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 大器晚成全文讲稿上篇更新完毕 大器晚成的意思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大器晚成

【前言】中国古典家具究竟是凭借着什么让它在全球化的今天却倍受追捧,价值连城?为什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的古代家具却在很晚的明清时代才出现?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通过众多收藏故事,为您解惑答疑,感悟收藏人生。敬请关注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大器晚成。

【画外音】明朝末年著名的画家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谈起园林和家具设计时说道“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体现了中国古典家具对于古朴大雅的追求,而在数百年之后全球化流行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样的话语,我们的家里也已经越来越少看到古典家具的影子。它们似乎已经被抛弃在了历史的尘埃中。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曾经被我们扔掉的旧家具却成为了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收藏家们拼命追寻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样奇怪的现象究竟为何会出现?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非比寻常的原因?又是什么特殊的原因竟然导致我们今天见到的绝大多数家具却是出现在很晚的明清时期?今天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将通过许许多多的收藏故事,揭示这其中的疑惑,并在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抚今追昔中感悟收藏人生,为您讲述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之大器晚成。

【正文】中国过去的收藏领域里,家具不算一个门类,过去比如晚清时期的古玩店里,古玩都是分门类的,很少有人专门以卖家具为生,家具都是捎带着卖的。这证明什么呢?证明中国人对家具的认知程度偏低,中国人对家具认知程度偏低,对建筑的认知程度也偏低,所以我们不愿意保护古建筑。我们到现在为止,能够留下来的唐代建筑全国仅有四座,宋代的也不多,明清还是有一部分,我们特别愿意拆了重盖,但西方的建筑观念不是这样,我们只要去到欧洲,所有有历史传统国家的建筑都依然保留下来了。这是我们一个观念上的一个差距。家具因为跟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我们对家具一般也不重视,过去家具来了以后,很多老家具,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拆了改算盘珠,硬木嘛,毁了很多很多优良的家具,想起来让人痛心。我们今天家庭中所用的家具大部分都是西式的,都是近100多年以来西方家具队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家里用的家具都是西式家具。

研究中国家具最早的一个人是德国人。这个人叫古斯塔夫艾克,1944年的时候他就出了专著,现在也还可以买到,叫《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有大量的图片以及他对中国家具的见解。一个德国人以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写了有关中国家具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家具的第一个里程碑。因为有了艾克的这本书,所以才有了世界追逐中国家具的一个收藏。第二个研究中国家具的人是个美国人,我们现在以他出书为准,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写了一本大书叫《中国家具》,里头也是有丰富的图片和他对中国家具的见解。第三个研究中国家具著书的人是王世襄先生。1985年他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是大大的推动了家具的收藏,也推动了我们对家具的一个认知。这本书的普及程度远远的高于以上两本。王世襄先生这个书写的非常早,出版的比较晚。

[字幕:有关中国明清古典家具的著作:

1 德国人古斯塔夫 艾克(GustavEcke)《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44年版。

2 美国人安思远《中国家具》,1971年版。

3 中国人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1985年版。]

那么由于这些书写的比较早,艾克先生的书是60多年前写的。最晚的一本也距今20多年了。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我们有了新的认识。比如过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纵向的,我们过去的学者研究某一个领域都是在他单独这个领域里纵向研究,从古到今。我们今天由于信息业的发达,在研究当中,更多的注意是横向的研究。比如我们说晚明时期它的家具跟它的瓷器,它的铜器,它的漆器,它的景泰蓝,它的所有的工艺品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是今天的很多学者关注的,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是不关注这些现象的。所以过去的书以及结论都比较单一,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乃至出现错误。你比如早期的书大量的家具的定的年代都偏早。我们有的书上把家具,硬木家具,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定为明中期,明早期,乃至元代。我们今天有证据证明那个时期是没有这样的家具的。在明代嘉靖以前所有的能够证明确切年代的家具都是漆器,带有确切纪年款,比如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非常明确。

【画外音】在我们的想象中,紫檀、黄花梨的家具几乎就是中国古代家具的代名词,也几乎就是我们对于古人家庭生活想象的全部。怎么会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竟然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呢?这种说法可靠吗?难道有什么有力的证据吗?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大器晚成全文讲稿上篇更新完毕 大器晚成的意思

【正文】[字幕:中国硬木家具出现较晚的原因:

1 工具限制

2 隆庆开关]

有几点限制,第一是工具的限制,中国所有的木工工具中,平木工具刨子出现的最晚,这跟欧洲完全的不一样,我们刨子是16世纪才出现的,没有证据证明16世纪以前中国人使用过刨子,没有刨子就没法平木,木头不能把它刮平。过去为什么使用漆器呢,是因为木头不平,要披麻挂灰,找平,打腻子,化妆,打底色,粉饼吧,打点粉,把不平的地方遮掩。因为刨子的出现导致硬木家具迅速的占领市场。第二个原因是隆庆开关,我们讲过,在隆庆元年,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我们当时的走私跟海外的贸易增多,迫于压力,政府有限度地打开了海关,所以海上的运输,使大量的优良木材进入中国。

这两个原因使中国的明式家具,名贵的黄花梨、紫檀家具,鸡翅木家具,乌木家具,在明代的晚期尤其是万历到崇祯年间风靡江南地区,书上有大量的记载。比如嘉靖年间范濂《云间据目抄》一书中载“细木家具如书桌、禅椅之类,予少时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隆万以来”,就是隆庆万历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纨绔豪奢,又以榉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他说的相思木就是紫檀。

范濂说我小时候,看不到这些,都是隆庆万历以来才开始出现的,这个记载非常明确。那么我们过去的这个判断就有偏差,我们都是从感情上判断,希望我们的家具更早的就出现,可惜不幸的是没有出现。万历时期,中国名贵家具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晚明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天工开物》、《鲁班经匠家镜》这样的书的记载的刨子都是非常明确的,可这些书都是万历以后才出版的,明中叶以前中国人做不了硬木家具。

西方的木工工具发明比我们早。刨子很早古罗马就有了。这个是我们跟西方工具差距最大的一种工具。我们的框架锯,宋代就有了。《清明上河图》,有图像资料,可以看到有一把锯戳在那儿,看得清清楚楚,但没有刨子,这是我们过去研究中忽略的一个章节,所以就不知道这条界限划在哪儿。我觉得刨子是中国硬木家具的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史书上还有一段记载特别有意思,就是中国的明代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天启皇帝酷爱木工,这个皇帝喜欢做木工活,不理朝政。我们都知道晚明的时候嘉靖,万历两个皇上不爱上朝,这个在史书上记载都是说晚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中国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政事无望的时候趋向于对生活的一个追求。所以就追求生活中的奢华。这是有政治原因的,我不再追求政治理想了,我追求的是生活的一个理想。所以晚明的生活比我们过去书上讲的要好很多,我们有很多优良的文物,有很多优质文物都是晚明时期出现的。它决不是孤立。那么天启皇帝不上朝,做木工活,做完木工活以后,让太监们拿到小市场卖去,让他们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完了一个怎么样,说很受欢迎。皇上很有成就感。我想了一下,这可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木工了吧,是吧?不可能再有比他地位高的木工了,他对木工有这极大的乐趣,这个乐趣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晚明对木器的追求对皇上有所影响。

【画外音】除了这个爱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那么多的中国古代家具究竟都是怎么出现的?一直隐藏在背后的这些设计者们究竟又是些什么人呢?

【正文】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优良的制度,是科举制度。我们过去对科举制度一直持一种批判态度,但是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稳固的一个根本原因。中国的封建社会优于欧洲的封建社会1000年,它是1000年,咱是2000年,如果不是制度好,它绝对不可能扛住2000年,它就崩溃了。它什么制度呢?它最主要的一个制度叫学而优则仕。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族世袭,欧洲都是贵族世袭,我爹就是贵族,那我什么都可以不努力,它没有,任何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考完了这三试,你就是状元。1300年从隋代开始建立,1300年中国的科举制出了600多个状元,平均两年一个。那时候那状元可真叫状元。跟我们报纸上说今儿这儿有一个状元,明儿那儿有一状元,还真有点不一样。今天那状元要赶过去那状元来说,今天这状元还真就不是什么状元了。多难,全国范围两年出一个。但正是这个科举制度,这个优良的制度保证了封建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文人不仅有知识,还有社会地位,有官当,你就是一七品芝麻官,你也得给我熟读四书五经,写一笔好字,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个制度虽然到了晚清有比如贿考,比如作弊等等等等,但它总体上是一个优良的制度,尤其总体上对封建社会它是一个极为优良的制度,使我们2000年的封建社会能够没有从制度上崩盘。

那么当这个社会是以文人为中心转动的时候,文人的审美就特别的重要。所以我们封建社会,我们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今天以最严格挑剔的态度去挑剔他,有时候挑不出毛病来。为什么呢?当时都是社会精英所设计的。我们的家具,你不能想象设计家具的是什么样的人,他是社会最高层次的人参与家具,所以他就变成了社会的一个巨大的财富。

封建社会的这种审美,以文人为中心的这种审美是高层次的一种审美。中国的审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简单的讲一下。

【画外音】对于中国古代审美层次的划分向来就有着多种多样的说法,那么马未都先生对于中国古代审美层次的划分,他自己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说法呢?

【正文】我们一般的审美有4个层次。它呈金字塔状。最底下这层叫艳俗。什么叫艳俗呢?农村的那个大花布床单、流行歌曲这都叫艳俗,最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是我们审美的第一个层次。往上一点就开始减少了,第二层叫含蓄。什么是含蓄呢?唐诗宋词最为典型。你需要去慢慢的体会它这个美,不是直接的,你需要慢慢的体会。比如李白的诗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说得很简单,咱俩一分手,我就坐着船就走。听着没什么美,但他从诗歌的角度上讲它是一个著名的流水队,对仗,但是它上一句跟下一句是接着的。这是流水对,接着的,但是他含蓄。这是审美的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人就更少一点了,叫矫情。当代艺术都限于这个状态,比如你看不懂,比如典型的毕加索的画,你说他画的这叫什么,我怎么都看不懂,连英国女王都说我实在看不出来他这个画的人脸冲哪边。他就矫情。这就是审美的第三个层次。第四个,金字塔塔尖的层次是病态。病态的审美很有意思,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你进入了病态这个层次,在中国呈倒金字塔突然释放,就变成所有普及的事了。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我们今天说这脚多难看啊,怎么把脚缠成那样了。可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每个人都说你看这孩子,脚缠得多漂亮,那么一点!李渔写过书怎么欣赏这个脚丫子,这个缠足。病态的审美还有金鱼。金鱼是畸形的鱼,没人告诉过你金鱼,你第一次看见金鱼的时候,你肯定说这鱼多难看啊,它是一个病态的鱼。把鱼的所有畸形的地方全部夸大。太湖石,瘦皱露透,比如哈巴狗,哈巴狗是中国的宫廷犬,是一个不健康的犬,你看它眼距很大,有先天愚型的特征,牙齿稀疏,宫廷犬是靠近亲结婚造成的,都是病态的。过去文人欣赏梅花,干枝梅,盆景,是病态的,不是常态的。干枝梅,文人欣赏梅花最高境界叫“病梅”,这花有点病,半开不开,喜欢这个状态。所有的东西审美达到了金字塔的最高一个等级的时候,它就突然释放了,这就是中国审美的四个层次,大致是这样。

【画外音】说了许多中国古代的审美问题,我们非常想问中国古代家具究竟又是依照哪一个层次的审美来设计的?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9631.html

更多阅读

马未都:今夜月儿圆

马未都(原载《中国青年报》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参考网址:http://www.douban.com/note/1339664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20445010101z4.html1981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他被

参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一 瓷器馆 马未都瓷器鉴定视频

早就听说过马未都,是因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鼓捣出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侃收藏。我不认识他,但在我的想象里,他应该是和王朔

声明:《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 大器晚成全文讲稿上篇更新完毕 大器晚成的意思》为网友我会狠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