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斯拉夫诸国政区图马其顿政区图
马其顿交通图
马其顿地形图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三分马其顿
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ka Makedonija)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
马其顿为内陆国家,国土占广义马其顿地区的一半。国内多山,主要河流为贯穿南北的瓦尔达尔河。
原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获得独立。
【名称起源】
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对于古马其顿,希腊方面认为古马其顿人为古希腊人的一支,古马其顿王国属于希腊历史。马其顿共和国方面则宣称自己是古马其顿王国的继承者,因此坚持使用“马其顿”这一国名。
目前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使用的名称。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现在均将该国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Poranešna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PJRM)。问题至今仍待解决。
【面积】
25713平方公里。
【人口】
211万人(2009年)。马其顿人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居第二。通用隶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马其顿语。主要民族有:
马其顿族:64.18%
阿尔巴尼亚族:25.17%
土耳其族:3.85%
罗姆族:2.66%
塞尔维亚族:1.78%
马其顿人多数信仰东正教,占人口的64.7%,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马其顿东正教。其他各种基督教教派占人口的0.37%。穆斯林占人口的33.3%。马其顿穆斯林信仰人口是欧洲第四最高,科索沃(90%),阿尔巴尼亚(82%),和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48%)。大多数穆斯林是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或吉普赛人,但也有一些是马其顿人。
【政治】
马其顿共和国为实行议会制的民主国家,行政权由马其顿议会(一院制)的政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掌握。国家元首为象征性的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行政区划】
分为八大地区,计85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
【首都】
斯科普里(Skopje)是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也是马其顿最大的都市,马其顿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马其顿的政治、文化、经济、学术的中心都市。
【历史】
马其顿地区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该地公元前4世纪时崛起的马其顿帝国曾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后来马其顿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并且在该地(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
837年,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
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转手。
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归属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归属塞尔维亚的部分称作瓦尔达尔马其顿,归属希腊的部分称为爱琴马其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德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国攻占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属塞尔维亚的瓦尔达尔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共和国之一,称马其顿共和国。
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从南联邦和平分离,但马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
1994年,希腊对马其顿实施经济封锁,重创其经济。
1995年,马其顿与希腊签署旨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临时协议》。马方被迫改换国旗并修改宪法,重申马对希腊领土没有任何要求。希腊最终在1995年解除对马其顿共和国的经济封锁。
1999年,南联盟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
2001年春,马其顿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马国爆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马国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之后马国国内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
2007年12月10日,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表示,马其顿愿意同希腊就两国在国名问题上的分歧进行直接谈判。
2008年2月19日,联合国负责处理马其顿国名问题的特使尼米兹就马其顿国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尼米兹提出“马其顿民主共和国”“马其顿立宪共和国”“马其顿独立共和国”以及“上马其顿共和国”等复合国名选择供希马两国考虑。
2008年4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北约峰会上,马其顿的入约努力因与希腊的国名纷争而遭搁浅。
2008年11月17日,马其顿外交部表示,马其顿已向海牙国际法院递交诉状,状告希腊在其加入北约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2009年7月22日,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建议采取双轨制,即采纳两个国名的做法,来解决马其顿与希腊的国名纷争。格鲁埃夫斯基说,马其顿在跟希腊打交道时称“北马其顿共和国”,在跟世界其他国家交往时就是用其宪法规定的国名“马其顿共和国”。希腊外长多拉·巴科扬尼斯表示,格鲁埃夫斯基没有很好地理解国际社会发出的信息,那就是在国名问题上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是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一个先决条件。
2009年11月27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召集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和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在希腊西北部三国边境上的普雷斯帕湖畔小镇举行地区环保会议。格鲁埃夫斯基和帕潘德里欧就解决两国之间国名纷争问题举行会谈,但会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1年12月05日,荷兰海牙国际法院作出裁决,判定在希腊与马其顿之间有关马其顿国名问题的诉讼争端中,马方胜诉。国际法院认为,希腊在2008年阻止马其顿加入北约的做法,违反了双方在1995年达成的一项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如果马其顿使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名加入任何国际组织,希腊不得予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