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波:一辈子的革命者[1]
孙志
(《大公报》记者)
15岁参加革命,24岁获颁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历史的风云起伏,在95岁的黄静波老人口中已是波澜不惊。像黄静波这般阅历的老革命如今已屈指可数,可他却谦称:“我不是大人物,现在才懂得一些道理。” |
图黄静波近照 [姚勇摄]
目录 |
1 掌边区唯一经济部门 2因撤离延安闹情绪 3替亡友继续未竟事业 4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 4.1 习仲勋抓“三来一补” 4.2香港考察“空手而归” 黄静波简历 |
图战友相逢在广州,右3为习仲勋,右1为齐心(习仲勋夫人),左1为黄静波。
15岁参加革命,24岁获颁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历史的风云起伏,在95岁的黄静波老人口中已是波澜不惊。像黄静波这般阅历的老革命如今已屈指可数,可他却谦称:“我不是大人物,现在才懂得一些道理。”
一个时代的历史,总由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以血、泪、汗所塑造。从胡耀邦执掌少共的部下,到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干将,从建国后掌管全中国粮袋子的负责人,再到“文革”10年冷监。1978年平反后,“懂经济”的黄静波经同乡和老上级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习仲勋主政南粤,他是省革委会副主任,那年已近耳顺之年,却迎来人生又一次辉煌,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披荆斩棘,用他的话说“走过改革开放的第一条羊肠小道”。
发丝如雪,瘦削挺直,不用帮助和搀扶,黄老午休后从卧室出来,精气神就是革命者最好的符号,向前报上来意,他马上明白并一句击中要害:“你们是想通过我这样的缩影看中国,也看人,看过去的人,看现在的人,看好人看坏蛋。”他续言,“以前也有坏人,但和现在不同了。我说话直来直往,不知道(还能)活多大。”率直性格表露无遗。
“要领会高山,可立足低谷之渊;要看清低谷,则站在高山之上。”这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名言。国家命运的颠簸起伏,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建,经济民生的停滞与进步,人间世俗的悲欢冷暖,听老人用他的维度解构大历史,自有振人心魄的力量。
1掌边区唯一经济部门
《红星耀中国》作者斯诺描绘下的陕北延安,是一群年轻人开创的事业。1937年,黄静波18岁担任中共陕西清涧县委书记;那年,毛泽东不过44岁。他说,离开家乡闹革命的时候,只知道朱毛。
1942年3月至1944年春,他兼任了清涧县第一届参议会议长。1943年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奖励在边区经济建设中有成绩的22名干部,他是其中之一,获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奖状。“当时的22名干部只剩下两人,能走路的就我自己了。”老人感慨道。
发黄的奖状挂在黄静波家最显眼的位置,对应着在主人心里的坐标,也在静静诉说一个遥远的历史。
图黄静波1943年01月获颁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奖状 [姚勇摄]
1943年12月至1945年,黄静波出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后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副厅长。陕甘宁边区财政厅是当时边区唯一的经济部门,负责边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时任西北边区财经办事处负责人的陈云曾告诫陕甘宁财政厅的干部要有“掌柜”态度,当家的态度。黄静波就是在这边区唯一经济部门,以当家人的热忱,执掌财政、金融和贸易的工作,保证伙食、衣服、草料的供给,为日后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打下“懂经济”的基础。
1945年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承认十八集团军,陕甘宁30多个县的其中20多个县划归共产党苏维埃政府。“陕甘宁边区叫特区政府。蒋介石时期就创造了。”黄静波说。
“毛泽东像跟人做生意似的,花小钱得大利。你过来我可以去到华北、东北抗战,当时十八路军的100多万人穷得要命,那么多军队养活不起。后来,我可以3个师扩大到10个师,招兵、抗战,最后到百团了,百团可不止10个师,征粮、买粮都解决了。”发展壮大自己直至赢得全国胜利,毛泽东的深谋韬略让他赞叹不已。
2因撤离延安闹情绪
1947年3月初,蒋介石派出大批飞机轰炸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延安,胡宗南15个旅约14万官兵分两路向延安进攻。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事实上,毛泽东的战略撤退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部队中有人认为这是逃跑主义,有些战士甚至因此自杀。黄静波也想不通闹情绪,“那时候年轻,都是好胜的时候。”直到打了胜仗,黄老乐了:“撤离延安,和国民党打了一仗,把国民党又俘虏了好些,战略转移嘛,这下子士气起来了!”
关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黄静波认为是一门高超的军事艺术,是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毛泽东我很崇拜,有些时候在琢磨,林彪说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万句,林彪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不对。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文化大革命”对民族是场灾难,对于黄静波本人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在辽宁度过了10年的牢狱之灾。“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可发动的不是这个文化大革命,这些坏事都是‘四人帮’干的。”
哲学让黄静波学会充满辨证地看待人间是非,看透曾经的困扰。他说,毛主席的红色家庭不也出了一个坏蛋——毛远新吗?所以,他深有所感“哲学是门让人聪明的学问”。
3替亡友继续未竟事业
周总理的一句话老人记了一辈子:有人关心总理的身体,问周总理每天睡4个小时行吗?总理答:“老战友去世了,我也活到现在了,不能说我光做自己的事,也要做他们那些牺牲的战友的事。”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二战”期间在马背上也是睡4个小时,他补充了一句。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打江山的希望江山长久。但社会上很多事情老人已经看不懂了,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尤让他痛心。女婿在一旁插话。他常说过去的领导干部意志没有变,现在有些人就变了。黄老摇了摇头说:“(这些事)说复杂也不复杂,你的思想不足,你不是为老百姓,是为自己办事的。我这又是扣帽子了。”
精神矍铄得益于“静心养寿”,老人自创一套气功强健身体,而关心时局,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报刊,并精心批注也是每日必修课。神九首位女航天员上天,他为之怡然“梅兰芳出国演一出戏《天女散花》,以为这是神话,原来美国、日本都上了天了,现在中国也上了天了!”
“忠于毛泽东、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路线”,黄静波一生信奉毛泽东思想,他从延安宝塔山走来,充满理想,个性鲜明,严于律己,对伙伴热情并历练出坚毅的革命品格,时至今日,他的品格成为稀缺而与现实疏远,可他仍是值得尊重的彻底的革命者——为了理想脚踏实地勇于牺牲的人。
4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静波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曾担任粮食部副部长等职。而真正迎来人生的辉煌,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重生的黄静波由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担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等职,迎来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改革的开路先锋。
图陪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右5)会见外宾,右2为黄静波。
受习仲勋委托,黄静波和习仲勋夫人齐心上任前绕道安徽见到万里,考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广东后便积极推行农村农副产品输港创外汇,让老百姓家里先要有口粮,手里先有零花钱。面对逃港潮,1978年甫上任即宣布逃港不再按敌我矛盾处理,按人民内部矛盾对待。
黄静波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面对广东逃港潮和贫困交加的严重问题,习仲勋向邓小平汇报情况并伸手要政策,“过去的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如果广东省也给个特区,10年给中央一个现代化广东。紧接就有了深圳等几个特区。”
开放贸易的对象首先选定香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黄静波感叹毛泽东战略眼光——“解放战争时,解放香港易如反掌,但毛泽东早就料到建国后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封锁,故留下香港这个自由港作为对外的窗口。把香港问题留待以后解决实在是英明之举。”
4.1习仲勋抓“三来一补”
顺德在1978年7月引进港资首创“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大进服装厂,这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中国消灭了私有制企业的22年以后,悄然引入的海外私人资本。
“三来”实质上都是私有产权的进入,是对当时公有制经济体制的突破,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变迁。在日后面对“三来一补”的种种争论,黄静波作为实施者和关键人物曾说过:“‘三来一补’毫无疑问是习仲勋同志抓的试点!”
有文章指出,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三来一补”,发现并不是单纯的内生变量,而是外部条件诱致内生变量的产生。特别是1978~1980广东省领导班子中三位开国元勋习仲勋、杨尚昆、黄静波云集在一起,而且叶剑英率领25人工作班子驻扎广州4个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外贸部长李强半年来一次。这一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广东省行政能力最强的阶段。
图黄静波(右)和叶剑英元帅(左)握手
广交会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扇大门,身为广东省副省长的黄静波还兼任广交会的主任。他在1979年春季广交会的动员大会上说,这是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举办的第一届交易会,要与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万计的朋友友好接触,办好交易会,扩大对外影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希望有关部门要把这届交易会“作为一场重要战役来打”。
4.2香港考察“空手而归”
按照习仲勋指示,黄静波带地委书记去香港参观,到香港之后他们大吃一惊。看到香港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人们衣时髦。通过参观感到内地的落后,自此,深圳特区建设便展开了。
带队赴香港考察,黄静波认真执行临行前习仲勋的指示,坚守组织纪律。考察团回程时两手空空,有些团员在香港有亲戚,可以带回一些家用电器,但他们什么都没带,海关人员大为诧异。而正是这批人考察后带回更新的观念,奠定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速度。
图温家宝总理(右)看望黄静波(左)
图黄静波近照 [姚勇摄]
黄静波简历
中共开国元老、全国政协原常委。生于1919年,陕西绥德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37年01月~04月任少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部长。1937年~1941年曾历任中共米脂县委书记、中共清涧县委书记、安定县代县长。1943年0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奖励在边区经济建设中有成绩的22名干部之一,获毛泽东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奖状。
1943年~1949年02月,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1949年03~07月,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甘肃省财经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历任粮食部副部长、粮食部党组副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副省长。后任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副矿长。
1978年06月~1982年09月,历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兼任中国广州交易会主任。
1982年09月~1985年06月历任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省长。
图黄静波认真翻阅《大公报》。左1为大公网总裁林学飞。[姚勇摄]
--------------------------
[1] 孙志(《大公报》记者):《黄静波:一辈子的革命者》,香港:《大公报》,2012年09月04日第10版(中国新闻)。
补充插图黄静波老人在他的九五华诞志庆活动上说,“我可以宣布三件事:第一,没有贪污;第二,没有为自己的子女和亲属朋友开过后门;第三,没有欺负过老百姓。”[江山摄,2012年07月20日]
参考链接
◆《黄静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2014年12月07日) ◆《黄静波同志生平》(2014年12月07日) ◆《黄静波:一辈子的革命者》(2012年09月04日) ◆《黄静波——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楷模》(2013年02月15日) ◆黄静波:《伟绩彪青史丹心天地鉴——深切怀念老领导习仲勋》(2013年10月14日) ◆常远:《毛泽东亲笔题赠黄静波:“坚决执行党的路线”》(2012年06月) ◆原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部分在京校友聚会活动在京举行(2010年10月05日) ◆《西北革命策源地——纪念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建校88周年暨陕北建党87周年》(2011年05月)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来榆林参观考察》(《西安日报》,2012年06月18日) ◆ 陕北建党时间的确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 马文瑞:《中共陕北建党时间问题讨论集》序 ◆ 薛生德:《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领导陕北建党和革命运动》 ◆ 崔田民就中共陕北建党时间问题致中共榆林地区组织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函 ◆ 崔田民致中共榆林地区组织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函所涉及的几个材料 ◆ 《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区委时期卷)》对陕北建党时间的记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的建立及发展 ◆ 《卓越治理与社会系统工程建议书: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绥德师范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建议》 ◆【绥师校友】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英烈录 ◆【绥师校友】“永远的丰碑”系列:《西北革命的播火者——李子洲》(2006年04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绥师校友】武军(中共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委员会书记):《西北革命的播种者——纪念李子洲同志诞辰118周年》(2010年12月25日《榆林日报》) ◆【绥师校友】《刘澜涛同志生平》,新华社、《人民日报》(1998年01月) ◆【绥师校友】《习近平出席纪念刘澜涛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0年11月新华社电、CCTV新闻联播节目) ◆【绥师校友】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在纪念刘澜涛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11月05日) ◆【绥师校友】孙怀山(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副秘书长):《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杰出领导者》(2010年11月05日) ◆【绥师校友】李忠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2010年11月05日) ◆【绥师校友】朱雨滋(全国政协专委会原综合二局局长):《一个纯粹革命者的高尚境界》(2010年11月05日) ◆【绥师校友】赵乐际(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思乡怀土其情可鉴》(2010年11月05日) ◆【绥师校友】虹霓:《三次脱身囹圄的刘澜涛》(1997年) ◆【绥师校友】安志文(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校友):中国改革的思考者 ◆【绥师校友】《常黎夫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贺国强、宋平、薄一波、王刚、李铁映、华建敏发唁函唁电或送花圈,李建国、陈德铭、袁纯清、董雷、杨永茂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或前往家中吊唁》(2006年02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常黎夫同志生平》(2006年02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陕西省纪念常黎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2年05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李建国、陈德铭、袁纯清、董雷、杨永茂:《人民的公仆学习的楷模——深切缅怀常黎夫同志》(2006年02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牟玲生、刘云岳、王一士:《勤政求实理繁治剧——深切悼念常黎夫同志》(2006年02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李若冰(沙驼铃):《常黎夫——勤政敬业、清正廉洁的典范》,》(2006年02月20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姬也力、王伯惠:《痛悼老领导和良师常黎夫》(2006年02月22日《陕西日报》) ◆【绥师校友】武军:《白介夫——冲出涡流辟新径》(1994年08月) ◆【绥师校友】建国前“搞革命”,建国后抓建设——白介夫(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校友):人生从此变不同 ◆【绥师校友】作家梁斌首次披露《红旗谱》中地下党负责人“贾湘农”原型为刘宪曾(1980年06月10日《北京晚报》) ◆【绥师校友】李丙令、王耕今、孙德争、孙盛渭、穆林、何冰皓、华楠:《桃李满天下功德垂千古——痛悼好老师刘宪曾》 ◆【绥师校友】刘斌(刘骈之):《怀念一位老人(刘宪曾)》(1997年08月19日) ◆【绥师校友】常远:《绥德师范学校校友简介——张汉夫》 ◆【绥师校友】马南风(建行创始人、陕甘宁边区延安市首任市长)《风云六十载 铁汉马南风》(2011年06月02日) ◆【绥师校友】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部分在京校友欢聚一堂 ◆ 陈初越(《南风窗》杂志记者):《延安的魅力》(广州:《南风窗》杂志,2001年第6期) ◆ 笑蜀:《民主共和国的标本——陕甘宁边区十年变革记略》(北京:《炎黄春秋》,2006年第1期) ◆ 郝建国(《华商报》记者):《习近平副主席在延安插队的日子》(西安:华商网,2008年12月09日) ◆ 黄克、田汉汀:《成长在抗战的大时代》(在陕甘宁边区中学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