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感觉?
这是什么感觉?
独自一人无依无靠,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完全没有人认识你,
就像一块滚石。
——鲍勃·迪伦<像一块滚石>
鲍勃·迪伦(Bob Dylan)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叫做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Zimmerman)。他是美国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2008年,鲍勃·迪伦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鲍勃·迪伦一直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以及全球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之一。他的音乐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如尼尔·杨、大卫·鲍伊、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侬等人。美国时代杂志也将他列入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名单。
在整个摇滚音乐史上,如果没有迪伦,摇滚乐无疑将走一段弯路:“披头士”(THEBEATLES)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Hearts Club Band)将不复存在;“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Banquet)或许只剩下了“乞丐”;伟大的“乐队”也不会创造出伟大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Pink)。鲍勃·迪伦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可能还在于其富有深刻寓意的歌词,这些独具魅力的歌词同时影响到了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及其之后的很多歌手。鲍勃·迪伦的歌词里充满了抗争,叛逆,自由等让敏感的字眼,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歌词甚至比他的音乐更具感召力、更激动人心。可以说,鲍勃·迪伦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
鲍勃·迪伦上高中时,便在一个校园摇滚乐队中进行了一段短暂的演出,后来他到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了1年。也就是这段时间改变了鲍勃·迪伦,他决心成为一位“著名的民歌手”,他为了和过去说再见把罗伯特.齐默尔曼的本名改名为鲍勃.迪伦。
1961年1月,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并来到纽约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他去过如民谣音乐城(FolkCity)和煤气灯(Gaslight)等著名的表演场所演出。由于他的民谣歌曲受到知识分子的喜爱与支持,ColumbiaRecords制作人John Hammond 与他正式签定了合约。
与哥伦比亚签约之后,鲍勃·迪伦录制了早期的几张唱片,这些唱片的音乐风格并不是当时的非常流行的曲风,相反,迪伦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民歌复兴的主流之音,而且旋律优美动听,有时甚至让人心醉神迷。他很快被公认为是青年词作家中像菲尔.帕克斯顿(PAXTON,TOM)一样具有才华。
很快他的一些歌曲成为了参加民权和反战运动的白人学生的圣歌,有像《在风中飘荡》(Blowin’in theWind)和《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GonnaFall)这样的抗议歌曲,有像传统的《科里纳,科里纳》(CorrinaCorrina)和以传统为基础的《来自北部乡村的女孩》(Girl from theCountry)这样的爱情歌曲,还有像唱法多种多样的《我将会自由》(I Shall Be Free)这样的滑稽歌曲。
这些歌的曲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通常取自传统民歌题材),而鲍勃·迪伦的演唱技能(无论在演唱方面还是在吉他与打击乐的演奏方面)在整个美国民歌音乐界中却是少有的纯朴自然,这也使他越发引人注目。鲍勃·迪伦正在创造一种调式,他所描绘的音乐方式不需要很复杂,无论曲调,还是演唱,包括有时让人感到混乱甚至错误的演凑,这些都让鲍勃·迪伦在60年代的美国音乐界独树一帜。而鲍勃·迪伦的那耐人寻味又富有深意的歌词,往往直指社会和政治,在古巴导弹危机和核裁军运动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比听迪伦演唱《战争的主人》(Mastersof War)和《大雨将至》更令人振奋。这都使得鲍勃·迪伦的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1961年至1964年间,鲍勃·迪伦成为了民歌界和激进分子心目中的英雄,但在更为广大的流行音乐界中,他的歌曲却被认为不过是“最适于别人来翻唱”的歌曲。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情改变了鲍勃·迪伦,改变了鲍勃·迪伦的音乐创作,甚至改写了美国摇滚乐史。第一件事是,鲍勃·迪伦越来越反感自己反复扮演的激进分子领袖的角色,他开始对这些附庸感到恼怒,这种恼怒很快就表现在了他的歌曲中,以第4张唱片《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Side of Bob Dylan,1964)最为明显。在尚不成熟的歌曲《我的不太有价值的新闻》(My BackPages)中迪伦对“人生是黑白相间的谎言”进行了谴责,并对其早期坚定的誓言评论说“那时我是多么的老,现在我比那时年轻了”。第二件事是1963年和1964年期间英国流行音乐的革命。据有关报道称,当迪伦第一次听到“动物”(ANIMALS)乐队演唱他的传统歌曲《旭日之家》(Houseof the RisingSun)时,他“跳出汽车的座椅”,在他看来这这完全是无礼的改编。不过这件事向他展现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并使他认识到他同时表达对查克.贝里和伍迪.格思里(GUTHRIE,WOODY)的热爱是完全可能的。而那首著名的歌曲《likea rolling stone》也就在这一时期呼之欲出了。
1965年8月,鲍勃·迪伦的专辑《重访61号公路》(Highway 61Revisited)发行,好评如潮,此时他的身价已跃升到了流行音乐的顶点,并正式确立了摇滚音乐家的地位。但是他在1965的纽波特民谣音乐节上,他与保罗·巴特菲尔德(PaulButterfield)布鲁斯乐队的演出戏剧性地分裂了他的观众,而歌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Stone)就是导火索,鲍勃·迪伦当晚的演出一改往日民谣诗人的做派,全然一副玩世不恭的扮相,而演唱和演凑也都抛弃的民谣的传统,他当晚用最粗狂的电声吉他,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闻所未闻的摇滚体验。当然,这种尝试也付出了不晓得代价,很多歌迷当时就表示的非常愤怒,认为鲍勃·迪伦的这种做法是在侮辱民谣,他们都不会做他的歌迷,不过有失必有得,正是由于迪伦对纯民谣的“背叛”才变成摇滚乐界偶像。也正是这次伟大的尝试,改变了民谣音乐,改写了摇滚乐历史。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曾几何时,你衣着光鲜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志得意满扔给乞丐们一毛钱,没错吧?/
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人们好言相劝,“宝贝儿,当心点,你这样终有一天会栽倒。”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g you 你以为他们都在和你开玩笑/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你过去总是嘲笑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g out 那些游手好闲之人/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现在你不再大声的夸夸其谈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现在你不再高傲的自命不凡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your next meal.为了下一餐,你也不得不行乞讨饭。/
How does it feel? 这般滋味如何?/
How does it feel? 讲讲你的感受?/
To be without a home, 无家可归,/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像一个无名之徒,/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孤独流浪的石头。/
Oh, 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right, Miss Lonely噢,好吧,孤傲小姐,你念的是最好的学校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但是你知道,过去在那里你只乐于逍遥/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ut on the street没有人曾教过你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And now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 现在你不得不学会,如何去应对/
You said you never compromise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你曾说过,绝不妥协于与陌生浪客为伍,但现在你终于明白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s 他从不故作姿态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你注视着他那空洞的眼眸
And say do you want to make a deal? 问道,要不要做笔买卖?/
How does it feel? 此番滋味如何?/
How does it feel? 聊聊你的感受?/
To be on your own, 孤身一人游走,/
With no direction home, 陷入无家可归的迷途,/
A complete unknown, 全无人知,/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孤独流浪的石头。/
Oh, you never turned around to see the frowns on the jugglers andthe clowns 噢,你从未转过身去看看那些变戏法者和小丑们皱着的眉
When they all did tricks for you 当他们都在用把戏取悦你时/
You never understood that it ain't no good 你从未想过问题所在
You shouldn't let other people get your kicks for you你不该让别人来替你承受你的苦痛/
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从前你和你的纨绔公子骑在锃明发亮的摩托机车上
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 他肩上还卧着一只暹罗猫/
Ain't it hard when you discover that? 当你发现时难道没感到难以接受?
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 他其实已心不在焉移情别恋
After he took from you everything he could steal.他带走了能从你身上窃取的一切。/
How does it feel? 这种滋味如何?/
How does it feel? 谈谈你的感受?/
To have you on your own, 无依无靠,/
With no direction home, 无家可归,/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像一个无名之徒,/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孤独流浪的石头。/
Oh, Princess on a steeple and all the pretty people噢,幽居尖塔的公主与那些优雅体面的人们
They're all drinking, thinking that they got it made他们醉生梦死,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一切
Exchanging all precious gifts 彼此交换把玩着各种稀世珍宝/
But you’d better take your diamond ring, you’d better pawn it babe但是,宝贝儿,你最好还是把你那漂亮的钻戒摘下来当掉吧/
You used to be so amused
At Napoleon in rags and the language that he used你过去总是取笑时运不济的拿破仑,他衣裳褴褛,粗言秽语
Go to him now, he calls you, you can't refuse现在轮到你了,他在召唤你,你身不由己/
When you ain't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当你一无所有时,你已没有什么可再失去
You're invisible now, you've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你现在周身赤裸透明,你已经没有一丝秘密值得隐藏。/
How does it feel? 你的感觉如何?/
How does it feel? 说说你的感受?/
To be on your own, 孤身一人游走,/
With no direction home, 陷入无家可归的迷途,/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像一个无名之徒,/
Like a rolling stone. 像一块孤独流浪的石头。/
这样的歌词在当时的年代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的,很多年轻人起初都对这首歌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言之无物的无病呻吟。而那些追随迪伦多年的歌迷就更是受不了,他们完全不能理解一向清秀诗意的迪伦怎么会丢下木吉他,换上媚俗的皮外套玩起电吉他来!比起摇滚,对他们来说,民歌才是有品位的好音乐。可是,渐渐地,随着60年代的反建制运动达到高潮,老式资本主义社会崩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之后,年轻人好像一下子全都听懂了这首歌,明白它讲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美国头号乐评家马库斯(Greil Marcus)专门为这首歌写了一本传记,他说这首歌是对过去的总告别,所有曾经可以依赖的基础消失了,所有肯定的前路都不见了:于是我们自由了。它先是写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彷徨无奈,继而宣告:一切全在我们手上,一切从此开始。
《滚石》杂志资深编辑大卫·弗里克评价说:“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那个时代的商业体系与艺术观念。”
一些评论家曾说:艾尔维斯·普莱斯利赋予摇滚乐以形象和存在的理由,甲壳虫确定了摇滚乐在艺术界和音乐界的地位,而鲍勃·迪伦则给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一年前我有幸参加了鲍勃·迪伦北京音乐会。"Like a Rollingstone"的北京音乐刚刚奏起,全场一片沸腾,上千人同时和这位70多岁的老人合唱。看到鲍勃·迪伦在台上投入的演出,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他已70的高龄,而这首"Likea Rollingstone"也没有带给我们60年代的烙印,这首歌已然超越了时空,鲍勃·迪伦也绝不是那个年代的传声筒和教科书。
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什么感觉?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完全没有人认识你/就像一块滚石,这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