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6—20套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6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19世纪德国教育家____的代表著《____》第一次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2、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学说是确定社会主义____的理论基础。

3、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三方面合力结果。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中心环节。

5、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三方面,其中____是一种特殊环境。它在青少年发展中起____作用。

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的____,又是____。

7、思想品德是由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因素构成。这四个因素互相影响,促进转化,贯穿个人思想崐品德形成过程的始终。

8、班主任是学生的____和____,又是____纽带。

9、课外活动的形式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古代教育(奴隶和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是( )。

A 全民性 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阶级性和等级性D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

2、学校教育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

A教 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B 学生的认识过程C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5、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为主。

A 教育 B 教学 C 开发智力

6、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独立作业的方法叫()。

A 演示法 B 实验法 C 实习作业法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6—20套) 教育学原理

7、我国学校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年。

A 1862 B 1901 C 1912 D 1942

8、班集体的核心是( )。

A 班长 B 班主任和班长 C 全体班干 D 全体同学

9、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 )。

A 一部分 B 重要内容 C 必要补充 D 延伸

10、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A 多端性 B 长期性 C 复杂性 D 影响的多方面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学计划是教师每个学期制定的关于开展教学工作的安排计划。

3、“寓教于活动之中”这句话是正确的。

4、狭义的课外活动单指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教育活动。

5、品德评价仅是德育的一种辅助方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制

2、自我教育

3、启发式

4、教学组织形式

5、劳动技术教育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学校工作为什么以教学为主。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怎样上好一节课。

2、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行的辩证关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七、实例分析(8分)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油光可鉴”的“鉴”字,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使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培一鉴开”“后车之鉴”中的“鉴”字的应用和解释,使程度较高的学生也得到满足。课后,她对基础差的学生细心了解,积极引导,使他们跟上班,对基础好的学生,就帮助他们组织兴趣小组,举办文学讲座,请用所学转学原则分析于老师的作法。

答 案

一、填空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

3、家庭、学校、社会

4、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习成绩检查与评定、上课

5、遗传素质、环境、教育、教育

6、客体和主体

7、知、情、意、行

8、组织者、教育者、学校联系各班级

9、群众性活动、小组性活动、个人性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

1CD 2B 3B 4C 5B 6B 7A 8C 9C 10ABCD

三、判断并改错

错。教育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错。教学计划是依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四、名词解释

1 、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2 、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行为战胜错误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3、同注入式相反,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指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

4、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5、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

1、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②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

2、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艰巨性、双边性、示范性、机动性、劳动成果集体性、间接性。

3、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是因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学校与社会其它部门劳动的根本区别,正反两方面经验也说明学校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主。

4、直接经验是个人亲自在实践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是向他人学习后获得的。学生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后因是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而个体生命时间有限,学生所学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这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并要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但无论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还是要有运用知识的机会,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好间接经验基础理论知识服务的。

六、论述题

1、①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②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合理、结构紧凑、师生积极性高。(每点要求要展开,或结合实例说明)③以上几点要求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我们上好一堂课,评议一堂课,就要看教师在课上如何创造和运用这些条件取得了怎样的实际效果。

2、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知、情、意、行基本要素之间,不断地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①知(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一个人的思品的形成首先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的。②情(道德情感)是拟人们依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只有道德认识没有较深的情感体验认识只能停在口头上,因此,情是道德意志和行为产生的巨大的内部推动力量。③意(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完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时,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克服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④行(道德行为)人们在一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和反映,就是道德行为。知是基础情意是巨大推动力量,行是关键在德育过程中,四者的共同发展才能促成人的品德不断进步,因此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四方面培养,既重晓之以理,又重情意动之以情,练之意,更重导之以行。

七、实例分析

(1)因材施教原则。

(2)它是要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一般的发展水平,也要照顾学生的个人特点,促使学生全体和个人的才能,包括差生,都得到较高发展。

(3)要求 ①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③既要照顾个别差异,又要面向大多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7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本世纪40年代____主编的____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古代教育(奴隶和封建社会)的特点____、____、____。

3、生产力的发展____和____着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不平衡规律的新的表现形式是____。

5、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初一____,初二____,初三______。

6、知识教学中促进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7、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8、综合课的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主要指____步调一致____步调一致。

10、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包括马列理论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____、____、____和劳动教育。

11、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晓之以理的____动之以情的,导之以行的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是( )。

A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B了解和研究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我国现代学制是从( )开始的。

A 明末 B 清末 C 北洋军阀时期 D 国民党统治时期

3、学校教育是一种( )。

A 自发的环境 B 特殊的环境 C 人与人关系的环境

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的。

A 赞可夫 B 乌申斯基 C 巴班基基 D 赫尔巴特

5、爱生有两个方面,这就是( )。

A 关怀与爱护 B 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C 爱护与批评

6、美的表现形态极其丰富,大致可分为( )。

A 自然美 B 人工美 C 社会美 D 艺术美

7、一个人自我教育水平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

A 自尊心荣誉感 B 积极表现和上进要求C自我分析能力和道德评价水平

D 个人集体观念和集体所形成风气

8、劳动教育就是( )。

A 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B 养成受劳动习惯

C 爱护劳动成果 D 为社会创造财富

9、()是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各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

A 教学大纲 B 教学计划 C 教科书

10、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独立作业的方法叫( )。

A 演示法 B 实验法 C 实习作业法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自从有了学校,学校教育目的就反映生产力的要求。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3、教学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唯一途径。

4、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过程而是螺旋式的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5、德育过程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学

2、美育

3、教学方法

4、课的结构

5、榜样示范法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目的的意义。

2、为什么教育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怎样备好课。

4、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

2、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贯彻启发式原则。

七、实例分析(8分)

马卡连柯派过去有盗行为的学生,单独去送款;电影“缘色的钱包”中工读学校,让有偷窃行为的学生,看守桃园。(试用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激发,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运动的过程这一规律加以解释)。

答 案

一、填空

1、凯洛夫、教育学

2、学校出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离分、教育具有阶级性

3、制约、促进

4、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5、适应期、关键期、选择性

6、知识多、知识内容、掌握知识的方法

7、内容正确、方法合理、态度科学

8、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9、学校内的各种教育力量、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10 、理想教育、法纪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11 、说服、陶冶、实际锻炼

二、不定项选择

1C 2B 3B 4C 5B 6A C D 7A B C D 8A BC9B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时期学校教育目的开始反映生产力的要求。

2、正确。

3、错。教学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正确。

5、错。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四、名词解释

1、是在教师引导下和学生的参加下,由教育机关专门组织起来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

2、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的一种有秩序的教师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总和。

4、指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顺序以及时间的分配。

5、它是以活生生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五、简答题

1、①使我们的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要求,从而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②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③它制约着教育工作一切方面。

2、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教育这种特殊环境之所以能在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在于①它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②这种环境影响较为系统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际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成人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它可通过有效活动方式大大缩短反映的过程。正因教育是特殊环境特殊实践活动与遗传自发环境相比它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3、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写好三种计划。

4、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巩固性-循序渐进-整体性。

六、论述题

1、①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品德、知识、能力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品德知识能力有特殊要求,达到了这种要求教师才能成为合格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才高效优质地完成教育目本和本职工作。②具体说,教师在品德方面要求为对本职工作--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对学生--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对自己--严以律己、勤奋学习、以身作则,对同事--虚心学习、团结互助。教师在知识上要有三种知识,精通专业知识,有广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教师在能力上要有四种能力,对教育影响加工能力、对教育影响传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③做为未来的或己成为教师的人必须不断加强上述三方面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合格教师。

2、①“启发”的实质,是通过教学中师生的双向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信念。②要求: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条件:学生有接受启发的基础,要教师“启发”有方。关键:研究教材内容的“启发点”研究在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的不同启发手段。要研究学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应善于组织全班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

七、实例分析(8分)

在德育过程中,一切外部影响及教育,都要通过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才能起作用,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改正错误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上述教育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思想斗争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8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第一次提班级授课制度是___世纪___国教育家___。

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是___世纪___国教育家___。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4、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是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___。

5、在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和____。

6、教材是____的具体化是____的教学用书。

7、谈话法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____和____。

8、发现法是___国心理学家___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也介绍到我国,我国的____教学方法又称____八字教学法,被称中国的发现法。

9、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作用____、____、____。

10、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三环节____、____、___。

11、课外活动特点:从性质看有____,从内容看有____,从形式看有____,从方法看有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 )是学好教育学的根本方法。

A 学思结合 B 理论联系实际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年轻一代的发展要经过乳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几个时期,这表现了其身心发展的( )。

A 稳定性 B 可变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是人的发展的( )。

A 外因 B 内因 C 内部矛盾 D 根本动力

4、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 教书育人 B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C 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年通过并实施。

A 1980 B 1982 C 1986 D 1990

6、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 )。

A 主导地位 B 一般地位 C 中心地位

7、( )是国家对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A 教学大纲 B 教学计划 C 教科书

8、主张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叫( )。

A 发现法 B 读书指导法 C 程序教学法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 )应尽职责。

A 班主任 B 各科教师 C 学校领导 D 每个教师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 谈话 B 观察 C 分析书面材料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直观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服务。

2、教学目的具有主观性,同时又有客观性的特点。

3、所谓乡土教材,主要是当时、当地、工农业生产及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4、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就是上课。

5、集体主义教育和良好班集体的建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德育原则

2、尊师爱生

3、单一课

4、直观性原则

5、教育目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教学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3、中学常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各5个。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2、试述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的过程。怎样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

七、实例分析(8分)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答 案

一、填空

1、十七、捷克、夸美纽斯

2、十九、德、赫尔巴特

3、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4、成正比

5、教师、学生

6、教学大纲、依教学大纲编写

7、教师要有充分准备、注意谈话时临场运用的技巧

8、美、布鲁纳、茶馆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9、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建立社会主义觉悟的学生集体的保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

10、接受外部条件影响、内部矛盾斗争转化、行为表现

11 、自愿、伸缩、灵活多样、独立

二、不定项选择

1B 2D 3A 4A 5C 6C 7A 8A 9D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参加下,由教育机关专门组织起来的教和学的统一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获得自心各方面良好的发展。

5、正确。

四、名词解释

1、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尊师常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3、是指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

4、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进而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5、是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规定着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它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授教育者的要求。

五、简答题

1、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有助于正确地进行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可以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有助于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它必须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共同规律,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但学生所学的间接经验也需要以一定实践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方向性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争取教育优势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力,教育目的,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作用表现,通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六、论述题

1、含义:教学应具有科学性,教学应有思想性,教学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换句话说: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真正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求:①坚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性。②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内容真实、方法合理、态度科学。③依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④通过教学活动各方面渗透思想教育。

2、德育过程的矛盾就是受教育者当前思想道德要求的反映与现有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外界道德影响是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当主体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接受态度时,外部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主体自己的动机,并选择行动的方式,在活动中就转化为行动。对外界影响若是采取中立或排斥的态度时,也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留下痕迹,或使原来的思想品德心理结构更加巩固,或者引起对原来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作某些调整。

德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和促进学生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过程。

做好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要做到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运用内部矛盾规律启发引导,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②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对不向性质的矛盾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解决。③善于抓住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契机。

七、实例分析

这句话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

此观点是正确的。它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条规律的说明,他曾以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论证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正确揭示了教学的社会本质。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9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___世纪___国大教育家____的《____》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学的产生经历了____阶段、____阶段、____阶段。

3、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5、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6、广大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知、情、意、行统一规律中总结出一条成功的经验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十六字方针。

7、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和____。

8、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是以____为特征。

9、我国初中阶段对学生培养的任务有____、____。

10、课外活动的形式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产生的条件( )。

A 文字的产生 B 出现了体脑分工 C 出现了阶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于教育的( )。

A 继承性 B 民族性 C 生产性 D 国际交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最普遍最经常的教育手段是( )。

A 教学能力 B 教育方法 C 言传身教 D 教育措施

4、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 讲演法 B 演示法 C 参观法 D 实验法

5、讲授法的主要活动方式有( )。

A 讲演 B 提问 C 讲述 D 讲读

6、体育的基本要求有体育锻炼的( )。

A 全面性 B 系统性 C 多样性 D 经常性 E 适量性

7、思想品德教育的各项原则( )。

A 具有特殊性,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能共用B具有普遍性,古今中外可通用

C 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8、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需要( )支持。

A 道德情感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意志

9、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A 马列理论 B 科学文化知识 C 法纪 D 文明礼貌

10、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 )。

A 马克思 B 列宁 C 加里宁 D 毛泽东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传授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两大职能。

2、如果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就不用写教案,上课也不必带教案。

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4、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培养。

5、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能用正面教材,不能用反面教材。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

2、说服法

3、课外活动

4、课的类型

5、教学计划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中应注意问题。

2、教师的社会作用。

3、班主任工作方法和内容。

4、简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举例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2、试论在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掌握和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七、实例分析(8分)

一位教师备课很认真,教案写得很规范,但同学反映说:他的课不受欢迎。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答 案

一、填空

1、十七、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萌芽、独立、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3、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4、教育与生产力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

5、引起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

7、综合课、单一课

8、尊师爱生

9、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

二、不定项选择

1AB 2AD 3C 4BCD 5ACD 6ABCDE 7C 8ABC 9ACD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正确。

2、错。既使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也必须认真写教案。

3、正确。

4、正确。

5、错。正面教育必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四、名词解释

1、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授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辩是非善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一种方法。

3、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4、是课的种类,是依教学目的任务划分的,可分为综合课和单一课。

5、是依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

五、简答题

1、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连续性、共性、个性、稳定性、可变性,在教育中应注意照顾年龄特征,循序渐进,抓关键期,要有统一要求又因材施教,既坚持传统教育方法内容又探索新方法内容。

2、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导师是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者。

3、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建立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搞好学习,努力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特别要做好家长工作,评定学生操行,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4、教与学统一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

六、论述题

1、含义①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尊信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使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②正确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要求是教师必须深爱自己的学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教育--严格要求启发诱导。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

知识与智力有区别有联系。区别是从人类个体讲,知识完全靠后天获得,而智力则是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主观努力相结合产物,知识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联系是从人类整体讲,知识与智力又可相互转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知识又是智力的粮食和原料,这是知识向智力转化。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有联系有区别。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离开知识学习过程智力无从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智力水平决定知识掌握的快慢、难易、深浅、巩固和运用程度。区别是知识多少并不在任何情况下都成为智力高低标志。③教学要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在教学中要实现两者统一必须做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习有一定难度,通过启发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

七、实例分析

教学效果好不仅仅是教案写得规范,而且还应做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1)备课①备教材②备学生③备教法。落实三种计划。

(2)上课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合理④结构紧凑。师生积极性高。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20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教育学独立阶段的代表著有___国教育家____写的《_____》和___国教育家____写的《____》。

2、做合格教师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教师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全面发展教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五个组成部分的内容。

4、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首要原则是____。

5、我们所说的德育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方面。

6、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

7、各科教学大纲是____的统一要求,是____和____的主要依据。

8、____、____、____、____是教师常常使用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教师用较长时间对教材中某一问题作理论上的阐述和论证。这是( )。

A 讲述法 B 讲读法 C 讲演法 D 讲解法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练习法 C 演示法

3、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

A 课的具体任务 B 学科特点 C 学生的年龄特点 D 教学目的

4、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

A正面引导原则 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结合原则

C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 D 知行统一原则

5、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 讲演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 参观法

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的( )。

A 国际交流性 B 历史继承性 C 不均衡性D与社会意识形态及相互作用

7、在德育的几种方法中( )侧重于道德认识的培养。

A 实际锻炼 B 品德评价 C 陶冶法 D 说服法

8、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了解学生 B建立良好的班集体C促进全班学生全面发展D做好个别学生工作

9、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不均衡性 C 稳定性和可变性 D 个别差异

10、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克服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2、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只有在良好的集体生活和活动中才能形成。

3、学校内的各种教育力量,包括许多教育工作人员(校长、教导主任、教师、班任、总务管理人员和工人)也包括一些教育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班集体)。

4、备课就是写好教案。

5、儿童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

2、德育

3、注入式

4、教学大纲

5、青少年身心发展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的意义。

2、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

3、知、情、意、行关系。

4、教学具有教育性。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2、试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七、实例分析(8分)

有人说:“有才必有德。”也有人说:“有个好分数,一俊遮百丑”还有人说:“我只要各科培养出一两个尖子生,提高了升学率,就算是达到了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目标。

答 案

一、填空

1、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对教育影响加工能力、对教育影响传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4、坚持正确方向性

5、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6、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7、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编写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

8、表扬、批评、奖励、惩罚

二、不定项选择

1C 2B 3A 4B 5BCD 6ABCD 7D 8C9ABCD10C

三、判断并改错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最后落实到三种计划上。

5、错。儿童身心发展受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等几方面因素影响。

四、名词解释

1、是教育者依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是教育者按着一定社会的需要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为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3、又称“填鸭式”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当成被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仅起一个信息的载员者和传送者的作用,学生则仅起一个贮存知识仓库作用,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书呆子。

4、是依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指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

五、简答题

1、教学能促进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区别于社会其它部门的一个本质特点,建国以来教育的正反经验说明,只有坚持以教学为中才能确保教育质量。

2、学生是教育客体是因为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活动,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从这方面说他是客体,学生是教育主体是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知识技能品德等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他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被学生所掌握,从这方面讲,学生又是教育的主体。

3、知、情、意、行几因素在一个人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知是行、意自觉性的基础,知只有转化为行,才能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得到发展。意是人克服内外阻力,促成思想崐品德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情是伴随着“知、行、意”同时存在的内部体验,它对思品认识的发展起强化或抑制作用,对行起的巩固或清除作用。行又会加深知,增强情意。

4、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赫尔巴特

含义: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所学对象的一定态度形成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养成学生坚强意志和性格。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这一点是有条件的,既发掘教材思想性,通过教学活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以身作则。

六、论述题

1、含义:指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目的要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钥匙。

意义:当代生活复杂多变,科学技术迅孟发展,使科学知识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更新增长,但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掌握知识数量有限,更何况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总要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所以学生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传知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①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是由教育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一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二是,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②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由教育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一般来说,工农业生产见效快,周期短。而教育却恰恰相反,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的开发见效慢,周期长。所以经济要振兴,教育必先行,这一点己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七、实例分析

这些观点都不对,才和德有联系,但它们不是一回事,既不能崐“有才必有德”也不能说“有德必有才”。有个好分数是无可非议的,但它不能代替德体等方面,况且智的发展并不是与分数相等的,培养尖子生,提高升学率是正确的,但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3496.html

更多阅读

分享笑脸哥第16年上春晚照片集锦 历届春晚小品集锦

分享笑脸哥第16年上春晚照片集锦——简介最近在网络上突然走红一位笑脸哥,之所以走红,是因为这位笑脸哥已经是连续16年现场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并且 连续多年都在电视屏幕里出现他的笑脸。下面就是本文分享笑脸哥第16年上春

201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第20题赏析 2016上海高考物理试卷

写在前面:201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第20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以两条拖轮拖动一艘驳船为背景。但是图示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似乎应该是拖船拉力的方向,而不是拖船航行的方向。如果拖船航行方向如图所示,两艘拖船之间就会越离越远,揽绳

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萌的力量《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分初赛获奖作品和复赛获奖作品两部分,收录的获奖作品经过精心选编,题材各异,生动有趣,满溢着“萌”的能量。其中,有一代青少年自我与梦想的呐喊,有校园生活、青春情愫的细细

《青年文摘》2015年第16期目录 青年文摘杂志订购

 《青年文摘》2015年第16期目录⊙一期一会小事也是事业 马亚伟 1成 长⊙青年一代彭超:用脚书写灿烂人生 贾 鹏 曹忆蕾 24张江杰:挣钱没有创造好玩的东西重要 程盟超 44⊙成长笔记永不言败 马 叛 8不会长大的少年 张晓晗 16⊙菁菁

声明:《教育学原理试卷第16—20套 教育学原理》为网友的飞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