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舞风云
一急风骤雨下江东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
傍晚,在武昌、夏口湍急的江面上,冲天腾起的火光遮蔽了天幕,象晚霞一样绚烂,远比节日的焰火更摄人魂魄,几乎要把长江的水都点燃了、煮沸了。滚滚的烟尘呛起四处狼烟,50多条巨大的竹筏象列队的冲锋舟,冲向敌军的长江防线。每个竹筏上稳稳地托着一个大土炉,里面的木柴和煤油正吞吐出烈焰,它炙烤着江面上绷起的一条条粗壮的铁链,不一会儿,铁链融化了,绝望地一头栽倒坠入滚滚的波涛之中……随后,一艘艘高大的楼船载着盔明甲亮的将士,鼓着风帆,冲向敌军的水陆要塞。
公元281年的春天迟迟来临,战争收敛了春天的明媚。晋吴大战如火如荼,西晋龙骧将军王睿(又名王浚)和副将广武将军唐彬的战船浩浩荡荡从四川成都出发,从水路直扑东吴。大军行至长江武昌、夏口处受阻。
自从去年冬天起兵以来,晋军六路大军50多万从东西方向一齐向吴国猛扑而来,其中王睿这一支20万人的水陆大军从长江上游——成都一路乘楼船沿江而下,一路是所向披靡。在强大的西晋军队面前,吴兵节节败退,有时连对手的影都没有瞧见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也难怪吴军无斗志,多年来,吴王一个比一个昏庸。“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那是遥远的过去。现在建康(南京)的吴王孙皓心里比长江水还要凉,他可着了真急。自从登基以来,他是玩命地享乐,将老百姓搜刮得没有了活路。他心狠手辣,宠幸奸臣。对于忠臣良将,他如狼似虎,嗜血成性,曾亲手一刀一刀凌迟了几个劝谏的大臣,硬是整得整个朝庭鸦雀无声。他还荒淫无度,对于女人,完全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大臣们家中有适龄待嫁的女儿必须先送入宫中,任他淫乐后才能另行嫁娶。短短的几年内,他的后宫队伍急剧膨胀至万人。现在朝上朝野,提起吴王,人人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看到主公着急,孙皓的宠臣给他出了个主意:在长江要害处拉起粗铁链,在水中放置大铁锥,用来阻挡晋军的战船。于是武昌、夏口等沿江要害处,吴军在连夜紧张地布防。一百多道粗壮的铁链象一道道的绊马索一样拉起在沿途江面。一些尖尖的大铁锥被放入江心,象一排排巨大的钢牙欲将往来的船只撕成碎片。
王睿一帆风顺地来到这儿,看到铁链横江,水中障碍物隐隐约约露出了狰狞,急令战舰停泊靠岸,命军士打探。
得知江中奥妙,王睿招集将士商议破敌之法。参军提议“铁锥可设法捞取,铁链可截断。”
将士们分析可行性“怎么捞法?”
众将士你一言,我一语,议出了破水上障碍物的细节。
“水中物轻,备大竹筏,可下水多人用绳子套住,往竹筏上拉起。”
“铁链粗大,用人力截断费时费力。”
“铁链遇火而融,以火攻之。”
……
几天后的一个大清早,雾锁大江。晋军几十只巨大的竹筏顺流而下,上面威风凛凛站立着身穿亮闪闪的银色盔甲、手握刀枪的兵士。吴军驻守水军远远地见了,以为晋军总攻开始了,吓得一哄而散。
其实这是晋军使的障眼法。竹筏上立的人是草扎的。晋军潜着水、托着竹筏破浪而来。到铁锥处时,兵士卸下草人,合力将铁锥拖拽上了竹筏。一天下来,将铁锥处理殆尽。
这才有傍晚的火烧横江铁索一幕。孙皓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被撕扯得七零八落。
顺利清理完长江障碍物后,王睿心潮澎湃,一种建功立业的豪迈在心头涤荡开来。
是啊,晋主司马炎在公元265年12月在洛阳接过司马昭手中曹魏大权的交接棒,第二天就将魏主曹奂赶下台,自称为帝。司马炎改魏为晋,史称西晋,他被称为晋武帝。司马炎志在收拾破碎的山河,恨不得马上就要破吴,实现国家大统。周围智囊团劝他等待吴国自乱的时机,以便用最小的代价就赢得天下。过不了几年,孙皓残害忠良,宠幸小人,自毁长城。东吴已经是一堵危墙,真差一个指头的力气应能推倒了。司马炎觉得到了该终结东吴的时候了。这次起兵,西晋志在必得,王睿等将士更是踌躇满志。
总攻开始了,晋军六路水陆大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沿江城市相继陷入晋军手中。吴军只有丞相张悌和左将军沈莹率三万吴军主动渡江,在牛渚一带螳臂当车。沈莹一声叹息:“丞相,上流守军纷纷弃守。我们这样主动迎敌,战败的话东吴大势就去了。如果以逸待劳的话,我国也许还有一丝转机。”张悌惨然一笑:“你知道什么?吴国必亡!神仙也救不了的。我恐怕到时候各路将士不战而降,主公直接开城投降。我们这么大的东吴竟然没有一个人为国尽忠,我深感羞愧!如果我能以死报国,晋军还会敬重我国总算是还有一个硬骨头啊!”不一会儿,晋军攻击吴营,只两个小时,吴兵象潮水一样溃退,张悌、沈莹誓死不降,死在敌军的乱刀之下。
攻下牛渚,晋军已经深入东吴境内。各路吴军望见晋军的军旗,便扔下刀枪做了俘虏。一转眼各路晋军已经来到了吴国的都城建康郊外,将都城围得水泄不通。东吴一场象样的仗都没打,就要亡国了。孙皓是着了慌,大臣一个个浑身颤抖,只劝主公早日投降。孙皓知大势已去,在城头打起白旗。他还学起廉颇负荆请罪,令人捆住自己,打开都城大门,向晋军献降书顺表。吴国历经八十二年,最终一统归晋,只留下刘禹锡的无限感慨至今在国人心头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