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引发了争论。大辩论带来大变化嘛。说说我的解答。
先说题干:
老王卖鞋,一双进价30元,老王赔本卖,只卖20元。有个骗子来买,给老王50元假钞。老王未能识别,又没有零钱,把这假钞拿到隔壁铺子换了50元零钱,回来找了骗子30。隔壁很快发现问题,拿假钞来换,老王只好把自己的家底真钞50元换给隔壁。问老王损失了多少钱?
根据我的解答,还有向专业会计的请教,答案应该是60元。为了把问题彻底搞清楚,我们用了三种方法计算,最后的答案相一致,都是60元。
第一种方法最简单,也是普通思路,老王做生意进货花了30,出货只卖20,高买低卖(就像我炒股票一样),正常是损失10元。但被骗子换了一张50元的假钞。所以损失是10+50=60元。
第二种是现场的模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当时我们正好有三个人,其中一个同志姓王(我们都管他叫老王),于是就由老王扮演老王。那位会计同志扮演邻居(兼给老王供货的鞋厂代表),我演骗子(因为这道题是我找来问的)。用实物全程演出,假钞就找了一个纸片写上50元外加伟人头像代替。老王因为做生意,总有要点有资金,为了便于计算,老王自有本金算100元。
第一次交易,老王从鞋商处买鞋,花了30元。老王现有70元现金和一双鞋。
第二次交易,稍微复杂一点。分步走。
第一步,骗子给了老王50元假钞。老王现有70+50(假)和一双鞋。
第二步,老王找邻居用50元假钞换来了50元零钱真钞。老王现仍有70+50(真)=120元现金和一双鞋。
第三步,老王然后找给了骗子30元真钞,并把鞋给了骗子。老王现有90元。鞋没了。
第四步,邻居发现那50元是假的找来了,老王回收了假钞并还给邻居50元。现在老王有90-50=40元。结束。
老王原有100元,现有40元,损失了60元。
第三种方法是记账法。因为涉及到现金和鞋,所以建立了现金和存货两张表格。
第一次交易,老王用30元现金买入了一双鞋,在两张表上的反映分别是
现金表 | |
收入 | 支出 |
30元 |
存货表 | |
入库 | 出库 |
鞋一双 |
第二次交易,老王挂价20出售一双鞋,骗子找上门来。第一步,给了老王50元假钞。在现金表上的反映是
现金表 | |
收入 | 支出 |
30元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第二次交易,第二步,老王用50元假钞从邻居处换来了50元零钱真钞。在现金表上的反映是
现金表 | |
收入 | 支出 |
30元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零钱) |
第二次交易,第三步,老王找给了骗子30元,并把那双鞋给了骗子。骗子行骗成功。在现金表和存货表上的反映分别是
现金表 | |
收入 | 支出 |
30元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零钱) | |
30元 |
存货表 | |
入库 | 出库 |
鞋一双 | |
鞋一双 |
第二次交易,第四步,邻居发现50元为假钞,找老王来算账。老王只好收回了50元假钞,换给邻居50元真钞。在现金表上的反映是
现金表 | |
收入 | 支出 |
30元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零钱) | |
30元 | |
50元(假钞,实际为0) | |
50元 |
至此,交易全部结束。存货表上的记录是,鞋一进一出,账平了,无损失。
现金表上的记录是
总收入是50(假钞、实为0)+50(零)+50(假钞、实为0)=50元。
总支出是30+50(假钞,实为0)+30+50=110元。
总收入和总支出间出现了60元的坏账,这就是老王的损失。
三种计算方法的过程详细记录完毕。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