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大附中与吉大附中,一个师大附中普通老师的个人看法
自从2010年吉大附中办高中部,我就听到过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声音,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对社会,对家长,对孩子,甚至对师大附中,都是一件好事儿。
对社会对家长对孩子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吉大附中初中的教育成果一直受到广泛认可,师大附中高中部老师们一直很认可吉大附中初中学生的质量,很多吉大子弟的孩子在师大附中高中部有非常好的发展,成为两个学校共同培养的骄傲,因为吉大子弟初中教育的成功,让人们对其高中教育也充满期待,社会上增加一份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们又多一份选择,实在是一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长春市基础教育的好事。之所以还说对学校是件好事,是因为在吉林的基础教育界,师大附中已经独占鳌头好多年了。我看到过一则小故事,说一个大草原里的猛虎因为没有天敌,整个种群都在退化,后来老虎因为狮子的出现再展雄威,我甚至希望这个新出现的学校是个狮子,能有让老虎震撼的力量。
但最好不是这样的震撼:昨天高一年级休息,所以我没看到报纸,今天早上到校才看到有关吉大附中高中部宣传教师队伍的报纸——报纸上登出几位师大附中教师到吉大附中任教的消息,再看同事们谈起的人人网学生们的反应,原来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一场震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理解每个组织每个个人的做法,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件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丑陋的东西,作为教育者作为教育实体,其实,每个时刻的每个做法都在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价值判断,我只希望,别让这件事情影响到正值高考备考的高三孩子们,别让参与其中的孩子们怀疑竞争可以阳光而健康的事实,别让孩子们因为情感而失去对事实的客观判断。谈一下只代表个人的看法:
一、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是拿教师的流动进行炒作是不正常的
正像师大附中的大门一直面向全国优秀教师开放一样,我们一样理解和欢迎其他学校向优秀教师敞开大门的做法。我是2004年回到师大附中的,伴随着师大附中01和04年扩招,同期招聘很多各地优秀教师,如果没记错的话,此次受聘吉大附中的七位教师中,就有六位是那段时间来到师大附中的。教师的流动体现了当今用人机制的灵活性,也体现了对个体选择的尊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我觉得不正常的是:拿老师的流动进行炒作是不正常的。
二、每个教师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和自由,前提是不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利益
对于任何人来讲,从职业的角度讲,都不应该有背叛一说,作为教师,到哪里工作都是为基础教育做贡献,只要在对社会有益的同时找到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就好。我理解几位教师的选择,我也做过相同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大学刚毕业时,父亲重病手术,为了让术后的父亲有地方住,我仓促结婚,嫁给帮我偿还了父亲手术费的人——女儿们的父亲,住进他单位给的二十七平米的平房,由于房间太小,刚出院的父亲和先生住在床上,我住地上,父亲不愿打扰我的生活一月后回到乡下,半年后父亲去逝,当时附中女教师没有分房权,我仍然因为没有房子而不能接寡居的母亲来城里,所以当我面前出现三个条件:作为二级教师的我可以获得一级教师分房权(两室一厅),所带班级可带到初三(我教地理,初三没地理课),工资是原来的二倍。于是我同意转校,我当时觉得,对于学校,年轻的我之去留微不足道,没想到领导会生气,乃至有恩于我的领导也说我忘恩负义,正如当年我无从解释一样,这些离开的老师一定都有理由,只不过一样没有机会向每个人解释。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没有人会轻易选择离开。
不同的是,我经历了附中与其他学校的对比之后,我仍然更欣赏附中的这种包容的文化与充满理想的教育理念,所以我选择又重新回到附中,我永远感激孙鹤娟校长(时任教务处主任)在我临走时在电话里对我说的话“在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个人会换七次工作,所以我理解你的选择,什么时候想回来再回来。”当时我只是一个24岁的刚刚本科毕业两年的老师(甚至可以说相当一个学生),所以我有理由为她的这句话感激一生,是她的这句话让我还有回到附中的勇气,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愿意用更多的热情投入到这份事业中,我相信今天的附中领导仍然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
还有不同的是,当初我选择离开还因为我的去留真的微不足道,当时只有初一初二和高一有地理课,既不中考不高考,我刚刚完成一轮两年的地理教学,我的去留对学生没有任何影响。今天几位选择离开的老师们则不相同,他们正任教于高三,此时正是学生备考的关键时期,选择新岗位可以理解,但是在学生高考前即投入新校工作的做法我无论如何不能赞同,我相信几位老师说的对被登报一事不知情的说法是真实的,如今被利用做了广告,对于他们来讲,既无法对即将离开的学校和学生解释,又无法指责即将服务的学校,真是很尴尬的事情。
三、师大附中教师“转会”引起如此大反响证明了这支教师队伍的优秀
学生们人人网刷屏证明了师大附中教师的魅力,特别是看了人人网上师大附中学生们“飞哥”的议论真的很感动,为孩子们的真诚,为获得那么多学生爱戴的李老师。那些发表言论的孩子大多是10届毕业的学生。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热爱。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对待老师和学校是真诚的热爱,对待老师的选择很理性地判断,这就是师大附中的孩子,真诚而理性,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吉大附中在学生报考之际打出师大附中教师牌更是对附中教师队伍高度认可的表现,虽然在这个对教师对学生的无序争夺过程中让人对当今的教育环境很是失望,在初三学生和家长面临报考选择的这一关键时刻,吉大附中的利用师大附中教师宣传的策略的确是十分有效的。几位选择去吉大附中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但是我相信他们自己也会说,师大附中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的确是非常之多。
四、作为师大附中教师,我特别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
虽然我这样说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我的确曾经把自己单纯地定位成母亲的角色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学校让我喜欢的是,每一个来到附中的孩子都会体验到平等尊重自由的成长氛围,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和老师担负着超过其能力范围之内的责任,在这样的压力条件下,学校里的每位教师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大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的自由。其实,对于学校和老师们,出于自保的最保险做法就是禁止学生从事一切学习以外的活动,既可以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又不用承担各种因活动而带来的风险,但是师大附中不会选择那么做,师大附中正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各方面能力,只要孩子们有自主成长的愿望,每个孩子都会在这里获得平等的成长机会,而且是很多次机会。每个师大附中的毕业生都是学校的一面招牌,身处校园内的孩子也许并不能完全代表师大附中的培养成果,走出校园之后的每个学子的优秀才真正证明了这个培养过程,在我回到附中这几年,我了解到的每个师大附中毕业的孩子都是十分优秀的。
孩子们的优秀体现在什么地方?我看到他们正直善良坦诚、乐观幽默自信坚定、有见解不盲从、心态平和从容、有领袖气质、有奉献精神。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喜爱这所学校还因为我欣赏我所经历的几任校长,从李硕校长提出的五以教学思想,孙鹤娟校长说过“每个附中人都应该是有境界的人。”我也特别赞赏李桢校长的几段讲话,有关如何面对学生,李校长曾经在全校大会上说“希望每个老师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看待,评判你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时候,想一下,如果他(她)是你的孩子,你怎么做,你希望老师怎么做。”“我们要对每一个来到师大附中的孩子负责,让他们在这里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面对社会上不正当竞争现象,她说“我们附中人要有附中人的境界,我们是教育人的机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有教育价值,所以我们要做经得起道德判断的事情。”今天,她说“我们当然希望留住每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是我们不能做没有原则的甚至损害大多数教师利益的事情;我们更希望吸引优秀学生,但我们不能为吸收优秀学生而放弃对每个孩子公平的原则,那将是对其他孩子甚至对社会的伤害。”“学校的核心是学生,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要保证让在这件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高三学生不受到负面影响。”我相信有远见的学生和家长会理解校长的这些话。
五、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包括学校之间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光明的
学校之间争夺优质生源的竞争是正常的,每个组织和个体都会在竞争中不断反思与优化,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只不过当前的竞争手段是不正常的,也许在当前制度不完善社会价值混乱的阶段没有正常与不正常的判断,但是当前的靠有些学校靠出巨资挖生源及师资的做法肯定是不正常的,这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相信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将来的竞争肯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公平,不能让孩子因为看到了竞争背后的手段而失去对竞争这一美好事物的信心。
师大附中有六十年的历史,经历过风霜经历过沉浮,有过很多优秀教师的加盟也为全国各地培养过无数优秀现,最可贵的是有那么多教师对事业的默默坚守和对学生的真挚热爱。很多年后,今天的事情只是一个小小插曲,真正的附中人要用公正客观科学的视角看待这件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有一部分附中人可以有能力再造另一个附中,当是附中和教育界也是社会的幸事。
记得有人问及师大附中保持卓越的原因时,李硕校长说的是“附中保持卓越的法宝是创新。”(大意)附中人应以博大的襟怀面对公平的挑战,在竞争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挑战中锤炼自己的力量。
兼容并包是师大附中的文化,也是师大附中的境界,追求卓越是师大附中人的理想,也是师大附中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