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为何成功?
甄鹏
商鞅是卫国人,本名公孙鞅。后封于於、商,号商君,所以被叫作商鞅。在他之前变法的,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几乎与他同时变法的,有韩国的申不害。为何只有商鞅变法最为成功?
秦孝公3年(公元前359年),商鞅进行了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制。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全国推广县制。
商鞅变法多数借鉴了别人的措施。例如,秦国设县开始于武公,五户为一伍开始于献公,李悝(李悝、李克是否同一人,有争议。《资治通鉴》提到了李克,压根没提李悝这个人。)在魏国废沟恤,吴起在废除世卿世禄制上做过努力。商鞅继承了这些措施并且有所革新。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第一个原因是商鞅变化是一场彻底、深刻的变法。它是之前所有变法的集大成者。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破坏了宗法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军事上,军功是升官授爵的最高标准,极大地提到了战斗力。
第二个原因是秦国公族、世卿势力较弱,国君锐意图强,改革的阻力较小。春秋战国时代,公族势力最强的当属鲁国和楚国——鲁国的三桓和楚国的屈、景、昭,异姓世卿最强的当属晋国。政出多门,国君无权。楚悼王刚死,贵戚大臣作乱,吴起变法失败。
反观秦国,孝公即位的第二年便发出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商鞅受此感召,来到秦国。他虽然得罪了太子师徒,被处以车裂的酷刑,但是惠文王并未因人废政,商鞅的变法措施保存了下来。后世的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都是身死法灭,付诸东流。
第三个原因是秦国地大物博、底子厚。申不害变法,由于韩国地小人少,效果不过是“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种情形,跟子产相郑时差不多,在大国之间见缝插针、游刃有余。而商鞅变法的后果是秦国强大,统一六国。
第四个原因是严格执法,令行禁止。变法之初,商鞅徙木为信,让大家相信变法的决心和律令的威严。太子犯法,商鞅处罚了他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公子虔二次犯法,被割掉了鼻子。商鞅逃亡时,打算住店,店老板说:“没有证件入住,我们要被连坐。”这就是作法自毙的故事,同时也说明了商鞅变法的严格。
申不害在韩国当宰相,要求昭侯让他的本家哥哥当官。昭侯拒绝,申不害的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昭侯说:“你让我按规则办事,如今你带头破坏规则,我以后怎么要求别人?”申不害“修术行道”(《史记·韩世家》),讲“术”的人怎能严格守法?申不害变法成不了大气候,这也是一个原因。
我起初因为喜欢法律而喜欢法家。后来却发现法家推崇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法——“刻薄寡恩”。(《独爱孟子》)商鞅变法的最大弊病在于愚民、专制。他说:“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说:“聪明人、君子制订法,愚蠢人和小人只有遵守的份。”
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知识就是力量,老百姓书读得越少,道理懂得越少,越听话。这话在理,知识分子最爱提意见,最能闹腾。秦始皇焚书坑儒,商鞅是祖师爷。专制国家效率高,举全国之力能办大事。所以,野蛮的秦国战胜了文化发达的山东六国。
虽然商鞅的下场很悲惨,他的变法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我很钦佩商鞅,没有易储之心却敢得罪太子,一心为国;我很也钦佩惠文王,没有因为恨商鞅而废除他提议立的法。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美梦,却没有带来长治久安。专制和维稳不会带来和平和稳定。此道理古今都一样。
当代中国,习近平正在进行改革和反腐,受到很多人的热捧。我说,只要看三点:一、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其它所有的改革都是小打小闹;二、执政党不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活动,法治梦实现不了;三、刑不上太子党,反腐有禁区。
作者是中国山东大学学者
(甄鹏.商鞅变法为何成功[N].联合早报(新加坡),2015-08-01(23).)
[附]这是电子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