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09年《世界建筑》杂志)
2008年,中国南方都市报主办了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大奖,“土楼公社”荣获了的居住建筑奖项。颁奖评语写道:“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建造,作为一种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这个项目有积极的意义。建筑师希望通过“土楼公社”这个实验能够为中国大量性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一条思路。新土楼既是一座建筑,又是一个社区,尤其是关注低收入人群,已经走到人文建筑的层面。土楼公社以长期招租的方式,试图探索出中国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解决之道。”
“土楼公社”由刘晓都、孟岩和王辉组成的都市实践设计事务所设计。都市实践以源于拉丁文的“城市(URBANUS)”为其事务所命名,表达了建筑师的设计理想在于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努力继承现代主义的先驱思想,认为建筑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主动力。建筑师应超越其传统的角色,站在社会进步的前列,力图为新世纪建筑和城市所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而土楼公社正是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关注建筑的社会意义及人文关怀”的集体主义的梦想。
借鉴“土楼”这种客家民居的传统模式创造一种新的建筑空间,其意义远远不在于简单地对传统文化加以吸收和模仿。正如设计师所宣称的,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借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和实验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和节奏。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的典型地段,通过实验从中遴选出最经济、最贴切的模式,这一过程是对常规意义上城市建设的想象力的额外激发。
传统的“土楼”作为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将族群家庭的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与当代集体宿舍的建筑类型相似。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有助于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这一传统优点,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土楼外部的封闭性将周边恶劣的环境予以屏障,内部向心性同时又创造出温馨的集体的小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下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社会形态的过程,集体的人文主义精神日渐衰落,个人价值和利益上升为主流思潮,城市形态也越来越分化瓦解,居住建筑似乎成了少数富裕阶层的领地,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在城市当中没有了立锥之地。“土楼公社”的实验实际上触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敏感而又凸显的问题,即当城市化的进程导致的贫富悬殊和阶层分化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如何面对新的问题的挑战,给都市实践的建筑师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作品无疑是对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一种对业已消失的集体主义理想的复归。
整个实验的过程不仅仅是贯穿整于设计的过程,而且更深入到建成后使用者的居住行为当中,那些生活在“土楼”内部的群体,虽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集体社区,但却受到来自周边富裕者阶层的歧视和隔离。这使得建筑师的理想再次受到挑战。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也许并不是建筑师所能独立完成的,但都市实践坚信,“建筑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主动力”,他们切实地在努力实践着这种现代主义的理想和观念。也许多少有点乌托邦的色彩,但坚持胜于妥协,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社会集体的人文主义理想几近瓦解的时侯。
饶小军2009.1.5于粤海深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