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这句话,讲的是他学习经验和治学方法。但是如何解释这句话,却令人费解。因为两种解释大相径庭。
我买的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1998年10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的,(书价8元)由阎韬、马智强译注的《论语全译》的解释: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无所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我古文知识很差,主要是看译注的现代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对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译注的解释,一直是很怀疑的,于是就想写篇博文评论评论,想到搜狐网上看看对这句话的解释、评论和学习心得。
搜狐网上的解释: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受蒙蔽。
这才知道对此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解释,而之所以如此,问题就出在如何解释“罔”字。
《新华词典》对“罔”的解释:1、蒙蔽。例:欺罔。2、无,没有。例:置若罔闻。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1、蒙蔽。例:欺罔。2、没有,无:药不罔效,置若罔闻。
《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罔”的解释中,“罔”有蒙蔽和没有、无的两种解释,而且都把“蒙蔽”列在解释中的第一位,我实在不明白阎韬、马智强译著的《论语全译》,为什么把“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字解释为“没有”,这与搜狐网对孔子这句话中对“罔”字的解释大相径庭。
孔子话的“罔”字的原意是什么,虽然无法核实,但是我认为阎韬、马智强译注的《论语全译》中的解释是错误的,尽管该书的封底称:译注的《论语全译》,广泛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注释简明准确。而搜狐网的“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蒙蔽”的解释是正确的。因为前者的解释不合事理,后者的解释合乎事理。
学而不思就没有收获,显然是违反事实的。实际上只学习不思考是大有收获的,但是收获的大多是错误的知识,失去的是正确思维即思考的能力,这正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外国的教育界公认,中国的留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但是思考和创新能力是最差的。因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拜西方人为师,崇洋媚外迷信洋人西学了,以为西方人的一切理论、观点、学说、假说和结论,都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他们幻想出来的“宇宙大爆炸”,臆断的所谓“生命科学”,都被我们当做科学真理来盲目学习和追随,这哪里是没有收获啊,而是收获了错误的知识,本来明智的中国人由于崇洋媚外迷信洋人西学,被人家蒙蔽欺骗了。因为僵化的应试教育制度,就是让学生只顾学习不要思考的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考高分上名校,是废弃了思考的盲目学习的制度,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只会学习不会思考,就不会推理求证,就不能明辨是非,只能盲从于书本、盲从于洋人,白白长个脑袋,一辈子都是不辨是非的糊涂人,或者说只会用洋人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洋奴。
我对“思而不学则殆”之说,也是有怀疑的。我认为思考既然是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那么任何的思考都是建立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的,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的,建立在“温故”的基础上的。离开了思考对象的“思考”,那叫想象、联想、幻想、发傻、发呆,而不是思考。思考是建立在学习和调查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的。因为书本怎么说的那是别人的认识,不是我们自己的认识,其是否正确并不是都经过了严格的推理、全面的论证和检验,特别是那些理论荒唐、实践中屡屡失败的东西,更没有相信、轻信、迷信和盲从的必要。我们要认识事物弄清事理,思考和解决问题或疑问,就要做调查、就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至少得先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了解一些问题或碰到一些问题后,然后才能去思考,通过思考、推理、辩论和求证,达到明事理辨是非的目的。例如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困厄于陈蔡差点丢了性命,他就该思考碰壁的原因。孔子大概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悟得了在“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自己宣传仁政和礼教是徒劳的,于是就收拾行囊回家著书立说了,于是体现他教育思想和仁政学说的《论语》就传于后世了,做好自己能做又能做好的事,不去干那些违反时势又徒劳无功的事,可能就是孔子思考后的最大收获吧。
思考是最重要的学习,思考也是学习之所以能有真正收获的关键。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人们对经典的学习,往往是三次、五次乃至许多次的学习,只要是认真地学习,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收获不是因为学习的次数,而是经过思考的作用,把自己的新知识、新阅历、新经验、新视觉融入其中了,所以每次学习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越是思考的全面、缜密和深刻,加以正确的分析、合理的联系和联想,就会收获更多更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通百通。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客观世界虽有万千事物,万千事物又有万千变化,但是事理相通,所以根本用不着个个都去学习、个个都去亲身实践,学会并善于运用思考和推理的方法来学习,就能探求真理得到真知。而只会学习不会思考的人,看似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实际上不过是往大脑的仓库中,塞了满满的东西而已,这些所谓的知识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根本就不知道、根本就分不清,怎么能正确使用和综合运用呢?让无用的知识占据着大脑的“库容”,有用的知识或装不进或找不到或拿不出来,学的知识再多大脑也不过是别人观点的“存储器”而已,不会思考的人,事理不明,是非不分,只能是个书呆子糊涂人。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经验和治学方法,讲求“学思并重,不可偏废”是合乎辩证法的。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是用“填鸭式”的方法,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知识,而不管是有用还是无用,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唯书本是从、唯洋人西学马首是瞻,学生无需思考,按照书本和洋人西学的观点回答,就是正确、就能得高分。否则就是错误就不得分。而只要洋人西学的理论、学说、观点、假说、结论是错误的,全国的教师和学生就都得跟着错误,但是这样的学生却是能得高分的好学生,怀疑、否认和反对洋人西学错误观点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傻学生,考不上、进不了大学的学生。正确的教育制度,能使学生学会做人,能明事理辨是非;错误的应试教育制度,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脑子成为装着别人认识的“存储器”。应试教育只重学习偏废思考,培养的学生、教师、教授、硕士、博士、院士,都只会学习不会思考,这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的通病和痼疾,也是否定孔子正确的学习经验和治学方法的恶果。
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的《中庸》,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了孔子的学思并重的学习经验和治学方法,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网上对此的解释是: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探究,(观察、分析和研究)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坚定地贯彻,(把学到的真知用于实践)。】把学习、思考和运用三者融汇在一起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只是认识的开头而已,而所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谨慎认真地思考即要全面地思考问题,通过严谨地推理、求证和辩论过程,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再坚定地把正确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其整个过程看,学习和运用最简单,是个学生都会,难就难在中间的思考过程,只能靠自己详细调查和刻苦钻研,严谨地推理辩论反复求证,才能分清楚弄明白所学的知识是对还是错,这思考的过程最累也最有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考求证的过程,得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正确知识和经验。《中庸》的治学之道,是孔子的“学思并重”之道的升级版,对做学问来说,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可能把《中庸》的治学之道付诸实践,也没有这种必要,况且绝大多数的反映数学、物理、化学、语言、艺术等学科的原理和规律的知识,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而屡试不爽的正确知识,是无庸质疑的。但也有许多的所谓的科学知识、正确理论乃至整个的学说及其理论体系都是错误的,教师和学生不可能有时间和办法对其逐一验证的,但是那些搜集、编写、审定教材的专家、学者,难道不该严格遵循《中庸》的治学之道而严格甄别吗?难道不明白错误的知识会谬种遗传、误人子弟、贻害子孙的道理吗?
《中庸》的治学之道是最重要、最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学习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现在的教育,也应使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懂得和掌握《中庸》的治学道理,都懂得用它来研究、思考、推理、明事理辨是非。俗话说“艺不压身”,了解并掌握这种方法比不知道它要强得多,鉴别真伪正误就用得着,如果从事做学问的工作或研究科学问题,特别是遇到有重大疑问的科学问题、难题,就能派上大用场了。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变成了“盲从之,迷信之,糊涂之”,尽管传授和学习的许多知识都是错误的,甚至整个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都是错误的,但是人们只知道盲目地贯彻实行,没有人思考这种理论及其方法为什么会在实践中屡屡失败,连科学家都不知道思考了,是非颠倒真伪混淆,人们都轻信和迷信洋人西学的假科学、轻信迷信和盲目崇拜他们大胆的想象和幻想,把痴人说梦当做科学,一个只会学习只会迷信不会思考的民族,只能盲从于人,被人家的错误误导、欺骗和蒙蔽,怎么可能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技术知识很容易学,因为它是人类发明的,只要认真学习就能熟能生巧;科学知识很难学,因为人类对自然科学和自身的认识有许多都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要探索的事物的真相、性质、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而这一切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假象包裹着,任何的先进技术手段都派不是用场,唯有学会思考和推理,遵循《中庸》的治学之道,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强大武器,才能打开科学奥秘的大门,除此之外没有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