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一第56页有一个判断题是这样的: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立细胞的物理模型。
书后的题目一般比较基础,是在上新课的时候做的,一年级新课我没有上过。,第一轮复习时再来看这样的题,我自己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是注重建立模型,在第一册的第54面专门介绍了什么是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对老师来说并不新鲜,但把它作为一个指导性的工作方法则还不太适应。其实学生特别需要学会构建模型。一般学习当中建立的是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在“细胞与分子”模块中特别多。
再说说这道题目,拍摄细胞的照片不是建立细胞的物理模型。为什么?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照片不是实物,也不是图画,图画可以表示物体的三维结构,而照片只有二维的平面结构。物理模型包括天然模型和人工模型。天然模型在生物研究中会利用动物来替代人体进行实验,在生物课堂上也就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选择动物或植物体来对照说明研究对象结构或特征。例如: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选用桃形象说明其结构分布,果皮是最外层的细胞膜,果肉代表细胞质,果核与细胞核比较类似,包括了核膜和核仁。人工模型由专业人士、教师或学生以实物为参照的仿制品。放大或缩小实物,但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模拟表达生命过程。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的细胞模型、北京某中学制作的细胞模型。除立体的三维物理模型之外,在平面上用简化的图形表示研究对象也是一种物理模型,这种图象直观的体现各类具体对象的总体特征以及运动历程。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结构模式图、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示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