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写给家长及学生
大罕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先生的名句,也是他的亲身经历。华老当年读到初中,因家贫穷就辍学了,在自家的小杂货店看门。他每天埋头于数学题。有一个顾客来问一支笔的价钱,华罗庚说:“853729!”顾客惊讶了,被气走了,原来华罗庚说的是数学题的答案。一年到头,差不多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在学习。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一道难题的解法,翻身起床,把解法记下来。靠着勤奋,他从金坛走向清华、走向剑桥,走向了世界数学的讲坛,成为一代数学大师、教育家。
复旦大学苏步青,他上初三时,他就读于浙江省六十中。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数学杨老师,第一堂课时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仗依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在座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老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年幼的苏步青,他才懂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前途,其实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从此,无论酷暑隆冬,还是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中学四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后来他成为蛰声中外的数学家。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小时候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变成“天才”的,正是这个“勤”字!他从小下定决心,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成功之花,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际体坛新星姚明也是勤能补拙的典范。姚明自幼体质偏差,妈妈经常说:“我最遗憾的,就是没能给你一个强壮的身体。姚明的身体条件确实没法跟其他NBA球员相比,在弹跳、肌肉等方面,总是吃些亏。”姚明刚进青年队的时候,虚胖,没什么力量,不怎么会打球,甚至“连跑都不会跑”。可是,姚明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每次训练课前,他总要自己先练上一个小时的体能。长年来,他一天从早到晚要练四次,即早上、上午、下午和晚上。他不仅刻苦训练,还肯开动脑筋,所以进步特别明显。
与以上类似的成功例子举不胜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当我们又记住一个单词,又理解一个公式,又背出一篇课文,又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我们不是和成功又近一些了吗?
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作了科学的概括:W=X﹢Y﹢Z,W是成功,X是艰苦劳动,Y是正确的方法,Z是少说空话。其实这三个条件中X是最重要的,艰苦劳动就是“勤”。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