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兵变”杀岳心。 淮西

淮西兵变,已让宋高宗暗起杀岳之心。岳飞却毫无意识。绍兴七年(1137)九月,淮西兵变不过一月,他再铸大错。

这时疯传金人准备送宋钦宗皇太子赵谌回开封。这是非常毒辣的政治招术。看官须知,7年前宋高宗未奉宋钦宗之命即自行登基,严格说来就算篡位,如果不是金军掳走宋钦宗,说宋高宗谋反都没有冤枉他。宋钦宗也确实很不满意他还没“驾崩”百官就拥戴宋高宗当皇帝。金人后来还曾放风准备直接让宋钦宗回开封接替刘豫当“大齐”皇帝,宋高宗听说之后当即表示回到开封就要狠狠收拾那些捧宋高宗臭脚的大臣。为强调自己称帝合法,心虚的宋高宗一直信誓旦旦只是“暂代”宋钦宗,一旦大哥回来就让出皇位回家种田。现在赵谌真要回来了,你就算不种田,起码得回家吧?

金军南下,大批北宋文武官员降金当了金国的官儿,他们与南宋官场藕断丝连,金人这些决定南宋大臣都知道,此议一出,汤浇蚊穴。南宋大部分当官儿的在朝堂上都义正辞严大喊大叫坚决效忠宋高宗,但回家吃完羊肉捧着肚子剔牙时想的可就两样了:人赵谌可是根红苗正的皇太子,宋高宗一万年也是他亲叔,赵谌当皇帝未见得就砍了宋高宗,但我这个宋高宗的走狗,那可就难说了哇!

因此,当走狗也不容易,此话并非完全借口。

赵谌如在开封称帝,百官马上就面临抉择。朝堂上站着的这些大官儿都饱读诗书,心里都明白,降金就是万年铁打的卖国贼,子孙一百万代都赖不掉,投赵谌顶多算跳槽,关键是哪个槽更有机会坐稳天下,哪个槽能给自己多少草料。所以大家都玩儿命替自己找后路。当时真心替宋高宗想办法的只有岳飞他们几个。岳飞的办法是以毒攻毒:提议宋高宗立建国公为皇太子。有了接班人,交皇位的事儿就大可回旋,实在混不过,还可把天下交给自己立的皇太子,弄个太上皇接着玩。对宋高宗来说,这个政治策划实在“不要太合适”。而且,宋高宗最后也确实把皇位交给建国公,自己当了太上皇。

但是,以官场规矩而言,岳飞提议立皇太子,算武将干政。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论公而言,官场中最大的政治就是确立继承人,美国甚至专门有部《政府继承法》,规定总统死了副总统继任,往下是众议院议长、参议院议长、国防部长等等,即使拉登真地成功在华盛顿特区点个原子弹,让奥巴马和拜登同归于尘土,美国也不会瘫痪。封建王朝没有副总统,要保持政治稳定,关键在于皇太子。但立皇太子是一招险棋,立了皇太子,一不留神,大家都去奉承皇太子,皇帝说话就不管用了。其次,拥立皇太子登基者就是新朝元勋,那就富贵荣华一把抓,封妻荫子,金玉满堂,青史留名,只比直接当皇帝差一篾块儿。谁不想当新朝元勋啊?所以,中国历史五千年,百分之九十的宫廷阴谋源于此。因此历史上,提议立皇太子,文臣扯着嗓子喊都算赤胆忠心,武将提议就是干政。

武将干政向为天下大忌,历朝历代都基本上直接视为谋反。曹操一路拥戴汉献帝,最后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曹操儿子曺丕。赵匡胤是后周托孤大臣,最后却把自己托成宋太祖,都是明证。宋朝基本国策“强干弱枝”,第一要弱的就是武将,防的就是武将干政,结交朝中权贵,内外联手夺取赵家天下,何况提议立皇太子。

论私而言,岳飞这个建议还严重侵犯人宋高宗的绝对隐私,因为建国公赵瑗并非宋高宗亲儿子。宋高宗就一个亲儿赵旉(音夫),明受之变后被宫女不慎撞倒铜炉吓死,宋高宗于是收赵昚(音慎)为养子,改名赵瑗。这赵瑗是宋太祖七世孙,论辈份算宋高宗堂弟,突然变成儿子,整整矮了一辈儿,全家人却高兴得半夜里咬着棉被才能忍住不笑出声儿来。

可宋高宗比岳飞还小4岁,年方31,能甘心把皇位传给堂弟?他千方百计求医问药希望生个儿子接班,迟迟不肯立赵瑗为皇太子。岳飞入朝时去过赵瑗读书的资善堂,见10来岁的赵瑗聪慧可爱,曾感叹:“这才是宋朝中兴的基础啊!”此话传进宋高宗耳中当然很难听。赵瑗是中兴基础,那是宋高宗这一朝根本不算“中兴”呢?还是宋高宗算不上“基础”呢?

绍兴七年九月岳飞奉召前往建康面圣,在船上反复练习小楷,参谋长薛弼问他干嘛,岳飞说正亲写密奏求立皇太子,连儿子兼秘书岳云都不知道。薛弼劝他,武将手握重兵要求立皇太子不合适,岳飞却说为国家着想不用顾虑太多。面圣时岳飞当面向宋高宗宣读密奏,事体重大,他神情凝重,加上毕竟有些紧张,拿纸的手微微颤抖,宋高宗见状疑心大起,冷脸道:“你虽然忠心,但手握重兵在外,不应参与议论此事”。岳飞历次面圣都是表扬一天,赏赐一地,从未遭此冷遇,下殿时面如死灰,但他自认忠心体国,并没下跪磕头谢罪,宋高宗很恼火,随后召见薛弼时却假惺惺说:“岳飞好像不高兴,你开导开导他”。薛弼还没出门,宋高宗就流了一屁股的冷汗啊。如果当初真按“寝阁之议”把天下五分之三军队交给岳飞,这会儿就得拍拍屁股起立宣布让位给赵瑗!

宋高宗生不出儿子,事关宋朝千秋万代基业,更是重男轻女的农业社会中男人无法启齿之痛,知道的人没几个,更没一个敢提。岳飞这样手握重兵的双料大军区司令面圣,按例所有谈话都要记档,而且他还提交了书面报告,不仅触犯“武将干政”官场大忌,更严重伤害宋高宗的男性自尊,宋高宗第二天对新任左相赵鼎说及此事时犹恨声不已。主和派赵鼎倒为岳飞开脱了几句,退朝后急召薛弼:“大将率重兵于外,怎能插嘴朝廷政治?岳飞是武夫,此事肯定是秘书教的。你回去告诉秘书,再这样可难保功名和脑袋啊!”(事见赵鼎《忠正德文集》)自认忠心可对天地的岳飞不以为然,后来再次密奏提议立建国公为皇太子,宋高宗倍感岳飞“骄横”,简直把他“痛木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1130-1200)在岳飞被害那年不过12岁蒙童,后来评论宋高宗手下将军说:“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一屁股坐在统治阶级那边,拾宋高宗余唾为甘露,充分体现中国古代读书人“脑袋被门夹过”的优良传统。

淮西兵变,宋高宗军事政治双遭重创,象所有皇帝一样,他把责任一盆子扣在张浚脑袋上,罢相外放,发毒誓“宁可亡国,永不起用”。宋高宗这个才子经常发这种毒誓,但经常起用“永不起用”,比如秦桧,比如赵鼎,比如刘光世,惟独张浚,真的终宋高宗一朝未再起用。25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退位为太上皇,接班人宋孝宗想起用张浚伐金,宋高宗还说:“别信张浚,将来他肯定误你大事。他一贯喜欢拿国家名器财物做人情。”

其实,淮西兵变主因是宋高宗出尔反尔,违背自己跟岳飞的“寝阁之议”,其次是张浚权欲熏心想抓军队,而主管军事的枢密使秦桧也难辞其咎,论理应在张浚之前辞职。但秦桧此时还未重新爬上相位,问政谨慎小心,八面玲珑,不仅没吃挂落儿,反而成为宰相首选,张浚罢相后宋高宗问他:“秦桧怎样?”这时对秦桧已有所认识的张浚说:“近来跟他共事,方知此人很阴险。”于是宋高宗重新起用赵鼎出任左相。为这句话,秦桧把张浚痛木了,张浚东山再起,要等到秦桧死了之后。

主和派赵鼎“起复”,秦桧马上拚命巴结:“皇帝其实早想用你,都是张浚从中作梗”。这话赵鼎爱听,加之都是主和派,于是要求留用秦桧。绍兴八年三月,罢相6年的秦桧重任右相兼枢密使,百官竞相道贺,吏部侍郎晏敦复却没去,这个婉约派大词人晏殊的曾孙仰天长叹:“汉奸当宰相,北方领土从此没指望啦!”

宋高宗登基11年,换了十来个宰相,秦桧二相后却一直当到病死。如果不是政见相同,臭味相投,秦桧能霸占相位18年?

主和派赵鼎和秦桧没有辜负宋高宗厚望,上任后立刻把“行在”从建康南撤临安,当时满朝文官独李纲不断劝宋高宗“临大难而不惧”,不要“望风怯敌”,以致“弃前功,蹈后患,以自趋于祸败”。宋高宗把他痛木了,不久便免去他的江西安抚制置大使,改任闲官。

昏君不一定是蠢猪。

但是他一定是昏君。

岳飞完全没读懂到秦桧再相背后的宋高宗之心,绍兴八年(1138)二月再次因防区过大而上奏要求增兵。宋高宗大为不悦,批示“防区面积过大,宁愿削减防区也不可增兵。现在诸将难调,已经够头痛的了。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自古所戒。现在虽然还没那么严重,但与其增加大将兵力,不如另增部队,缓急之际,分合之间,更易调度”。同一个宋高宗,几年前对同样要求却说:“他们都说不宜再给大将增兵。想当年汉高祖平定天下,大将经常手握重兵几十万,汉高祖从不怀疑,所以才能得天下”。

这就叫封建专制,没有是非,没有规则,没有对错,一切都是皇帝一句话,即法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L’etat,c’est moi)。

绍兴七年(1137)是宋高宗和岳飞关系不可逆转急剧恶化的一年。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登基,到绍兴六年这十年,主要目标就是坐稳皇位,内平叛乱,外抗强金的岳飞深受重用,不次拔擢,屡屡超升,乃题中应有之义。但岳飞从来不是宋高宗的爱将。因为,才子宋高宗心里明白,岳飞的伟大人格,遥不可及。

要求立皇太子,让宋高宗对岳飞猜疑大增。

但猜疑大增,不等于宋高宗必杀岳飞。

宋高宗必杀岳飞,在于他已经决定向金乞和。

而不乞和,就杀不了岳飞。

两宋319年王朝,始终是个挨打的,主要的国际交流就是屈膝乞和。北宋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国萧太后攻宋,宋军在澶洲击毙辽军大将萧挞凛,之后才有资格向辽军乞和,最后谈下来的和议却是称辽萧太后为“叔母”,即宋真宗是“侄皇帝”,跟“儿皇帝”五十步笑百步。

“淮西兵变”杀岳心。 淮西

南宋宋高宗一登基就向金乞求称臣,第一次绍兴和议后宋高宗给金人国书都自称“臣构”,口口声声“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后来干脆自称“侄宋皇帝”,而金皇回信都是“叔大金皇帝”,结尾都是:“致书于侄宋皇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卖国的中央政权是后晋儿皇帝石敬塘,这个不要脸的已然流芳百世。但中国历史上最不要脸的中央卖国政权却是宋。石敬塘卖国纯粹因为没实力又想当皇帝,而辽太宗耶律德光也是一代雄主,当他爹都算便宜他。宋朝皇帝卖国,在“不要脸”这个长距离项目上遥遥领先石敬塘,因为他们是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和科技领先的情况下卖国。宋辽“澶渊之盟”,没收回战略要地燕云16州,每年却向辽进贡银30万两,绢20万匹,最后联金灭辽才用钱买回燕云16州,但不久又被金占去。宋与西夏议和,西夏称臣,终于嘴上占了回便宜,但每年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及宋夏皇帝生日再“赐”银2万两,银器2千两,绢、帛、衣著等2.3万匹,茶1万斤,纯粹是拿银子垫脚量身高,花钱买面子。宋孝宗孙子宋宁宗当政后,礼部侍郞史弥远为向金乞和居然暗杀主张伐金的韩侂冑,后更在金人要求下凿开韩侂胄棺材,割下头颅献给金人,始有嘉定和议。

最后宋联蒙灭金,实际是蒙古灭金,南宋在旁边拍巴掌助威,偶尔打个冷拳。当年北宋联金灭辽,金转身儿就灭北宋;南宋联蒙灭金,蒙古也是转身就打南宋,南宋一路割地纳银乞和,蒙古仍在大批汉奸帮助下款款南行,最后在广东崖山逼得末代宰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

宋亡。

宋朝不仅是最不要脸的乞和王朝,而且堪称最有文化的乞和王朝,明明跪地乞和磕头进贡,却不称“贡”而称“输”和“纳”,向西夏进贡更称“赐”,拚命掩盖自己的卑鄙可耻,可笑地以为文过真的可以饰非。“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同为金囚,皇后妃子在浣衣院随时被金人点去睡,给宋高宗生了一大堆混血兄弟姊妹,南宋官史却记为“二帝北狩”(到北方打猎游玩)。

因此,宋朝确有文化。

宋朝皇帝擅长乞和,除了皇帝多为严重缺钙的风流才子,主要原因是腐败。宋是中国最腐败的封建王朝。中国王朝一般开国后都励精图治,和平发展几百年,实在钱太多了之后才开始腐败。宋是建国就开始腐败,而且是制度腐败,即升官等于发财,当官就是做生意,以个人金钱的投入产出来衡量当官是否成功,腐败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社会道德,大家都认为腐败很正常,不腐败倒是怪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即用金钱买兵权,转过来说就是兵权等于钱,升官等于发财,开合法腐败之先河。后来宋太祖和宋太宗广开科举收买知识分子,把提出“三纲五常”的董仲舒抬进孔庙“配享”,具体落实孔丘的“学而优则仕”,搞得读书人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出自宋真宗编写的《劝学诗》,直到21世纪还被好多教授大声武气地在课堂上宣讲。

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王朝通常一腐败就灭亡,惟独宋朝,因其文官制度体系远远领先于当时亚洲的其它文化,所以从上到下制度腐败的宋朝,居然维持了319年才亡国。

宋朝制度腐败,源头是专制。所谓专制,就是一个人独断专行,朕即国家,国家即朕,举天下而奉一人,全国的钱都是我的,全国美女都是我的老婆,想要陪我睡还得经过层层选拔。宋经三百年强干弱枝,实权官员都由皇帝临时“差遣”,天下所有的官儿都是临时工,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里。宰相被弱;国家大事无人负责;大将被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未战先乱,望风而逃;文官被弱,一个国家养了“官”、“职”、“差遣”三套公务员,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还要收买文武大臣和读书人;还要向辽、金、蒙进贡,重金买和平,因此,有多少钱都不够用。

专制,是宋朝懦弱、腐败和卖国的最后根源。

任何专制国家,到最后也逃不脱这三条出路。

看论南宋文章,老有人说宋高宗“早期一度徘徊在战和之间”。这是个笑话。宋高宗第1条基本国策是“强干弱枝”,第2条到第100条基本国策都是乞和,从来没有“徘徊”过。“早期一度徘徊在战和之间”的是金人。“靖康之耻”金灭北宋,只要抓住宋高宗,中原群龙无首,必将崩解成几十个金的附属小国,金国万岁指日可待,所以金兀术才“搜山检海拿赵构”。

那时,所有的“完颜”都是主战派,连他们家放的羊都不主和。

然而,随着岳飞闪电般崛起,不可一世的金军连吃败仗,金人只好立傀儡政权“大齐”。大齐皇帝刘豫知道如果宋高宗当了儿皇帝,他就没的混了,所以不仅连年攻打南宋,而且广为布告宋高宗丑事,无情切断宋高宗乞和之路,其中以陈东欧阳澈冤案最为典型。

陈东(1089—1127)是润州(镇江)人,太学生(社科院研究员),靖康元年(1126)时四次上书宋钦宗强烈要求诛杀“六贼”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和童贯,终为国家除害,名动中原。“靖康之耻”金军第一次围困开封,宋钦宗罢免主战派李纲,陈东于二月初五率太学生和开封军民十余万到宣德门外伏阙上书,宋钦宗被迫恢复李纲职务,再次名震全国。五月初一,21岁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5天后请李纲再为宰相,10天后以“欲听天下之言”下诏陈东赴应天府。但陈东到达应天府时,仅在位75天的李纲却因与主和派政争被宋高宗罢相。陈东和李纲其实从未谋面,却再次挺身而出,连续三次上书宋高宗,要求罢免奸臣黄潜善和汪伯彥,恢复李纲职务,还都开封,率军北伐,迎回二圣。黄潜善和汪伯彦把他痛木了。恰好此时抚州(江西)布衣欧阳澈徒步北上到达应天府伏阙上书,指责当权者误国,言辞激烈,黄潜善和汪伯彦趁机密奏宋高宗,说欧阳澈散布宫中丑闻,并牵连陈东,说陈东反对宋高宗父兄未死就宣布登基,宋高宗大恨,立即点头,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二十五,陈东和欧阳澈被捕杀于市,陈东年仅42岁,欧阳澈刚31岁。

宋高宗甫一登基,抗金复国屁嘛儿没干,却先罢李纲宰相,再杀名满天下的直士陈东,顿时招致全国口诛笔伐,形象大黑。作恶者都明白自己作恶,虽然作恶时狼心狗肺,肆无忌惮,但做恶后却一律胆小如鼠,讳莫如深,忙于推卸恶名。陈东与欧阳澈死后宋高宗马上表示此是黄潜善和汪伯彦背他所为,黄汪却到处暗示是“奉上意而行”,黄潜善见到捕杀陈东的应天府府尹(市长)孟庾还当众责备他滥杀无辜,倒霉的孟庾只好一声不吭。刘豫得知此事后大喜,建炎四年专门在陈东和欧阳澈就义的应天府为他们立双庙,封陈东为安义侯,欧阳澈为全节侯,彰显宋高宗同志“无德无道”,搞得他狼狈不堪,不得不亲自主持为两人平反,赠官祭墓,沉痛检讨“朕初即位,昧于治体,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虽已赠官推恩,犹未足以称朕悔过之意。”

其实,杀陈东欧阳澈,都是宋高宗的意思。第一次绍兴和议后金人归还应天府,宋高宗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授意拆毁刘豫为他们所建的双庙。

宋高宗杀陈东,就是15年后杀岳飞的预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1845.html

更多阅读

《昭惠周后诔》全文解释。 心经全文解释

我们大唐遗声,怎忍心令其就此消失?我核定其价值,你探究其隐秘。整理其残谱,重新恢复这一音乐典章。若说我在这世间还有同类,非你而谁?如今你却用别人世。唉!悲哀! 你已具备那些良材,上海复蕴这些美质。美名永传,无与伦比。今看寝宫杳然,佳人无

秦桧与韩世忠戏说岳飞之死图文 岳飞韩世忠

话说岳飞死于风波亭后,韩世忠心中愤懑不平,便气呼呼地来到秦桧府上。二人屏退左右入座之后,韩世忠劈头盖脸地责问道:“请问秦大人,你为什么要杀岳飞?!”秦桧勃然大怒:“放屁!!!什么叫我要杀岳飞?他岳飞就是和我有天大的过结,我也杀不了他。像你

甲鱼怎么样杀 如何杀甲鱼视频

甲鱼怎么样杀——简介现在时兴吃甲鱼,特别是春节节日期间。但很多人不得宰杀方法,又怕被咬又嫌甲鱼不伸头,有用筷让甲鱼咬有用钳子夹嘴有乱砸一气的,搞得血腥而又闹心。其实杀鲜活甲鱼掌握窍门后可以很简单,家庭主妇一个人花个三五分钟即

声明:《“淮西兵变”杀岳心。 淮西》为网友好女人是所学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