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所示:枝茎带紫色。
上图所示:枝茎带紫色。
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茄科曼陀罗属半灌木状草本。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叶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顶端急尖,有时亦有波状牙齿,侧脉每边3~5条,直达裂片顶端,长8~17厘米,宽4~12厘米;叶柄长3~5厘米。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长4~5厘米,筒部有5棱角,两棱间稍向内陷,基部稍膨大,顶端紧围花冠筒,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随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花冠漏斗状,下半部带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紫色,檐部5浅裂,裂片有短尖头,长6~10厘米,檐部直径3~5厘米;雄蕊不伸出花冠,花丝长约3厘米,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密生柔针毛,花柱长约6厘米。蒴果直立生,卵状,长3-4.5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生有坚硬针刺或有时无刺而近平滑,成熟后淡黄色,规则4瓣裂。种子卵圆形,稍扁,长约4毫米,黑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广布于世界各大洲;我国各省区都有分布。常生于住宅旁、路边或草地上,也有作药用或观赏而栽培。全株有毒!含莨菪碱,药用,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掺合油漆用。
本种包括了通常一些文献中所记载的三个种,它们的区别可作出以下检索表:
1. 果实表面有坚硬针刺 。
2. 花白色;茎枝淡绿色——————1. 曼陀罗 D. stranmonium L.
2. 花紫色;茎枝带紫色——————2 紫花曼陀罗 D. tatula L.
1. 果实表面无针刺;花白色—————3. 无刺曼陀罗 D. inermis Jacq.
在这三个种中,也有人将后两种作为前一种的变种处理,即:紫花曼陀罗D. stramonium L. var. tatula Torrey;无刺曼陀罗 D. stramonium L. var.inermis (Jacq.) Schinz etThell.。近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植物学家对本属的草本种类进行了全面的实验分类学的研究证明:花白色或紫色,果实表面有刺或无刺,只仅仅是一对基因显性和隐性的不同,它们在遗传上是不稳定的,在进化上也是无意义的。事实上,在自然界这些类型也是变异的,作者在我国青海省西宁地区同样看到在生长着许多紫花、果有刺的植株中,也杂生着花淡紫色、果实表面无刺而平滑的植株。故这些类型自然是一个种,取其最早的名称:D.stramonium L.
曼陀罗的明显特征:果实直立生,规则4瓣裂;花萼筒部呈5棱角;花冠长6~10厘米。
毛曼陀罗(Daturainnoxia ),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草本。高1~2米,全体密被细腺毛和短柔毛。茎粗壮,下部灰白色,分枝灰绿色或微带紫色。叶片广卵形,长10~18厘米,宽4~1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不对称近圆形,全缘而微波状或有不规则的疏齿,侧脉每边7~10条。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或斜升;花梗长1~2厘米,初直立,花萎谢后渐转向下弓曲。花萼圆筒状而不具棱角,长8~10厘米,直径2~3厘米,向下渐稍膨大,5裂,裂片狭三角形,有时不等大,长1~2厘米,花后宿存部分随果实增大而渐大呈五角形,果时向外反折;花冠长漏斗状,长15~20厘米,檐部直径7~10厘米,下半部带淡绿色,上部白色,花开放后呈喇叭状,边缘有10尖头;花丝长约5.5厘米,花药长1~1.5厘米;子房密生白色柔针毛,花柱长13~17厘米。蒴果俯垂,近球状或卵球状,直径3~4厘米,密生细针刺,针刺有韧曲性,全果亦密生白色柔毛,成熟后淡褐色,由近顶端不规则开裂。种子扁肾形,褐色,长约5毫米,宽3毫米。花果期6~9月。广布欧亚大陆及南北美洲;我国大连、北京、上海、南京等许多城市有栽培,新疆阿尔泰地区、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省区有野生。常生于村边、路旁。叶和花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全株有毒!含莨菪碱,药用,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掺合油漆用。
毛曼陀罗的显著特征:全体密生细腺毛及短柔毛;蒴果俯垂生,表面密生细针刺,针刺有韧曲性,全果亦密生灰白色柔毛。
洋金花(Daturametel ),也叫白花曼陀罗,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直立草木而呈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稍木质化。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圆形、截形或楔形,长5~20厘米,宽4~1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短齿或浅裂、或者全缘而波状,侧脉每边4~6条;叶柄长2~5厘米。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筒状,长4~9厘米,直径2厘米,裂片狭三角形或披针形,果时宿存部分增大成浅盘状;花冠长漏斗状,长14~20厘米,檐部直径6~10厘米,筒中部之下较细,向上扩大呈喇叭状,裂片顶端有小尖头,白色、黄色或浅紫色,单瓣、在栽培类型中有2重瓣或3重瓣;雄蕊5,在重瓣类型中常变态成15枚左右,花药长约1.2厘米;子房疏生短刺毛,花柱长11~16厘米。蒴果近球状或扁球状,疏生粗短刺,直径约3厘米,不规则4瓣裂。种子淡褐色,宽约3毫米。花果期3~12月。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普遍栽培;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常为野生,江苏、浙江栽培较多,江南其它省和北方许多城市有栽培。常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住宅旁。叶和花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花为中药的“洋金花”,作麻醉剂。全株有毒,而以种子最毒!本种包括了通常栽培的重瓣曼陀罗D.fastuosa L.根据实验分类学研究,它们应是同一个自然种,后者是人工培育的类型。
洋金花的显著特征:全体无毛或仅幼嫩部分有稀疏短柔毛;蒴果斜升至横向生,表面针刺短而粗壮。
木本曼陀罗(Daturaarborea 或Brugmansiaarborea),茄科曼陀罗属落叶小乔木。高2米余。茎粗壮,上部分枝。叶卵状披针形、矩圆形或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不对称楔形或宽楔形,全缘、微波状或有不规则缺刻状齿,两面有微柔毛,侧脉每边7~9条,长9~22厘米,宽3~9厘米;叶柄长1~3厘米。花单生,俯垂,花梗长3~5厘米。花萼筒状,中部稍膨胀,长8~12厘米,直径2~2.5厘米,裂片长三角形,长1.5~2.5厘米;花冠白色,脉纹绿色,长漏斗状,筒中部以下较细而向上渐扩大成喇叭状,长达23厘米,檐部裂片有长渐尖头,直径8~10厘米;雄蕊不伸出花冠筒,花药长达3厘米;花柱伸出花冠筒,柱头稍膨大。浆果状蒴果,表面平滑,广卵状,长达6厘米。原产美洲热带;我国北京、青岛等市有栽培,冬季放在温室;福州,广州等市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则终年可在户外栽培生长。叶和花含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本种所属的组,木本曼陀罗组(Sect.Brugmansia),1805年Persoon作为一个独立的属,命名为Brugmansia,属的模式种是B. candidaPers.,在1833年Berhardi认为Persoon所提出的特征:光滑而不规则开裂的蒴果,在曼陀罗属的另一个组Ceratocaula中同样是存在的,因此将它作为曼陀罗属的一个组。后来,国际上就形成两种意见,有的认为应独立成一属,有的认为应作为曼陀罗属的一个组,我们采取了后者,因为作为独立属所根据的征状:果实俯垂、不规则开裂、表面光滑及其组织肉质等和曼陀罗属的Ceratocaulis组是共同的,这样通过该组就和曼陀罗属的其它组,如洋金花组(Sect.Datra)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将本种放在曼陀罗属。
木本曼陀罗的明显特征:小乔木;花俯垂生;果实为浆果状,表面平滑,俯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