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假期,我又把珍藏的《围城》翻阅了一遍。字里行间的诙谐幽默至今仍如初读时那般能令人开怀一笑。只是,每当读到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总不免内心生出许多的感慨。唐小姐这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子”在钱仲书先生笔下,在方鸿渐眼中是那般的清新脱俗,以致于方鸿渐立刻便想给她留个好印象。在一番卖弄口舌之后,方鸿渐多少给唐小姐留了点油嘴滑舌的“印象”。而就在方、唐二人相识的当天,赵辛楣误以为方鸿渐是他的情敌,故一见面就对方鸿渐傲慢无礼。一边是冷嘲热讽,一边是自卫反击,这无疑是苏文纨最可夸耀的时候,而聪明伶俐的唐晓芙彼时正“云端里看厮杀”,“悠远淡漠地笑”。
赵辛楣在苏小姐面前背诵他对时局的精辟见解,方鸿渐甚觉无趣,想与唐小姐攀谈,可唐小姐聪明得有点“坏”,故意“听得津津有味”。初次见面,赵便对方拂袖而去。唐小姐在临走前也不失时机地、狡猾地揭方鸿渐的短。
出得门来,鸿渐已然忘不了那活泼可爱的唐晓芙,起初是懊恼“唐小姐的男朋友很多,也许已有爱人”,后来又经过“逻辑推理”得到了些许自我安慰。鸿渐因为按捺不住心里的快活,又不小心弄伤了手,却将这笔帐算到唐晓芙头上。青年男子见到自己钟爱的姑娘,所生发出的那种一厢情愿的美好憧憬,此刻在鸿渐心中如鲜花般绽放。
第二天,唐小姐早早地到苏家等着看“戏”,倨傲的赵辛楣倒是很入戏,而方鸿渐因为已经明白他与赵只是一场误会,“还对辛楣善意的笑”。不明个中奥妙的唐小姐自然“藏不了脸上的诧异”。那一日,方鸿渐与唐小姐先后遭遇沈太太身上的怪味,“已成了患难之交”,俩人亲密地谈笑,超然于众人之外。其间唐小姐因害羞而“红着脸”,鸿渐更是“快乐得心少跳了一跳”。
方鸿渐的口才很成功地吸引了唐小姐,场面上一度还出现了他跟唐小姐“两口儿平分着一个秘密”。那天的聚会方鸿渐无疑是“目的已达”,只是委屈苏小姐积蓄了许多的醋意与不悦。当然,赵辛楣自认为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唐晓芙心里,方鸿渐只是个健谈、“说话里都是文章”的普通朋友,但方鸿渐可不会“安份”的,他快乐得睡不着觉,想像着心爱的人儿近在咫尺,并一遍遍地重温白天里她的笑容、她的声音。
方鸿渐谈过多少次“恋爱”,读者无从得知,但在钱仲书先生笔下,一位青年男子的初恋心情跃然纸上,令人心动。
文静的唐小姐颇有少女的那种逆反心理,而苏小姐的故意缺席无意中成全了鸿渐与唐小姐的一番深谈。在写信与打电话这两种沟通方式的选择上,唐小姐居然成了鸿渐的半个知己,这令鸿渐又惊又喜。接下来的折扇事件,让鸿渐与唐小姐的关系又近了一层,鸿渐的幽默风趣总能令唐小姐开怀而笑。当然,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一个渐进成长的过程,男女之间的恋爱也不例外。鸿渐与唐小姐之间的交往经过一段段地接近、接触,渐渐地向爱情靠拢。起初,“恋爱时几百遍讲不厌、听不厌的话,还不到讲的程度”,那时俩人总不免相对沉默。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鸿渐“见了唐小姐七八次,写给她十几封信”。收到唐小姐的首封回信时,他激动得在夜里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回味唐小姐信中的文字,他已深深地爱上这个小女孩。到后来,鸿渐写给唐小姐的信逐渐变成了“一天天的随感杂记”,也成为了他对唐小姐的“窃窃私语”,情人间的“见面有瘾的”,“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仲书先生真是把恋人间的那种浓浓的思念以及相爱时的甜蜜用文字形容得贴切而真实。“渐渐地恨不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每一个经历过甜美爱情的人都会对这些文字充满同感,读到《围城》里的文字,相信很多人都会深深地“入戏”。
情感上的过来人总劝说后来者“恋爱时不能脚踩两只船,否则必有翻船的结局”。方鸿渐本无心脚踩两只船,可他还是翻船了。他的一只脚被苏文纨抱得太紧,起初他是“心太软”,不忍也无足够的勇气拒绝苏小姐的种种美意,后来以致于他“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在暮春早夏情人的月光下,他无可奈何地吻了苏小姐。苏小姐做起了幸福的“傻子”,可鸿渐“悔得一晚没睡好”,并“提心吊胆,只怕还有下文”。
一边是唐小姐的纯情,一边是苏小姐的盛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方鸿渐也不想兼得,他深知再这样拖拖拉拉必定会出乱子,这次他是真的下决心要“绝了旧葛藤”。方的坦白与道歉在苏看来都是对她的羞辱,苏一向自恃甚高,她本以为在爱情上已胜券在握,却没想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自作多情,与方的交往顶多算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自觉感情上受了欺骗的苏恼羞成怒,愤而向唐小姐揭了方鸿渐的老底,与苏小姐“划清界限”后,鸿渐几次拜访唐小姐都扑了空,他微觉事情有些不妙。煎熬几日后,鸿渐终于见到了唐小姐,只是她已“毫无平时的笑容”,而是“出来时手里拿个大纸包”。鸿渐顿时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多日积攒的“勇气全漏泄了”。
“方先生”——“唐小姐”,两人彼此都还原为最初的称呼。自从苏小姐对唐小姐讲述了方鸿渐在男女恋爱上的“光荣史”后,唐小姐简直是又生气又伤心,见到方鸿渐后,一席决裂的话“咄咄逼人”,直令鸿渐羞愧难当。唐小姐毕竟还爱着方鸿渐,只是她“愈心疼,愈心恨,愈要责罚他个痛快”——她的小姐脾气此时已变成了既想抛弃、又想维护的可怜的自尊。“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这本是唐小姐在爱恨交加的时刻说出的一句言不由衷的气话,可鸿渐已听得“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唐小姐见他这个样子,“鼻子忽然酸了”,可她偏偏忍着不哭,这是她性格中倔强的一面使然。鸿渐经受不住心灵的风吹雨打,终于“绝望地明白”唐小姐分手的决心。
鸿渐默然告辞,唐小姐依依不忍,在心里一遍遍地挽留着鸿渐,可终究说不出口。鸿渐走后,她已是“疲乏懊恼”。鸿渐心中苦闷,麻木地站在滂沱大雨里淋着,这让唐小姐在楼上窗口看得“心溶化成苦水”,唐小姐顿生悔意,只是心中似乎还想考验心爱的人“一分钟”,一旦过了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考验期,她断然要放弃自尊,让鸿渐回到自己身边。读到此处,不忍见鸿渐与唐小姐一对恋人就此分手的读者定要在心中为鸿渐加油鼓劲,定想让鸿渐在大雨中多淋上几秒钟,直等到唐小姐回心转意。只可惜作者钱仲书先生并未让这部分读者如愿遂心——未及唐小姐请鸿渐回来,鸿渐已兀自“开步走了”。
我也是上述读者之一,希望看到鸿渐与唐小姐在那个雨天悲欢离合,希望看到唐小姐扑在鸿渐让雨淋得透湿的怀里大哭一场,希望看到唐小姐因心疼爱人而不可抑止的眼泪,还有鸿渐百感交加的泪水。可惜,我们这部分读者不但没有看到鸿渐与唐小姐的重归于好,反而看到了他们在“分手”之后紧接着的一场误会,鸿渐在电话里“骂”完唐小姐后“垂头丧气”,而唐小姐挨骂后简直“人都发晕”。
她心里的痛一时半会儿是散不出的,因为她真真实实地在心里面爱过方鸿渐这个男人。收到鸿渐退回的信,想像着鸿渐过去的好,她心里怎能不揪心似的痛,可覆水难收,脾气高傲的唐小姐,“宁可忍痛至于生病”。她是如此的楚楚可怜,想必绝大多数读者并不会把她归咎为一个绝情的人。唐小姐病倒了,苏小姐自然有义务而且也有兴趣来探望她,来陪她。只是在与恋人决裂这件事上,这位心地善良、不谙事世的唐小姐多半是不会怨恨她表姐的。
接下来的日子,鸿渐由麻木到心痛,甚至时常会有遗世遁形的孤苦感。他也曾想象着能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场合意外地遇到那个令他心痛但至今仍深爱着的女孩。想象着再见时他那骄傲的冷漠,甚至想象揽着一个美丽胜过唐小姐的女人令唐小姐伤心,想象着他的“残忍”会令唐小姐落泪。可是想象终归是想象。他丰富的想象力应该在“分手”的那个雨天得到发挥,他应该想象得出在他离去的痛苦的背影之后,有一颗同样痛苦的心曾那么深切地盼望他的回转。或者,他应该想象得到,如果他放下些许的自尊,手捧鲜花重新站到唐小姐的窗前,那时上天将还他一个微笑如阳光般的晓芙!
可惜,想象既是鸿渐的想象,更是作者的想象,大约钱仲书先生并不愿方鸿渐得到如此可人的女子。
在失恋的日子里,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已全然变味,“心疲弱得没劲起念头”。无奈之下,鸿渐只得借去三闾大学任教一事避开这许多的尴尬与不悦。苏文纨嫁给曹元朗之后,赵辛楣这才对一些事情恍然大悟。其一,他对苏文纨或多或少有点自作多情;其二,方鸿渐并非他的“同情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鸿渐对唐小姐依旧“余情未断”,为了在言语上“袒护”唐小姐,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曾与赵辛楣动过气。
在去三闾大学的船上,辛楣向鸿渐谈起苏文纨的婚礼,他有意无意地提到参加婚礼的唐小姐,这不由得令沉淀着痛苦的鸿渐的心又泛起波澜,这疼痛里伴随着令人心酸的希冀,仿佛“黑夜里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要船,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反显得睽隔的渺茫”。钱仲书先生真是描绘心理活动的高手——彼时的方鸿渐本已在竭力回避与唐小姐有关的一切记忆,可辛楣的谈话偏偏又令他见到了“自己梦寐不忘的脸”。那晚睡在船舱里,鸿渐心里的痛便如未完好的旧疮忽然迸裂般“直逼上来”,他只得向辛楣胡扯些谈话借以驱散那渐又聚集而来的痛。船上那夜的“睡眠既像唐晓芙那样的不可追求”,痛苦便不可抑住地“蚕食虫蚀着他的心”。
好在时光的流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初恋时的喜悦,也包括恋人决裂后的痛楚。去三闾大学的一路艰辛让方、赵二人再无多余的心情去追忆往日情怀,僻僻山村的寂寞、三闾大学的枯燥生活让孙柔嘉、方鸿渐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在“围城”中诠释着《围城》关于婚姻、事业的切身体会,我们在《围城》外品尝着并非他们所能独享的酸甜苦辣。常记得,钱仲书先生佳作传世,并非只为向我们讲述几个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一部《围城》就是一幅人生的画卷,个中深味,可待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