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己未/问承政院曰: “安顺王后乃大统也。 大行大妃之丧, 一依其例, 是无重大统之义。 以情而言, 则虽过三年, 犹无穷,然当断以大义, 以白衣行丧何如? 其与政丞等议之。” 礼曹判书金勘启: “凡丧事必据礼文而为之。 上虽以大统为重,然成宗旣追崇大行大妃, 而丧礼有斩衰而后, 又有曰练、曰祥、曰禫之名者, 先以斩衰服其丧, 而丧事卽远, 有进而无退,故练而祥、祥而禫。 若不服斩衰, 而以白衣从制, 则恐未成丧制也。 服斩衰, 以日易月, 使丧制速进。” 传曰: “膝下之恩虽重,大统尤重, 故如是云云耳。 六十二日之内, 可葬山陵乎?” 勘启: “天子七月而葬, 方轨毕至; 诸侯五月而葬, 同盟毕至,然若诸事毕治, 则当不计日数, 进葬矣。” 又问于政丞, 政丞等所启与勘同, 传曰:“知道。” ○传曰: “二十七日之制, 其从葬后计耶? 从敛后计耶? 中原亦有短丧之制乎?” 勘启: “中原亦有短丧之制, 其计日数,未可知也。”
○传曰: “其召政丞及礼曹判书, 更议丧制。 昨日议曰: ‘若蒙白衣, 不成丧制。’ 予反覆思之, 心未有稳。凡人为人后则为所后者服丧, 而其所生父母, 则但心丧而已。 安顺王后乃大统也。 大行王妃一依安顺王后之丧,则是无重大统之义。方今有陵上之风, 不可不尊重大统, 而示之也。 今若重大统, 而一依安顺之例, 则终之奸臣必有援此而言之者矣。前日议此宰相谁耶? 其考以启。 且於政院意何如?” 承旨朴说等启: “昨日臣等以为, 着白衣则恐未成丧, 故启之耳。然为之后者为之子, 则重大统似是, 当与政丞等议定。” 传曰: “凡丧事自有等杀, 今大行以情言之则慈亲, 以义言之则义绝。凡事必情义相合然后可也。 其以不成丧制定议何如? 且以父母言之, 父则斩衰, 母则齐衰, 父母之间固有等杀。德宗之丧旣降杀,而大妃之丧加重, 於德宗不可也。 成宗於德宗亲子, 而非继统, 故称孝侄, 睿宗则称孝子, 为重大统也。”左议政柳洵、右议政许琛、左赞成姜龟孙、左参赞申浚、户曹判书李諿、右参赞郑眉寿、吏曹判书金寿童、刑曹判书宋轶、礼曹判书金勘议:“大行大妃丧制, 臣等已尽议之矣。 成宗旣追崇怀简大王, 累上徽号於母后, 请命天子, 极其尊崇, 不宜以德宗世子之丧为疑,而杀今日之服。 德宗为世子, 则丧以世子; 大行受天朝诰命为母后, 则丧以母后为当。” 传曰: “予之浅见如彼,然其事当如是耳。” 4. 后记 及成宗薨, 王在丧疚中, 无戚容, 射杀后苑驯鹿而啖之, 戏游如平日。至见群臣, 下敎命, 务隐掩矫饰, 外人不识也。 然其初年,先朝旧臣, 多有存者, 朝廷尙完, 政令不至荒紊, 自戊午诛芟之后, 王志渐肆, 务以严刑制下, 士气日索, 无敢有正言极论者,王益无所惮, 多纵荒欲。 至壬戌、癸亥之间, 为张绿水所蛊惑, 荒淫日甚, 又多狂暴, 昭惠王后(即仁粹大妃)忧惫, 屡加规警,王反怨焉。 外间往往闻之, 相聚耳语, 窃忧之, 昭惠又潜谕大臣, 使切谏, 王益忿。 常以拘制於朝廷, 不能纵欲, 为怏怏,未有以发。 时任士洪, 以阴险奸贼, 自先朝斥废, 几三十年, 居常切齿, 因其子崇载尙翁主, 得出入禁中。 揣知王意,遂以威胁朝廷之术, 密中之, 王大悦, 亟擢崇品, 召见无时, 凡有所欲为, 无不谘焉。 士洪承召, 必微服, 当昏由便门以入,王常称吾友豁齿翁来矣, 盖士洪齿折而豁故也。 王於是, 大肆刑戮, 追究言事之人, 自大臣、台谏、侍从, 诛窜殆尽, 朝廷一空。怨废妃事, 杖杀成宗后宫, 窜戮子女, 其子妻令嫁人妾, 给诸君驸马畜之。 诟辱昭惠王后, 竟以忧悸, 成疾而毙, 乃短其丧,从以日易月之制, 大行尙在殡, 而动乐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