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胡萍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要目标:掌握本文所涉的音形义(通假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并感受文本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赤壁赋》课堂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胡萍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法指导背诵文本,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背诵能力;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尤其是抓住重点文句的理解指导景、情、理三者融合的手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教学重点:诵读法指导背诵文本,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背诵能力;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尤其是抓住重点文句的理解指导景、情、理三者融合的手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采用诵读指导和鉴赏指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使他们顺利掌握之。

教学过程:一、书法出示,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苏轼书法杰作《赤壁赋》,然后导入:同学们请看:这是著名的书法杰作《赤壁赋》,是宋代杰出的文人苏轼的作品,它的前面三十六字已经残损,由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补写,但也不失原作飘逸潇洒之风格。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篇美文了。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解释课题,揭示背景

1、“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2、《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今蒲圻县)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3、“赋”是一种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如屈原的《离骚》。汉代正式确定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如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如王粲的《登楼赋》、左思的《三都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叫做“律赋”。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地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赋介于诗歌散文之间。所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即抒发感情,“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其特点是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汉赋已经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提并论。它是由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的带有韵脚的韵文,却又饱含着浓浓的诗意。与汉赋相比,本文继承传统,又不遵循老路。没有过多地堆辞藻,比起作者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丰富得多。本文有许多押韵的字和对偶句,诵读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缓急,读出文章的音韵美。

三、诵读指导,整体感知

1、听鲍国安的诵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此文的韵律之美。

2、学生模仿读,教师指导。

韵脚、骈偶等韵律之美的仿读指导。逐一落实之。例如:第一自然段中的押韵体现在后半段中(前半段无韵),如:间、天、然、仙等。骈偶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

3、整体感知五个自然段地每句意思,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一解决之,并重点落实一下重要词语和句式的意思。

教师明确:(略)

4、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和客人于壬戌之秋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二自然段:写饮酒而歌时箫声的呜咽凄切之情状。

第三自然段:客人之回答,阐发怀古伤时之情。

第四自然段: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第五自然段:照应开头,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四、研习探讨,重点探究

(一)、研习探讨每一自然段。

1、探讨第一自然段

(1)、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教师明确:可分三层。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状。

第三层:第四至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状。

(2)、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教师明确: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临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3)、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教师明确:以喜悦为主。

2、探讨第二自然段

(1)、本段可分几层?

教师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教师明确: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教师明确: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教师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教师明确:本段的“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教师明确: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明确:转折过渡。

3、探讨第三自然段

(1)、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教师明确:悲伤

(2)、“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教师明确:“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连这样的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4、探讨第四自然段

(1)、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教师明确:变为喜悦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教师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了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5、研讨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感情色彩是什么?

教师明确:喜

(2)、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教师明确: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二)、重点探究

1、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主要从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理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没有从文章中直接反应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应该适合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他是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2、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第三自然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人连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这两问一叹使文章又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得文中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

第四自然段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保持着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看到了人生的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这一道理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加开阔,文章再涌波澜。

第五自然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末段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得行文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刻揭示。

(三)、个性鉴赏

思考:从文章的构思、表达方式或语言特点作个性化鉴赏。

教师明确: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串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又转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因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江上的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澈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

再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绘画美及典故

展示傅抱石画作《赤壁赋》和《湘夫人》

教师重点讲解“渺渺兮予怀”出自《屈原九章之湘夫人》

原文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出示《后赤壁赋》

完成《名师一号》中的具体作业。

五、总结全文(略)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和客人于壬戌之秋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二自然段:写饮酒而歌时箫声的呜咽凄切之情状。

第三自然段:客人之回答,阐发怀古伤时之情。

第四自然段: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第五自然段:照应开头,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2938.html

更多阅读

《赤壁赋》课堂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胡萍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目标:掌握本文所涉的音形义(通假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并感受文本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法指导背诵文本,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背诵能力;指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音乐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合唱《渴望春天》,并进行多样的表演创编活动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抒情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生动明朗,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鸟儿欢唱的愉快

声明:《《赤壁赋》课堂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胡萍》为网友单身成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