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解读de谷丫密码 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系列节目《解读谷丫密码》

2006年9月29日,一篇名为《宜良农妇绘出达芬奇密码》的报道,出现在昆明生活新报上,说的是3年前,有一个云南的农村妇女叫做谷丫,她喜欢写作,喜欢写日记,结果突然有一天晚上,她发现自己写在纸上的不是字,而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甚至她慢慢开始喜欢上绘画,画出来的画让我们猛一看见就觉得,好像这个画里面有一些我们中国画的元素,好像这种技法我们在哪儿看过,但是你是看不懂她画的是什么的,而且你问她自己,你画的是什么呢?谷丫会用一种谁也听不明白的声音,连比划带说的告诉你,这是什么,但是你要是让她用普通话来说,她就说不出来了,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但是她的家人很爱她,很支持她,甚至她曾经用过一个月的时间,画过一个百米长卷,那么3年来,她就这样每天在家里面画画,后来她就把这个画拿到了云南省收藏家协会,请专家给看一看,专家看完之后都惊了,因为什么呢,每一个专家看完她这个画之后,都会说出来一番每一个对于这幅画的解释,各不相同,后来,这件事情就流传到了社会上,甚至被人称为是达芬奇密码。

谷丫突然开始绘画,是一种异常行为,这很可能是她的大脑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甚至还有人推测,谷丫在三年内,能创作出上千幅的绘画作品,并且能开口说出世界语、日语等6种以上的语言,是因为她接受了外星人的信息。

  各种猜测纷纭而起。2007年3月2日,为了查清谷丫事件的事实真相,《走近科学》栏目的记者前往云南展开了调查。通过大量走访,首先排除了谷丫想借此事出名和患有某种精神疾病的猜测。谷丫突然开始绘画,是一种异常行为,这很可能是她的大脑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杭春晓:从她的图像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民间图案,比如说有一些卷曲的波浪纹饰,你可以在清代服将上可以看得到,官袍上可以看到类似一圈一圈构成像贝壳状的这种波浪,以及其它的以线构成的这种带有弧形的图案画。比如说民间图案比较注重构成感,比较平面化,带有连方图案的特征,有相类似的图案具有重复性构成这种特征。

《走近科学》解读de谷丫密码 走近科学

  流传于我国的民间图案,大都是创作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将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物体,通过简单描摹方法将它出来呈现。当我们再次翻开谷丫早期的绘画作品时,就不难发现,她所画的全部图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一个点出发,然后不断重复而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杭春晓:无论怎么变化,闭上眼睛看,它有很多小半圆形的图案进行重叠,进行叠加,累积形成的,那么在这种元素之外,加上无规则的块面对比,就是这么形成的。

  但是奇怪的是,在谷丫的绘画中,我们并没有找到民间艺术中那些有着具体形状的图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杭春晓:她是把民间工艺中的一些意义指向剥离掉了,只是把她感兴趣的形,重新组合成潜意识的无意义的一种图案。这种无意义的图案由于她保留了民间工艺一些制作上的工细,与无意义的涂鸦不一样,所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迷惑性。

  即使是这样,人们也很难理解像谷丫这样一个,从小并不喜欢绘画,成长过程中,又没有经过美术学习的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怎么能画出这么多造型奇特的图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杭春晓:什么原因促成这样的,只要我们到云南去,到地方,到各个小的村落去,你会发现大量的非常美丽的民间图案,那么她在这样的一种生存环境中,她不需要经过专门的美术训练,她也不需要去讲我要专门的怎么样,她从成长的第一天记事开始,这些民间图案都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留在她的脑海中,留在她的印象中,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形式留在她印象中,留在她脑海里,所以今天我们面对她看似无理头的画面仍然能找到支离破碎的来源于民间图案的元素。

  谷丫正是凭借着自身对图案的敏感性,通过不断练习,最终画出了那些造型奇特的图案。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博士吴健辉:我们一般来说,在200毫秒之前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动的加工,在200毫秒以后,是一个需要自己的意识去控制的一个心理过程。那么这个谷丫和正常人都是一样,都在250毫秒以后,那么就说明这个自由表达的方式,她大脑的加工还是一种受意识控制的一个成份。

  既然谷丫作画时,完全受大脑意识的控制,那么这么多年来,她为什么会说自己没有思考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劲:那么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说,我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没有很努力,很强的意识努力去做,她就认为只要没用很强的意识努力,就是不用脑,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表露。

  测试的结果,既然已经证实了谷丫的行为,完全是由她的大脑来调配的。那么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她的作画为什么不会因为跟家人聊天受到干扰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劲:我们把这种行为叫高度技能化的动作,它其实也是受大脑的特定区域来控制的,只是我们在意识层面意识不到,比方说我可以一边打毛活,一边跟人聊天,或者讲很复杂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当人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某项技能之后,他的大脑就已经具备了自动处理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女性尤为突显,就像李惠香一样,她绘画之前就喜欢剪纸,她所谓突如其来的绘画能力,更多的来自于她剪纸的技能。

  尽管谷丫不像李惠香那样擅长剪纸,但是经过三年不断的练习,她渐渐掌握了线描这种简单的绘画技能。

  三年前偶然的一次绘画,激发了谷丫原有的创作激情,当曾经见过的图案,随着自己的手,变成了现实的时候,她的内心体味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三年来,在家人和朋友的一片赞扬声之中,谷丫开始了执著的作画生活。2006年9月19日,为了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谷丫拿着自己的画,走出小山村。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出现不仅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而且也引起了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者们的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刘军:我们从表面上看他们有一些特殊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大多数人在常规的意识形态领域里面,我们不能去理解他们,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去分析他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包括他们目前所处的生活状况,也许我们就会对他们特殊的行为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主要取决于他的人格结构。这其中包括代表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冲动与欲望功能的本我,代表社会道德、法律功能的超我,代表听、读、记忆、思考功能的自我。它们就好像建筑房屋时所搭建的框架结构一样,只有彼此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整有效地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好的内心世界。一旦其中的某一部分存在缺陷了,这个内部的心理框架就会出现隐患,当问题严重时,如果再遇到较为强烈的外界压力,就会自然倒塌。

 三年来,谷丫借助绘画,不仅发挥了她天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可以表达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已经很多年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愿望和需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首先,我们要用一个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如果她们不会伤害到别人,只是一个负群体,一个亚文化的话,她们有她们存在的一种余地,我们不要排斥他们,首先不要排斥她们第二就是有一些过分怪异的现象,不要理她们,见怪不怪,奇怪自败,更不要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蛊惑人心只会导致我们思想的混乱,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7665.html

更多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

如何解读《变形记》 变形记吴宗宏死了

提起卡夫卡的《变形记》,相信对于西方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不会陌生。对于大部分中国的读者来说,《变形记》是他们对于卡夫卡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完整)的认识。诚然,作为卡夫卡流传最广的作品,《变形记》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巅峰之作,也是西方

《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解读分析

从《西游记》文本结构,可揭示其表述长生之道的两种方式1、立意。在明代的一些作品中,作者通常都喜欢在书的开头表明其立意。《西游记》即是如此,其中有两处。第一处,在开篇诗句中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诗曰:混沌未分天地

文学课堂: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解读

“率性自然”的人文情怀与随笔真趣——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解读(注:《胡同文化》收入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科书,本文乃作者为《教师教学用书》撰写的课文导读。承蒙《名作欣赏》编辑厚爱,此文近日发表于该刊2010年第3期上旬刊)

《郁离子》解读 郁离子翻译

近日,《钱江晚报·人文晚潮》栏目连续刊出一组作者署名为“耕斋”,对刘基代表作《郁离子》进行现代解读的文稿。经与耕斋先生本人沟通,同意中国刘基文化网(http://www.liuji.org)对这组文稿予以转载,并与广大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爱好者共

声明:《《走近科学》解读de谷丫密码 走近科学》为网友死吔楆有個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