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电影《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电影观后感

电影《巴黎圣母院》

  作品导读

《巴黎圣母院》篇幅较长,开头的描写涉及15世纪法国社会与宗教生活的许多细节,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中译本一般有较详细的注解),刚开始读会觉得五光十色,有点繁琐,只要有耐性读下去,就会被吸引住。这里不妨介绍一下情节梗概。小说所写的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在愚人节那一天,巴黎民众抬着残废畸形的“愚人之王”、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格莱夫广场上欢呼游行。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只小羊跳舞卖艺,穷诗人甘果瓦被她的美貌和舞姿迷住了。他在夜里听到她动人的歌声,情不自禁地跟随着她。这时忽然跳出两个男人把她劫走了,他认出其中一个就是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惊慌之中他被吓得昏了过去。

甘果瓦醒来后跌跌撞撞,在黑暗中误入了“奇迹宫”的大厅,那是乞丐和流浪汉聚集的地方,外人闯进去就要处死,除非有个流浪女愿意嫁给他。正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爱斯梅拉达忽然出现了,原来是巡逻的弓箭队队长弗比斯把她救了出来。她心地善良,不忍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死于非命,表示愿意嫁给他,和他结成了名义上的夫妻。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他的嘴里,使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弗比斯被人刺伤,她也因此被当作女巫抓了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时候,卡西莫多冲进刑场,把他救到圣母院的钟楼上,因为那里是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为了她的幸福,卡西莫多去寻找弗比斯,然而弗比斯这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已经丢下她另寻新欢去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企图纠缠她,原来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心地邪恶,早就觊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正是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又躲在窗外用匕首刺伤了弗比斯。卡西莫多是弗罗洛收养的弃儿,一向对他唯命是从,现在却极力保护爱斯梅拉达不受他的凌辱。

0083电影《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电影观后感

法院准备逮捕爱斯梅拉达,流浪汉们赶来营救,遭到国王军队的镇压,死伤惨重。弗罗洛乘混乱之际,用谎言欺骗甘果瓦把她带出圣母院的后门,逼迫她顺从自己,在遭到坚定的拒绝之后,弗罗洛恼羞成怒,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16年前丢失的女儿,但是眼看着她被官兵抓去而无能为力,悲愤之下以头撞石而死。

弗罗洛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罗洛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

正如作者在原版序中所说,这是一部叙说人的“命运”的作品。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是作者心目中美和善的化身,却显得那么无助,无论她怎样挣扎,无论人们怎样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脱被绞死的命运;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以及那些企图营救爱斯梅拉达的义民,代表了正义的力量,也没有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即使是那个面似庄严,却狡诈无比的副主教,损害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得到幸福,终于导致他自己以及他所爱的人统统灭亡。阅读这部作品,要把握这三个人的命运,思考悲剧背后支配着他们的命运。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值得我们扼腕叹息,但弗罗洛副主教的命运也值得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人格分裂。

《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的特色: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爱斯梅拉达不仅容貌美得使弗比斯神魂颠倒,弗罗洛原形毕露,而且还有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所以卡西莫多甘愿为她献出生命。雨果选择她作为主人公不是偶然的。与法国作家梅里美(1803—1870)笔下的嘉尔曼(即歌剧《卡门》中的卡门)一样,这些崇尚自由和爱情,美丽而略带野性的吉卜赛女郎,正是当时浪漫主义者心目中向往的形象。相反,弗罗洛不但面孔阴森,而且灵魂也邪恶透顶,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恶的化身。

小说也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同一个人物身上也存在着对比,例如弗比斯虽然英俊潇洒,却不但风流成性,而且极为卑鄙,竟然在玩弄爱斯梅拉达之后,还率领弓箭队去追捕她;卡西莫多虽然丑陋不堪,但是心灵高尚,为了爱斯梅拉达的幸福,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些善良相融、真假共存的描绘,在异乎寻常的奇特境遇中,揭示了人物的复杂和真实。而卡西莫多的愚昧心灵被爱斯梅拉达的仁慈所感化,则显示了雨果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

小说的情节环环紧扣,紧张激烈。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被救入圣母院后险象环生,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为了救出爱斯梅拉达,乞丐们全部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气势磅礴。除此之外,巴黎圣母院等高大挺拔的哥特式建筑,狂欢节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专门在黑暗里活动的弗罗洛的阴险恶毒,以及和爱斯梅拉达同样可爱、但是象征着厄运的山羊,都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显示了雨果强烈的激情和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修建完成,它以结构匀称和美观著称于世,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里,它像一个保护爱斯梅拉达的巨人,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历史的风云。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及无数次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巴黎圣母院已经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录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视频来源:土豆网 收藏整理:丁希彦

相关链接

0078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背诵内容

0079电影《鸿门宴》

0080人教版高中语文1(必修)“名著导读”有关视频

0081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背诵内容

0082电影《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9206.html

更多阅读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巴黎圣母院人物介绍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从克洛德和伽西莫多来谈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本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圆形对照。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圆心,以克洛德、伽西莫多、弗比斯、甘果瓦

悲剧——看《巴黎圣母院》有感 观巴黎圣母院有感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巴黎圣母院》是经典的悲剧。很多年前就买了小说,却一直都没有看过。因为细节描写太多了,还来不及看完描写巴黎街景的第一章,就已经呵欠连天,总是无法进入故事的正题。今天在网上看了56年电影

《危险关系》的影评,观后感 电影危险关系影评

影评1 《危险关系》:当把妹达人遭遇极品女玩家  把妹达人有六大规则:  规则一,自身建设先行,把妹技巧在后。  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更是如此。营造出众的第一印象是把妹达人的必修课,如果你没有精致的五官、修长挺拔的身材、那么就在

声明:《0083电影《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电影观后感》为网友記憶扼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