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参加了五个培训:合肥市骨干教师培训、合肥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安徽省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专题远程培训、校本培训。每个培训都有作业,即使是我们的校本培训也要有一篇读书笔记和一篇读书心得。以下是本人的安徽省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专题远程培训作业。欢迎您的点评!
相对中的有效和绝对中的无效
----评析人教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片断
合肥38中康海平
在完成本次培训的作业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
纵观人教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片断,个人觉得既有其有效性,又有其无效性。但总体来说,不符合“有效教学”的理念,因而也算不上优秀的教学设计。
关于该片段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有课堂导入、讲授新课等环节。
第二,注重细节,过渡自然,节省教学时间。如“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唤,各路军阀之间的统一兼并战不可避免,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其中最具影响的两场战役。”
第三,注重史料教学法,教学中史论结合。如关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后果,该设计是先出示两则材料: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再让写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是教师总结。
关于该片段的无效性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过于单一,难有效果和效益。只有简单的问答式的提问,没有学生活动。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容易是学生听觉疲劳,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无从谈及“效率”和“效果”。其实,该教学片断很容易设计出课堂活动的环节:如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组学生分别讲述,另外两组学生当评委……这个活动如果提前布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的养成等等都是不言而喻的。再如,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表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
第二,板书结构不明显,层次混乱。以下是该教学设计片段中节选的,按照“1-(1)”两级序列号的结构,该设计的思路应该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显然,这种关系不够合理。
1、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 |
时间 | ||
地点 | ||
交战双方 | ||
结果 | 胜 败 | 胜 败 |
影响 |
(1)官渡之战
对于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七年级孩子来说,条理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孩子们条理性的养成。毕竟,条理性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之一。如果连教师教学设计的板书结构都是混乱的,学生的条理性又从何而来?教学效果和效率有从何谈起?
第三,一语三顿,问题设置拖泥带水,不利于提高效率。如:提到三国,同学们应该知道很多与这段历史相关的影视、电视剧、戏曲。那么这些作品中描述的人和事是否真实?学完这课同学们可以辨别一下。个人认为:既然提到“作品中描述的人和事是否真实?”为何不一气呵成,及时解决这个话题,而是要学完这课再辨别?
总之,个人认为:人教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片断不算成功的有效教学设计。
附:人教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片断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个歇后语竞猜游戏,我说上句,看哪组最快能对出下句?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生:略
那么,这些歇后语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哪个时期的?
生(预想):三国时期
师:提到三国,同学们应该知道很多与这段历史相关的影视、电视剧、戏曲。那么这些作品中描述的人和事是否真实?学完这课同学们可以辨别一下。
二、讲授新课:
师: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国家内忧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地方军阀势力在此情况下逐渐膨胀起来,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我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动荡时期。(结合地图册P3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军阀割据,彼此混战,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请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对国家会有什么样的期盼?
生(预想):结束战争,早日统一,过上安定的生活……
师: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唤,各路军阀之间的统一兼并战不可避免,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其中最具影响的两场战役。
1、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 |
时间 | ||
地点 | ||
交战双方 | ||
结果 | 胜败 | 胜败 |
影响 |
(1)官渡之战
【学法指导】描述战争从以上五个要素把握,教师示范把几个关键词连成完整的句子,学生归纳另一场战役。
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