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第二中学由英华书院(1898年创办,后为英华中学)、毓德女中(1870年创办)、怀仁女中(1877年创办)、厦大校友中学(1949年创办)等鼓浪屿岛上诸中学几经组合而成的。学校位于“海上花园”鼓浪屿的笔架山麓,毗邻八卦楼。本章只所以写英华书院,是因为二中地址就是英华书院的所在地,而且二中校友对英华中学的认可度较高。
1880年,从升旗山拍摄笔架山麓,当时还没有英华书院,但是笔架山麓已经聚集了许多西式别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建在悬崖上的汇丰公馆了。
1880年从英华书院的位置拍摄汇丰公馆和厦门岛,当时山上还是一片荒凉。
1898年前后,英国伦敦会山雅谷牧师不知多少次徘徊于这幢荔枝宅前,他受教会之托负责创办一所英式中学。虽然教会的经费并不十分充足,但困难主要来自于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经过近60年的开发经营,鼓浪屿的“洪山黄海”早已易姓改名。土地几经流转,要在19世纪末的鼓浪屿找到一块适合办校的地方并不是很容易。晨风夕阳,烈日炎炎,山雅谷没少在这座小岛上转悠,直到在安海路的吴添丁阁前驻足下来。吴添丁,显然人名,吴添丁阁,显然其屋,其余不知其祥。我们今天无法知道也无须了解山雅谷与吴添丁之间的交易,但英华书院从此开始却是不争的事实。图为1900年代拍摄的笔架山,英华书院已经出现在画面中了,规模不算很大,周边也还是一片荒凉。
1900年,从英华书院俯瞰鼓浪屿升旗山一带。今天,沿着这个方向是鼓新路。当年,一位叫郑柏年的印尼华侨协助英国人接受了英华书院,把英华打造成人才辈出的名校。
郑柏年的加入,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大到征地建屋与人交涉,小到桌椅板凳,笔墨纸砚,郑柏年都没少操心。本来就是闽南人,郑柏年与鼓浪屿人打交道自然比洋人容易得多。郑柏年名为英华书院舍监,但实为主理。几年内,大礼堂、宿舍楼、浴室、膳厅、小运动场等,纷纷而立。1913年,英华已形成“同”字壳楼群,惜今不复存。英华书院迅速发展壮大,由荔枝宅一楼之微迅速扩大成一座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近代化书院。1924年,学生已增到数百人,成为福建著名中学校,扬名东南亚。1926年,郑柏年再赴南洋,为英华募捐筹款,回来增建一幢两层楼房,附设英华高级小学班。
进入民国后,鼓浪屿发展突飞猛进,掀起了一股造房热。1924年,我国各地涌现强烈要求收回教育主权的爱国呼声。英华书院当局被迫向中国政府登记,于1928年改名英华中学,分高、初中两部,附设小学高年级,同年,郑柏年出任首任华人校长。图为1930年从日光岩拍摄的英华中学。
英华中学操场上的小学生,背景为本校小学部。
这是一张1930年由中国照相栈料公司发行的马头版彩色明信片,内容就是鼓浪屿的英华中学。
换一个角度拍摄英华中学的操场。鼓浪屿的球场不多,还有个限制华人入内的番仔球埔(今人民体育场)。
英华中学内景,由于小编不是二中学生,所以不敢过多的解说。
百友楼,建于1936年,由百名校友捐建而得名,作为图书馆用途。
英华中学的童子军,童子军是清末传入中国,到民国,几乎遍布全国所有城市。
鼓浪屿是中国近代足球的发源地,而英华中学是福建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的。所以说,足球是二中的传统,并且名声在外,经常听某某人说,二中的足球超屌的,出了很多人才。。。
1951年2月26日厦大校友中学公立,改名为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1952年8月私立厦门英华书院并入,原英华书院所在地成为厦门二中永久校址;1951年毓德与怀仁女中合并,校名为“鼓浪屿女子中学”,1952年4月改称为“厦门女子中学”,并于1959年并入厦门二中;1969年,鼓浪屿区侨办中学又并入厦门二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今天的二中,坡还是那条坡,景却变了。许多建筑都不复存在了。
今天的二中操场,红色的百友楼,红顶的八卦楼,依然坚守着这座百年学校。在寸土寸金的鼓浪屿,依然可以很奢侈的看到如此宽敞的足球场,这是二中所有师生的精神寄托,小编放佛也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如今,因发展需要,二中在五缘湾设立了分校。鼓浪屿本校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希望有一天,央视五套会跟随世界杯的镜头来到这里,通过足球重新认识这座百年老校。(图:紫日、洪凯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