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卫平的博客上读到了一篇文章,是对几部反映中学的纪录片的评论。三部纪录片分别来自大陆、香港以及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地的教育制度以及香港的教育机构下,中学生的思想、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它表现在:香港的中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种机构中逐渐磨灭了个性及学习的动力。而内地的学生则完全相反,他们在这种教育制度中被同化了,与之成为了拥有共同利益的整体,每个人为了能考上好的大学而拼搏,而同时他们象一个个齿轮般维持着整个教育机器的运作。
这是很要命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整个观念都变了,我们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塑造自我,构建自己的思想,而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学习成了实现未来的敲门砖,而大门一旦开启,砖块自然会被抛弃。所以,那部大陆的电影《高三》我很喜欢,也像推荐给朋友们。观看这部90分钟的片子时,我看到了导演是如何记录下一所中学的运作方式、同学以及老师们的观念、行动,以及一旦有人大胆破坏了这座运行良好的机器时,他是怎么被认为是捣蛋分子而受到处罚的。我看到同学们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老师给同学们做的战略部署、心理按摩、班主任间的勾心斗角、为了让自己更冷酷,在班会会课上同学们一起唱《北方的狼》。
链接如下:
http://static.youku.com/v1.0.0027/v/swf/qplayer.swf?VideoIDS=XNTQyNjE4MTY=&embedid=-&showAd=0
附 我在崔老师文章中摘录的段落:
1.最近有一本小书在市面上流传,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因为它看上去是那么单薄,区区100来页,有着一个俗气的封面设计,翻翻内容也不得要领,看看目录:“我们的高三——开学、动员、偷闲、动力、差生、受挫、色彩、坚持、冲刺、花儿、轮回”,弄不清楚这是一份关于中学高三年级的“说明书”,还是一份回忆录。书中还配发了一个叫做王锦春老师的访谈录,另有一篇他的文章《高三学生心理过四关》,还有一个叫做周浩的访谈录,此人为南方报业集团21世纪报系记者,也是该书的作者之一。这些乱糟糟的东西放在一起,令人感到不知所云。只是该书封面的右上角两行很小的字透露了其中奥秘——“2006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接着以更小的字表明:“随书附送《高三》纪录片VCD”,嗬,原来如此,有一部纪录片要抵达人们手中。
实际上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部纪录片已经不陌生。它曾经在凤凰电视台分五个单元播出过,中央电视台也做过一个简短的版本,自2005年底开始,在国内不少大学有过放映。2006年6月,该片在香港电影节得奖之后,作者曾经工作的单位《南方周末》曾经做过专题报道,其他重要媒体也有跟进。片中的主角王锦春老师在首都机场下飞机时,有人竟然能够将他认出来。总之,这是一部获得不小成功的片子,看起来方方面面都感到比较满意。人们知道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电视奖艾美奖,一位三届艾美奖获得者、美国纪录片导演BillEinreinhofer也说:“一部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可以让他们了解当代中国的纪录片,我慎重地提议推荐《高三》,这部片子触及了不少中国基本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2.很难说,我们这个社会本身很可能从遥远年代的战争中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动不动就以一种准战争的方式处理事情,将牺牲无辜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说后患无穷。任何牺牲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有那些被压抑下去的东西,当它们在其他时间其他方式重新出现时,会是扭曲的和膨胀的,甚至可能是报复般的、穷凶极恶的。周浩这个片子的最后版本删去了学生们高考之后在操场上焚书的场景,那种快乐那种兴奋,是他们对自己报复也是对环境报复的开始。
3.周浩一次在国外放映时,观众席上有人问他的公司上哪里可以雇到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不兴奋是可耻的,置身其外是不被允许的。片中有两个学生因为在网上做生意时有迟到、旷课、缺考行为,则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而他们自己也都希望上大学,他们不会说干脆放弃这个愿望,这场战争就不打了。
(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066b010009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