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插秧诗》 布袋和尚新传全集

布袋和尚《插秧诗》

听过布袋和尚写的一首《插秧诗》吗?关于诗句原文,因时代较久远,各方说法有些差异,大多人认为原文应为: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另有一部分人认为“青苗”应为“青秧”,将“退后”作“退步”,虽意思差不多,但古人用“青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首禅诗流传很广,用第二种版本的人较多,而我将第一种版本放在标题下面,是因为其来自于“圣水寺对域佛教文站”,我想既是佛门,定对先辈作品有过严格的考证。  在这里,不论“道”,仅谈人生。  不论“退后”还是“退步”在人们眼中心里俱认为是失败,不成功,才会后退。但我们何不换个角度看世界?当前面无路时,退一步,虽不一定“海阔天空”,又岂知不会“柳暗花明”?退一步,可从头再来,将自己不熟练的部分先完成,把根基扎稳,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这样岂不是加速向前,也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浅释所在了。
  农人种稻,手里拿着满把的稻苗,低头弯腰,倒退着身子,一步步顺次地把秧插进水田。他一步步倒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浆却往后划动;看船夫点篙,或是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在船边一步一步地往后走;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越远……  农人手中的青秧如同人生道路上的包袱,在一步步的后退中不断的将其扔掉,才能迈开阔步走向成功。“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亦是前进。这里的“退步原来是向前”正是一种阴柔、内敛而又豁达、通透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智慧。我们什么时候真正的聪明起来,懂得“以退为进”,那我们就了解了“退后原来是向前”的真谛了。附:布袋和尚介绍  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时人,不详世籍姓氏。八岁来到奉化长汀(县北三里),由农户张重天收养成长,因号“长汀子”。布袋和尚的传说很多。他早年在岳林寺出家,经常以杖荷一布袋四出行走,随处寝卧,出语无定,形如疯癫,饮食不论鱼肉荤素,—概不拒,吃剩之物,投入袋中。常作歌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布袋是他刻不离身的“乾坤袋”,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或者干脆称他为“布袋”,原名契此反而少有人知,剃度后的法号更湮没无闻了。  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相传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相两侧常见配这样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读了布袋和尚那首偈语诗《插秧歌》,细细想来,感慨颇深。人为什么一定要向前看?其实有时候后退才是真正的智者,因为后退正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就好比跳高跳远,后退几步向前跳一定比直接跳要高的多和远的多。
“手持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很多时候我们的为人和处事往往都是按照常理去判断和实施的,然而得到的并不一定会更多,太注重形式的结果有时也只能适得其反和不尽如人意。如果能用另一种意境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取舍,也许才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低头便见水中天,这个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而是让我们明白,虚怀若谷的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昂首,从另一个层面用另一种心态去看待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触和境界。很多时候,面对比我们渺小的弱者,我们没必要趾高气扬,没必要昂首挺胸,该弯下腰的时候,该低下头的时候就应该弯腰低头,能屈才可以伸的更直,动物尚且懂得跪乳之举,更何况人类,在屋檐下行走,有必要把头抬的高高的吗?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得到的结果才会不一样。布袋和尚说的“退后原来是前进”,非常形象化的用插秧来喻含人生进与退、取与舍的真谛,当你低头弯腰在水里插着秧时,你的眼里则是另一片天地,你在后退的时候,你脚下的秧苗却是在不断的向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退后即为向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一直向前的,在事业上淡泊名利,在功名富贵面前退避三舍,也许得到更多的便是安然,人生不可能总是在顺境中向前,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就能达到海阔天空的境界,因此人必需有勇于退后的气魄,后退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从布袋和尚的偈语诗联想到佛教和佛法。所谓佛法就是从自性流露出来运用于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的交汇点,不受束缚、不受烦恼,能够透视整个人生。“佛”字是从印度梵文译音过来的,它的含义就是“智慧”和“觉悟”,有了智慧才会觉悟你的所为。所以人活在世上就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用智慧的语言去阐明你处事和做人的观点,一句智慧的语言也许能觉悟你的一生。一则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说是一家庭穷至无能力给孩子买鞋,孩子责怪父母,更怨恨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么贫穷的家庭,然而当他最终明白,他只是没有鞋穿而已,有的人根本连脚都没有,这样想着,也释然了。因为你得到了别人所没有的,你已经有所得了。失去虽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因此,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时,我们最好采取尊重的态度,因为任何事和物都有个度,看你如何去对待和把握,退后一步去想和看待,也许你就能达到另一种境界,一种让你豁然开朗的智慧的心境。总在患得患失中取舍疑虑,你就永远生活在烦恼中,总用仇恨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你将永远生活在嫉恨中。
人生在世,每经历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知道自己迷惑时,并不可怕,而当你并不知道自己迷惑时才是最可怕的,就象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痛苦并不可怕,挫折也非磨难,也许放弃了、后退了,才会悟出其真正的道理。佛法虽不是万能的,但是它的理念却是高深的,极富哲理的,若能做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你便会对一切都拿得起又能放的下。刚易折,曲则全,退一步,则海阔天空,当遇到困难与障碍时,要学会韬光养晦,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向前,放弃则是为了更多的获取,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之境界,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行事,也许得到的并不比你放弃以前得到的多。恨如此,幸福如此,痛苦更是如此。你抬头看到的天是蓝的,你低头看到水中的天依然是蓝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去看而已,但得到的心境却是不一样的。面对痛苦,你一味的向前还是痛苦,当你绕开它或转身后退时,也许你就不再感觉它是痛苦的,它给了你某种启迪,让你懂得了开明,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面对一段错误的感情,你若能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彻底的割舍后才能重新开始另一段新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新生命的开始,你后退了,你脚下的路却是在向前延伸,你放弃了旧的,预示了新的开始,那不是一种进步吗?
生命不是一种哲学,我们也无法按照一定的形式去生活,因此我们没必要给生命帖上一个标签,给它设置一个框架,更不要把人生弄的过于复杂化,要学会简单。知识只是最低层的起步,比知识更高的是文化,比文化更高的是思想,比思想更高的则是境界,所以我们应该如实的去看待人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请记住:该后退时记得转过你的身,那便是为了更好的向前。闻斌2010年9月17日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5466.html

更多阅读

蔡文姬的《悲愤诗》 悲愤诗 蔡琰

蔡文姬的《悲愤诗》悲愤诗(一)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

ErnestChausson-Poeme,op.25《音诗》 poeme

海菲兹演绎的 POEME (音诗)是我听到的第一个版本,已然是咄咄逼人的美,期待克莱斯勒的版本以下内容来自互联网:埃尔内斯特-肖松 (ErnestChausson,1855-1899),法国作曲家,生在巴黎,先学法律,二十五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正式学音乐,深受弗兰克的影响。

赵翼清代 《论诗》五首 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

赵翼(清代)写有五首《论诗》,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其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三、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

声明:《布袋和尚《插秧诗》 布袋和尚新传全集》为网友半拉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