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赣北抗日战场原貌保持完好的瑞昌蜡烛尖、塔上山,在对战场遗址的考察和战场遗留的发掘中,先后发现四个日军掷弹筒阵地,每个阵地出土掷榴弹引信堵塞盖(铅制)均在16个左右,说明有16个左右掷榴弹从阵地上发射出去,与日军掷弹筒小组(一个小队配备两掷弹筒)可以携带16枚相吻合。
掷弹筒俗称“小钢炮”,全炮重2.7公斤,最大射程700米,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一般来说,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可以杀伤数十人。蜡烛尖、塔上山战场发现的掷弹筒阵地都在山体的棱角背面,隐蔽性好,在国军看不到的隐蔽处发射,展开火力。
掷弹筒主要针对日军惧怕的轻、重机枪火力,日军一旦发现国军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为代表)火力,就会停止进攻,发射掷榴弹摧毁国军机枪火力,这是赣北战场日军作战的一大特点。
我在赣北战场的考察,蜡烛尖、塔上山、磨山、拱山岩、横立山等瑞昌战场的山头均有八九式掷榴弹使用的遗留,这些山头是日军精锐第九师团和波田支队的战场,而在特设师团第101、第106师团的战场实地极少发现掷榴弹使用的遗留,这说明了赣北战场精锐师团与特设师团在装备上的差距。
瑞昌战斗使用一○年式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的前身)攻击的波田支队(上)
香港战斗日军三人掷弹筒小组.前面一人看不清,后两人每人各携带8枚掷榴弹(挂胸前),总计16枚(下)
瑞昌磨山出土的89式掷榴弹
瑞昌蜡烛尖、塔上山战场遗址89式掷榴弹引信堵塞盖(铅制)出土现场
89式掷榴弹使用的88式小型瞬发引信,
战场实地发掘的日军实施掷榴弹攻击后榴弹爆炸后的弹头(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