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晏均的“成功”路线图 高燕定害死郭晏均

新浪网友:

她是我的同学,认识她十几年了。很难说她是为什么去世的,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大家都很震惊。报纸上的东西有点断章取义,只选择最有话题性的来写。也不想分析什么,可能单纯就是一个个例。大家出门在外,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保重身心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关心。
另外,她能力很强,前几天还在和朋友感叹说她真是被那位高先生耽误了。她的实力完全可以去一所更好的学校而且脱颖而出。能从TAMU达到她的高度并不容易的。当然,这和这个悲剧并没有关系,只是说她的人生并没有得益于所谓的设计。

2012-11-12 12: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6b8a1901016oqw.html)

郭晏均(1984 - 2012.10.26):化名郭衡(Heng “Nikita”Guo),出生于中国兰州,在深圳长大,2001年从深圳外国语中学毕业,移民美国,2006年获得德州农工大学(TexasA&MUniversity)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搬到纽约市,在曾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工作过,2011年进入知名的MIT斯隆管理学院(MITSloan School ofManagement)就读MBA,原本预计在2013年毕业。

当地时间10月26日被发现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校外公寓内。据麻州验尸官办公室10月30日提交的死亡证明显示,上周五(26日)在剑桥市的公寓死亡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国女学生郭衡(HengNikitaGuo,音译)是上吊自杀死亡。她的丈夫周五晚发现她的尸体。郭衡的丈夫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也曾在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工作过。



摘自: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12/obit-heng-nikita-guo-1030.html

  汪语和郭衡是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同学,又因为家离得近,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汪语心中,郭衡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乐天派,当年读高中时,郭衡还是班长。“具体的事情一时说不上来,但我对她的记忆是点点滴滴的,可惜都已成了追忆。”汪语说,郭衡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办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她印象最深的是:郭衡竟然可以一边蹬着单排轮滑一边写作业!
  高中毕业后,郭衡去美国留学,但汪语和郭衡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都是郭衡打电话过来。还像以前那样聊天,也没发现她有什么烦恼啊!相反,我有什么烦心事总会跟她说,她也总是安慰我。”
  出国后,郭衡也回来过几次。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她回来举行婚礼。“我们同学都去了,场面很温馨。她老公是一个华裔,感觉很绅士,两个人看起来也很甜蜜。”但汪语和同学们没有想到,此次相逢,竟然是和郭衡见的最后一面。

  在郭衡的一篇博文里,她是这样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三岁的时候,我便离家,开始了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的独立生活。在幼儿园里面,我经常感到恐惧。我没有朋友,逆反心理非常强,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班里的男同学打架,这种没有朋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初中。”
  郭衡和前夫在同学们眼中是幸福的一对,但她的婚姻却没有维持长久。对于这一点,她在博客里也有描述:“生命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变得很快。首先是结婚,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婚礼,并开始准备28岁在商学院念书时要孩子。生活很辛苦,一直也算完美。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在我总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

(摘自:深圳晚报)



  据MIT中国学生表示,郭衡很活泼外向。根据她在社交网路LinkedIn上的资料显示,在大学期间,她参与了德州农工“未来国际领袖协会”(TheAcademy of Future InternationalLeaders)、校长亚洲顾问理事会和该校的军乐队。
  郭衡个性非常积极进取,对自我要求极高,喜欢自我挑战。她在中文部落格中描述了参加德州农工的军乐队的情况,“从半个俯卧撑都做不了到一年之后2分钟能做88个俯卧撑,从最多能在校运会跑一千五百米然后会累得虚脱半天,到13分钟能跑两英里。”虽然如此,她后来还是因为亚洲人先天体格的弱势不得以退出了军乐队。
  她在中文部落格中说:“......自豪地跟别人说,我当年各个考核指标都是女生里最强的,我自以为是地跟别人抱怨军校(乐队)的恶劣环境,人的智商低,军校(乐队)训练的浪费时间和我更希望在校园推广多元文化和国际影响等等借口。”“然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给自己编造的安慰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我其实是个逃兵,我撑不下去了......”
  但是在英文部落格中,郭衡给人生活忙碌但却很快乐的一面。

  去世前郭衡是自然隆集团(NaturalLoongGroup)的创办人兼执行长,该公司希望能将科技与印度和亚洲的传统医疗知识结合,解决预防保健的问题。她对自己创立的公司很看好,而且希望能解决世界上的一些问题。
  虽然在许多人眼中表现优秀,但郭衡在进入MIT后,发现自己只是一般。她在部落格中写道:“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我的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到。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不动声色地达到他们的目的。”
  “...更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同学回家以后关起门来干的事情。因为练功上个学期有的时候我也可以睡得很晚了,沾沾自喜的同时才发现我的许多同学凌晨三四点钟照样给我发电邮。我在跟他们了解更多以后,才发现许多人都是校际甚至国家级别的运动健将或者艺术家。这些国际上真正的精英们在各个领域上抗衡,其领域远远高于工作和学业之外。....”
  “我终于发现,想要改变世界有多么地困难,就连想要保护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有多么地困难。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是否能够跟这些人竞争?当年的我连美国农民都领导不了,今年我要领导麻省理工的同学一起做一个大型能源展览,我是否能够做成一件在国际上这么微不足道的事?”

  自称是一位“很自豪的中国人”,郭衡今年6月3日在一篇名为“真实的谎言的”部落格中,感叹自文化大革命后,传统文化流失,“而我们就变成了既不配称为华人也不能成为西方人的Chinese”
郭晏均的“成功”路线图 高燕定害死郭晏均
  由于自认为身体素质不如西方人,为了改变身体素质,郭衡开始向校内的一名犹太人学习太极拳,并获得了成效,但她很自责自己无法劝身边的华人学习太极。
  “很遗憾,我写了这么多博客,做了这么多工作,花了几万美金做网站,研究可行的商业模式。这真可笑。我到现在为止甚至没有办法激励起身边一个中国人踏踏实实练功,我甚至没有办法让我团队里的一帮留美的博士硕士踏踏实实练功。”
  在部落格中,郭衡还写道:“...连年的战乱,文化大-革-命,妖魔化传统功法等等运动让这些有本事的师傅们都消声灭迹了,而这一代统治阶级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性摧毁,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来得更猛烈。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的文化都葬送了,我们还有什么?我们是中国人,连明朝时期尊称的国术都不懂,除了长得一样之外,应该已经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华人了吧?”
  在部落格最后,郭衡忧心地写道:“今年是龙年,我依然用着这传了五千年的宝贵文字纪录我的人生。在我生日之际,我真心希望所有龙的传人能够睁开双眼,看看我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客观地分析一下我们民族的未来在哪里。”

郭晏均的成功路线图

(本文摘自《人生设计在童年》【2005.11】,作者:高燕定,系上海新东方特邀留学顾问)

摘自:http://old.neworiental.org/publish/portal0/tab410/info104299.htm

投资银行是精英向往的地方,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几。投资银行青睐的是什么?商业、经济专业的背景?不是。

当数学助教,当实验助教,时薪17美元的工作;另一份无薪无酬。你的选择是哪个?她选择了无薪的工作。

她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商业主管,学的却是电子工程。她可以转到名校,却选择留在原校。读研对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大学本科的她却在大公司、投资银行之间转来转去。

优异的成绩是基本条件,个人素质是成功的基础,重中之重,优化的人生职业发展路线,才是造就成功的关键。

在充满幻想的17岁花季,深圳少女郭晏均背着书包上学来

(摄于刚下飞机的休斯顿机场)

2001年夏天,我到休斯敦机场接一位深圳的高中生,这是一个学业优秀、性格开朗、雄心勃勃的17岁小女生。途中,小女生说,准备第一个学期就修24个学分,一学期后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我见过不少优秀的学生,但是,如此轻狂者倒不多见。

小女生认为得克萨斯A&M大学名气不够响,甚至还有人叫她“农机”大学,很多中国学生就因为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校名,怕“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对它望而却步。实际上,这是一所世界著名的超巨型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全校4.5万学生里,2001年入学的新生中有171人是国家荣誉学者,总数居全美大学第六位。

还怕没有对手?只怕你自己不够强!

学校的名声不够响,问问你自己,上大学,为的是什么?

我说,上大学,接受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业,达到美好的人生目标。

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什么?

小女生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有理想抱负和宏大目标的中国高中生,满脑子的生意经。她准备学习生物化学,将来组建自己的生化技术公司。不难理解,这几年媒体对生物技术的爆炒,使很多人产生这样轻松的想法。她的理想是用学到的技术经商,而不是搞研究。她在国内曾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数理化基础皆好。不过,我说,学化学、生化,只读个硕士不算啥,如果读博士,从大学本科算起,到工作,拿绿卡,得经历十多年。

小女生大喊,晕了,晕了,那还不得熬成个老太太才出头?罢了,罢了。

她的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医院的科主任,父亲是成功的电子商人。第一学期末,父母来探望,讨论孩子的未来。母亲认为,辛辛苦苦来留学,一定要读个博士,最好还要个博士后——据说,在国内博士后甚至被当作最高学历,能进博士后实验室的,名声就响当当。父亲经商,注册公司的名称都用女儿的名字,可见他的期待。他直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的意见?

转学的事就别提了。强手如林的斯坦福,初来乍到的外国小女子,准备去垫底?要在那里“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我担保,只要你自己够优秀,这个大学足够你翻腾,足以帮你达到任何目标。

为何大一入学就参加军校?“为了以后不后悔”,她说

(摄于军校门口,左上为大学毕业戒指的铜塑)

快别学化学,赶紧转电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头上都贴着“智慧”的标签,人人对你另眼看待。华尔街、商学院要的是高智商的人,根本不在乎你的专业是“商业”,还是“经济”。

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5个小时的“持久战”,一直到半夜,我硬是狠心粉碎了高知慈母的博士情结:博士,读不得,读博无异于自毁她的理想、前程,那绝不是通往华尔街的“捷径”!

接着,再细画路线图:大学毕业,千万别读研,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远远强过研究生的招牌,最好去投资银行、顾问公司。优秀学生个个可以读研究生,华尔街却只在优秀学生中百里挑一。找份好工作,先干两年,再读MBA,这是通向顶尖商学院的最佳“捷径”。

修课要悠着点,千万别自我陶醉,第一年成绩很重要,没有好成绩,什么都没希望;只有好成绩,还缺一大半,社会活动很重要,没有工作经历,没有工作经验,什么好事都轮不上,想都不要想;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有了一份工,就要找下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出头,先得“下地狱”,美国机会均等,但是绝对不养懒人。

这份“计划书”、这张“路线图”,当然是根据小女生已经具备的优秀素质和她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她绘制的。

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她以一个大学本科生,不但担任数学系初级微积分的助教,还当上了化学系25个学生实验课的助教,时薪17美元。她得意地来报喜,我吝惜地只轻轻给她一句赞扬,紧接着就大泼冷水。这有啥稀罕?暑期在哈佛大学修8个学分的化学已经拿了A,成绩单上一直保持的4.0,早已证明了你的学业能力。可是,上次物理比赛,1200人参加,你得了第一,教授同意让你进设备昂贵的大型磁场实验室当助手。因为没有工钱,自己还要开车,一直就没想去。本科大学生,能挤进实验室,给教授当助手是最稀罕的,不挣钱也罢!有限的时间应该拿去做最震撼人的事,挣钱的日子在后头嘛!

不想,她真听了我的——这个很多家长常常听不进去的古怪建议,她能接受,真是难得。她还真舍得辞了那两份“高薪”工作,钻进教授的实验室,做分文不挣的实验助理。这是一个专门研究运用于高能电子加速器超导磁铁的实验室,全美国只有3个类似的实验室。这位教授曾任得州加速器中心主任,现任加速器技术公司总裁。能够进入这样的实验室,说明很多问题:高智商、研究精神、耐心、成熟……她在不断更新的简历上,把这个经历摆在工作经验栏的第一位。几个月后,她找到了第一份暑期工,在一个生产电气阀门的公司做设计,月薪3500美元,还有加班费。

不是说美国经济不景气,就业难吗?

3个月的暑假实习结束,公司老总的信件跟着来,希望明年暑假再来干,希望把本公司作为你毕业后的选择,希望……那时,她才19岁,读大二,然而,人生设计、职业发展的谋略已经学得不错。此刻,她把眼光转向了华尔街。

随后的圣诞长假,她又攻进美林证券投资银行,整个假期“无偿奉献”。当然,这是为了作铺垫,是为了更好地准备下一次出发。

小女生的脑袋已经转开了。

靠着“人生设计”的理念和自己的顽强努力,在这个有4万多学生、数百名国家荣誉学者的大熔炉里大练身手、游刃有余,小女生一直红到当上了亚裔学生会主席联合会的主席,每星期和副校长共进工作餐;在这个白人学生占83%的典型的白人学校里,她入选为全校仅有18人的“未来世界领导者”,照片和个人简介整整一年挂在大学官方的网站上……

入选“未来世界领导者”

我揶揄她,还去不去斯坦福?

她摇头笑答,不去了。

有没有过受歧视的经历?不但从来没碰到过,反而处处被善待,什么好处都得到。

刚到20岁的她,如今已不再是满脑子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小女生。只不过短短3年的时间,获得十多项荣誉和奖励、6份荣誉奖学金。这个世界很“不公平”,金钱总往不缺钱的人手里塞。

全校300多名学生申请花旗集团投资银行的工作,她与绝大多数商学、经济“专业”的学生竞争,成为仅有的两名“幸运儿”之一,以投资银行新聘人员的市场价,年薪6万美元计酬录用,还会有美元的年终奖。投资银行的竞争惨烈,即使在哈佛、斯坦福的申请者中,也只是屈指可数的“百里挑几”。她的成功,令我这个规划师也为之狂喜。她确实是过早地脱颖而出,加入了精英的行列。

我把她的故事展现出来,是为了再次证明,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职业路线图是需要好好绘制的。在规范化的社会里,具有科学理性的人生设计,人们完全可以不靠机遇、不需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上的成功。

她的成功,有赖于从小培养起来的优秀素质,没有自幼养成的拼搏精神,就没有她的今天;没有在国内时练就的学习基础,也不会有今天。不过,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她优秀的学业和非学业上的个人素质,只能使她呆在实验室里,成为不是她的愿望和理想的化学博士;在实验室里消磨时光,无奈地长出一条又一条皱纹,无奈地看着别人成就事业。

如今,她一帆风顺,在青春年少的20岁,昂然走进华尔街。

没有能够快速接受新思维、新概念的她的了不起的父母,她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母亲在一个晚上放弃一辈子的博士情结,父亲既没有“名校死结”,也不担心“女生不适”的工程专业影响对她在商业上一展抱负的期许。他们一旦认清形势,就鼓励她在科学的人生职业规划的路上大步前行。

她成功的经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不要听半懂不懂的老师和爸爸妈妈瞎掰,更不受世俗的“学位情结”束缚。根据自己的理想、特点,依照社会规范,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图,并且不断地优化。这就是她成功的重要保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8110.html

更多阅读

郭明忠:BreadTalk面包教父的成功秘诀

郭明忠:BreadTalk面包教父的成功秘诀功能介绍 汇聚全球顶尖华人企业家人生传略与韬略的文献资讯平台。您将在这里,以最少的时间领略华人商界顶尖成功者们跌宕与惊艳的人生。+面包新语(BreadTalk)创始人郭明忠郭明忠进入食品业完全

白眉大侠留给我们的成功启示 白眉大侠电视剧全集

白眉大侠徐良留给我们的成功启示从七八岁开始,就喜欢上了评书。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喜欢听评书。长大后,不再是单纯的听那精彩的故事情节了,也开始对人物进行理性的分析了,从评书中悟出了很多的人生道理。白眉大侠徐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

2013年读书笔记之一:大卫斯文森:非传统的成功

2013年读书笔记之一:大卫斯文森:非传统的成功凯纳投资总经理:陈曦大卫斯文森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我最喜欢的是他用来分辨各类资产的定价有效性的方法,通过对投资该类资产的基金经理整体表现的差距来衡量该类资产的

如何培养自己的气质 培养高管气质

      高管气质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它能让别人认真对待你,为你识别机会,相信你说的话,相信你能做出优秀的决策。  有没有哪位气质尊贵的人物一走进房间就吸引了你的目光?你是否听到过“我立刻就相信了他”这样的话?究

声明:《郭晏均的“成功”路线图 高燕定害死郭晏均》为网友静静的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