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说什么? 楞伽经

《楞伽经》说什么?

应春花秋月仁者要求,简单说几句关于如何理解《楞伽经》的问题:

四卷本楞伽经是六朝刘宋元嘉年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所译,相传此四卷楞伽,即是中国禅宗的老祖宗达摩大师传给其弟子慧可用来印心的版本,今依太虚大师详细讲解略微解说。


楞伽是赤宝石的意思,此经是佛世尊在楞伽山城所讲,故翻译过来有不可往或不可入的意思。


楞伽经具大乘唯识思维,语句逻辑性强,常人研读本经很难完全领会经中密意,即使对佛教思想有比较深入地了解,但对没有亲自体证的人,也很难了解此经的趣旨。依太虚大师说,读《楞伽》当把握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楞伽》以“无”为宗。佛在此经开示,说明一切诸法的存在都是圆融无碍之心体的体现,既非言语可及,亦非思维能达。《楞伽》的宗旨,既然以无为宗,就无有所立,其实是不可以说宗的,若从根本上说连这个无宗的无也是不可说的。


第二,《楞伽》以“去妄想”为宗。佛在此经告诉我们应该超越分别的界限,认为我们这个娑婆器世界,任何的东西,执著和所见,都是分别心所成,假如我们认为有、无,一、异,自、他等等都是实有的东西,则是属于迷执,故说是妄想。


第三,《楞伽》以“觉”为宗。修学大乘佛法应该切实体会自觉圣智,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自心所现,万法从本质上讲全部平等无异。如果我们能够觉知此能觉之自体是如如不动的,即可以超越能觉、所觉之分别。因为,凡夫的心态不是执有,便是执无。


第四,《楞伽》以“唯心所现”为宗。读《楞伽》经文,随处可见一切存在皆是唯心所现之意。大慧大士问佛百八个问题,举凡唯心唯物形而上的问题无不包括,而佛的回答则一概以心为答。是谓离心不说,离心无言。


第五,《楞伽》以“二谛”为宗。所谓“二谛”即真谛和俗谛是也。俗谛即是凡夫心相上起种种分别;而圣谛心智中远离染、净缘起,进入一味无二之相。修学大乘应该依据圣智之作用观察一切法都是圆融自在,唯圣谛能真正解脱耳。


第六,《楞伽》以“三种无等义”为宗。一是无上境地,二是无等行业,三是无等效果。这是因为菩萨能够证得真、俗二谛,达到圆融无碍境界,从而能依此境地成就慈悲和智慧之菩萨行。行果究竟圆满,始能智断菩提、涅槃二“果”。这就是即是要求我们我们体悟境、行、果三种无等。


第七,《楞伽》以“四门法义”为宗。哪四门?一是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二是三自性〈遍计、依他、圆成〉。三是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四是二空〈我空、法空〉。此五法中,前三门是凡夫境界,后二门是圣人智境,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些都不出三种自性,并且三自性之所依却又不能离八识。而八识则是说明我空、法空,即人无我、法无我之义。此即大乘正见。一切大乘法相,都不离此我法两空,凡认为有个不空的就非大乘正见。但此空非顽空,是真空妙有,不落言语有无。


第八,《楞伽》说“五门相对义者”为宗。一是教义相对,开设佛教,示成佛之正见,使得我们通过寻教而得法义。二是理事相对,通过广说世界之缘起差别事相,使我们能够趣入实相的真实理体中去。三是境行相对,说真、俗二谛之“境”,使我们能够成就无二正“行”,即入不二法门。四是比证相对,在修行中,详说菩萨地前的行相状貌,然后引导菩萨深入十地之境界,真正证得自心智觉。五是因果相对,菩萨成就万行之“因”,同时也是获得佛“果”之菩提。即吾所谓常讲的“菩提为因又为果,方便度众名究竟”是也。


《楞伽经》说什么? 楞伽经
第九,《楞伽》破三种错见,从而立万法唯心为宗。此经所破有三:一是破邪见外道,二是破法执二乘,三是破谬解菩萨错见。此经说万法唯心,唯一真性如来藏性,以不动真性如来藏而建立诸法,或通过事相的逻辑分析最后归于法理;或顿指最上乘,明理以成事,从而使得理事圆融无碍。


第十,《楞伽》以方便说法为手段,万法归一为宗。此经中,佛说显密圆融自在,以一心应众生不同根器,对于钝根者,直示法体,使令修证得果。对浅机者,使用方便说法,比喻言辞,令众生开悟,譬如以手指月,达到见月忘指,是开始经前将一切法总收为一百八句,在后摄末归本,唯是一心真如,归心入于一性,故本末无二,圆融无碍,万法真正归一。


简单说《楞伽经》之宗趣就是为求自证圣智之境界者说,凡立志修学大乘菩萨道者,依佛教导,常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善离分别见,则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wumin/2009/04/21300663964.html

《楞伽经》导读(一)

《楞伽经》导读(一)
  谈锡永
  前言
  《楞伽》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佛家经典。印度、汉土、西藏,三地的佛家都与本经有很深的渊源。
  在印度,称为“空宗”的中观派,以及称为“有宗”的瑜伽行派(唯识学派),都重视对本经的研究。
  据西藏宁玛派说,西元一世纪“大圆满”法系大师俱生喜金刚(Prahevajra,藏称GarabDorje)所传的颂偈,即有与《楞伽》相同的法义。这种法义,后世称之为“大中观”,即为中观宗的究竟真实义。阐扬这法义的,后人名之为“瑜伽行中观派”。
  于西元七世纪时,受藏王赤松德真迎请入藏弘法的阿奢梨寂护(Santiraksita),便即是瑜伽行中观派的大师,是故藏密“大圆满”即能秉承印度古学,以“大中观”作为修行的见地。
  在寂护之前;有印度学者写成了一本《究竟一乘宝性论》(Mahayanauttaratantra)。西藏认为此论乃弥勒菩萨所造,汉土则说是坚慧论师所造。然而二者都属唯识学派。该论所发扬的,便亦即《楞伽》的观点。
  今人研究《楞伽》,或认为是空宗的经,或认为是有宗的经,或认为是刻意企图沟通空有两宗的经。但无论如何,印度佛学的两大支流,他们都同时重视《楞伽》,这即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在汉土,西元五世纪时菩提达摩西来,传法与慧可,当时即以“四卷楞伽”交付,由是开创了“楞伽宗”。
  一般说法,说达摩嘱慧可以“楞伽印心”,所谓“印心”,即是印证行者所证的心识境界。然据慧可传记,则达摩的说法是:“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样,达摩所重视的,除了印心之外,恐怕便还有度世的一面。
  慧可有一首很有名的偈颂,是因为有一位向居士致书来问,慧可故造此颂作答,其中有两句说: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这两句偈颂便即是《楞伽》的主旨,因为众生皆具佛性,所以从这意义来说,众生与佛便无差别。慧可宣扬《楞伽》这种思想,大概便即是度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汉土禅宗与藏地宁玛派的“大圆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重视了心契入法界,不起分别;亦认为一切众生都本具佛性,即《华严》之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们的修持手段亦有颇大的相同,然而却都同时重视《楞伽》,这一点,可以说凡重视实修实证的佛家宗派,对《楞伽》都加重视。所以研究《楞伽》,若只研究其名相法义,作诸般诤论,恐怕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实修与理论倒底是两回事。
  据传记,慧可于讲授《楞伽》之后,每叹息说:“此经于四世之后,变成名相,一何可悲!”由此可知,后人研究《楞伽》的方向,实在给慧可料中。一旦成为名相之学,本经的精义便都模糊。
  今依藏密宁玛派的观点,亦即“大中观”的观点,为研读本经的初学,一述经中的密义。这样做,并非将本经硬扯入密乘,而是因为印度晚期的论师,的确用本经来配合密乘的修持。——本经出世时,密法早已流行。藏密的“大圆满”由俱生喜金刚于西元一世纪末开始传播,法系彰彰可考;而本经面世,最早亦恐怕是西元三世纪的事。
  近人不知印度密宗的源流与史实,误认为“无上密”是密宗后期发展的产物,因此认为至西元七世纪时才有“无上密”建立,实在将事实推迟了近六百年。由此误认,于是便反认为《楞伽》引导了“无上密”的出现,未免本末倒置。若依宁玛派的说法,本经实在只是“大圆满”法义的表达,跟《宝性论》的用意相同。是故此一经一论所表达的“大圆满见”或“大中观见”,实为佛家修持最高境界的基础,亦是诸佛的最深密意。


楞伽经

作者:赖永海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4806.html

更多阅读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石首市文昌小学陈菊香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7课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

《比的认识》说课稿 比的认识教学实录

《比的认识》说课稿永兴中小:丁清华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整个流程我分五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

《囚绿记》说课稿 囚绿记ppt

《囚绿记》说课稿蒋 翀 凌一、文本理解,重、难点确定。《囚绿记》是普高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这一单元是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篇是自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主要内容

《孤独之旅》说课稿一、说教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小说。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欣赏这些小说,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语言,能从中得

声明:《《楞伽经》说什么? 楞伽经》为网友沉醉美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