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二三君子、口若悬河、八仙过海

【成语】二三君子
【拼音】èr sān jūn zǐ
【解释】二三: 约数。表示较少的数目。 君子 :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全句指:各路豪杰。也就是王莽时代的(坞壁组织)。【出处】《晋书•庾衮传》也记载:“(庾衮)乃集诸群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
【例句】六十老翁无所取,~不相遗。★唐·包佶《戏题诸判官厅壁》诗

【千秋整编】
——————————————————————

【成语】口若悬河

【拼音】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若:如,像;悬河:瀑布。指某人的口才很好,能说会辩。说话就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也形容,口齿伶俐 、十分健谈(善吹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例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一个铺眉苫眼滔滔~,一个俐齿伶牙喋喋舌如干将。”
【近义】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反义】 沉默寡言、噤若寒蝉、闭口无言、缄口不言、张口结舌
【灯谜】水帘洞 、最大的嘴巴、气吞山河
【故事一】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31:二三君子、口若悬河、八仙过海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故事二】口若悬河
  民国初年,浙江萧山有个姓沈的小土豪,是个歪嘴巴,常流口涎又嗜鸦片。他对下鱼肉乡民,对上则阿谀奉承,活动到一个省议会议员,俨然以浙江人民的代表自居。

  有一次,沈某请浙江反省院院长沈玄庐给他写副对子,强调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就写了:

  胸有成竹;

  口若悬河。

  从表面上看,这副对联是很切合的,但明眼人一看即知,下联其实是挖苦沈某“嘴歪流涎”的。可惜沈某不知,还很高兴地把它裱好挂在自家的客厅。

【千秋整编】
【成语】八仙过海

详细内容请看1999年141期24火寅乘法http://68621914.blog.163.com/blog/static/73155220091029426373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6439.html

更多阅读

俗语:“二百五”、“王八蛋”、“倒楣”、“吹牛”等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传说在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

声明:《31:二三君子、口若悬河、八仙过海》为网友花落花葬花作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