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美食散文“味蕾上的乡村”之八
(载《四川烹饪》2015年第4期)
http://www.scprok.com/mulu/100.htm
载《时代文学》2015年8月(下)
乡村的女人显能耐,除了一手干净利落的田间活,再就要数那天天端上饭桌的大大小小菜碗了。能干的女人不光饭菜味道做的好,吃着香,一样的土地种出来的东西,与其他女人比起来,总是能多做出几道花样菜来。
自然,这样的女人,家里的园田就常常种得花样翻新。别人家有的,自家就得一定要有;别人家没有的,想着法子也要让它在自家的园田里生长起来。于是,谁家的园田有了啥稀奇品种,女人们就是涎着脸面,也要去讨要点新种新苗来栽种。譬如洋姜,就是这样一种只会在能干女人的园田里才能寻得见的植物。
其实,在山里,洋姜的耕种还真不普遍,可能是因为它属于外来品种,一般的女人都懒得去侍弄它。老辈子说,洋姜洋姜,啥叫洋姜?就和过去的“洋油”、“洋火”一样,都是从“鬼子”那传过来的东西。老家的老人们或许只见过杀人放火的“日本鬼子”那样的外国人,喜欢把一切外国人都统统叫着为“鬼子”,因而,在山里,这外来的洋姜又俗称为“鬼子姜”。老家的人们,许多都懒得去侍弄洋姜那玩意,想必与内心对“鬼子”的仇恨情绪有关。
然而,对于那些乡村的能干女人来说,可不那样想。情绪归情绪,民以食为天!凡是能够侍弄上饭桌来供一家老小有滋有味下饭饱肚的东西,那都是好东西!
春天来了,随便找个岩巷,挤出点空地,将从别人家讨要来的种子,只是草草地埋进土里,也无需做过多的管理,几场新雨过后,那苗就蓬蓬勃勃地生长了出来。待那密密麻麻的秸秆长得粗壮结实,那形如“葵花”样的黄艳艳的花,就便开始次第开放,房前屋后就顿时便拥有了一片漂漂亮亮的花田。小娃子们围着直叫它“小葵花”。你看,这洋姜,不光能让人有所收获,还能装扮居家环境,多好!到了秋天,秸秆枯黄,刨出地下的根块,也不用再耕种,来年的空地就又会生出更大的一片绿油油的新苗来。生命力强大着呢!一次耕种,多年收益。种植起来是特别地省事。
洋姜,除了那根块的形状有点像传统的生姜之外,不论是外形上的秸秆,还是吃起来的味道,与生姜是一点都不沾边。这也难怪,其实,洋姜它本属薯类,学名叫菊芋,而传统的生姜属于姜科,它俩原本就不同宗。叫它洋姜,看来是当初的人们被它根块的独特外形所迷惑住了。
既然洋姜与生姜不同宗,自然其吃法也就大不相同了。在乡村,生姜多用于做作料,而洋姜则多用于制作腌菜。秋后,洋姜的秸秆枯了,找一个晴朗的日子将地里的洋姜挖回来,洗净摊到太阳底下晾干水汽,或是半干后切片,然后根据各家的不同口味——麻辣酸甜,拌上各种各样的作料去装坛密封。待一两个星期过后,拿出来装碗往桌上一放,一家老小的筷子就全都一齐伸了过去。吃上一口,便只觉凉嗖嗖脆生生的口中生津,外带一点点甜,是特别地开胃。当然,喜欢吃酸菜的也可直接将新鲜的洋姜洗净晾干,放入泡菜坛里密封浸泡制成泡菜,吃起来不光香脆可口,而且还十分地鲜嫩。乡村里的那些能干女人做起这些来,总是显得很得心应手。
洋姜不论是腌菜,还是泡菜,平常的日子,直接从坛子里掏出装碗就可食用,虽是一碗自种自制的农家小菜,却很得一家老小的喜欢。毕竟,这洋姜还并不是每家每户的饭桌上都有的东西。倘若那天,家里来了客人,那些腌制或泡制的洋姜,还可作为配料切成条或片,夹杂腊肉下锅一通爆炒了端上正席。这洋姜炒腊肉,吃起来自然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常常让客人吃得连连叫好,不停地感叹女主人置备的菜蔬多。
据说,洋姜这东西富含氨基酸、糖分和维生素,含有一种与人类胰腺里内生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质,对人体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近些年,很得城里人们的喜欢,已成为了城里餐桌上的一碗俏物。
没想,乡下的洋姜,不仅可以制作成一道绝妙的乡村风味小吃,而且还是一种极好的保健食品。难怪有城里的摊贩将生洋姜煮熟来四下叫卖了!
那煮洋姜我吃过,同属薯类,就其口味来说,是绝对不比烤红苕差!
(发表时有删减)
——《时代文学》2015年8月(下)《乡村食语(三题)》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