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 免费送分打鱼可退现金

打鱼

在黑龙江流域的捕鱼方法还有下“张网”。下张网的工程很大,下网用的木船也要大些,必须有多人才能完成。地点选在水流湍急的江面,准备好十几吨大石头,每块石头用粗铁丝绑牢,然后绑上一根粗钢丝缆绳沉入江底,再把所有的大石块串在缆绳上形成一个大锚更。张网在水中的阻力很大,锚更在江底不能移动,所以要用十多吨的石块才能固定。在另一侧二十多米处用同样的方法再设一个锚更,每个更上设一个立木竿,张网进口的两端就系在立木竿上,网口的下端紧贴江底。几十米长的张网就象一个大口袋,迎着江水的口袋尾部越来越细,就象衣服袖子一样。因江水湍急,张网有吸力,鱼一旦进入网中就会被冲得贴在网壁上,游不出来,最后都会进入尾端的网袖子里。取鱼时只要解开网袖子的绳索,把鱼倒进舱里就行了,鱼多时每天得起几次鱼。如起鱼不及时,时间长了,网中的鱼就会被水冲坏,没鳞的鱼卖不上好价钱。

下张网捕到的鱼很多。但也十分危险,人身伤亡的事时有发生。用张网捕鱼是近年来兴起的捕鱼方法。

下 地龙

所谓“地龙”,就是多节粗铁丝围成方型框,框的每边长大约五十厘米,再用粗尼龙纱布将多节方框围起来,成方筒状,每节的纱壁两侧设有锥状的进鱼口,进口外大里小,鱼一旦进去就出不来。在地龙内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纱壁,每片纱壁上都有进鱼口,进到地龙中的鱼最后都留在了两端的网中,取鱼时解开网纱上的绳子,鱼就倒出来了。

地龙一般下在江河边的浅水区,河套子,水泡子的稳水区也可以,捕到的小鱼较多,有时也能捕到大狗鱼、鲇鱼;它们看到地龙里面有小鱼可吃,就钻了进去,可是再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二十多米长的筒状网具卧在水中,就向一条长龙卧在水中一样,所以人们叫它“地龙”下地龙捕鱼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捕鱼方法。

下 挂网

打鱼 免费送分打鱼可退现金

五六十年代在额木尔河下的挂网都是单片网,没有现在的多层网,织网的线是纺织用的轴线自己编织而成,网漂是用桦树皮蒸煮后做成的,网坠是用八号线铁丝截成小段绑在网纲上当网坠,挂网通常下在江河的稳水区或堵套子口,当年的鱼很多,就是用这样的简陋网具捕到的鱼要比现在的三层尼龙,玻璃丝网的多得多。

那时候人们不织小眼网,织小眼网费时又费力,挂上来的小鱼人们不愿收拾,嫌麻烦,织网都是织三指以上的大眼网,挂上来的鱼都在半斤以上。

有一年有二百多人路过额木尔河边的一个木材作业点,需要在此吃饭,做业点的领导派出两人带上几片挂网去河中捕鱼,几小时后回来,用挂网捕到的鱼,二百多人一顿没吃完。这件事在兴安乡志上曾有记载。

大 拉网

大拉网是用粗线绳编织而成的。上下的网纲都是用粗棕绳做成的有很大的抗拉力。网漂子是用樟子松木做成椭圆形的球状,中间再钻上一个眼,绑在上纲的棕绳上。网坠是用厚熟铅皮卷在下纲的棕绳上。为了方便搬运,网都做成了小片,用时再组合在一起。大拉网的中部是袋状的网兜,最后网出水时鱼都留在了网兜里。

下大拉网的操作方法是:岸上留十几个人拉住一端网的绳缆,大木船载着鱼网向江心划去,边划边下,等网全部下完,岸上的人与水中的船拉着网同步向下游走去,大网经过的江底必须平坦干净,不能有巨石树挂等异物,如果网一旦被挂上,只能用刀子割断网具,没有别的办法,所以选渔场很重要。

大拉网拉起来很沉重,岸上需十几个棒小伙才行,船上的人们搬起双桨奋力前进,岸上的人们双手紧握缆绳搭在肩上,整个身子弯成了弓形,就象纤夫一样。人们拉着大网借着水流的冲力吃力的向下游走去。拉到一定的距离后该收网了,这时岸上的人停步不拉了,船上的人奋力搬起双桨以最快的速度向岸边收拢,把鱼圈到网内,以防鱼从缺口跑掉,船靠岸后,人们下船拉动另一端的缆绳与岸上的人一起收网。当中间的网兜部分快出水时。几个人就会下到水中,脚踩网的底纲,手提网的上纲,以防鱼从底纲钻出和从上纲蹦出。

六十年代初,二十五站林业局就有一个专业打鱼队,他们用大拉网在黑龙江捕到的大鳇鱼抬到职工食堂的大园桌面上,鱼尾拖到了地面上,每条有几百斤重。

六七年我们呼玛中学十级的几个班去江弯农场支农,参加麦收,农场的领导为了改善同学们的伙食,组织了一次用大拉网拉鱼,场地在农场北面的江面上,农场的职工在船上,我们几个班的男同学在岸上拉,那次捕到的鱼有栖林富子(中华鲟)、小鳇鱼、哲罗、细鳞,还有其他的一些杂鱼,几百人每人一大碗鱼肉,还剩很多。

砸鱼

冬天来了,江边刚结成一层薄冰,我和伙伴们每人扛一个木榔头结伙去江边冰上砸鱼。榔头是用桦木的根结做成的。桦木的根部很结实,砸冰时不会被镇劈。锯一段粗桦木结,有三十多厘米长,在它的腰部钻一个洞,一个长木竿的一端固定在木头的洞中,一个大木头榔头就做成了。

砸鱼时,冰不能太厚,太厚就震不死鱼了,封江的冰有两三厘米厚就能驮住人了。有句俗话说的好:宁站封江一指,不站开江一米。封江的冰是横碴的非常结实的,开江的冰是立碴的,很酥,人一踩上去很容易漏下去。

砸鱼时冰下的水也不能太深,冰面下的水如果超过二十厘米,就震不死鱼了。

我和伙伴们手中举着榔头,在冰面上跑着、叫着、追逐着冰面下的小鱼群,一榔头下去,小川钉子、小柳根、小白漂子鱼被震得半死不活,都翻了白,就用随身携带的小斧子刨开冰,用手把小鱼从水中捞出来,冰水把手冻得通红,钻心的痛,但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只觉得很好玩。

有时运气好,还能砸到大花鲇鱼。笨拙的花鲇鱼在冰下的水中行动迟缓,见有人过来也不动,一砸一个准。少年时砸鱼的乐趣至今不忘。

撒 旋网

在黑龙江边撒旋网打鱼与在湖泊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往水中下鱼食打卧子。江水是流动的,如果往水中撒食,就会被江水冲走,达不到打卧子的目的。

为了能在水深的地方撒网,需要做一个“水凳子”:用一块六七米长的厚木板,在一端安上两只腿,放在水中,另一头搭在岸上。

在江中下鱼食要有工具;在长木竿的一端固定一个铁罐,铁罐一端的封盖是活的,可以开启,将豆粕之类的鱼食放入罐中,用长竿送到水凳子左前方上游的江底,然后拉动绳索开启罐上的封盖,鱼食就会散落在江底,等待鱼来觅食。

撒网前在岸上先把网检好,搭在手臂上,网纲套在手腕上,站在水凳子上扭动身体将网向水中抛去,技术高的人能把网抛的又远又圆,待到网坠全部沉到江底后慢慢的收网,收网时不能太急,以防网底纲腾空,鱼从底纲跑掉,待到鱼全部进入网兜后,再将网提出水面。有川钉子、柳根、小白鱼、小鲤鱼,有时也能打上大鱼来。每次都收获颇丰。

甩 毛钩

用毛钩钓鱼必须选择水流湍急,河水落差较大的小河。毛钩自己就能做:取色泽鲜亮的大红公鸡的羽毛,将羽毛用线缠在小鱼钩上,缠成蚊蜢状并带有两个小翅膀。到河边就地取材折一根长柳条当鱼竿。一竿一线一钩不用漂不用坠,毛钩甩在水面上,毛钩被湍急的河水冲得上下跳动,就象小飞虫、蚊蜢在水面上一样,细鳞、花翅子鱼最喜欢吃活食,就会游过来将毛钩一口吞下,这时掌握好时机,手抬竿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被挑出水面,但一个地方不能钓太久,几条鱼上来后就没有鱼了,得换地方。

我在小根河施工时经常去小河边甩毛钩,每次都能钓上来很多鱼。六八年我们呼玛中学十级二班去三卡乡宽河大队黑山头“支农”,当地老乡甩毛钩的钓具与我们的毛钩有所不同。宽河的河面较宽,水较深,大鱼多。他们做的毛钩是用獾子的皮毛做成的。獾子皮毛油性大,不沾水,又有浮力,在水中不容易下沉。把獾子带毛的皮用线缠在较大的钩上,露出钩尖,缠成椭圆形,叫“毛蛋钩”,在湍急的水面上象一个毛绒绒的小老鼠上下跳动,是哲罗、狗鱼的美食,钓上来的都是大鱼。一个“毛蛋钩”能用很长时间。这种毛钩与我们的不一样,各有特色。

用鱼竿钓小鱼

小时候常去河边、泡子边钓小鱼。放暑假时,同学们结伙扛着鱼竿,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蚯蚓,拎着小筐小桶,奔向了河边。做鱼竿很简单,选一根又长又直的小落叶松去掉皮后晒干,在竿的一端绑上一根从旧竹笤帚拆下来的竹梢,竹梢很有弹性,在当年有这种竿算是最好的了。线坠是自己制作的:在砖上钻一个眼,呈锥形,一个U形细铁丝倒插在砖模中,将加温后的铅水倒入模中,冷却后取出来,就是一个上好的铅坠。在江河有急流的水中用铅坠,在水泡子中钓鱼不用坠,要用漂;折一个干木棍绑在线上当漂,再系上三四把小钩,每当小鱼咬钩时,漂就会点头,钩上鱼多时,会把漂拽到水下,每个钩上都会有鱼,没有空钩。有时猛的提竿,鱼钩就会挂到小鱼的肚皮上。

傍晚,每个小朋友都会拎几斤小鱼回家。

王泽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41780.html

更多阅读

3G流量免费送!联通3G网龄升级计划来了 3g网龄升级计划

目标对象:新入网3G用户和正常在网的3G用户开通时间:即日起一、产品说明3G用户可免费申请加入3G手机流量网龄升级计划,根据用户参加网龄升级计划后的时间,赠送不同的省内流量,加入时间越长,赠送越多,赠送期为24个月。具体如下:

声明:《打鱼 免费送分打鱼可退现金》为网友情到深处无怨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