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材料的质感与植物景观表达的关系
园艺06-1060344121 艾春晓
摘要:本文主要从植物材料的质感出发,讨论质感对植物景观表达的作用。分析不同质感的植物材料对景观表达的作用的不同,并简要分析不同质感满足什么样的景观要求。并分析一些园林应用实例来探讨植物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表达的关系。
关键词:质感、景观表达
正文:一、植物质感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有4个重要的观赏特性——植物的色彩、姿态、体量和植物材料的质感。植物的色彩、姿态和体量是人们接触观赏植物的最直接的园林植物的特性,一般地,人们在评价观赏植物的美观程度时,多是以植物的色彩是否符合人们审美,姿态是否美观,体量在所在的园林区域中是否合适作为标准的。同时,在评价一个植物景观的好坏时,一般也只考虑这三个方面,其中这三个观赏特性中,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色彩搭配是否合理,这主要与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色彩给人眼的刺激是最为直接的有关。图一
如上图:人们最先关注的肯定是花坛的颜色,其次是用不同颜色的花卉材料分隔出区域,来形成景观。而植物的体量和姿态在这个花坛中就不会被关注,而质感就更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整个花坛的前部,用了红色的四季秋海棠,四季秋海棠给人的感觉是肉质,给人扎实、稳定的感觉,给人一种向下降的感觉。而后半部分用了一些质感较细的植物,可以削弱四季秋海棠给人的敦实感,使整个花坛变得轻盈活泼,给人一种向上升的感觉。也可以使整个花坛的造型不停留在平面,富有高低起伏。由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植物材料的质感对花坛表达的作用。
植物的质感是植物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却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它不像色彩最引人往目,也不像姿态,体量为人们所熟知。却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植物的质感是植物材料可见或可触的表面性质。如单个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植物的质感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因素,即植物的叶片、小枝、茎于的大小、形状及排列、叶表面粗糙度、叶缘形态、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等;另一方面是外界因素,如植物的被观赏距离、环境中其它材料的质感等因素。一般地,叶片较大、枝干玻松而粗壮、叶表面粗糙多毛、叶缘不规整、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较差者的质感较粗,相反,植物的质感较细。
质感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纸质、膜质叶片、呈半透明状的叶片, 常给人
以恬静之感;革质的叶片,具有较强的反光能力,由于叶片较厚、颜色较浓暗,会有光影闪烁的感觉;粗糙多毛的叶片,给人以粗野的感觉。一般地,从粗糙不光滑的质感中所感受到的是野蛮、男性、缺乏雅致的情调;从细致光滑的质感中感受到的则是女性、优雅的情调。总之,植物的质感有较强的感染力,从而使人产生十分复杂的丰富的心理感受。图二
如上图:用成丛的植物营造出一种自然的野趣。由于是水边绿化,主要应用了一些竖线条植物,从而增加了水面的层次,同时增加了水体的感官深度。紫松果菊、八宝景天的材料质感是富有野趣的,这里如果选用天竺葵、四季秋海棠等其他常见园林植物,就不能营造出这种自然的感觉。
(一)、植物质感的分类
根据植物质感的粗细不同,可分类成下面三类。
粗质感植物通常具有大而多毛的叶片、疏松而粗壮的枝干(无小而细的枝条)、其生长习性也较为疏松。粗质型植物种及品种有:栲树、欧洲七叶树、二乔玉兰、广玉兰、槲树、火炬树、棕榈等等。
中粗型植物是指那些具有中等太小的叶片、枝干以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多数植物属于中粗型。例如:水蜡、女贞、槐树、银杏、刺槐、紫薇等等。同为中粗型植物,质感上仍有较大的差别,例如:银杏在质感上比刺槐粗犷,紫松果菊比矢车天人菊粗野。
细质型植物往往有许多小叶片和矮小脆弱的小枝,以及具有整齐密集的特性。细质型植物种及品种有:梓树、鸡爪槭、北美乔松、菱叶绣线菊、馒头柳、珍珠梅、地肤、文竹、苔藓等。
另外,还有许多我们能够感受而语言难以表达得清的质感。如侧柏条状扭曲的干皮、老年白皮松斑驳状剥离的于皮、丝棉木的网状干皮等,它们赋予人们不同的感受,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将质感进行分类。
(二)、植物质感的特性
不同质感的植物在景观中具有不同的特性。
1、粗质型植物
粗质型植物看起来强壮、坚固、刚健。当将其植于中粗型及细质型植物丛中时,粗质型植物会首先为人所见。由粗质型植物组成的园林空间粗鲁、缺乏雅致的情调。在许多景观中,粗质型植物在外观上都显得比细质感植物更空旷、更疏松、更模糊。
粗质型植物通常还有较大的明暗变化。因此,粗质型植物可在景观中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或使景观显示出强壮感。
在使用和种植粗质感植物时应小心适度,以免它在布局中喧宾夺主,或使人们过多地注意零乱的景观。粗质型植物多用于不规则的景观中,它们不宜配植在要求有整洁的形式和鲜明轮廓的规则的景观中,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观赏者的动感,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离短于实际距离的幻觉。如果一个空间粗质型植物居多,会使空间显得小于其实际面积,空间显得拥挤。因此,粗质型植物适合运用在空间极其广阔的区域,以使空间不至于显得过分空旷,减少空间的空旷感给观赏者带来的恐惧感。这也是宾馆的内庭院总是谨慎地使用粗质感植物的原因。
2、细质型植物
细质型植物看起来柔软、纤细,细质型植物在风景中极不醒目,它们往往最后为人所见。当观赏者与景观问的距离增大时,它们又首先在视线中消失。因此,细质感植物具有一种远离观赏者的倾向。
由于细质感植物长有大量的小叶片和稠密的枝条,因而它们的轮廓非常清晰,整个外观文雅而密实。由此,细质型植物被恰当地种植在某些背景中,会使背景显示出整齐、清晰、规则的特征。
与粗质型植物相反,细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远离赏景者的动感,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大于实际距离的幻觉。当大量细质型植物被植于一个空间时,它们会构成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细质型植物的这一特性,使其在紧凑狭小的空间中特别有用。
3、中粗型植物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中粗型植物往往充当粗质型和细质型植物的过渡成份,将整个布局中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达的情感也介于粗质型和细质型植物之间。
例如图二中,应用了中粗型植物和细质型植物的搭配种植。观赏者最先看到的必然是颜色突出且质感较粗的紫松果菊、八宝景天。而图中的细质型植物则起到了加深水体深度的作用,并使较小的植物景观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大。
二、植物质感与植物景观表达的关系
图三图四
根据“十一”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摆放的国庆主题花坛进行简要的分析。
图三中的花坛应用了美人蕉、天门冬、孔雀草、一串红四种植物。其中美人蕉可归类到粗质型植物,孔雀草、一串红可归类为中粗型植物,天门冬为细质型植物。在观赏时,美人蕉由于体量的关系会被人第一个看到,同时由于美人蕉为粗质型植物,使得整个花坛更为粗壮,看起来更为坚固,设想一下,若没有美人蕉作为中心景物,整个花坛不光从层次上没有变化,也会显得单薄,给人一种“遇风就散”的感觉。天门冬作为整个花坛的镶边,给人一种向外扩充的感觉,使得花瓣造型的花坛真的好像在盛开一样,并且在视觉上增大了整个花坛的体量。孔雀草和一串红作为过渡植物,丰富了整个花坛的色彩,并增加了整个造型的美感。
图四中的花坛应用了一串红、孔雀草、天门冬三种植物。经过测量一串红和孔雀草的株高是相同的,但在视觉上一串红构成的“欢度”两个字是突出来的,而一串红和孔雀草都属于中粗型植物。除了色彩上造成一串红看上去较高外,一串红的质感较孔雀草要细,这就使得一串红构成的造型给人一种上升的感觉,同时孔雀草的较粗质感是下降的,这样就突出了花坛所要表达的“欢度国庆”的主题。天门冬的作用同图三中的一样,都起到了扩大花坛面积、使整个花坛有运动的感觉的作用。
图五图六
图五和图六,除了可以说明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会有不同的效果之外,也可以说明同样属于中粗型植物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如图五中四季秋海棠的质感较一串红、三色堇、矮牵牛的都要粗,图五和图六中植物的摆放顺序可以使得整个花坛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富有动感和韵律。也可以说明在表达植物景观时并不是所有的质感类型都应用到才能表现景观。
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质感植物的园林景观,都应用的是中粗型的植物,单一的粗质感和细质型的植物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完整的。而中粗型的植物在相互搭配时,有的植物在其他材料的对比下可以充当粗质感植物,而有的可以充当细质型植物,这样就满足了景观对质感的要求。
但在营建专类园,可以都是粗质感或细质型植物,如岩石园,岩石园的植物多为粗犷的、生境差的粗质感植物,在搭配时,要避免过分粗犷。
三、植物质感在表达植物景观时的原则
1、草本和木本、观花和观叶植物合理搭配
草本和木本植物、观花和观叶植物合理搭配可以满足景观对花期、层次的要求。同时草本和木本植物、观花和观叶植物在质感上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同样粗细的木本和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给人的感觉会要粗壮、直立得多。观花植物的质感总是要比观叶植物细,而且轻盈、雅致的多。
2、突出重点、过渡合理
在突出景观的重点时可以选用粗质感的植物作为重点,突出要表达的主题。再根据景观要求制定粗质地植物的用量,避免用量过多使得整个景观缺乏雅致,但当景观所要表达的是纯自然的感觉时,这时就要多应用给人粗犷感觉的粗质感植物。
一个景观,不能是粗质感植物跟细质型植物中间没有过渡的种植在一起,这样会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很突兀,这样就需要种植中粗型植物进行过渡,使得整个景观协调、统一。
3、与环境协调,同时考虑植物的体量、姿态、色彩等观赏特性
在营造园林景观时,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比如在高层建筑旁的景观,就要少应用粗
质感植物,过多的粗质感植物会增加高层建筑给人的压抑感,这时应增加细质型植物的比例,以减少这种压抑感。
同时要注意,植物质感对空间视觉大小的影响。粗质感可以缩小视觉空间,而细质型植物可以扩大视觉空间,这些要在营造景观时考虑进去。
在营造景观时,不能考虑了一方面就忽略其他,只有将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合理的应用到景观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1、《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王淑芬、苏雪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5年6月第21卷第6期
2、《东方园艺丛书——园林植物配置》 周武忠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花卉应用与设计》吴涤新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图片来源:图一、图二来源于网络,惠美花境主页
图三、图四自己拍摄 拍摄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前拍摄时间2008年十一
图五、图六自己拍摄 拍摄地北京植物园拍摄时间2007年五一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