏区。据藏文文献记载:
他们曾长达十二天未曾进食,但是莲师出现并赐予他们药丸。在龙王的引导下,噶玛巴和普贤前往云南省的姜地(丽江)。熊、狼以及其他动物自丛林中提供食物供养噶玛巴。猴群前来接受噶玛巴的加持,并带领噶玛巴主仆二人通过这片浓密的森林。经过了三年四个月的旅程,噶玛巴终于抵达了姜地的塔杰岗寺。当地人们群聚一堂迎接噶玛巴的到来,并且为他的无恙感到相当高兴。获悉噶玛巴抵达的消息后,姜地国王噶玛吉美拉旺,派遣大臣携带许多供养物以及邀请函,前往塔杰岗,希望能邀请噶玛巴前往皇宫。藏历木鸡年一月初一噶玛巴抵达姜地皇宫,许多礼物特地准备以供养噶玛巴,同时也举行了许多典礼和舞蹈、戏剧欢迎噶玛巴的来访。而噶玛巴也开始在姜地展开传播佛法的工作。
传说这时蒙古军队正驻扎在姜地附近的雅多,准备进攻姜地。姜地国王派遣了一支军队前往边境评估战情,在一埸突然发生的冲突中,姜地的军队成功地摧毁了蒙古军的兵力。战争的胜利使得姜地国王非常的高兴。他和大臣及将军们召开了一埸会议,决定派军队前往讨伐驻守在西藏的蒙古军队。而他们也立誓一旦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获得胜利,将推举噶玛巴为西藏最高的领导者。姜地三十万大军已准备出发时,曲英多杰得知了这个计划,马上劝阻国王,告诉他从事这种军事行动和佛法的非暴力伦理是相违背的。他说:“我曾立誓甚至不伤害一只小虫,所以也请你不要派军队去。”于是国王取消了此令。在解决了政治难题后,曲英多杰继续其弘法工作。他建立了一座名为欧明林的新寺(福国寺),并为许多喇嘛传戒,以及传授三藏经典。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上当时木懿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早在顺治四年(1647年),大西军占领丽江,朝廷赐予土知府木氏的金银、牒物及敕诰在战乱中被焚掠。在噶玛巴赠画的头一年即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兵入滇,木懿投诚。就在噶玛巴赠画的这一年,虽然吏部颁给木懿劄付一道,丽江府印一枚,丽江军民府改为丽江府,让他仍袭土知府之职,但县城内发生的一场大火灾似乎已经预示木氏的流年不利。木懿与噶玛巴都不能避免卷入了吴三桂的反叛政治漩涡之中,但是,具有相同心性的他们表现出了相同的气节和政治远见。
康熙六年(1667),平西王吴三桂令木懿组织土兵1000名听候调用,曾经是明朝臣民的木懿虽然迫于局势投诚大清,可是心中对把大明花花江山拱手让给境外异族的吴三桂难以苟同,于是拒绝服从于吴三桂的调遣。拥兵自重的吴将朝廷赐木氏的掌管镇边金印一枚、三台银印一枚缴去。第二年又将丽江府所辖照可、你那、香罗、鼠罗、中甸等地区割送土藩,上述地区钱粮仍令土知府木懿交纳。
康熙八年(1669年),吴三桂令木懿结连土蕃作为反清内应,木懿更难以接受充当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小人”角色,“心怀圣朝不服反叛,暗查逆贼伙党实情”,吴三桂“受以伪帅,懿坚决不从”。吴诬木懿“私通土蕃”,拿送省城昆明关禁,直至清军平叛方得出狱。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发动叛乱前夕,以天下众生为重,个人恩怨为轻的噶玛巴拒绝了吴三桂的迎请返回到拉萨。他在一个玛哈嘎拉的胜观中,看到自已即将圆寂的征兆,乃将下一世转生的细节交代给侍者后,在木虎年(1674年)十一月十五日的黎明时分圆寂,享年七十一岁,留下了一世的清名。
1692年,木懿去世,享年86岁。一段风云激荡岁月中建立在信仰、信念、情感之上的情浓于血的友谊终于划上了句号。
参考书目:
1、《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木氏土司与丽江》,余海波 余嘉华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
3、《噶玛巴的黄金珠蔓》
http://www.fojiaobook.cn/files/article/html/1/1504/
4、《月亮是丽江的夜莺》,白郎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
5、《丽江文史资料》丽江政协文史委编。
6、《乾隆丽江府志略》。
[2] 题款由云南省社科院和建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