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宫,道贯古今 名贯古今

两江总督曾国藩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打败太平军后,为了粉饰太平,标榜儒家思想,将朝天宫改为孔庙,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成为清后期南京主要的官办学校,晚清曾在此修过官书。
  现存的朝天宫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形成了中为文庙,东为江宁府学,西为卞公祠的格局,主要建筑保存至今。现在朝天宫东西两侧各有砖坊一座,三间三拱门,中门较高大,分别有砖刻“德配天地”、“道贯古今”门额,都为曾国藩所书。

“道贯古今”

昔日对百姓洞开

数百年的砖坊大门

在改革开放的劲风中

如今是铁门紧锁

将百姓毫不留情地

挡在万仞宫墙之外

沉重的铁锁、锁断了

“古今贯道”


朝天宫,道贯古今 名贯古今




  
于2011年11月20日11:05,南京朝天宫




画家笔下曾经为百姓洞开的朝天宫“道贯古今”砖坊大门

在中国各地,遍布很多文庙,文庙牌坊的匾额上大多落有“道冠古今”的字眼。原来南京夫子庙也有一座“道冠古今”的牌坊,为此,网络上有不少孔氏后裔在热议仅一字之别的“道冠古今”和“道贯古今”谁属正宗?不久前,南京媒体《金陵晚报》也曾经就朝天宫“道贯古今”之“贯”字提出质疑,甚至怀疑朝天宫砖坊匾额上的“贯”字是不是曾国藩的错别字?

的确,“道冠古今”大概出于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在《孔子行教像》上对孔子的评价:“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其意思是:德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即德侔天地,其道泽被万世,古今不二,即道冠古今,整理六经,做万世人的楷模。宪:有“效法”之意,这里可理解“为万世后人所效法”。

不过,我记得曾经有一副对联: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参造化道贯古今。里面就有道贯古今的用法,不能说道贯古今没有出处,而“道贯古今”是说法似乎要比“道冠古今”滞后的多,但并不能因为其滞后就断其为不正宗,更不能怀疑是曾国藩的错别字。

“冠”字,一为首,二为盖。意思是盖过古今,道冠古今是指孔子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意。而“贯”则不同了,顾名思义,有贯穿、贯通的意思。古今指古代与现代。道贯古今更侧重说明纵向连贯的含意,是指孔子的思想和学识融贯古今,其理论和观点联系着过去和现在直至未来。

还有一些人旁征博引,认为“贯”和“冠”属于通假字,然而纵观朝天宫两座牌坊来看,其匾额是“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而吴道子的经典评价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而“配”和“侔”同样意思有异,它们也属于通假字吗?由此可见,通假字说有点牵强附会。窃以为曾国藩是不想拘泥于传统的表述,有意发挥,创出新意而已。

另外,在齐齐哈尔有一座清朝时期卜奎清真寺,里面就有一座“道贯古今”殿,南京朝天宫的“道贯古今”并不是唯一,或许,在清朝时期,“道贯古今”是表述更为流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方式,都是会随着时代的更进而变化的。

所以,无论“道贯古今”还是“道冠古今”,都没有什么正宗和不正宗之说,“冠、贯”也不存在什么通假字之说,更不是曾国藩的错别字,只是各表其意,表述不同罢了。

另附:《金陵晚报》对“道贯古今”的质疑文章:

《金陵晚报》对“道贯古今”的质疑文章



卜奎清真寺“道贯古今”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8048.html

更多阅读

天卷淑世舞火凤,道化浩然凰鸣天——道隐凤凰鸣 卷开淑世之道

天卷淑世舞火凤,道化浩然凰鸣天——道隐凤凰鸣在霹雳世界中总有一些令你难以忘怀的角色,他们或有精彩的人生,或有超凡的智慧,或有极为突出的个性,或有华丽的武戏。往往一个角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个角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这种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相悖的反义词

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下午开县教育管理干部视频培训开班典礼召开,会上教工委姚书记布置了一个作业:浅析教育之道。看了这个题目后,我思考教育之道,我去网上查找教育之道。我才知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

声明:《朝天宫,道贯古今 名贯古今》为网友那一片橙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