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最终结局
藏族伟大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逝世,距今已经三百多年了。我们知道,这位天才只活了24岁,他是不幸被卷在西藏、蒙古和清廷的政治斗争旋涡中夭折的。
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宇松地方的一个信仰密宗佛教的平民家庭。当时西藏的主政者第巴·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喇嘛逝世后,一面密不发丧,一面将他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15年后,事情败露,桑结嘉措在受到清廷严厉追究时,将他正式立为六世达赖,但又得不到代表清廷在西藏驻军首领拉藏汗的认可。拉藏汗上报皇帝说他是假达赖。康熙皇帝下诏将他送来北京。结果在青海湖“病故”,结束了悲剧的、短暂的、而又不平凡的诗人的一生。
多年来,我在研究仓央嘉措的生平和诗歌的过程中不时发现,对于他的结局,一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总起来说主要是他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死与未死的问题。即有些人认为他在奉诏晋京的途中英年早逝了,有些人则认为他在途中走脱了。前一种说法可以称为“早逝说”,后一种说法可以称为“遁去说”。下面分别摘引这两种说法的部分例证资料。
持“早逝说”的有:
1、《清史稿·列传·藩部(八)西藏》:〈康熙〉“四十四年桑结以拉藏汗终为己害,谋毒之,未遂,欲以其逐之。拉藏汗集众讨诛桑结。诏封为翊法恭顺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达赖,诏送京师。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卒年二十五。时康熙四十六年。”
2、《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七》:“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驻札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报称: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
3、释妙舟《蒙藏佛教史》第四篇第三章第七节:(仓央嘉措)“年至二十有五,敕入觐。于康熙四十六年行至青海工噶洛地方圆寂。”
4、于道泉《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拉藏汗乃取得皇帝之同意,决以武力废新达赖而置之死地。即以皇帝诏,使仓央嘉措往北京。而以蒙古卫兵及一心腹大臣伴行。路过哲蚌寺前,寺中喇嘛出卫兵之不意,将仓央嘉措劫去。卫兵遂与寺中喇嘛开战,攻破哲蚌寺复将仓央嘉措夺回,带往纳革刍喀。康熙四十五年(1706)仓央嘉措二十五岁,在纳革刍喀被杀。而依照汉文的记载则说他到纳革刍喀与青海之间患水肿病而死。”
5、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假达赖行至青海,病死,时年二十五岁,康熙四十六年也。”
6、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公元一七0六年(康熙四十五年),仓央嘉措在解送途中,病死在青海湖畔。”
7、葛桑喇《一个宗教叛逆者的心声》:“行至青海湖畔,被拉藏汗派去的人杀害。”
8、王尧《第巴·桑结嘉措事迹考》:“当第巴桑结嘉措被杀的第二年,仓央嘉措便紧跟着断送在和硕特拉藏汗的手中,死在青海湖畔遂解的途中,……被弄死在青海。”
9、曾文琼在《历史知识》〈1981年第2期〉上撰文说:“六世达赖在戒备森严的蒙古包中,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诗歌朋友们和情人仁增旺姆……感慨地写道:‘在东山的高峰,云烟缭绕的山上,是不是仁增旺姆,又为我烧起神香!’1706年6月27日,六世达赖被押送北京。行前他还通过一个藏兵把他写给仁增旺姆的诗交给她,他又写了一首离别的诗:‘白色的野鹤呀,请你借给我翅膀,我不去远方久住,只去理塘一趟。’……据说,行至青海湖畔,被拉藏汗谋害。”
10、杜齐(G·Tucii)《西藏中世纪史》:“在黑河附近,仓央嘉措丧命。”
11、伯戴煦(L·Prteeh)《SHINA AND TIBETIN THEEARLY18THCENTARY》:(仓央嘉措)“于1706年11月14日死于公噶瑙湖附近。虽然按意大利传教士的说法,传闻他是被谋害的,但汉、藏的官方记载都说他死于疾病。而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他的真实性。”
12、贝尔(C.BELL),柔克义(W.W.ROOKHILL)等人,也均持此种看法。
由于仓央嘉措的诗歌成就巨大,在西藏流传甚广甚久,又由于他的遭遇直接关系到当时西藏的政教历史,所以也成为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对他结局也有种种记载。
综上所述,一致认为仓央嘉措是在赴京途中死去的,略有不同的是死亡的具体地点,他们分别记述为“青海道”、“西宁口外”、“工噶洛”、“青海”、“青海湖”、“黑河附近”、“公噶瑙湖”等处,总之未超出西宁以西那曲以北的地域范围。再一个不同之点就是,仓央嘉措到底是怎样死的,他们分别使用的是“死”、“病故”、“圆寂”、“丧命”、“被弄死”、“被谋害”等词句。其实不是病故就是被谋害,只有这两种可能,而没有第三种可能,因为藏族人的观念和习俗是不赞成自杀的,何况仓央嘉措也完全没有自杀的必要和理由。
对于仓央嘉措的享年,有的说24岁,有的说25岁。他诞生于公元1683年,逝世于1707年,应当是24周岁,25岁是按虚岁说的。
持“遁去说”的有:
1、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卷六第六节:“次因藏王佛海与蒙古拉桑王不睦,佛海遇害。康熙命钦使到藏调解办理,拉桑复以种种杂言谤毁,钦便无可如何,乃迎大师晋京请旨。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之时,大师乃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2、《仓央嘉措秘传》(藏文全名是《一切知语自在法称祥妙本生记殊异圣行妙音天界琵琶音》)。作者名叫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伦珠达吉,又名拉尊·阿旺多尔济,是阿拉善旗的蒙古人。书成于公元1757年,以第一人称记叙仓央嘉措亲口的讲述,说仓央嘉措在去北京途中行至更尕瑙尔,施展法术,于夜间向东南方向遁走。去过打箭炉、峨眉山,又回到西藏的拉萨、山南,还去了尼泊尔、印度,再返回西藏及西宁,最后在今内蒙古的阿拉善旗圆寂。
3、庄晶先生(《仓央嘉措秘传》一书的汉文译者)“认为他在衮噶瑙出走后,最后归宿于阿拉善旗的可能系性极大”。他还介绍说:贾敬颜先生曾在阿拉善旗考察,“文革”前广宗寺还保存着六世达赖的肉身塔,50年代,寺内主持还出示过六世达赖的遗物,其中有女人的青丝等。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尔盟阿拉善旗情况》中说:行抵衮噶瑙后,六世达赖于风雪夜中倏然遁去。先往青海,复返西藏,最后来到阿拉善旗班自尔扎布台吉家,时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三十四岁以后收班自尔扎布台吉的儿子阿旺多尔济为徒,并在当地弘扬佛法。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64岁时坐化。阿拉善旗有八大寺庙,据说其中著名的广宗寺(建成于1757年,位于贺兰山中)即阿旺多尔济遵六世达赖的遗愿所建。内有六世达赖的遗体,供于庙中七宝装成的切尔拉(塔式金龛)内。遵仓央嘉措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即上师),名德顶格根。阿旺多尔济任第一代“喇嘛坦”。另传甘肃中卫的一个汉人,因敬奉六世而得子,便替他修了一座庙,庙名朝克图库勒(藏语名班第扎木吉陵),即八大寺的昭化寺,六世达赖坐化后,遗体也曾浮厝于此庙。
5、玛·乌尼乌兰在发表于1982年4月24日《阿拉善报》的《再见了,歌的海洋,歌手之乡》一文中说:阿拉善宗教中心广宗寺遗址赛音希日格(在三尾峰与牧仁峰之间),山口有一股清泉,叫拉先泉,是这里的五大泉之一,据说是六世达赖仓洋扎木苏用手杖捅出的一口清泉,饮了吉祥如意。
6、有民间传说讲,仓央嘉措带着刑具行至青海扎什其地方,忽然失踪,用大法力从刑具中脱身,即往五台山住了几年,后到阿拉善旗为蒙人牧羊。羊被狼吃,大师受主人责斥,乃把狼领到主人面前说:“羊是它吃的,你同它论理吧。”蒙人大奇,始知为仙,终知为达赖。
7、尹明举在他搜集整理的《达赖六世情歌·小序》中说:“据说他还到过云南,这组情歌也就采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
8、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上编·六:“另据藏文十三世达赖传所载:‘十三世达赖到山西五台山朝佛时,曾亲去参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闭关坐禅的寺庙。’根据这一记载来看,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送到内地后,清帝即将其软禁在五台山,后来即死在那里,较为确实。”
9、西北民族学院教授、次旦夏茸活佛1981年亲口对我说过:“仓央嘉措开始不信佛,经过一番波折而相信了,后半生弘扬佛法。”
综上所述,都认为仓央嘉措在青海途中走脱了,而且去了内地和国外许多地方。只是对于圆寂的地点有阿拉善旗和五台山两种说法。
关于仓央嘉措的结局虽然众说纷纭,看来,其消息来源和文字根据并不复杂。显然,“早逝说”的根据主要是清史的官方记载,“遁去说”的根据则主要是阿旺多尔济的那本《秘传》,其它多属于辗转抄引或者借题发挥。
我是同意“早逝说”的。理由如下:
第一,清史的官方记载虽非绝对准确,一般说来都是依据正式的文摺档案作出,不同于道听途说或稗官野史,是比较可*的。而《秘传》的许多情节是玄虚的,有些类似神话小说,可*性的程度显然较差。总之,说仓央嘉措并未死于青海的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强。而且,既然说他后来信佛了,到处弘扬佛法,为什么又说在他的遗物中还有女人的青丝?(这一点倒是很符合他这位痴情诗人的人物性格!)矛盾是明显的。
第二,我们考察一下人们的心理便会发现,历史上有个常见的现象,即人们普遍恐惧、仇恨的和普遍爱戴、同情的这两种人死去之后,往往会有“没死”的传说出来。这种传说的产生无疑是感情方面的原因,对于前者是基于怕,实质上是担心他没有真正死掉,是心有余悸的反映。对于后者是基于爱,实质上是希望他依然活着,是痛惜怀念的表现。前者如希特勒,二战后人们对他死与未死的说法就持续了许多年。后者如杨贵妃,有的说她并未死在马鬼坡,而是去了日本,现在日本还有她的坟墓。因此,人们对于所敬爱的诗人、所同情的弱者仓央嘉措,当然极其不愿接受他早逝的事实,产生出“遁去”的传说是非常可能的,合理的。然而,也只是个传说而已。
第三,仓央嘉措作为一个24岁的孱弱青年,在强悍的蒙古军队的押送下,在冬季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上,在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荒滩野岭中,能够走得脱吗?即使侥幸逃出,也得冻饿而死。
第四,持“遁走说”者说仓央嘉措于64岁圆寂。那么,他作为一个创作欲望旺盛的诗人,在24岁以前就写了大量的好诗,而在以后的40年间,竟然再没有一首诗歌流传下来,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第五,第巴桑结嘉措因对五世达赖之死秘不发丧,勾结向清廷闹分裂的噶尔丹,企图武力驱逐蒙古驻军等问题,久已获罪于康熙皇帝和拉藏汗,仓央嘉措作为第六世达赖喇嘛正是他主持选定的,在他战败被杀以后,仓央嘉措就成了使各方都感到烫手的人物,实际上,拉藏汗很想除掉这个同桑结是一伙的“假达赖”,而康熙皇帝也没有理由给予保护,所以,仓央嘉措被谋害在晋京途中是必然的结局,上报他“病故”并毁弃其遗体也是必然会采取的做法。政治斗争是非常无情的。我很强调我的这一分析。
仓央嘉措英年早逝了,他的肉身也已无处可寻。但是,他的诗歌活着,他的精神活着。他的诗魂不灭,他的诗魂永在,在西藏的雪山冰河上闪亮,在浩瀚的青藏高原上飘荡,在中华民族的诗坛上飞翔,在中外读者的心中歌唱。谨以此文纪念仓央嘉措诞生320周年。他诞生在西藏门隅地方,时间是清康熙廿二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猪年,正月16日。公元1683年。
【附记】本文曾发表于《中国西藏》2003年第4期,《西藏文学》2003年第4期,原题为《不灭的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