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汇编 - 湖北文艺网 -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
经验材料汇编
目 录
将“一县一品”作为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 武汉市文联
打造木兰传说品牌 繁荣全区文艺创作…………武汉市黄陂区文联
挖掘江夏区文艺资源 推进谭鑫培公园建设……武汉市江夏区文联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县一品” ……………黄石市文联
以“六个一”为抓手 构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 大冶市文联
坚持四个结合,提高“一县一品”创建水平 ………… 襄樊市文联
借助“光未然”名人资源 精心打造特色文艺品牌…老河口市文联
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
推动襄阳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襄樊市襄阳区文联
发掘早期楚文化 增强发展软实力………………………保康县文联
创建文艺“一县一品”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黄冈市文联
打造楹联文艺品牌 创建中国楹联之乡…………………黄梅县文联
倾力打造民间绘画之乡……………………………………团风县文联
让麻城杜鹃名扬天下………………………………………麻城市文联
找准定位 打造品牌………………………………………十堰市文联
把竹溪“山二黄”剧种打造成著名文艺品牌……………竹溪县文联
让郧阳凤凰灯舞大放异彩……………………………………郧县文联
突出特色,把房陵文化圈打造成优秀品牌…………………房县文联
个性与共性互动 品牌与效益共赢………………………宜昌市文联
发挥民间文艺优势,打造区域文艺品牌…………宜昌市夷陵区文联
依托影视剧本 打造“当阳之队”………………………当阳市文联
弘扬屈原精神 繁荣秭归文艺……………………………秭归县文联
我们是怎样抓“一县一品”的……………………………荆州市文联
创新文联工作 服务古城旅游……………………荆州市荆州区文联
搭建创作平台 促进文学繁荣……………………………松滋市文联
创诗联文艺品牌 建洪湖美好家园………………………洪湖市文联
发挥优势显特色 集约资源创品牌………………………鄂州市文联
凸现湖乡特色 打造戏曲品牌…………………鄂州市梁子湖区文联
立足本土特色 打造文艺品牌……………………………荆门市文联
持之以恒培育乡土作家 齐心合力打造文艺品牌………钟祥市文联
开展文艺活动 推动乡村旅游……………………荆门市东宝区文联
发挥地方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联
突出重点抓特色,着力打造“龙船调”文艺品牌………利川市文联
立体打造“土家女儿会”品牌……………………………恩施市文联
传承推介土家摆手舞 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来凤县文联
倾力打造鹤峰作家群………………………………………鹤峰县文联
弹好“六弦琴” 唱响品牌歌……………………………咸宁市文联
打造“嫦娥文化之乡” 树立咸安文艺品牌……咸宁市咸安区文联
让“崇阳提琴戏”越唱越红………………………………崇阳县文联
通山山鼓山歌 世代传承不绝……………………………通山县文联
打造文艺品牌 展示地方特色……………………………孝感市文联
充分挖掘皮影艺术 打造云梦文艺品牌……………………梦县文联
打造漫画品牌 建设艺术之乡……………………………安陆市文联
弘扬传统艺术 打造文艺品牌……………………………汉川市文联
擦亮炎帝故里名片 打造随县文艺品牌……………………随县文联
神农架的“花锣鼓” ……………………………… 神农架林区文联
突出地方特色 打造天门曲艺……………………………天门市文联
“曹禺文化周”品牌的辉煌锻造…………………………潜江市文联
将“一县一品”作为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
武汉市文联
近年来,武汉市文联按照湖北省文联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一县一品”工作,着力打造地域文艺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几点我们的做法:
一、将“一县一品”工作作为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
文联工作重要的职能是“联络、协调、指导、服务”,而“一县一品”工作成为实现文联工作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为基层服务的重要方式,是“联”字工作的具体体现。党组和主席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为是拓展文联工作思路,推动群众文艺活动,增强影响力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强调必须引起武汉市各级文联组织的高度重视,加大工作的研究力度,定期到各级文联进行调查,跟踪服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序推进。
“一县一品”工作,按照省里的要求,就是在每个县市都有一个自己的文艺品牌,从而使全省出现一批文艺品牌,形成“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整体提升全省文艺的综合实力和全国的影响力。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理应在这方面起一个龙头作用,我们感到责任大、任务重,如何有效推进“一县一品”工作,我们认为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根据受众对文艺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 “一县一品”发展目标。
制定“一县一品”工作目标:重点推进城区文联和部分大型企业文联文化品牌的建设,首先抓好有基础、条件成熟的城区,推出典型文化品牌;其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积极打造其他城区和部分大型厂矿企业的文化品牌 ;最终延伸拓面,形成武汉市的“一区一品”、“一企一品”、“一地一品”的工作格局。
二、推出“一县一品”示范文艺品牌,以点扩面,提高文联工作水平
我们认为,“一县一品”工作应从点上入手,从面上推开。注重抓好典型,通过示范典型推进“一县一品”工作面上的延伸。
近年来,武汉市文联对各协会重点部署“一县一品”工作,以此作为协会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惠民的重要方式。我们认真分析了目前武汉市各级文联组织的现状,重点对区级文联、产业文联进行了调查,各协会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认真挖掘各区现有的文化资源,对基础较好,有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重点进行跟踪,提供指导和服务。
在认真调查过程中,我们积极指导黄陂区文联,开展文化品牌打造。木兰山是当地重要的地域历史人文景观,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木兰山的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条件成熟,基础好,前后四年对其进行调研,充分发掘木兰文化的内涵和开发价值。
协会指导主动服务。2004年武汉作协积极参与,组织指导成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作为推进“木兰”文艺品牌的重要研究平台。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论证,挖掘木兰文化资源,先后三次参与木兰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对木兰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确立木兰文艺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帮助他们制定方案、选择项目、制定措施,最终确定黄陂区应打“花木兰”牌。
部门联动加大宣传。一经定位后,积极组织实施,武汉市文联各部门联手,组织了一批文学家和艺术家到黄陂实地采风,以“木兰”文化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帮助编写以木兰山为背景的电影《烽火木兰》剧本,参与编排了大型音乐舞台剧《木兰组歌》,文学院作家创作了40集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剧本,作协为《木兰故里黄陂游》作序,撰写了“异彩纷呈的黄陂文化现象”一文在《武汉作家报》进行推介,宣传造势效果明显,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也得到各方认可。现已成功申遗,“木兰”品牌成为武汉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尝成果,我们受到很大启发,“木兰”文艺品牌推出是双赢结果,一方面黄陂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武汉市文联工作有了重要抓手。“木兰”品牌打造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周期较长,但文联工作确实抓到了点子,受到基层文联积极欢迎和大力支持,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也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一县一品”工作。
三、拓展工作的覆盖面,整体推进,“一县一品”工作初见成效。
黄陂区“木兰”文艺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一县一品”工作是当下文联群众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增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实现形式。在创新文联工作思路、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工作方式改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文艺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我们必须大胆尝试,整体推进“一县一品”工作,及时提出了“‘一县一品’工作要不断扩展外延,不断增加内涵,不断延伸触角”的工作目标。
制定整体推进的工作目标。我们对现状进行认真疏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区级文联是我们工作重点,还需加大工作力度。但工作面不够宽,在坚持重点推进城区文艺活动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必须拓展工作覆盖面,把工作视野扩展到区级文联以外的文联组织,部分大型企业文联应纳入我们“一县一品”工作范围,整体推进。
抓好文艺活动的地域特色。武汉市文联各协会充分利用有效活动形式积极推进“一县一品”工作,拿出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作协“青年作家创作会”、书协“书法进万家”、剧协“戏剧进校园”、摄协“摄影艺术展”等活动的开展,与新洲区、洪山区、东西湖区等区紧密结合,做到既开展活动,又为各区形成自己的文艺品牌创造条件。同时利用文联通讯、文联网站、文联各类期刊等宣传阵地进行文化活动的宣传和引导,逐步强化文化品牌意识。我们抓好重点文化活动,精心打造了江夏区谭门文艺品牌,利用江夏区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故地的区位优势,积极挖掘整理谭派京剧艺术特色和发展历史,适时召开了“京剧谭门论坛”,全国戏曲理论研究及评论界专家和表演名家,纷纷献计献策,为打造谭门文艺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武汉剧协充分利用洪山地区高校多的特点,推出了“戏剧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洪山区积极跟进,大力支持,在洪山地区的高校连续举办了两届武汉地区高校话剧艺术节,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洪山 区的品牌文艺活动。
注重工作面上的不断延伸。企业文联一直是文联工作重点,是文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联各方条件较成熟,会员多、活动多、影响面较大,文联组织也是各单位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及时加强联络和沟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通过组织“企业文化大赛优秀节目展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产业文联文艺活动”等形式, 发现好的文艺活动,帮企业打造成为他们的品牌文化活动,重点选择了武钢、一冶、长航等部分企业文联,纳入了我们“一县一品”工作范围,重点指导了文化活动和期刊的创建,逐步形成了有声势和有影响的文艺品牌,推出了一冶的版画、武钢文工团的文艺表演、长委文协的期刊等。
近年来,武汉市“一县一品”工作,在文艺品牌的数量上不断增长,质量上不断提高,奉献给老百姓的“文化大餐”越来越丰富,让老百姓得到许多实惠,有力推动了城市软实力的提升。现在武汉市“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格局已经初显端倪。“一区一品”、“一企一品”的工作,整体上得到推进。“一区一品”:黄陂区的“木兰”文化品牌,成为武汉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夏区的京剧大师谭鑫培文化品牌,成为江夏区重要的文化园建设项目;洪山区的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科技园文化品牌,成为洪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洲区的旧街花朝文化品牌,成为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活动;蔡甸区的“知音”文化品牌,成为传承荆楚文化的重要平台。“一企一品”:湖北省电信文协的电信艺术团、武汉邮政文联的邮政艺术团、武钢文联的武钢文工团等文艺团体活跃在武汉乃至全国舞台上,一冶版画受到中国美协称赞。产业文联期刊成为对外交流重要窗口,长委文协的《大江文艺》、长航文联的《海员文艺》、武铁文联的《飞驰》等期刊品牌,影响面覆盖全国。
武汉市文联“一县一品”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要不断提高,在思路拓展、方法创新、目标制定、政策导向上还需不断完善,力争在社区中有所突破,整体推进,形成“一区一品”“一企一品”、“一地一品”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批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文艺品牌。
打造木兰传说品牌 繁荣全区文艺创作
武汉市黄陂区文联
2008年在随州召开的全省市(州)文联工作会议上,省文联领导指出:“湖北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十分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现代建设在全国都具有显著地位,生活在湖北的文艺工作者得天独厚,这为我们的精品创作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强调“提供产品,培育品牌”,要做到“一县一品牌,积极引导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根据这一精神,近年来,我区文学艺术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黄陂的人文资源情况出发,在原来创立品牌的基础上,大力打造木兰传说品牌,引导木兰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增强木兰文化研究和发展的活力,促进了黄陂文艺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打造木兰文化品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研究弘扬木兰文化为基础,充分挖掘木兰文化的内涵和开发价值。木兰文化是以黄陂木兰山为中心的一种道德型的地域文化,它包含木兰代父从军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所形成的文化,也包含当地佛、道等宗教文化。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伴随着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的全球放映,木兰的名字更广为人知,木兰的故事更是广泛传扬。因此,木兰故里在何处更是引起新一轮的争议,众说纷纭。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我们围绕木兰的身世、出生年代、艺术形象的传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004年专门设立了木兰文化研究会,2005年以来举办了三届国内外著名学者参加的木兰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形成了《木兰文化新论》、《木兰文化初探》、《花木兰故里考论》、《木兰故里史迹述略》等专著和论文一百多部(篇),对木兰文化的价值和内在精神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木兰文化的研讨推到一个新的境界。据记载,黄陂历史上曾在南齐和隋开皇十八年两度设置木兰县。后又组织省、市专家考证木兰故里应在黄陂北部30公里的姚集镇大城潭村(古称双龙镇)。从隋初开始黄陂即在木兰山兴建庙宇祭祀木兰,木兰山周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和木兰将军息息相关。木兰山周围有大量的文物遗址和文化遗存,在申遗过程中以雄辩的事实获得了专家组的认同,使《木兰传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以后,木兰文化的研讨又有了新的突破。我们正在抓紧申报中国木兰文化之乡和成立世界华人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该机构在香港已经注册,总部设在黄陂。这些活动将把《木兰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将进一步推动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
二、以创作文艺作品为出发点,全力塑造感人的木兰艺术形象。近几年全区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木兰文化方面的文艺创作专著达到20多部。其中仅《长江日报》“江花”副刊就连载了小说和纪实文学《花木兰》、《木兰论剑》、《木兰山》、《从木兰山走出的开国将军》等多部。写花木兰的历史小说就有《花木兰传奇》、《花木兰》《木兰将军》等多部。吕运斌写的中篇小说《亭亭木兰花》被新华文摘转载。区委副书记舒炼写的《木兰山赋》刊载于2007年《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全区投资一千多万元,先期打造了大型音舞诗画《木兰山组歌》在木兰山成功演出后,又策划组织了《木兰山组歌》的进京演出活动。2007年5月17日,彭丽媛、祖海、谭晶、戴玉强等明星云集,经过加工提高的舞台版《木兰山组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公演,获得圆满成功。这次演出活动对于提升木兰文化,扩大黄陂影响,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随后为建立一支随时能演、长期能演的表演队伍,精心组织了黄陂版《木兰山组歌》的排练工作,有300多名黄陂本地演员参加了排练演出。在黄陂第八届木兰文化节首演成功后又反复加工提高,应“八艺节”组委会邀请,《木兰山组歌》被列为“八艺节”祝贺演出精品剧目。10月5日晚《木兰山组歌》在汉口江滩激情上演,场面极为火爆,近两万名武汉市民观看演出。2007年11月19日,《木兰山组歌》在武汉剧院盛妆献演,成为“八艺节”期间参演剧目中的亮点。2006年以来,集中黄陂创作和演艺精英,排练了大型传统楚剧《少年花木兰》,在湖北剧院等地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制成的MTV,在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多次播出。由著名作家邓一光编剧的40集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已完成剧本创作。区文联主席周大望编写的电影《烽火木兰山》国家广电总局以影剧(备)字2008[0040]号立项后,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黄陂实景拍摄。2009年7月1日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片在中央电影频道首播,同日在武汉中南剧院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之后进入网络和院线播出。该片入围电影“华表奖”,主要演员蒋婧获第十二届“金凤凰奖”、“新人奖”,同时获武汉市党史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些,对宣传和弘扬木兰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木兰文艺品牌。从1999年开始,黄陂举办了第一届木兰文化节,以后每年一次,至今已举办十届木兰文化节。去年“五一”黄金周在木兰草原景区举行了“第八届木兰旅游文化节暨木兰草原开园仪式”;在木兰湖举办了“高空飞降”活动;在木兰古门景区举办了武汉吉庆街四大天王对歌擂台赛;在木兰天池举办了外婆文化节娱乐活动;2007年“十一”黄金周期间,2008年在木兰清凉寨景区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武汉国际旅游木兰八景启动仪式暨清凉寨景区茶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活动;在木兰山成功举办了木兰山、武当山武术交流活动;10月1日晚在木兰草原成功举办了“木兰草原激情之夜”大型文化艺术表演晚会;在古门山风景区成功举办了“木兰古门探险寻宝活动。”还组织了木兰湖旅游度假区、木兰天池“十一”黄金周精彩文艺表演。据统计2006年以来,组织开展大中小型木兰文化艺术演出80场,参演节目600多个,观众突破20万余人次,木兰文化艺术团还组织了木兰文化迎春团拜会,庆祝建国60周年《木兰从军》文艺晚会,暨第二届“唱我黄陂”木兰歌手大奖赛,第二届、第三届木兰民俗文化表演赛,第五届木兰文化之星文艺晚会,全区职工木兰秧歌大赛、腰鼓大赛。还成功地推出了《木兰文化报》、《木兰书画》、《木兰歌会》等文化报刊和民间演出品牌,宣传和扩大了木兰文化的影响,使木兰文艺品牌受到世人关注。
四、以组织木兰文化旅游为纽带,扩大木兰文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木兰文化的宣传效果,我区进一步整合木兰文化资源,以创建起来的“木兰八景”为纽带,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推介木兰文化,打造木兰文艺品牌。一是2008年3月27日,组织“木兰八景”赴河南信阳、驻马店和南阳三市进行了推介。4月5日上午,“木兰八景”在信阳市召开了“木兰文化研讨会”,启动了“木兰八景”两日游线路。2009年又和扬州、杭州等地组织了“木兰八景”旅游推介会。二是在市旅游局的组织协调下,“木兰八景”与东湖、黄鹤楼三大旅游品牌联手赴河南郑州宣传木兰文化。已签约在河南卫视投入一年的木兰旅游形象广告宣传。三是从2007年开始,“中华风旅游联盟”,组织河南、山西、山东等三省46家旅行社和6家媒体近百人的代表团,前来木兰生态旅游区考察踩线。“木兰八景”赴潜江、天门、仙桃宣传推介,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至此,我区在所有武汉“1+8”城市圈均已开展了一个轮次的木兰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在推介活动中充分展示近几年来,创作的木兰文艺精品力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先后组织“木兰八景”赴湖南岳阳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黄陂“木兰八景”通过当地电视、报纸等媒体得到了深入宣传,拓展了省外木兰文化旅游市场,为了进一步扩大木兰文化的影响,黄陂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木兰文化研究会的组织和指导下在木兰生态旅游建立了“花木兰展览馆”,征集国内外展品三件余件,成为迄今世界上花木兰专项收藏展览第一馆。2009年,木兰生态旅游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创造旅游门票和相关产业收入3.2亿元,有效地推介弘扬了木兰文化,推动了黄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几年我区立足本地人文资源,打造文艺品牌,创作生产了一批文艺精品,引起了文艺界的关注,作为“黄陂文艺现象”推介。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新民撰文“异彩纷呈的黄陂文艺现象”在武汉作家报上发表。省、市文联、作协对黄陂的文艺创作活动也进行了研究和推介。2007年8月17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办公厅主任陈崎嵘等一行四人在省、市作协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黄陂开展调研活动,这些进一步促进了黄陂文学艺术的发展。几年来,打造文艺品牌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1、增强品牌意识,创立主打品牌。通过区文联创新机制,主动工作,争取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主要领导增强了文化意识,并将这种文化意识变为执政意识,有主动性和紧迫感。在社会上搭建品牌平台,让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这样全社会方方面面热心文化事业的群体和文艺工作者有了共同语言。区领导还带头搞文艺创作,在文艺事业上办实事、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打造文艺品牌的社会氛围。
2、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活动。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文化品牌,使社团、社区、社会良性互动,融为一体。同时,要组建一支热心文艺事业有章法、思路清晰的骨干队伍。经过几年的工作,黄陂从上至下的文艺组织和团体十几家,会员达两千多人,而且这些人都是文学和文化的“义工”,积极为创建主打品牌作贡献。
3、让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形成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造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认同。充分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这一人文资源,重点打造木兰文化名片,实现品牌战略,并引导文艺精品创作。
挖掘江夏区文艺资源 推进谭鑫培公园建设
武汉市江夏区文联
近年来,江夏区文联在市文联和江夏区委的领导下,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完善内部各协会组织机构,积极开展活动,为繁荣江夏文学艺术事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江夏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江夏区文联基本概况
江夏区文联成立于2007年5月29日。同时成立的有作家协会,将原在民政部门民间社团登记机关登记的江夏区书画家协会划归文联管理,并完善了协会机构组织。
两年多来,江夏区文联组建成立了戏剧音乐曲艺舞蹈家协会、器乐家协会、工艺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龙泉山文化研究会,完成了诗词楹联协会的筹建工作。其中,工艺美术家协会组建了根雕、剪纸、盆景、火烙画、茶道等7个专业协会。江夏区文联基本上形成了拥有10个协会(院)、1300多名会员、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群众性文学艺术组织。
文联成立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举办各种文艺活动54次,组织文艺下基层演出1200多次,在全国性和省市各级文艺比赛活动中,获奖60余次,出版文学艺术专著27本。
二、江夏区文艺资源状况
江夏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遍布,人文资源丰富,山水自然景观独特,一些文艺资源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比如气势恢宏的龙泉山风景区、一代名舰中山舰、湖泗古窑址群,武汉地区最早的佛教中心八分山,还有以京剧开宗大师、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为代表的谭派京剧艺术,被称为“江南首席青衣”的京剧黄派创始人黄桂秋,应该说是江夏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同时,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文艺活动和文艺建设的热情也日益高涨。近几年来,江夏区文联在开展文艺活动、扶持文艺团队、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江夏文化资源实际,江夏区文联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形成了一个长远的发展思路:在东部建设龙泉风景区,在西部打造中山舰文化旅游基地;南部,已经投入380万元,完善了天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关注、开发和开放湖泗古窑址群,而在区政府所在地的文化园建设就以京剧文化为主题。
我们从整体推进公共文化事业,重点发展文艺产业的思路出发,站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江夏文艺的发展,探索具有江夏特色的文艺发展新路。
三、组织京剧谭门故乡行活动
在江夏丰富的文艺资源当中,谭鑫培及其谭派京剧艺术是最具现实意义,最具独特性的人文资源。作为国粹艺术,谭派京剧艺术具有广泛性,也能聚集较高的人气。
谭鑫培的名字和艺术成就早就载入江夏史册,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造成断层。早在2007年,我们就进京与谭门第五代、第六代传人谭元寿、谭孝曾父子取得联系。后来,我们多次进京,不断完善京剧谭门与江夏的地域对接和思想交流。经过与谭家的多次商议,最后达成共识:为充分挖掘谭鑫培及谭派京剧艺术资源,让谭鑫培及谭派京剧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和传承,将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经济社会优势,双方决定建设谭鑫培公园,并开展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区委、区政府的考虑是从谭鑫培京剧文化破题,打造独具特色的文艺品牌。
经过前后近两年半的准备和近半年的筹备,“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总体框架方案基本成型。为期四天的“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于2009年5月19日举行,系列活动包括三场京剧专场演出、京剧谭门论坛、谭鑫培公园开园、拜谒谭鑫培祖居、谭鑫培铜像揭幕等五大活动,全方位展示谭门京剧与江夏地域渊源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次活动吸引了不少国内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嘉宾加盟,京剧谭派的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传人谭元寿、谭孝曾和谭正岩祖孙三代同台献艺,梅葆玖、马长礼、尚长荣、张学津、叶少兰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倾情演出,并参加了拜谒谭鑫培祖居、谭鑫培公园开园和谭鑫培铜像揭幕仪式。
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领导和省市区主要领导先后参加了系列活动或观看了演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江夏区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文化部部长蔡武,北京市市长郭金龙,黑龙江大庆市委、市政府等外地党政机关在活动期间分别发来了贺信贺电。
四、强力推进谭鑫培文化园建设
一是完成了谭鑫培公园一期工程
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谭鑫培公园一期工程占地120亩,总投资5000万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京剧文化主题公园。著名雕塑家严友人设计、雕塑的谭鑫培铜像立于公园的核心,与五组十面谭门京剧剧照浮雕景墙呈扇形排列,公园内分布有汉白玉京剧文化石桥、京剧文化栏杆等京剧文化景观,京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融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南方园林特色。谭鑫培铜像基座上的“一代宗师”四个字由李瑞环亲笔题写,谭鑫培公园的园名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亲笔题写。公园一期刚刚建成,就显现出了人气,本地市民早晚在此锻炼、休闲,武汉中心城区很多市民利用节假日开车前来休闲,市内的一些京剧社团也组织众多票友到公园参观并开展京剧票友演出。
谭鑫培公园的建成和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文化的魅力,特别是京剧文化的吸引力,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思路,那就是:以谭鑫培京剧文化为突破口,推进谭鑫培公园建设,整合江夏文化资源,逐步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
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将谭鑫培文艺品牌打造和谭鑫培文化园作为江夏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最终将谭鑫培公园建设成为京剧朝圣地和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使谭鑫培京剧文化成为江夏的文艺品牌,使谭鑫培文化园成长过度为文化产业基地,形成系统、权威的谭派京剧艺术研究中心,将谭鑫培京剧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成高规格的文艺活动品牌和文艺盛事,确立江夏区在京剧界的学术地位。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初步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二是启动谭鑫培公园二期工程建设
目前,谭鑫培公园二期工程建设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之中。我们计划从2010年3月份起,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高标准建设谭鑫培公园第二期工程,初步预计到年底竣工。二期工程主体建筑以仿古风格为主,兼有湿地特色。主要内容包括谭鑫培祖居(博物馆)、古戏楼、仿清古镇、谭鑫培亭,同时配套停车场、道路、绿化等。主要功能以文化休闲为主,辅之以江夏地方特色的餐饮、京剧文化旅游小商品(如盔甲、戏剧服装、京剧题材木雕、剪纸、根雕、京剧文化手工饰品)、茶馆、民俗内容的住宿和小型京剧活动,使之成为江夏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公园初步计划到11月份竣工。
在公园软件建设方面,包括协助组建谭派京剧艺术研究室和研究会;编写和出版四卷本约100万字的《京剧谭门》纪实专辑;相关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包括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打造谭鑫培京剧文化的其他活动音像资料光碟、画册的制作,形成谭鑫培文化产品;京剧艺术旅游产品的招商和生产;谭鑫培博物馆陈列的音像、文字、服装、道具等实物的收集、整理。
三是继续配合组织开展京剧谭门活动
京剧谭门系列活动,是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和打造谭鑫培京剧文化的延续和延伸,对于不断丰富谭鑫培文化园和推介江夏乃至武汉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将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定期举办“谭鑫培杯”全国京剧青年演员专业大赛和“谭鑫培杯”全国京剧票友大赛,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举办全国谭鑫培京剧艺术文化节,开展京剧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古戏楼的功能,把它作为省内外京剧票友的交流平台,并融入旅游产业机制,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在现有音像资料的基础上,拍摄制作“京剧谭门故乡行”电视纪录片,保留系统的音像资料。
2010年,在配合谭鑫培公园二期工程建设的同时,协助市委宣传部和江夏区委组建成立中国京剧谭派艺术研究会。目前,文联已经拿出了研究会的章程草案和组件方案,并上报市委宣传部,在谭鑫培二期工程竣工的同时,正式举行研究会成立挂牌仪式和开展京剧文化活动。
五、不断整合江夏旅游和文化资源
将谭鑫培公园和中山舰旅游区、龙泉山风景区、梁子湖风景区等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八分山、白云洞、青龙山等旅游景点,构成江夏特色旅游线路。编辑出版江夏旅游文化丛书,引进艺术家创作和艺术品拍卖中心,推进江夏艺术品一条街建设,促成“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的落成,开展京剧文化产品生产基地的招商引资工作,
在完成谭鑫培公园第二期工程建设后,以市场运作的形式,配合规划第三期工程建设,包括:谭鑫培大剧院、五星级谭鑫培大酒店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将凡与谭鑫培和京剧谭门有关的文化符号聚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谭鑫培和京剧谭门文艺品牌。
全国有数以万计的京剧票友社团,仅武汉地区就有108个京剧票房,目前,武汉地区的部分京剧票房正在积极与江夏区文联、江夏京剧社联系,计划在谭鑫培公园开展京剧票友活动。我们也通过与有关部门协商,在谭鑫培公园开辟了一个具有浓郁京剧文化氛围的茶社,并为京剧社建立了长期的活动空间。借谭鑫培公园的文艺品牌影响力,将江夏打造成为全国京剧票友的休闲和交流的圣地。
根据我们的思路,将以此次活动为突破口,以谭鑫培京剧文化为内核,在不断扩张谭鑫培京剧文化品牌社会效益的同时,延伸谭鑫培京剧文化触角,将具有江夏本土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外来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以谭鑫培京剧文化为中心的谭鑫培文化产业园区,聚合文化旅游、文化演出、书刊出版印刷、文化产品生产、艺术品拍卖等文化产业,从而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有着浓重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产业群,形成以谭鑫培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园区,实现江夏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县一品”
黄石市文联
黄石文联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呼应全市“文化强市”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打造“一县一品”文艺品牌,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黄石市从“发展大产业,推进大园区,建设大城市”战略目标出发,谋划品牌建设,即着力打造以青铜文化等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品牌,以红色革命资源等为依托的励志文化品牌,以西塞神舟会等为依托的民俗文化品牌,以汉冶萍煤铁厂公司旧址、矿山公园、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为依托的工业文化品牌,以仙岛湖、西塞山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品牌,以东方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品牌,以黄石山水园林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体育休闲品牌。
面对新形势,我市文联及其文艺家协会,从全市的文化品牌建设中找位置、定“一县一品”文艺品牌,以“六个坚持”规划布局:一是从服务大局中主动对接的原则。市文联和市摄影家协会等,主动呼应全市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在“青山作证”的南山头红色旅游景区、有“小莫斯科”之称的龙港红色旅游景区中,设立摄影基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协助当地政府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工作,并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市长公开表示“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二是坚持区域大文化的原则。统一规划,架构“一县一品”甚至“一个协会一品”的格局。市作协创办的“中国作家黄石文化论坛”、市音协主抓的“原创歌词歌曲创作活动”、市书协与黄石理工学院合办的“书法研究中心”、市戏剧曲艺协精心打造的汉剧《西塞山》等等,跨地区、跨协会、跨体制内与体制外、跨团体与民间四个界限,整合各方面的文艺生产要素和文艺创作资源,创立“一县一品”品牌。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黄石的实际情况,围绕矿冶古城、山水黄石这一重点,选准项目,实现重点突破;突出产品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品牌特色、质量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四是坚持综合开发的原则。将文化强市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相结合,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与文化以及区域文化和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五是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一县一品”,任务重,内容广,必须整体规划,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二、寻“点”突破,鼓励创新
“一县一品”需要载体。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着力在挖掘民间民俗文化上寻找自己的“点”,二是在群众的需求中发现自己的“点”。
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群艺馆、文化馆一道,历时近两年,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361个,遵循“便于传承,易于学习,活态保护”的原则,按照民俗、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民间信仰、人生礼俗、民间曲艺、传统手工技艺,筛选出西塞神舟会、大冶 “土主会”、太子“接大王”、阳新布贴、大冶石雕、阳新釉绘瓷坛、采茶戏、牌子锣、东源挖山鼓“叮当咣”、落田响十七支、渔歌、哦火腔、板凳龙 、木港“打花棍”、 陈贵舞龙舞狮、西塞高跷、枫林车灯、“三月三”庙会 、龙港道情、说鼓书、打花棍、太子竹马、黄石港饼制作工艺、太子豆腐制作工艺、三溪斧头制作工艺、玉堍油面制作工艺清明花制作工艺等40多个重点项目,作为“一县一品”备选项目。市县两级文联鼓励支持民间演艺社团和群众业余文艺社团,引导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培养民间演艺人才,加快发展民间民俗艺术;引导恢复健康文明的传统民俗节会,举办主题民俗文化艺术节,如阳新三月三庙会、大冶土居会;挖掘整理地方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大冶文联收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大冶民间文化》(五卷本)。
黄石市磁湖北岸滨水景观是全市“双迎”项目。领导重视,市民关注。黄石市文联及时与该工程指挥部联合,组织景点命名,按照留有余地的原则,组织文化人,对可命名的74处景点中的23处进行了命名;全程组织 “磁湖景观文化”全国征文群众评选活动,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作者作品745篇(首、副),经专家遴选出入围作品83篇(首、副),《五彩石》杂志及时跟进,以“磁湖景观文化征文专刊”推出全部入围作品和比较好的作品;《东楚晚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全部入围作品;在东楚新闻网上设置专栏,组织群众投票,累计投票总数20多万张,影响大,社会反响良好。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国作家黄石文化论坛”,引来了全国的知名作家、诗人熊召政、韩作荣、叶延滨、叶兆言、毕飞宇、刘醒龙、陈应松、田禾莅临黄石,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以及当代文学现状,进入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既普及了文学知识,又传达了新的理念,场场观众爆满,影响全市,辐射周边。市音协下属的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在团城山小学和下陆小学成立葫芦丝、巴乌教学基地,乐器推广进课堂,请进来讲座、送出去交流比赛,深受师生欢迎;该协会的爱乐合唱团队员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但他们对合唱艺术执著较真,对合唱作品精雕细琢,在多种赛事中将一等奖、金奖银奖收归囊中。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坚持“京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作品分析、现场演唱等普及京剧知识。市国标舞协会在市区和大冶设点,定师、定时对学员进行培训授课,先后培训学员达500余人。
三、突出特色,精心打造
黄石具有厚重的矿冶文化历史。在开展“一县一品”活动中,我们注重突出特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表现矿冶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大冶市委市政府致力于“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创建工作,并列入该市城市建设转型,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瞄准契机,在该市文联的指导下,在2007年就出台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六个一”工程的宏伟规划,即:以大冶雷山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创建一座诗联之山;以大冶青龙山公园为依托,创建一处诗联之园;以大冶地质宾馆为依托,创建一幢诗联之馆;以大冶一中为依托,创建一所诗联之校;以大冶劲牌酒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创建一家诗联企业;以大冶东风路为依托,创建一条诗联之街。历时3年,已完成“雷山风景区”、“青龙山公园”和“地质宾馆”的诗联创建工程;劲牌酒业有限公司的诗联创建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其余两处工程,已列入明年建设规划。“六个一”文艺品牌切合该市中心工作,得到该市大力支持。已完成的创建项目共投入68万元;政府将投入120万元创建诗词楹联之街;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将投入15万元创建诗联企业;大冶一中将投入8万元创建诗联之校。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以此为平台,大力推行诗词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通过大冶一中诗会、劲牌酒业公司诗会、地质宾馆诗会、雷山花朝诗会、青龙山公园诗会、端午节纪念屈原诗会,普及与提高并举,达到了文艺惠及百姓的目的。
阳新县文联紧紧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在培育地域主题文化精品上下功夫。在科学考证和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帖作为“一县一品”的文艺品牌,倾力打造。一是成立专班,加强领导,全力推介。阳新布贴已排成电视专题片,在央视、湖北、上海、广东、黑龙江等电视台播出,并且选入省中小学、中师、高师的美术教科书;二是全县普查,完成《阳新布贴》一书的初稿;三是设立传承点,在该县兴国镇、三溪镇、大王镇、太子镇分别设立阳新布贴传承点,组织一批布贴能手,进行研究和传帮带。历经几年的艰苦努力,阳新布贴这束“美丽的山茶花”已是枝青叶茂,走出国门,吸引越来越多世人关注的目光。现在,“阳新布贴” 艺术不仅得到传承,已而且成为就业、再就业的门路之一,作为为该县旅游特色产品,远销国内外。
以“六个一”为抓手 构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大冶市文联
大冶有中国最早的青铜矿冶遗址——铜绿山,是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但大冶也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经济转型紧锣密鼓地进行。大冶市文联及其下属的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将构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融入到大冶市市委市政府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工作之中,以“六个一”为抓手的创建文艺品牌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我们的辛勤努力下,“六个一”的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已经初具成效。汇报如下:
一、从丰厚文化底蕴中,找寻“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大冶市是一座有着3000年采冶史的城市,人文底蕴深厚、山水资源丰富。在2006年,大冶市文联和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经过考察,认为创建雷山和青龙山公园诗楹书法生态旅游区,巧妙地把诗词楹联渗透于大自然之中,使山水融入诗情画意,能拓宽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视野;创建诗联之馆,把饮食文化与诗联文化不露雕痕地结合起来,并以古代名人轶事为素材,塑造出一个高雅清新的环境和浓厚的翰墨氛围,使人们在品味美酒佳肴的同时,又咀嚼传统文化的精华,给人以心灵的感化和美的享受。
此举一出,得到众人响应。通过召开诸葛亮会,征求各方意见,在上述的基础上,结合大冶实际,提出创建一所诗联之校,让莘莘学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惊喜地发现传统文学中的奇葩异朵,激发求知兴趣;创建一家诗联酒业,酒中联句,杯里斟诗,借古诗命酒名,品好酒咏佳诗,名诗咏酒,佳句促销;创建诗联一条街,创设古今文明的窗口,以丰富多彩的诗联文化,来烘托和展示数千年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至此,“六个一”创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形成。
由于该文艺品牌符合大冶市城市重大战略目标之一,立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元月,就出台了关于创建大冶市为“中华诗词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六个一”工程规划,即以大冶雷山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创建一座诗联之山;以大冶青龙山公园为依托,创建一处诗联之园;以大冶地质宾馆为依托,创建一幢诗联之馆;以大冶一中为依托,创建一所诗联之校;以大冶劲牌酒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创建一家诗联企业;以大冶东风路为依托,创建一条诗联之街。
二、从具体抓抓具体中,擦亮“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方案再好,不抓落实是纸上谈兵;落实不细,好的方案大打折扣。我们在“六个一”的文艺品牌创建中,具体做法是: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设立创建办公室。一方面以诗词楹联学会为依托,以方案为纲,细化创建计划,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另一方面在领导的支持下,将诗联学会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后顾之忧。诗联学会的同志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但是负责人指挥在一线、工作人员干在一线,兢兢业业,脚踏实地。
二是争取领导支持,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大冶市文联充分利用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老领导多、关系资源丰富的特点,为了“六个一”文艺品牌的目标,各施其能,取得领导支持。市委书记傅继成同志、市长荣绪俭同志极其重视“六个一”工程建设,并把它作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来实施。他们在百忙之中不仅亲临工地和诗词楹联学会指导和调研工作,多次听取学会负责人关于创建工作的汇报,并强调大冶市文联、诗联学会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常抓不懈。荣绪俭市长在诗联学会调研会上表示:“抓好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是我市文化转型的一项战略方针,切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为创建工作,我们坚决做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市委书记傅继成同志指示:“要打造好‘中华诗词之乡’——大冶;‘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大冶;‘世界青铜文化故里’——大冶这三块牌子,让传统诗联文化、悠久的青铜文化与新型城市文化相得益彰,互相融合,同放光彩。”
三是政府投入与企业投入结合,项目相继完工。历经3年努力,相关企业和单位共投入68万元,完成了“雷山风景区”、“青龙山公园”和“地质宾馆”的诗联创建工程;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将投入15万元,创建诗联企业,该项工作正在实施之中;作为大冶市“两创”工程之一,市政府将投入120万元创建诗词楹联之街,2010年启动;大冶一中将投入8万元创建诗联之校,也纳入该校文化建设计划。
从完工的工程来看,“雷山风景区”和“青龙山公园”,因诗联点缀,回头客明显增多,“有看头、有文化内涵”的叫好声增多;地质宾馆因诗联相配,成为大冶市知名酒店。反过来,这些风景区、酒店,反哺支持大冶市文联和诗联协会工作,慷慨出钱出物,支持协会公益事业。“六个一”文艺品牌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现,受到众人交口称赞。
三、从广泛开展活动中,丰富“一县一品”文艺品牌
我们深知,创建“六个一”的“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容易,难在丰富内容。我们在两个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一是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品牌打造工程真正深入人心。我们充分发挥文联和协会的“联”字优势,做好引导文章。大冶市文联通过《铜草花》杂志,刊登诗联着力宣传;编辑出版《大冶诗联选》、《大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选粹》等,着力推介;诗联学会广泛开展大冶一中诗会、劲牌酒业公司诗会、地质宾馆诗会、雷山花朝诗会、青龙山公园诗会、端午节纪念屈原诗会等,着力引导。三管齐下,广大群众认知、认可“六个一”品牌打造工程。
二是团结文艺家积极创新,让品牌打造工程真正做大做强。这是一个长远的工作。我们将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动员、团结我市广大文艺家,以“六个一”为载体,结合全市创建青铜文化等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品牌、红色革命资源等为依托的励志文化品牌、大冶石雕、木雕为依托的民俗文化品牌、环大冶湖为依托的文化体育休闲品牌,创新形式、创新内容,真正做大做强“六个一”品牌工程。
坚持四个结合,提高“一县一品”创建水平
襄樊市文联
襄樊辖三市三县三区,总人口580万,其中枣阳、老河口、宜城、南漳、保康、谷城六县(市)和襄阳区成立了文联。2005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省文联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形成了7县(市)区文联各显其长竞相培育文艺“得意之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实现了文联有作为、群众得实惠、地方获声誉的目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在近五年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搞好“四个结合”,努力达到“四个增强”:
一、坚持把“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全局性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是推动基层文艺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文联工作的一个抓手。为了充分运用这一抓手,推动基层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市文联党组和主席团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省文联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研究全市“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形成了“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中心”的思路。
在创建工作中,市文联和各县(市)文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将“一县一品”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立项还是实际运作都围绕中心工作来做,以是否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满足群众需要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为之中赢得这项工作在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的地位。
市文联围绕市委市政府把襄樊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提出了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方案,突出强调利用米芾书法艺术提升襄樊城建品位、发展文化旅游业。这一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水华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黄德华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体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建委、市旅游局等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市政府投资300多万元排演京剧《襄阳米巅》并进京演出。将米芾国际书会作为全市诸葛亮文化节的重头戏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米芾分别命名了一所中学和小学,并设立米芾后代书法特长班。2008年,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书协申报襄樊为“中国书法名城”,并接受了中国书协评审组的评估。
老 河口市文联抓住该市每年举办“梨花节”的契机,提出将“梨花节”改名为“黄河大合唱”艺术节并得以实施,通过文艺搭台、经贸唱戏,为“光未然文艺品牌”建设增添了动力,仅2009年艺术节上就实现招商引资22.6亿,接待旅游观光采风团150多次。谷城县文联将“一县一品”创建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精心打造根雕艺术之乡,通过展览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商人到谷城参观订货,每次成交额都在300万元以上。南漳县文联围绕旅游业打造摄影艺术之乡,先后拍摄印制了《南漳风光挂历》等各类旅游宣传品,500多幅旅游风光照片被国内外媒体采用。
二、坚持把缜密求证与大胆策划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襄樊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门类多、品种全、存量大,其地理位置、产生年代、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变异。因此,我们在确定“一县一品”项目时,始终坚持在认真调研、小心求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策划,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创建目标。
一是深入调研摸家底。我们将2007年定为调研年,将每年的五月定为调研月,号召全市文联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市文联领导班子成员率领调研组深入城区和县(市)开展系统调研,各县(市)文联和市有关协会纷纷开展专题调研,迅速摸清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存量、种类、内涵、价值等,并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或调研文章。这些调研成果有的汇编成册,作为研究“一县一品”项目的第一手材料;有的呈报上级有关部门或在报刊发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保康县文联组建专班,在省社科院、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的指导下,开展以早期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形成了近10万字的研究考证材料,并在保康成功举办了全省早期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二是缜密求证定项目。各县(市)区文联通过召开研讨会、诸葛亮会等方式,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逐一比对,甑别真伪,分析利弊,谨慎定夺。市文联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一县一品”上报项目认真研究、仔细评估,最终确定了襄樊创建中国书法名城品牌、枣阳帝乡文艺品牌、宜城宋玉(楚文化)品牌、老河口光未然文艺品牌、南漳摄影艺术之乡、谷城根雕艺术之乡、“保康·楚源地”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程、襄阳孟洁然文艺品牌等8个创建项目。
三是大胆策划绘篮图。我们要求各地抓“一县一品”必须走出“自然论”(即文艺品牌自然形成、无需费力创建)的误区,敢于打破保守观念的束缚,超常规运作,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决不搞低水平、临时或短期的项目,并通过举办高层论坛、专题研讨等形式,对全市“一县一品”创建的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即“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文艺品牌、高素质的文艺人才和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为襄樊人民搭建一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宽阔平台,使“一县一品”成为推动全市文化大繁荣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县(市)区也都相应制定了“一县一品”创建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保康县文联高起点规划,将创建工作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策划创作了一台以保康原生态民间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型舞台剧目《楚山楚源》,先后在全国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任会议期间、武汉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和洪山礼堂演出。
三、坚持把管好宏观与抓好微观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求实性
“一县一品”创建是一项秉承历史、立足现实、着远未来的综合性工作,不仅要注意管好宏观,坚持统筹兼顾,从大局出发安排工作,更要注重抓好微观,坚持从小处入手、从具体环节抓起。为此,我们在做好全市创建工作整体规划和总体安排的同时,狠抓工作的落实,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建立市文联领导联系点。几年来,市文联领导班子3名成员每人联系二至三个县(市)的创建工作,并在“一县一品”联系点里种起了责任田,对所联系的县(市)区创建工作抓得十分具体,县(市)区文联在创建工作中遇到难题也乐于向市文联领导汇报。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卓道成同志联系保康县文联创建工作,多次深入荆山地区调研,指导开展“保康·楚源地”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
二是把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工作办成试点。为尽快打开局面,我们从自身做起,先期启动了襄樊创建中国书法名城工作,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深入高新区米庄镇、米庄中学、樊城区米公祠、米公小学等地调研,制定出详细的创建方案,并一步步付诸实施。我们还邀请各县(市)区文联负责人参加全市书法展览和中国书协评审活动,亲身感受中国书法名城的创建过程。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后,市文联又及时组织人员编印了创建资料汇编,印发各地参考。
三是与基层文联联合创建。襄阳区提出创建孟浩然文艺品牌后,我们全力支持其创建工作,除了在全市开展“孟浩然文艺创作奖”评选活动外,还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在每年举办的诸葛亮文化节期间由市文联与襄阳区联办国际孟浩然诗会。我们还与襄阳区文联一道组织全市知名文艺家创作以孟浩然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剧本、歌曲、戏剧等作品,并将其中的优秀作品入选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和第五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获奖项目。其他县(市)只要提出与市文联联合举办“一县一品”大型创建活动,市文联都予以支持。
四是帮助基层文联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在创建活动初期,基层文联面临缺人员、缺资金、缺办公条件等实际困难。市文联领导前往各地与党委政府负责人协商,争取各地党委政府支持,并抓住市委市政府出台促进文艺创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的有利时机,帮助各地解决了文联的机构和编制问题,基层文联经费紧张的状况也得到了缓解。在创建工作提挡升级的过程中,市文联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文联主席到湖南、云南、海南等文艺品牌建设做得好的地区实地考察,开阔大家的视野,增强进一步做好创建工作的信心。
四、坚持把做好实际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持续性
“一县一品”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难在立项、重在落实、贵在坚持。为此,我们在做好实际工作的同时,十分注意长效机制的建立,把“一县一品”创建作为基层文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有效平台固定下来,真正做到常抓不懈。
一是抓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本着成熟一个、总结一个、宣传一个的原则,通过编印内部资料、刊发工作信息、上报交流材料、媒体专访等多种形式,先后总结宣传了襄樊创建国家书法名城、老河口市打造“光未然文艺品牌”、 “保康•楚源地” 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程等创建工作经验,既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又明确了该品牌在当地独一无二的地位。
二是将“一县一品”创建纳入地方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计划。在全市和各县(市)区文代会及全委会的领导讲话和工作报告中,“一县一品”创建都作为了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篇幅;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文艺创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政策保障。
三是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带领专班人员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对创建项目实行“定人、定责、定岗”的“三定”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是建立检查督办制度。通过调研、突击检查等方式,对“一县一品”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通报表扬,对领导不重视、项目不确定、措施不得力的地方提出批评,督办整改。
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全市“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列入市文联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和干部年度业绩考核,将各地“一县一品”创建与年底基层文联工作目标考核和评先表优挂起钩来,不能落实“一县一品”创建任务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不能完成工作目标的干部年度公务员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借助“光未然”名人资源 精心打造特色文艺品牌
老河口市文联
自2005年以来,老河口市文联依托光未然文化名人资源,精心打造光未然文艺品牌,设立光未然文艺创作奖,办好“黄河大合唱”艺术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全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重视光未然名人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光未然文艺品牌”
老河口市地处鄂豫川陕四省要冲,素有“秦楚通衢,襄郧要道”之美称。抗战期间,随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战区司令部的迁驻,“光化军民俱乐部”、“五战区艺术协会”、“抗演四队”等抗日救亡文化团体,有如雨后春笋,使老河口一度成为鄂豫川陕抗日战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老河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犹如夜空群星,熠熠闪光。
那么,在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中,谁最合适作为今日老河口的“文化形象代言人”?谁最适合作为本市“文艺创作奖”的命名人选?市文联组织了两个调研组,经过论证,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是这个人选首先应是一个文艺名家,有一定的影响;二是这个人选的文学艺术成果,对于推动社会、历史、政治的进步,发挥过重大作用;三是这个人选的生长时代,最好离我们近一些。这样的共识形成后,“光未然”这个响亮的名字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光未然,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革命历史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他的诸多文艺作品,如《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等,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黄河大合唱》,对于鼓舞全国人民抗战信心、凝聚民族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重要标志。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文联写出建议报告,分别送给市“四大家”领导审阅、签批。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光未然”作为老河口的文化形象代言人,文学艺术创作奖以“光未然”命名,对外文艺交流打“光未然”品牌。不仅如此,为适应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2009年3月,老河口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巨资修建“光未然广场”、“光未然纪念馆”。这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光未然文化名人资源的重视和打造“光未然文艺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二、办好“黄河大合唱艺术节”,推动全市文学艺术繁荣和发展
如何把光未然文艺品牌做大、做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市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梨花节,在襄樊市和周边县市都知道这个节会,但外地却不一定知道。那么,何不把梨花节过渡为“黄河大合唱艺术节”?文联为此写出建议报告。这个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批准,从2008年起,梨花节正式更名为“黄河大合唱艺术节”。2008年第一届黄河大合唱艺术节上,印制了光未然宣传画册,举办了万人演唱《黄河大合唱》精典歌曲、光未然生平展览、光未然作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并结合本地汉水文化、抗战文化、美食文化、人文景观、地理名胜等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美术、书法、摄影、演唱、戏曲、演讲等形式,向国内外来宾、客商宣传光未然、宣传老河口。
2009年第二届黄河大合唱艺术节上,举办了光未然作品诗、书、画笔会、朗诵会、《黄河大合唱》演唱会、梨花仙子暨形象大使评选、回归创业风云人物评选等系列活动,受到客商、来宾和广大市民好评。
老河口市利用光未然名人效益,举办“黄河大合唱艺术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学者来老河口投资办厂、旅游观光、采风创作。艺术节上招商引资22.6亿,接待旅游观光采风团150多次。
我们举办“黄河大合唱艺术节”,不仅仅局限于节会期间这几天短暂的时间,还坚持将这一文艺盛会延伸开来,全年都开展与《黄河大合唱》有关的系列活动。我们组建了“黄河大合唱”艺术团,在老河口市召开以“吟唱不朽史诗,传承民族之魂”为主题的全国性光未然作品演唱、研讨会,举办了“光未然诗歌”大赛、首届《黄河大合唱》歌咏大赛等一系列文艺活动。
从2008年3月开始,老河口市文联首先在中小学开展教唱光未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活动,每名学生印发一份光未然生平介绍,对照学习教唱,迅速在老河口城乡掀起学习光未然、教唱《黄河大合唱》高潮。
2009年8月,举办了全市《黄河大合唱》演唱大赛,28个代表队6000多人参加比赛。大赛共分老、中、青三个组,50多个代表队参赛,历时三个多月。2009年9月,由上海市政府主办、文广集团承办的黄河流域9省市《黄河大合唱》演唱大赛在上海市举办,400多个合唱队,4万多人参加《黄河大合唱》演唱比赛。我市市委书记陈万波同志的专访专题片,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放,市长王世荣、市委宣传部长刘桥梁带领老河口《黄河大合唱》代表队应邀参加演唱比赛,王世荣市长还作为光未然家乡客人特邀上主席台致词。
老河口市还加大了以光未然命名的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力度。正在施工的光未然广场大气恢宏,占地1.8万平方米,富有浓郁的抗战文化色彩。广场中心塑造光未然全身像,底座背面镶刻《黄河大合唱》歌词;广场建一条长廊,一面为浮雕墙,群雕《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场景,集中展示抗战期间云集老河口的文化名人、老河口保卫战等内容;广场内铺设8条小径,用黑白两色卵石铺出《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断片。光未然纪念馆坐落于广场一边,将李宗仁长官司令部纪念馆与光未然纪念馆合二为一,占地5000平方米,一层为光未然资料陈列馆,二层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文物馆,三层为光未然展览馆,四层为多功能演唱厅。
三、以“光未然文学艺术创作奖”为契机,推动文学艺术创作“出精品、上档次”
从1986年市文联成立以来,全市文艺家们一直梦想设立“光未然文艺创作奖”,以此促进和繁荣我市的文艺事业。2003年初,文联联络宣传、文化、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人大、政协会上联名提出建议和提案,建议设立“光未然文艺奖”。该提案后来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
2003年5月,市委常委会决定设立“光未然文学艺术创作奖”,作为老河口市政府的最高文艺创作奖,每四年举办一次。2004年4月,我们举办了“首届光未然文学艺术创作奖颁奖大会”,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参加颁奖大会,叶宗佩等26名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获奖。
此奖设立以来,已举办了两届,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搭建了平台,激发了一批骨干作者的创作热情。目前,我市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文艺新作不断、文艺新人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文联及18个文艺家协会共创作文学、展览、表演三大类艺术作品2425件,在国内外展览中展出作品1250件,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1175件,其中获国际奖3件,全国奖28件,省级奖38件。特别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已形成了一支有影响、有规模的作家群体,被誉为“梨花湖畔作家群”。如作家汤礼春的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故事一等奖、首届微型小说年度奖等全国性大奖。青年作家张建成的中篇小说《月光如水》在省文联、作协举办的全省文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家秦喜辉历经20多年收集采访,完成了《光未然》电影文学剧本,受到北京、上海、武汉、襄樊和光未然的学生、学者及家人的好评,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多家影视公司有意合作拍成电视剧。
此外,朱芒创作的电视剧《李宗仁在老河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剧作家段志华创作的现代剧剧本《良知作证》获全国优秀剧本征集三等奖、湖北省第九届楚天文化奖——剧本类二等奖。青年舞蹈家刘宏才编排的民间舞蹈《板凳舞》和《山夫》,获全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大赛一等奖、文化部颁发的“繁荣奖”。由彭泉瀚作词、余家冰作曲的《竹篙一点走汉江》获湖北省群星奖一等奖。青年戏剧选手史静参加河南“梨园春”打擂获得擂主,在全国第五届豫剧票友大赛中荣获金奖。在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方面,青年漫画家李肖扬有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转载,并多次获国际漫画大奖。民间艺术家陈义文的木板年画参加了湖北民间艺术展览和首届中国艺术节,其中3幅作品在东南亚各国展出。刘钧的美术作品《虎》已编入省美院的大专教材。余鸿声、朱建中、胡文超、刘毅、叶宗佩等人被授予全国百名优秀书法家称号。鄢宏年的摄影作品《斤斤计较》入选《全国第十九届艺术摄影展览优秀作品集》,《年成》获湖北省摄影大赛一等奖,《小和尚》参加北京艺术摄影联展获一等奖。
2009年10月,在襄樊市第五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评选活动中,我市文联选送的卢苇创作的中篇小说《锅盔王》、段志华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剧本《良知作证》等8件作品获奖,在襄樊市各县(市)区文联中是获奖最多的。
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
推动襄阳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襄樊市襄阳区文联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艺事业的新期待,襄樊市襄阳区文联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结合本地富于特色的文化资源,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上级文联及相关单位联手策划打造了“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取得了“文艺创作与理论创新并举、精品展示与推出人才并重、艺术普及与文化惠民并行”的综合效应,有力地推动了襄阳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立足襄阳区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
襄阳是唐代著名田园山水诗人孟浩然和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故乡。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区)人,世称孟襄阳,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和王维,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创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在唐代诗坛并称“王孟”。其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如《春晓》等诗篇,在继承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他独创的山水画中“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
孟浩然、米芾这两位古代文化名人都以“襄阳”为名,这一独特资源不可多得。我们在策划文艺品牌时,立足襄阳这一优势文艺资源,提出打造“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并努力使之逐渐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特色和国家级学术水准的可持续利用的文化标识,提高襄阳对外文艺交流的水平。
为了打造孟浩然文艺品牌,我们在襄阳区鹿门山风景区,建立了“襄阳作家创作基地”,成立了“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以此为阵地和载体,使一批作家、学者的作品、研究著作先后得以陆续出版,如《孟浩然研究》(王辉斌著)、《孟浩然大辞典》(王辉斌等著)、《孟浩然研究文集》(刘阳编选)、《孟浩然诗集注释》(魏遵明著)、《孟浩然新传》(李叔德著)、《鹿门山》(刘国传、刘伟云编著)、《风流孟夫子》(二十二集长篇连续剧,曾旭东著)、《全国书法百家书襄阳孟浩然诗作品集》(李军等编选)。
在打造米芾文艺品牌过程中,我们成立了襄阳米芾书画院和襄阳米芾赏石学会,并充分利用作为襄樊市城区的优势,争取襄樊市文联和书协的关心与支持,积极参与他们组织开展的宣传推广米芾书法艺术的活动。近年来,襄樊市文联提出了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战略举措,突出强调充分利用米芾书法艺术提升襄樊城建品位、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水华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黄德华同志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体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建委、市旅游局及相关城区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市政府投资300多万元排演京剧《襄阳米巅》并进京演出。将米芾国际书会作为全市诸葛亮文化节的重头戏每两年举办一次。以米芾分别命名了一所中学和小学,并设立米芾后代书法特长班。2008年,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书协申报襄樊为“中国书法名城”,并接受了中国书协评审组的评估。通过开展创建中国书法名城活动,使米芾书法艺术得以在全市发扬光大,米芾文艺品牌作为襄樊市的一张耀眼的艺术名片,促进了襄樊的对外文艺交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坚持鲜明的艺术主张,注重提升文艺创作的品位
我们在创建、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积极倡导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创新,并针对当前文艺发展中出现的某些文艺现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艺术主张。比如,我区在2009年8月举办的“全国书法百家书襄阳孟浩然诗作品展”,坚持继承襄阳书法艺术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弘扬孟浩然、米芾的艺术精神,倡导书法创作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艺术功能,坚持艺术与时代和人民同行的艺术追求,获到了艺术家的广泛认可。这次展览的参与范围之广、人数之众、作品质量之上乘,为历次活动所没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热情赞扬。
我们始终把坚持高水准的艺术品位和学术品位,作为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主动与上级文联及相关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其学术优势,确保特色文艺品牌的学术地位。2007年10月,我们在诗人孟浩然的出生地,为著名作家李叔德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孟浩然新传》举办了首发仪式和创作研讨会,省、市、区近二十个单位的领导、作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新闻记者共12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们还将“诗书两襄阳”的文艺品牌创建与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在鹿门旅游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充分运用孟浩然文艺元素,开发与孟浩然有关的景点,并积极引进外资进行大规模开发,目前已逐渐形成规模,成为襄阳旅游的招牌景区。作为韩国襄阳郡的友好城市,2009年11月,襄阳区应邀参加了由韩国襄阳郡举办的中、日、韩三国书法美术展。在展览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广泛发动、特邀名家、上门取件等有力措施,精选了与孟浩然诗歌内容有关的10件美术作品和5件“米体”书法作品参加展出,受到了日本、韩国艺术界的赞赏。另外,我们还在每届中国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期间,与襄樊市文联联合举办孟浩然诗会,不断扩大孟浩然文艺品牌的影响。
三、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践行文艺品牌惠民措施
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使“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逐渐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是争取区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2008年4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每年为“诗书两襄阳”文艺品牌建设投入专项经费 10万元。
二是整合利用文联系统人才资源,通过与上级文联及相关文艺家协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人力、物力、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将“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做大、做强提供了物质上和人才上的保障。2006年,全市“一县一品”特色文艺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襄阳区文联召开。襄阳区文联在会上作了关于打造“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工程建设的主题发言,受到了上级文联的肯定和表扬,也受到了兄弟县市区文联的支持。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文联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扩大影响,多出成果。2007年,市文联作家李叔德的《孟浩然新传》获得了省文联20000元的签约支持。2009年,曾旭东创作的22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风流孟夫子》得到了省文联8000元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金的扶持;曹远超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孟浩然》得到了市文联10000元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金的扶持。
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新闻媒体、文化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并采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了共建双赢。区文联每年与襄樊学院、襄樊日报、市委党校、襄樊文化传媒公司、天润公司、万宝公司等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商讨孟浩然、米芾文艺品牌建设中的有关具体问题,使“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科学性。
四是坚持把特色文艺品牌创建与文艺惠民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品牌创建的全过程。我们联合区豫剧团、朝阳艺术团等文艺团体,组织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下基层、进工业园区、到街道社区和广大农村,送去了有关孟浩然诗歌和米芾书法艺术内容的剧目、对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精心组织描写、反映孟浩然、米芾事迹的文艺专场演出,为襄阳百万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四、优化投入运行机制,依托“孟奖”“出作品、出人才”
2009年6月,经过多方努力,襄阳区建立了“孟浩然文艺创作基金会”,区财政现已注入基金3万元。同时,我们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开展“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创建工作。2009年8月,襄阳区政府依托“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与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开发商签约,由台湾开发商投资5亿元,开发鹿门风景区,重现盛唐社会文化气象,并决定将旅游经济开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用于“诗书两襄阳”特色文艺品牌建设。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孟浩然重点文艺创作立项签约制度和文艺作品出版专项扶持资金制度。每年对每部签约的专著给予1万元的补贴;每年确定3部非签约出版的作品并给予每部5000元的扶持,以此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襄樊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文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孟浩然文艺创作奖”。我们依托“孟奖”努力出作品、出人才,先后有张元国创作的中篇小说《鼠戏》、孙明胜创作的书法《春晓》等荣获了该奖;刘阳、周春兰、李军等荣获孟浩然文艺创作奖提名奖。通过组织我区文艺工作者参加“孟奖”评选活动,提高了襄阳作家、艺术家的知名度,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使一批具有创作实力的中青年文艺骨干逐步地成长起来。
发掘早期楚文化 增强发展软实力
保康县文联
近年来,保康县文联以作为争地位,努力抓建设、促发展,扎实开展了以早期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全县文艺的繁荣发展。
一、把早期楚文化研究作为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荆山主脉横亘全境,沮水、漳水发源于此。《左传》哀公六年载有“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载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据此,保康县内的史学研究爱好者结合保康境内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兵器,以及历史遗存和民间传说,作出保康是楚文化发祥地即早期楚文化中心的推断。
2007年,保康县文联单列办公时,正值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大胆提出在县内实施以“保康楚源地”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本地文学艺术创作,促进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为保康的旅游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核。
从2008年初开始,县文联牵头组织本地文史工作者、部分机关干部、教师、退休人员20多人,在省社科院、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的指导下,开展以保康是早期楚文化中心即“楚源地”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考证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调研组提交了近10万字的研究考证材料。2009年9月,全省早期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保康成功召开,省政协、省社科联、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省荆楚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50多所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12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及新闻记者与会。保康作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即“楚源地”的研究成果,在大会上隆重推出,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新浪网、荆楚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二、以早期楚文化为基本素材,打造舞台艺术精品
保康境内以早期楚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遗存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沮水巫音、薅草锣鼓、长篇说唱《黑暗传》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为了充分展示保康境内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经请示县委批准,县文联会同县文体局、县旅游局等多个部门,于2008年春成功举办了保康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展演。全县11个乡镇经过充分挖掘、整理和精心准备,共遴选出近30个节目参加了展演。省、市有关领导出席展演活动,中央、省、市多家媒体聚焦保康,中央电视台为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性部署后,保康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工作思路。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策划创作了一台以早期楚文化为背景的大型原创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该剧以公元前1046年楚国先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故事为基本素材,分《序曲》、《伐木》、《捣葛》、《狩猎》、《割漆》、《求偶》、《种庄稼》、《敲起鼓盆唱起歌》、《苞茅缩酒》、《卞和献玉》、《祭祀》、《走出荆山》等12个章节,巧妙地汲取了沮水巫音、薅草锣鼓、端公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歌舞元素,以“诗之气韵,乐之灵魂,舞之形神”艺术化地揭示了古老保康丰富的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了楚先民“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韬略,集中反映了从荆山沮水之间生长出来的早期楚文化精髓。
该剧在全省早期楚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期间进行了首演,获得了与会专家、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赞誉。随后,又在全国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任会议期间和武汉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进行了展演,并参加全省“群星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剧目评选。12月23日-24日,该剧在武汉洪山礼堂演出,省领导宋育英、李春明、罗辉,省老领导王生铁、杨斌庆等与1500多名武汉市民一起观看演出。随后在汉召开了《荆山楚源》专题研讨会,省文学艺术界、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及该剧部分主创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该剧的创作生产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剧选题选材准确到位,歌、舞、音、词等楚味十足,不仅是一部情节丰富、内容感人、视角独特、气势恢宏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而且为楚文化的研究和发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以早期楚文化为重点内容,开展文学及影视剧创作。
为了多侧面展示保康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结合全县旅游开发契机,我们充分调动本地作者积极性,以提供必要的经费、共同制定创作计划、共同研究选题等形式,扎实开展了文学和影视剧创作活动。
由县文化馆一名干部执笔,以保康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九路寨为背景,以保康传统楚文化为主要内容,创作完成的电视连续剧《九路寨传奇》,被深圳一家影视剧制作中心买断版权,计划在2010年在保康实地拍摄、制作,并计划在电视剧的基础上制作数字电影公开放映。由县林业局一名退体干部创作、反映早期楚文化的历史剧《荆山碧玉》,获得襄樊市戏剧创作奖。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有奖征文、特约撰稿等形式,充分调动文学创作者的积极性,扎实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由我县作者创作的反映保康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及自然景观的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出现在《人民文学》、《散文》、《小说月报》等全国核心文学期刊上。2009年5月,由本县作者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卞和传奇》,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通过开展以早期楚文化为重点内容的文学及影视剧创作活动,“保康”、“楚山”、“早期楚文化”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得到了远距离传播,展示了保康作为楚文化发祥地的深厚积淀和文化魅力,提高了保康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将早期楚文化研究成果,深深地融入城镇建设之中。
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优势,将保康县城建成一座既有浓郁现代气息又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旅游精品城镇,是保康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2009年初,在县文联积极参与下,开始对县城重新进行整体详细规划,启动街道改造和景观工程建设。县文联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向县委、县政府建议,在县城景观工程建设中将早期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适当的形式加以反映。我们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这项工作交付文联实施。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办公、策划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梳理,拿出了详细的县城景观工程“早期楚文化揽胜”浮雕文案。文案被专家评议、论证通过后,我们又立即组织专业画家进行画稿、文字梳理、创作。
目前,此项早期楚文化景观工程即将全面竣工,800余幅浮雕长廊将作为保康县城的一道靓丽风景,供人们闲暇之余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惠及了县城居民及外来旅游、观光的人员。
五、推动早期楚文化在社会大众中的传播。
在坚持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早期楚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的同时,我们还着力进行传统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播,以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发挥整体联动的优势,在县文联主办的文艺期刊《野花谷》开辟“文化保康”专栏,连续推出介绍以早期楚文化为主的地方传统文化知识;在县委工作通讯开辟有文化专版,对保康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利用进行深度报道;在保康新闻网、保康论坛网开辟专门板块,对保康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广泛普及。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在职干部,常年开办专题讲座“荆山讲堂”,对县直机关干部进行传统文化普及和教育。
保康县文联虽然单列办公时间不长,但比较好地找到了工作突破口,不仅促进了单位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本职业务的顺利开展,而且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较好地服务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建文艺“一县一品”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黄冈市文联
近年来,黄冈市各级文联紧紧围绕创建“一县一品”特色文艺品牌和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发挥文艺优势,着力整合资源,先后与各县市区文联联手策划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艺品牌,其中黄梅县“中国楹联之乡”、麻城市“杜鹃文化”、团风县“农民画”等文艺品牌,取得了文艺创作与理论创新并举、精品展示与推出人才并重、文艺普及与文化惠民并行的综合效应,有力地推动了黄冈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在打造文艺品牌中,坚持立足黄冈优势文艺资源,着力凸显品牌特色,从而使我们创建的文艺品牌逐渐成为具有鲜
明时代特征、地域特点和有学术水准的可持续利用的文化标识。
1、凸显黄冈人文优势。黄冈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历史文化资源和名人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注重依托黄冈的人文优势,积极发掘、整理和充分利用黄冈文艺资源,使文艺品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红安文联、麻城文联以将军文化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红色旅游题材等重大题材作为品牌进行文艺创作;团风文联、浠水文联选择与历史文化、历史名人相关的文艺创作作为品牌进行打造。这些丰富而又独特的资源,不仅为我市的文艺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创建文艺品牌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力提升和展示了黄冈文化的魅力。
2、注重提升学术品位。我们始终把坚持高水准的学术品位作为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主动与上级文联及相关文艺家协会合作,充分利用其学术优势,确保文艺品牌的学术地位。比如,黄梅楹联学会每次举办的楹联作品展,虽是我们创办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楹联品牌,但在展览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广泛发动、特邀名家、上门取件等有力措施,保证了展览的学术水平,因此,被中国楹联学会、省楹联学会视为具有相当水准的楹联作品展。其获奖作品不仅代表当代楹联界的最高水准,也代表着当代楹联艺术的发展水平。
3、坚持鲜明艺术主张。我们创建的每个文艺品牌都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倡导继承传统基础上的艺术创新。比如,团风、浠水作家群创作的文艺作品和黄梅楹联学会的展览作品,均继承和弘扬了黄冈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高扬现实主义精神,倡导文艺创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坚持艺术与时代和人民同行,体现反映时代,感悟生活,关注民生、关爱人与自然,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在当代文艺多元激荡的发展背景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4、践行文艺惠民理念。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我们坚持把文艺品牌创建与文艺惠民结合起来,把文艺惠民的理念贯穿于品牌创建全过程。麻城“杜鹃文化节”系列活动期间,策划并邀请央视加盟杜鹃节,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文艺晚会,邀请中国曲艺名家“送欢笑”走进麻城,进行曲艺专场慰问演出,为麻城人民群众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曲艺盛宴。黄梅楹联学会坚持“人民懂、人民爱”的办展理念,让广大观众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楹联艺术的魅力和楹联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努力夯实品牌创建基础,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完善文艺品牌运行机制,努力创新品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品牌建设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1、夯实品牌创建基础。一是在思想上确立以服务“一县一品”建设,服务文艺组织、服务文艺家为本的理念,把服务作为发展文艺事业、搞活文联工作的根本措施。二是在工作布局上,把主要精力用于“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机关全体干部都分头联系县市文联和市直协会,对县市文联和协会工作进行经常性的了解和指导。与县市文联一起研究一县一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新措施,宣传、推广县市文联品牌创建工作。三是在工作内容上全方位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从品牌的选择审定、重点项目审批、重点人才推荐、优秀作品评奖、先进经验总结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2、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一是争取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和活动经费上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整合利用文联系统资源,通过与省文联及相关文艺家协会的紧密合作和上下联动,实现人才、物力、文化创意、理论研究等资源共享,形成文联整体合力。三是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加强与其他单位、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共建双赢。
3、优化投入运行机制。一是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我们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品牌基金会的运作方式,争取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和参与热情。
4、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我们牢固树立“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的思想,促进品牌活动常办常新。一是对重点品牌活动采取市文联与其共同办活动的方式,并在活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二是上下联动,积极整合地方资源,把同一艺术门类筹划的活动集中举办为有影响、有声势、艺术水准高的大型展览和展演活动;三是菜单式服务,群众喜欢什么,我们就展什么,演员就演什么。通过这些创新举措,调动了多方积极性,使老百姓“零距离”地欣赏到我市各个文艺门类知名文艺家的作品和精彩节目,深受基层和人民群众欢迎。
三、坚持把推动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艺品牌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文艺品牌在推出精品、推出人才和理论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实现文艺品牌综合效益最大化。
1、推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艺品牌的导向作用,组织召开相应文艺门类的创作动员会,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推出了一批既有民族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文艺人才。
2、积累了一批文艺理论成果。理论和创作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两翼,我们始终把理论建设作为文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的每个文艺品牌都是融作品展示展演、名家讲坛和高层论坛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活动。每一个品牌活动都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文艺名家做专题学术讲座、举办论坛,就当前的文艺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
3、扩大了黄冈文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我们一方面以全省和全国的眼光,进一步提高品牌活动的质量和品味,一方面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的辐射力。
4、搞活了文联工作,提升了文联形象。通过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全市文联工作有了新内容、新变化,开创了新局面。一是创造了工作氛围。市县两级文联组织和文联干部通过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了对文艺和文联工作的认识,在思想上找到了动力,在工作中看到了希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围绕品牌建设拓思路、干实事,取得了明显实效。二是明确了努力方向。通过几年的工作,各级文联充分体会到一县一品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繁荣文艺事业的重要途径,是搞活文艺工作、提高文联地位的有效举措,明确了文联工作的努力方向,找到了文联工作的落脚点。三是提升了服务水平。在活动中,文联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全市文艺界呈现出和谐、繁荣的大好局面。通过活动的锻炼,全体干部的观察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施承办能力、应急防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进一步提高,文联的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动,我们创建的文艺品牌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文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不仅巩固和强化了黄冈部分艺术门类在全省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黄冈其他艺术门类的繁荣发展,黄冈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景象。
打造楹联文艺品牌 创建中国楹联之乡
黄梅县文联
“梅蕊香千里,联花灿九州”,这是广东一位联友对黄梅楹联的两句赞语。
黄梅县楹联学会成立于1989年11月。二十年来,坚持党“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关心和重视,争取中楹会、省、市、县文联领导关爱与支持,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领导下高举“联乡”这面光荣旗帜,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创建楹联文化品牌,打造中国楹联之乡,让“联乡”的美名传遍全国,誉达五洲。回顾征程,历尽艰辛,甜酸苦辣,百味铭心,寥, , , , , , , , , , , , , , 呈数语以记之。
一、狠抓人才,开基创业,夯实基础
县联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始九人发起,现在是全县16个乡、镇和两所学校,设立18个楹联分会,共有会员1500余人,联会成立第三年,我们便从各方面吸引人才,不仅吸引笔杆子人才,还吸引管理人才,经济人才,单是高、中级经济师就达五人。为日后发展经济准备战将。
&nb, sp;&n, bsp;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属于三无单位:无编、无权、无钱。办任何事均要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办任何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我们便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和实行三个抓,抓人才,抓艺术,抓钱。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联会友,开创新局”。
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友兴联,跃登高峰”。
第三个五年计划:“以联生财,富会强县”。
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联会面貌大变。除分会会员增加,具体办事机构也增加,县联会内设有办公室、编辑部、学术部、组联部、财务部、企业办公室,这些机构各领其职,各负其责,长年照常运转,除黄梅县荣获“全国楹联之乡”称号外,县联会还获得“全国联坛十军”(全国十面红旗)。“联坛精英”、“联苑模范”、“联坛红旗”、“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等二十多种光荣称号。
1998年4月,中国楹联界全国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黄梅召开,非常成功,获全国联界一致好评。2005年中国(黄梅)国际楹联文化节,也在黄梅举办,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加上中国各省代表和黄梅本地作者总人数达万余人,盛况空前,收效良好。将中国楹联文化、黄梅楹联事业推介给世界,真正实现了我们联友普天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奥运健儿为国家增光,夺得51项冠军,63位选手获得74块金牌。黄梅县为了表彰这批金牌获得者,邀请全国联坛高手给冠军题赠嵌名联,由全国书法家界著名书法家动笔书写,再由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用挑花艺术刺绣做成条幅,赠送给冠军留念。其工程浩大,耗资颇多,赠品精致,质量上乘,给体育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纪念品、文物珍藏品,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获得社会一致好评。这批作品送到陕西黄帝陵,参加2008年黄陵祭祖后赠给各位冠军。2009年,黄梅县为庆祝新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六家牵头,黄梅县楹联学会具体承办,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协办。9月22日,全国大征联竞赛活动举行颁奖大会,县联会制作一份巨大礼品,称为“百米长的楹联竹简”,用全国楠竹之乡(浙江)生产的竹片2500支,雕刻纺织串连而成,由100位中学生高高举起,像一条巨龙披红挂花,绕场一周,气势恢弘,美丽壮观,全场惊而讶之,热情鼓掌,该礼品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二十年间黄梅县楹联学会干的都是大事,都是有轰动效应的喜事,勇于开拓的新事。
二、精研学术,提高联艺,建立基地
1、狠抓联赛,广交联友
从联会成立起,便着手抓联赛。首先利用黄梅佛教禅宗发源地的地理、人文资源优势,举办“五祖寺海内外征联赛”、“九江长江大桥通车征联赛”、“毛主席诞辰百周年征联赛”、“香港回归、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建党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以及“迎北京奥运会”等全国性大型征联21次,全县性征联17次平均每年1.8次,2007年一年中有3次征联,每次征联人数和参赛联作均是数以千计,实现了广交联友,将全国各地楹联高手聚集到黄梅这块园地,交流艺术,共同播种,让楹联文化繁荣昌盛,香遍全国。
2、创办联刊,编印联书
县联会于1990年1月1日(元旦日)创办出版了一份会刊,名为《联苑》每期印数由开始2千份,发展到现在8千份,均是免费邮寄赠阅。发行到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以及海外10个国家,现在将普版改为铜版纸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各分会也分别创办各种报刊十多种。县联会和各分会共编印了各种联书八十多版本,计5万余册。黄梅《联苑》成了全国广大联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一块最理想的园地。
3、建立基地,培育人才
全县每个分会,分别以乡中、镇中为基地,建立楹联培育基地,还在部分中、小学设立楹联知识辅导班,每年举行二至三次学术研究和讲座。全县获得国家级教育基地两所,即黄梅一中和实验中学,有五所中学为省级楹联之校,还有三个楹联之家,两个楹联之村,一所联中。联进校园,在黄梅比较普遍,培养出一大批中小学生新联家,让黄梅楹联事业后继有人。并在全县1500个会员中,培养出:联乡十老、联乡十杰、联乡十英、联乡十秀、联乡十佳、联乡十贤、联乡十星、联乡十少,2010年还要授予联乡十华、联乡十俊。
三、以联生财,自谋发展,富会强县
按第三个五年计划,现在是最后阶段。我们尝到办企业的苦头,也尝到办企业的甜头,苦尽甘来。
县联会办企业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很多困难,闯过不少险滩。开始一穷二白,两手空空,但有一点始终认定,我们是搞楹联的,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广阔的市场,有生命力,我们何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呢?首先采取借鸡生蛋、合夥养鸡、卖鸡买蛋滚雪球的发展方式,自己找买主,自找门路,利用民间印刷春联的手艺,从他印我销到自产自销,从手工印刷到大型机械印刷,从卖春联的小贩到机印春联的老板,一步步走过来。市场上还有其他行业也赚钱,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下,只要有钱赚,不问生意大小就干,在干中学,在干中发展。俗话说得好:“见钱不抓,不是行家”。我们先后办了文具纸张、文房四宝、书籍字画、石料石刻、机械修理、美术装潢、打字复印、玻璃工艺、五金电器、联想电脑、竹木雕刻、金印春联、星宇印刷、电视录相等十多家门店,现在只保留了6家。只要经营管理好,日子可以过,每年向国家上交税费五万元,20年上交超百万元。平常联会一般开支可以不求人,大型活动还是要找县委、县政府要钱,黄梅联会不算小康,但日子好过。
县联会现在有自己的小办公楼(自资修建),传真机、复印机、空调、电脑、大型金印机、会议室、办公室、桌椅一应俱全。虽不是阔老板,但也不是穷光蛋。逐步实现富会和楹联强县。
综合上述几项工作,回顾走过的路,既有成绩,也有问题,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教训反过来也成为经验,如果说总结经验可以说上八条十条,但最基本的有五条。
一、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搞文学艺术工作的行动指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党委领导,把握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这是我们社团组织的生命线,否则就会走入歧途。
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精神。如果失去这种精神,联会便无法生存。联会一班人,宁可富公家,愿意苦自己。二十年来,公家没有买过一斤茶叶,公家只有开水,从未向公家要什么补助,吃过什么夜班加餐。包括各分会头头、上县开会、往返路费均自己掏腰包。
三、献身楹联,以身作则,忘我地工作。联会一班人,每天均坚持上班工作,风雨无阻,虽然没有补助,大伙还是以会为家,会长柳义君二十年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也没有休息享受一个黄金周,每天工作达11个小时,二十年不打牌、不看戏、不串门、不干家务、不走棋、不旅游,一心守在联会,辛勤工作,从会长到编辑,到烧水扫地,外出拉赞助,联会经营都是他一个人,长年累月坚持干。身患多病,带病坚持,他被县里、市里评为五好老干部、模范党员,获得县里、省里颁发给他的特别贡献奖,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称号。他自己编了一本个人联集,儿女将印书钱准备好了,他却一拖又拖,就是挤不出时间,再将稿审一遍,前后拖了十年。真正是种了公家田,荒了自留地。有朋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忙?他答:问我何求日夜忙?分文不取为联乡,精神更比金钱贵,人有精神国乃昌。他的名片背面有一副对联:“不惜韶华成蜡烛,愿将心血润联花”。他的作品刊登在全国二十种专业报刊上,获得征联比赛一、二、三等奖20多次,个人小传亦刊登于各种辞书。
四、加强组织性、团结性、标兵性作用。办任何大事,离不开组织,离不开骨干,离不开团结。无组织是一盘散沙,无骨干是一群散兵游勇,无团结什么事也搞不成,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单位不成单位。黄梅联会非常注意这一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规则。有事大家干,有话公开说,有利相互让,有错不推责,有难互关照,有误及时说,工作多头绪,始终同一辙。因此20年来,没出现不团结闹分裂的现象。
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办事。联会人,一要清白,二要干净,忘我办事,乐守清贫。联会办公室悬挂一首诗:“无烟无酒亦无茶,满座高朋笑语哗,好借诗联吟国是,小楼连接海天涯。”朋友来访不问是谁,部长、县长、书记来联会视察,也只有清水一杯,滋润心扉。同事们要喝茶,自己带茶叶,联会只供应开水。联会20年没有买过一斤茶叶,遇上开会,都是柳会长从家里带茶叶来,更谈不上烟酒了。也无人要夜餐费、加班费、电话补助费、上县开会车票费。二十年来,坚持勤俭办事,勤俭兴会,不能忘记艰苦本色。
上述五点是我们最深的体会,还要继续努力,做到更好。为楹联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将黄梅联会建成富会、建成强县。
倾力打造民间绘画之乡
团风县文联
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的团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藏和传承着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风民间绘画(原称农民画)就是该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团风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大批名人、名家,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张浩),科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政治家殷海光,军事家林彪等都诞生于此。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在上级文联的关心下,在团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团风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团风民间绘画强势崛起,已逐渐成为团风的一张文化名片。
团风县民间绘画取材于鄂东风土人情、民俗掌故、民间传统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了民间剪纸、皮影、戏剧、刺绣、挑花、印花等艺术营养,以丰满的全景式构图、夸张的表现手法、统一而凝重的色彩效果,形成了团风民间绘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民间绘画的起步
团风县民间绘画创作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从“文革”时期的长期禁锢中解放出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恢复、传承和发扬。长期的文化沉淀与活跃的精神状态以及团风人的文化基因碰撞,碰出了团风县现代民间绘画这朵炙热的火花。民间绘画创作活动在团风民间悄然兴起。
1983年,团风县第一幅民间绘画作品《山村车赛》晋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获得三等奖,开了团风县民间绘画走出团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河。于是,有组织地开展现代民间绘画创作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项迫切任务。
1985年,原黄冈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农民画研究会”,发现、培养和提高了一批业余绘画能手,各乡镇文化站采取不定期举办创作培训班的形式,将部分作者还不成熟的作品进行集体指导、加工、润色,不少好的作品脱颖而出。
1987年,选送8幅农民画向国家申报“农民画之乡”时,有5幅作品出自现今的团风作者之有。之后,这8幅作品全部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现代民间绘画展览”,登上大雅之堂,并全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收芦苇》、《鸟窝》等作品的复制件被美国收藏家购藏。1988年2月9日,国家文化部命名原黄冈县为“农民画之乡”。
民间绘画的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坚持把团风民间绘画作为本县一个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全力举荐新人新作,培养壮大了团风民间绘画创作后续力量。
2007年10月26日,团风县文联正式成立,为了擦亮“民间绘画之乡”这块金牌,迅速组建成立了团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书画家协会,为团风民间绘画创作进一步发现人才、出作品、出精品,繁荣团风民间绘画创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夯实了阵地基础。
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委宣传部非常重视文联工作,牢固树立了抓文艺事业就要抓文艺人才,抓文艺人才也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为了切实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和繁荣团风县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团风县对在国家级、省市级重大文艺活动中获奖作品和人才进行奖励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重点创作人员、创作经费及创作假,制订了一系列倾斜办法。2009年5月10日,时任县委书记孙璜清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看望了民间绘画艺人吴春娥、华贻和、倪汉玲等人后,又主持召开了县委专题会议,会议就保护和开发全县民间绘画艺术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并形成《[2009]2号县委专题会议纪要》。全县从而形成了重视文艺人才、扶持文艺人才、激励文艺人才的良好环境。
团风县民间绘画创作方兴未艾。团风县通过采取个人自觉创作与集中辅导相结合,一般指导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绘画与剪纸相结合,描述传说故事与描绘现代生活相结合,既传承了民间文化,又陶冶了精神生活,结出了累累硕果。2009年度在回龙山镇、方高坪镇分别举办了民间绘画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农民、教师、机关干部和学生,共计90人次,收到作品300多幅。9月份,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从中精心挑选了180幅作品,在方高坪镇政府办公楼大厅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展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使民间绘画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近年来,团风县以县文联、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为纽带,以乡镇文化站为阵地,多次举办全县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以举办书画展活动等形式带动全县书画爱好者进行创作,创作作品500余幅,涌现民间绘画新生力量60多人。
民间绘画的辉煌
团风民间绘画作者主要分布在回龙山、但店、方高坪、总路咀和马曹庙等5个乡镇,有骨干作者200多人,其中有56人的作品在省、全国举办的展览中展出,共展出作品93件次。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和湖北电视台等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先后作过报道和评介。
1998年,团风有5幅作品获全国农民书画大赛入选奖,同年12月,有11件作品入选湖北农民书画大赛,2件作品获奖;《金色稻田》等四幅作品被加拿大收藏家收藏;2000年,有8件作品在《湖北画报》上发表,有5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集萃》。自团风建县以来,全县共有15幅作品漂洋过海,成为外商、台商的珍藏物;有16件作品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了配合重大节庆活动,全县创作了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建国60周年等为题材的作品150余幅。
2009年5月,由县文联、县书画家协会联合编辑的大型民间绘画精装本《团风书画作品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作品集收录了40多位团风籍书画家及爱好者的书画作品近300幅。作者年龄最长的有106岁,最小的只有10多岁。这既是献给祖国60华诞的厚礼,也是向百姓奉献的文化大餐。
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县文联、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在县“四大家”办公楼大厅举办了民间绘画作品展。此次展出60位书画家及爱好者共150余幅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县的民间绘画创作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化团风”建设的新成就。
为了开展农民绘画进校园、进机关、进警营等活动,县文联与县书画家协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1月下旬在县运管所会议室免费举办民间绘画培训;赠送29幅民间绘画作品给李四光中学;赠送23幅作品给县民政局老年活动中心;赠送6幅作品给黄冈市公安局;选送20幅作品参加黄冈市财政系统廉政建设书画展;推荐选送年轻会员何金梅等新人参加市美协培训班学习,组织民间绘画艺术家赴宜昌等地采风;组织看望慰问百岁民间绘画老人范振华,并送去500元慰问金。由县文联牵头组织各文艺家协会捐款2800元,分别于今年5月10日、25日两次前往回龙山镇乌龙庵村看望慰问病中的86岁著名农民画家吴春娥。
悠悠长江,浩瀚如洋。团风这支由县委、县政府强力打造的民间绘画队伍正脱颖而出,且正在日益壮大,愈加成熟,必将成为湖北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民间绘画之乡”。
让麻城杜鹃名扬天下
麻城市文联
在《麻城讲坛》开坛首讲仪式上,麻城市委书记李开寿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思想,并首次面向公众提出打造麻城杜鹃主题文化的新创意。近年来,围绕全市100万亩原生态杜鹃林及龟峰山10万亩杜鹃花海的资源优势,我市积极落实省文联提出的创建文艺“一县一品”的战略举措,全力打造杜鹃文艺品牌,形成了文艺品牌与城市品牌交相辉映、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麻城杜鹃文艺品牌开始名扬天下。
一、吹响节会“冲锋号”,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营造好声势。
2008年4月,我市按照“以节造势、以节扬名、以节交友、以节厚文、以节鼓劲、以市活市”的思路和目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争取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广电总台和黄冈市政府参与主办,中电国际和湖北卫视协办节会,确保了节会的规格。节会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精彩纷呈,主题活动包括“一节五会”,即大型文艺晚会、杜鹃花海观赏会、地方文化艺术展示会、投资推介暨寻根旅游联谊会、杏花村开村发布会等。策划并邀请中央电视台加盟杜鹃节,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文艺晚会,确保了节会的影响力。文艺晚会上,19名港台和内地明星前来助阵,观众达3万余人,首创大别山地区盛会记录。麻城本土歌手蔡琴一举唱响《麻城杜鹃花》节会主题歌,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蕾激情推介麻城杜鹃文化、旅游品牌,著名歌手孙悦现场会演绎“麻城花挑”舞蹈,节会对麻城杜鹃主题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水平。节会期间,到会副部级以上领导7人,厅级领导75人,处级领导326人,来宾人数2600多人,外来游客1万余人,让麻城杜鹃旅游品牌和文艺品牌深入人心。今年4月杜鹃花开前夕,我市又隆重举行“2009麻城·中国杜鹃花城”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网、《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记者及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出席,延续了杜鹃文艺品牌、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热度。目前,我市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举办“2010第二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将继续请省文联作主办单位,并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走进麻城,慰问演出,同时也作为节会开幕式演出活动,依托节会平台更进一步叫响杜鹃文艺品牌和旅游品牌。
二、繁荣文艺“百花园”,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增添好亮色。
一是调动各方力量,完善文化阵地。近年来,以繁荣杜鹃主题文化为方向,我市着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正在启动建设大别山文化旅游中心,积极着手推进麻城大剧院等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加强市民休闲文化阵地建设,改造提升了南湖公园(以杜鹃文化为主题,兼顾移民文化、进士文化、李贽文化)、和平公园(即麻城烈士陵园,弘扬杜鹃文化和和平文化)、小金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加强城市广场文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了金桥广场、将军广场等城市广场。在软件载体方面,改版了市政府门户网、麻城信息港、麻城文化信息网等网站,开展专栏推介杜鹃文化。市文联将原机关刊物《麻城文艺》改版为《杜鹃》,并请中国电力董事长、《静水深流》作者李小琳亲自撰写刊名。文联各协会相继创办了《杏花村诗词》、《百姓生活》、《万松亭》、《龟峰山诗词》、《麻姑》等文艺刊物,一些本土企业团体创办了《麻城影响力》、《新视线》等文化杂志,为本土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是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推进文艺生产。市乡两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文艺创作。市委书记李开寿从任市长时起就亲自参与文艺创作,撰写了大量推介麻城的文化散文,在省内外传为佳话。李书记创作的《麻城赋》在《光明日报》发表,《冬进大别山》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发表并荣获湖北新闻奖副刊金奖。市政协主席凌礼潮亲自主编的文化书籍《歧亭古镇杏花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我市完成了近20年以来艺术生产的一次大制作,编排的大型现代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在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中荣获金奖,并获得包括个人单项奖在内的9个单项奖。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市内文艺家深入挖掘以杜鹃文化为主题的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每年推出一本大型文化书籍作为麻城对外赠送的礼品书籍,已推出的《五彩麻城》、《红杜鹃 美麻城》、《品味麻城》均在全省产生良好反响,得到省市领导充分好评。各乡镇和旅游景区也纷纷组织文艺家挖掘本土文化,龟峰山风景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先后推出《龟峰山传奇》、《五脑山诗文》等文化书籍,歧亭、木子店、三河口、夫子河等乡镇先后推出《神秘木子店》、《天河浩荡》、《圣水奇山》等文化书籍。
三是激发文艺家创作热情,繁荣文艺创作。市文联主席熊亚兰带头开展文艺创作,其散文《情醉麻城红杜鹃》在《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本土美术家冯萍、余敏文、程敬生等创作了一批以麻城杜鹃为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杜鹃情》、《山水》、《山风》等作品还代表黄冈市到芬兰进行文化交流。诗人、歌词家熊明修创作的歌词《麻城杜鹃红》荣获鄂东第四届民歌大赛金奖。市文联副主席林明康创编民俗文艺节目40多个,帮助龟峰山风景区组建了龟峰山民俗文化艺术团,长期自编自演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文联名誉主席余敏文创作的大型壁画《锦绣中华》先后两次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中国博物馆展出。青年作家缪益鹏创作的小说《六月六》荣获冰心文学奖。青年女作家朱小玲创作的小说《蓝色美人樱》将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为数字电影。
四是借助知名文艺家美誉,提升文化品位。2008年杜鹃节前夕,我们聘请湖北音协主席、知名作曲家王原平创作《麻城杜鹃花》主题歌,并通过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演唱会开始唱响。今年,我们又先后邀请著名书法家大家欧阳中石、张海、刘永泽先生为麻城题写“杜鹃花城”等。为进一步扩大以杜鹃为主题的麻城文化的影响,我市支持私立麻城博达学校出资与中国神话大师周濯街签约,为麻城创作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将拍成大型电视连续剧播出。我们联合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红杜鹃摄影比赛,知名艺术家纷纷来麻城采风,创作出的作品在各大媒体刊发,在周边大中城市展出。
三、放大宣传“影响力”,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推介好美名。
市委、市政府将推介麻城的广告语浓缩为“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四句话,重点推介“中国杜鹃花城”城市文艺品牌。一是借助明星的吸引力。2007年,我市开全国县级市先河,在京举行聘请《香港姊妹》、《五星大饭店》女主角曹曦文公益性担任麻城城市形象大使、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形象大使和首席杜鹃仙子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等50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报道。我们还策划曹曦文在其博客上宣传推介麻城,浏览量达200余万次。二是借助专家的权威力。邀请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专家来麻城考察鉴定古杜鹃群落,专家组对麻城原生态古杜鹃作出了“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全国少有”的权威评价,各大媒体竞相发布消息,麻城杜鹃品牌声名鹊起。三是借助文化精品的传播力。我们联合上海大学制作《崛起麻城》、《麻城红杜鹃》等高档次的文化专题片,在各类文化旅游节会上进行宣传。组织文艺工作者编印《红杜鹃美麻城》和《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剪影专辑》等杜鹃主题文化书刊,向外推介,麻城的杜鹃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迅速提升。四是借助媒体的辐射力。我们注重整合汽车车身广告、标语牌、宣传画、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类传媒力量,掀起杜鹃主题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产生了强大冲击波。对外,在武汉公交车上定做流动车身广告,一举叫响“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文化旅游主题口号。对内,在麻城火车站、汽车站和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制作旅游巨型宣传广告;在城区大街小巷、各乡镇、景区主街道张挂旅游主题口号广告牌;在宾馆、酒店餐厅和房间张贴杜鹃花宣传画,形成一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效应,使麻城杜鹃文化公益广告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在网络媒体上公开征集麻城城市形象、旅游形象和首届杜鹃文化旅游节主题口号及会徽、会旗、会歌,共收到海内外作者应征作品10万余条(幅、首);在湖北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在湖北日报、《湖北旅游》刊发专版。
四、开发旅游“风景线”,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搭建好载体。
目前,麻城杜鹃已经成为麻城文化的看点、旅游的看点,我们还致力于把麻城杜鹃打造成为文化的热点、旅游的热点,努力实现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的良性互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麻城旅游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的旅游。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全市围绕龟峰山10万亩杜鹃花海核心景区和“中国杜鹃花城”主题文化,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积极开发“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旅游精品线)一大片(乡村农家乐旅游)”,重点推出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三大旅游产品”。一是打造好杜鹃文化核心景区。近年来,我市重点开发龟峰山杜鹃花海景区,着力打造“中国最美的杜鹃山”、“世界杜鹃园”。目前,龟峰山已通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9年五一期间龟峰山杜鹃花海景区游客数量创下全省之最。正在规划建设中国杜鹃博览园,基本建成龟峰山索道,开辟了“空中看杜鹃”的新景观。二是延伸好特色旅游线路。以龟峰山为龙头,我市积极延伸旅游线路,拓宽麻城旅游空间,不断增加麻城旅游的吸引物。2009年12月,我市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四大景区同时接受省旅游局的AAA创建验收,三河口、浮桥河等6家水库被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是打造好城市特色景观。我市注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杜鹃文化。在金桥广场等公共绿地大量种植麻城杜鹃花,将城区通往龟峰山风景区的街道更名为“杜鹃大道”,并按照彰显杜鹃文化的思路进行绿化、美好和亮化。目前,我市以杜鹃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后发快进的先进典型,麻城旅游成为弘扬麻城杜鹃文化的最大载体,麻城杜鹃文化伴随着旅游品牌的打造越来越响。
找准定位 打造品牌
十堰市文联
十堰市文联从2006年以来把打造“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当做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调研,先后两次召开全市基层文联 “一县一品”经验交流会,通过抓典型,带一般,推动“一县一品”工作的发展,打造有代表性的文艺品牌,促进十堰文艺的发展。
一、结合实际,找准文化品牌定位
十堰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是现代汽车工业东风汽车的诞生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武当山、汽车城、水源区就成了十堰城区三张名片。三年来,十堰市文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市打造这两大目标“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文艺活动。努力打造“仙山、秀水、汽车城”这三张文化品牌。
1、为宣传武当文化,我市举办了三届武当国际武术节、武当国际旅游节和一系列对外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市宣传部牵头,市有关单位承办,但文联和文艺家协会积极参与,组织排演各类文艺节目、举办各类图片展览,为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年来,文联以宣传武当文化为重点,大打“武当”牌,文联主办的《武当文学》杂志,为培养本土作者,宣传地域文化作出了贡献,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届的肯定和好评,并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学期刊。围绕宣传武当文化,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还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文艺创作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使有特色的武当文艺风格和流派正在逐步形成。
2、为宣传南水北调工程,市文联曾组织60多名摄影家先后赴丹江、郧县开展“一江清水送北京”大型采风活动。这次活动声势大,被列为当年我市十大新闻之首。三年来,文联还先后接待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江苏省文联“南水北调采风团”和全国部分知名作家艺术家来我市创作采风。2007年11月,市文联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我市联合主办十堰籍著名作家梅洁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实文学巨著《大江北去》的首发式、签名售书、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接待了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一行近20名专家学者,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宣传十堰、宣传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贡献。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市文联还出版了摄影画册《中国汽车城十堰》和报告文学集《走向世界》。
二、抓典型,带一般,推动“一县一品”活动的开展
2006年5月,我市文联在竹溪县召开了十堰市第一届基层文联经验交流会。房县文联在会上就打造“房陵文化圈”品牌、竹溪县文联就打造竹溪山二黄品牌,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与会代表交流了经验增进了了解,进一步推动了“一县一品”工作在我市的蓬勃开展。张湾区、茅箭区、房县、竹山、竹溪、郧县、郧西、丹江口市文联通过竹溪经验交流会,都重视这项工作,找准自己的文化品牌,逐步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品牌。为了进一步推动“一县一品”活动在我市蓬勃开展,今年9月,我们在郧县召开全市第二届基层文联经验交流会,郧县文联打造的地域文艺品牌——凤凰灯舞得到县委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说,郧县是文化大县、文物大县,我们一定要打造最有特色的品牌。郧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打造郧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郧阳文化发掘和整理、郧阳文化与旅游开发、郧阳文化与城市建设、郧阳文化传承和保护、郧阳文化宣传和推介等五个工作专班,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推进工作,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使郧县文化品牌有了重大进展。
竹溪县文联在打造“山二黄”文艺品牌中,县委政府积极筹办“著名作家竹溪行”大型文艺采风活动。通过实地采风,他们认为竹溪是一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沃土,特别是古老的剧种“山二黄”,既是汉剧之母,也是戏剧中存留下来的一块活化石。作家们为此撰写了不少文章,在很多报刊上发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房县文联在对房陵文化进行了搜集、论证的基础上,多次向县委、政府请示,求得了县委、政府的积极支持曾多次邀请国家及其省内专家来房县考察,把房县这些文化成果的形成、内涵和特征以及在一定区域内的影响界定为“房陵文化圈”,从而确立“房陵文化圈”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县委、政府还把“房陵文化圈”建设纳入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项目,为打造“房陵文化圈”品牌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和物质基础。
丹江口市文联充分发挥文艺工作的特点,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将全面加速,丹江口大坝加高,积极做好水文化这一现代品牌。
郧西县文联在县委、县政府实施“旅游立县”战略,着力打造以天河为轴心,以五龙河、上津古城、羊尾龙潭河为节点的生态文化旅游圈。今年8月,郧西举办“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研讨会,邀请专家论证,积极包装、开发七夕文化。目前,“郧西:七夕之源,美女之乡”、“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等有关七夕文化的标识已深入人心。郧西县将以县城为核心、以天河为轴心,以“织女”为原型,大力挖掘七夕文化,打造美女文化。重点开发天河沿岸水体旅游景观,恢复城区“八大景”;突出织女形象,建设古今中外美女景观带,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织女大道”、“天河大道”、“天河广场”、“鹊桥景观”,包装“牛郎”牌系列农副产品和“织女牌”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同时,通过举办中国七夕文化节、中外友好鹊桥会等形式,致力于把郧西县城打造成“婚礼之城”,把郧西县建设成为“约会之乡”,让人们来郧西“赏美景、看美女、喝美酒”,体验休闲文化。
竹山县文联大力发掘女娲文化资源,以女娲文化研究会为主体,多次与中科院、北师大、华中科大等院校10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讨,提升、丰富了女娲文化内涵。他们收集整理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中的女娲神话、女娲文化遗存和碎片,传承光大女娲文化,弘扬创新女娲民本、创造、和谐精神。2007年,出版发行的由全国2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 《女娲文化研究》一书,被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誉为“堪称女娲文化研究的前沿作品”。为尽快把竹山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该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包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把女娲山打造成祭拜女娲圣母的目的地,让女娲文化品牌光彩夺目。
十堰市张湾区文联依托自然、汽车制造基地的背景,打造了“以汽车命名的汽车文化”品牌。在今年八月份举办首届汽车文化艺术节,这次汽车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极大的推动了汽车文化地更大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活动开展3年多的实践和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证明,这项战略的实施,首先,有利于引起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有利于争取文艺政策和项目经费的支持;其次,由于“一县一品”的推出立足于地方,因而使项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产生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效应;再次,这项创建活动完全符合基层文联工作实际,且行之有效,有利于重点突出,带动全局;另外,通过这项活动,培养了一批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联工作骨干,有利于文艺队伍的壮大和发展。挖掘地域文化,应从各种人文视角切入,进行更深层次思考,对十堰地域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发掘,形成研究成果,为编制十堰文化开发项目规划、推动“仙山、秀水、汽车城”这三张文化品牌。旅游经济发展和大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把竹溪“山二黄”剧种打造成著名文艺品牌
竹溪县文联
近年来,在省、市文联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竹溪县“山二黄”剧种接连获得殊荣。上世纪九十年代获得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山二黄”剧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二黄剧团“文明单位”,之后,山二黄剧种《村官拜师》获全省戏剧“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6月,竹溪山二黄剧种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在“首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演出中,山二黄传统剧目《清风亭·赶子》获表演二等奖,成为鄂西北地区的“国家品牌”,深受权威专家的肯定,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一、培育专业人才,打好传承基础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湖北省22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被著名的汉剧大师陈伯华誉为“汉剧之母”,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戏曲音乐体系,被《中国戏剧大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收录。目前,全国能演出山二黄剧种的仅有竹溪县山二黄剧团一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受市场经济冲击,山二黄剧团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各类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十大艺术行当缺之七八,编剧、导演、舞美、司鼓、音乐等5个特殊岗位无人,人才问题严重制约山二黄剧团的艺术生产和事业的发展。
针对这种状况,竹溪县委、县政府采取两大措施,创新性破解山二黄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一是举办山二黄戏剧艺术中专班,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县文体部门在教师进修学校开办山二黄戏剧艺术中专班,走县校联办之路,于2007年秋,与十堰市艺术学校联合举办山二黄戏曲艺术中专班,享受国家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的优惠政策。为了扶持“山二黄”剧种,打造地方著名文艺品牌,县政府每年拨付专项培训资金,调动学校对山二黄戏剧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二是针对山二黄剧团新学员,实践经验少的实际,实行“一帮一”、“结对子”的体制培养人才,“师傅”带“徒弟”,帮思想素质的进步,带专业水平的提高。年过花甲的孙水忠老师、国家二级演员倪绍明、黄彩萍等剧团骨干演员,采取口传心授的办法,手把手地教动作,一句一句教唱腔,全团形成了尊师爱徒,刻苦练功的喜人局面。竹溪以一县之力创办地方戏剧艺术中专班,新形势下的师带徒,在全省范围内所罕见。
二、政策大力倾斜,确保品牌传承
竹溪县是鄂西北边陲,地处鄂、渝、陕交界,经济发展滞后。为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保护山二黄剧种,县委县政府一直为山二黄剧团开辟“特别通道”。
一是对山二黄剧团与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办的中专班,由县政府拿出专门名额,择优聘用20名学员到山二黄剧团工作;
二是山二黄剧团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统一预算,按月拨付;
三是县政府拨出10万元专款,更新山二黄剧团灯光音响设备;
四啊县政府为山二黄剧团配备东风140货车一辆,用于上山下乡演出;
五是加大对重点剧目的扶持力度,先后拨款15万元,用于《娘子县官》、《村官拜师》和《茶嫂招亲》舞台灯光的添置、舞美和服装道具的制作;
六是鼓励山二黄剧团上山下乡演出,对演出实行资金补贴,对计划内的年演出100场,每场补200元,超计划的,每场补贴300元。
七是鼓励新剧目生产,每创作和演出一台山二黄新戏,奖励和扶持3万元资金,用于剧目创作和演职人员的奖励。
以上七件实事的承诺兑现与实施,改善了山二黄剧种得以传承和保护的环境,更改善了山二黄剧团发展的地方环境,使得山二黄剧种在困境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成为名扬全国的文艺品牌。
三、艺人群策群力,推进品牌创新
有为才能有位。近年来,竹溪县山二黄剧团群策群力,全体演职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手抓综艺节目创作,一手抓山二黄精品剧目的生产,先后创作演出了《杨柳青青》、《茶嫂招亲》、《村官拜师》、《清风亭》、《娘子县官》等一批山二黄现代剧目和传统剧目,在省、市调、汇演中,获得了十六个奖项,《湖北日报》、《十堰日报》及中央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山二黄”剧目。2009年,竹溪县山二黄剧团开展“演人先做人”活动,送戏下乡坚持“三自带”(自带道具、自带炊具、自带行李),演出人员既是演员也是装卸工,地作舞台天为幕,心里始终装的是全县人民,把广阔的农村作为自己艺术事业生根开花的沃土,全身心地投入每场演出。每次演出结束之后,演职人员被观众团团围住,要求合影签名留念,令演员们激动不已。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实地,采访竹溪山二黄剧团的艺术成就和“两为”精神,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向全国系列播出竹溪山二黄剧团的专题报道,后又多次滚动播出,在全国全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对推介“山二黄剧种”这个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
竹溪“山二黄”剧种,是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也是戏剧中的稀有品种,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更加努力地保护这个剧种,不断丰富和创新它的形式和内涵,使其成为文艺界名副其实的优秀品牌。
让郧阳凤凰灯舞大放异彩
郧县文联
“郧阳凤凰灯舞”是目前发现的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民间独有的一种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是“楚人好巫崇凤”遗风在楚地民间的活态遗存,是近代、当代尊重知识才能、追逐祥和富贵、追求和谐稳定的现代价值观和文化符号。
“郧阳凤凰灯舞”表现在对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技巧、音乐技巧、表演技巧的综合运用之上,印证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再生能力。该舞在汉江以北杨溪铺镇、安阳镇、白桑关镇、青曲镇和汉江以南的柳陂镇、茶店镇、青山镇、五峰乡尤为盛行,其表演内容按凤鸣、出巢、游园、寻花、戏牡丹、擦痒、鹐翅、理羽、打盹、朝阳、扑翅等程序进行;其音乐来自地方花鼓、民歌小调和民间吹打乐曲,习惯以唢呐曲牌[凤鸣]、[升帐头]、[大开门]、[一字调]、[游场]、[上梁山]和锣鼓点子[一捶]、[挑捶]、[阴锣鼓]等交换运用;其道具传统以竹篾、皮纸、五彩纸通过扎制、裱糊、彩绘、等方法,制成凤凰灯1至2只,花盆灯9个,太阳灯1个, 2至4个云灯作为道具。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郧阳凤凰灯舞”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制定了很多保护措施:一是确立“郧阳凤凰灯舞”的地位,使之成为受政府保护的民间艺术形式;二是提倡家族传承与公共机构传承相结合的传承模式;三是鼓励参加全国、全省大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提倡全社会学舞凤凰灯;五是在保障基本活动经费的基础上鼓励对郧阳凤凰灯舞的研究、改进等工作,先后对其进行过多次改编实验。
为了把这个最受群众欢迎的文艺品牌传承下去,县里成立了“郧阳凤凰灯舞艺术团”,至今成为该舞的艺术研究、艺术辅导和艺术表演的主力军。同时,县委政府还提倡私营“郧阳凤凰灯舞”,现在班底也已发展到10余个。
由于“郧阳凤凰灯舞”的艺术价值很强,学术价值很高,曾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和《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荣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表演优秀奖。曾被邀请参加西班牙中国灯文化节、新千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庆典、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式、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2009年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和广东、张家港、武汉等地举办的大型展演活动。
专家对“郧阳凤凰灯舞”十分感兴趣,原因在于它的音乐很特别,将“郧阳花鼓”、“郧阳二棚子”、“郧阳山二黄”及民歌小调、民间吹打乐曲汇集一身。演奏时,由马锣发点并控制节奏;司鼓掌握大鼓和板鼓,根据凤头动作变换鼓点,指挥全舞;两只唢呐一主一和配合演奏主旋律,在乐句、乐段或曲调转换时交替换气,使乐曲不间歇地进行到底。其总体要点是:司鼓看凤头,打击乐看司鼓,唢呐听鼓点和马锣,节奏要稳定协调,旋律要舒缓流畅,整个音乐伴奏气氛庄重。
2004年以来,郧县县委召开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把以“郧阳凤凰灯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打造全县文化“四大品牌”之一,并印发了文件下发到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明确了奋斗目标、工作原则,并提出“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资金投入原则。
2006年10月,“郧阳凤凰灯舞”被列入十堰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7年6月,“郧阳凤凰灯舞”被列入湖北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县政府多次划拨专款保护“郧阳凤凰灯舞”,十堰市政府也投资数万元,对其进行研制、创新。2005年—2007年,湖北省政府先后投资4万余元,用于扶持“郧阳凤凰灯舞”项目参加中国·张家港首届长江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国、武汉梅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大游园,武汉举办的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以及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
现在,我们将这一文艺品牌进行了有效保护:
一、静态保护
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郧阳凤凰灯舞”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表演团(队)、表演人才、表演风格、乐器、乐曲、乐手、扎制工艺及其价值等全面状况。
2、将普查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归档,建立“郧阳凤凰灯舞”资源数据库。
3、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除抓好“郧阳凤凰灯舞”的基础理论研究外,重点抓好“郧阳凤凰灯舞”的产生背景、传承演变、传统表演风格、传统音乐伴奏、传统扎制工艺、传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编纂《郧阳凤凰灯舞成果集》。
4、进一步深入开展郧阳凤凰灯舞服装、道具的研制创新工作,一方面抓好原生态服装道具的研究,另一方面抓好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服装道具制作工艺。
二、动态保护
1、建立以城关镇、杨溪铺镇、茶店镇、柳陂镇为主体郧阳凤凰灯舞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两团(郧阳凤凰灯舞艺术团、湖北梨花村酒业集团凤凰灯舞艺术团)、四队(郧县城建局凤凰灯舞演出队、郧县耿氏凤凰灯舞演出队、郧县安阳镇凤凰灯舞演出队、郧县青山镇罗家河凤凰灯舞吹打乐队)和省、市4名代表性传承人及尚健在的5名民间老艺人、12名中年凤凰灯舞扎制骨干、100余人凤凰灯舞表演骨干、35名凤凰灯舞吹打乐手、5名凤凰灯舞编排导演、6名凤凰灯舞理论研究工作者实行物质和精神上重点保护。
2、在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地质公园、郧县沧浪山森林公园、“郧县人”遗址、虎啸滩、龙吟峡、革命老区南化塘6个旅游风景区和谭山、白浪、胡家营3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口子镇”,各建立20人的郧阳凤凰灯舞农民演出团队。
3、编写中、小学郧阳凤凰灯舞普及读本,介绍郧阳凤凰灯舞的扎制、表演、吹打乐相关知识。
4、与郧阳科技学校联合创办以“郧阳凤凰灯舞”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特长班,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凤凰灯舞扎制、表(导)演和吹打乐新生艺术人才。
5、加快推进“郧阳凤凰灯舞”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并组织、鼓励和引导凤凰灯舞演出团(队)与旅游景区、企业、社会团体联姻,对外扩大交流,以此承接大、中、小型节庆、庆典、纪念等演出活动,增加活动机会,拓展“郧阳凤凰灯舞”演出市场,扩大受益群众。
6、巩固和发展郧县一年一度以“郧阳凤凰灯舞”为主要内容的春节民间花灯大赛,举办“郧阳凤凰灯舞”艺术节,以此检阅和促进“郧阳凤凰灯舞”的传承、发展。
突出特色,把房陵文化圈打造成优秀品牌
房县文联
房县古称房陵,是周太师尹吉甫的故乡,《诗经》的采集地,也是孝子黄香的食邑地,历史上曾有十四位帝王在这里流放。神农氏曾在这里传授农耕,搭木为城,尝遍百草,创造了医药文明;历史上三次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使全国各地的人在房县融合,也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房县的交融。因此,诗经文化、神农文化、流放文化、忠孝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和野人传说等文化现象汇聚一地,异彩纷呈。专家们通过考察认为:其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蕴藏量大、种类多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并确立“房陵文化圈”的历史地位。 近年来,房县文联狠抓文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抢救性挖掘、整理、推介房陵文化,积极打造房陵文化品牌,树立了房县形象、提升了房县文化品位,促进了“和谐房县”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争取,求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确立了房陵文化圈的地位和价值。
房陵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成分的结合体,它不仅凝聚着社会文明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早在90年代,房县文联在对房陵文化进行了初步搜集、论证的基础上,多次向地方党委和政府请示,求得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积极支持。2001年来,曾多次邀请国家及省内专家来房县考察,把房县这些文化成果的形成、内涵和特征以及在一定区域内的影响界定为“房陵文化圈”,从而确立了“房陵文化圈”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也促使地方党委、政府把“房陵文化圈”建设纳入了全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项目,为打造“房陵文化圈”品牌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和物质基础。
二、上下连动,制定了一系列房陵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和建设政策措施。
首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房陵原生态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界定了县委、政府及其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文联、县发展与改革局、县财政局、公安局、旅游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等各部办委局及其各乡镇(场)等相关职责,确保了对房陵文化实施保护,挖掘、整理、立项、宣传建设等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其次,制订了房陵原生态文化保护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目的,构建房陵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原生态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努力创建原生态文化特色县,推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原生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原生态文化的意识,基本实现原生态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
保护方针是: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我县原生态文化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做到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实施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和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
再次,确立了房陵原生态文化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实施内容、实施步驟、实施时间、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等;建立房陵原生态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
<, SP, AN,>三、左右联合,培养和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让房陵文化重放异彩。,
应该说,房陵文化是一座金矿,需要我们去发掘,更需要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大浪淘沙。为此,房县文联为突现房陵文化的本来面目,积极培养和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去发掘、整理房陵文化。
十多年来,我们狠抓民间文艺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了近万人的民间文艺骨干,形成了十大民间文艺重点乡镇,掀起了全县支持哺育民间文艺的热潮,为“房陵文化圈”的挖掘、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发挥老艺人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发挥老艺人的作用是保护我们民间文艺的重要一环。房县民间文艺堆积如此浓厚使我们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在调查、搜集、整理方面,我们始终发挥老艺人的积极作用,因为许多老歌手、“故事篓子”、民间小戏的角儿、民乐的演奏者等作古的不少,剩下的也都年事已高,加之受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年青人愿意从事民间文艺的不太多,许多艺术后继乏人。故去一个老艺人就意味着泯灭了一个民间文艺门类。如解放初期尚存的高山闹子、房县花鼓和皮影戏戏箱37个,到了1987年只剩了3个皮影戏戏箱。针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房县文联较早地成立了“民间文艺调查搜集小组”,拟定了“四落实”的硬任务:即落实调查搜集的村组;落实民间艺术门类;落实民间艺人档案;落实民间艺术知情人线索。“四落实”的任务和年终奖惩结合起来,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工作有目标。县文联人员虽然少,但工作能量大。当时房县村组大部分不通公路,不通电话,全靠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遇有老艺人不在家,还得跑第二趟、第三趟。杨才德是文联音乐辅导干部,有很深的民间音乐造诣,他拎着自己的“三洋”收录机,挑最边远最偏僻的村组跑,一年下来竟跑破5双解放鞋。有的老艺人连招待客人的细粮也拿不出来,他就乐哈哈地和他们一起喝苞米糊糊,晚上一起滚冷冰冰的被窝。
二是扶持新艺人。这几年,我们全民动员保重点,群策群力搞培训。先是摸清并掌握了房县民间文化基本内容及其传承的方位,然后对文艺爱好者和后起之秀进行业务培训,使民间文艺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三是狠抓民间文艺队伍的培训。一年保证春秋两期的培训,时间安排在农村“挂锄”时节,既不占用农时、耽误生产,又可保证学员能够全额到位。另外,为了保证培训出实效,还邀请省市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从事民间文艺实践的艺人担任老师,有的放矢地解决学员们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聘请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省民协副主席潘彦文先生、民间文艺家李征康老师为文艺爱好者授课,大大启发了学员对民间文艺的兴趣。对于初入民间文艺之门的学员存在思想问题也不轻易放过。例如初学者余策星担心搞民间故事采集容易受到社会的误解,甚至被公安部门注意,我们就主动和他们单位领导联系,得到理解,支持他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工作。现在余策星已成为十堰市小有名气的民间文艺专家了。
原门古寺镇的初学者张兴成也在培训班后谈了自己的苦闷。原来他是通讯干事,因为酷爱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免不了影响业务工作,经常挨批评,我们耐心地开导他,应该先搞好本职工作,然后再去做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张兴成受到启发,后来通过自己的合理安排,不仅成了县乡两级的优秀通讯员,同时也没有放弃所热爱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工作。他通过十多年努力,搜集整理民歌2000多首,计100多万字,他收集的民间文艺资料非常有价值,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计划结集出版。
四是各文艺家协会通力合作致力民间文艺的发掘、整理和推介。目前,房县文联所属八个文艺家协会,我们注重了各协会之间信息、人员共享,如有采风、研讨、笔会等活动,我们总是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共同参与,同时,文联驻会干部一般都在各协会兼职,以便各文艺家协会的协作,如文联主席兼任房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联副主席兼任房县民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另外,根据个人爱好和意愿,一人可在多个协会任职。
五是选贤任能配强县文联领导班子。有意识的把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宣传部、组织部、财政局、文体局、广电局等单位的科级领导及有爱好房陵文化的工作人员吸纳为会员并选举为文联兼职副主席或各文艺协会的负责人,让他们在文艺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各项文艺活动在竞争中活跃起来。
六是上下联动、内外联合。房县文联积极和房县文体局、房县旅游局、房县广播电视局、有关乡镇等单位进行联合,组织民间文艺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集思广益,听取文艺家的意见,研究布置“房陵文化圈”建设工作,积极组织采风活动。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国家、省、市文化、文娱、民协的专家和有关新闻媒体的记者来房县指导宣传“房陵文化圈”建设工作。
七是积极组织文艺家深入农村,深入生活,进行文艺采风和搜集民间艺术活动。房县文联在资金困难,驻会干部工资都难以兑付的情况下,每年至少四次组织文艺家深入青峰、桥上、九道、上龛、榔口、军店、野人谷风景区等乡镇(区),开展文艺采风和搜集挖掘民间文艺活动,并鼓励文艺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自行活动,特别是二OO六年以来,房县掀起了研究房县民间文化的热潮,房县民间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多了起来,房县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纷纷加入其行业。如原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揭源泰老师,红塔乡内退老干部杜勤,红塔乡退休干部张天泉、邓洪基等一大批老同志,他们不计报酬,走村串户,深入到上龛、九道、门古、青峰等乡镇,积极从事民间文艺的挖掘整理工作,更增添了房县民间文艺搜集整理的活力。
四、实出重点,挖掘房陵文化,彰显房陵文化的本来面目。
一是挖掘《诗经》文化和宗孝文化。房县是周朝太师尹吉甫的食邑地,也是《诗经》采集地,我们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家的作用,组织文艺家对尹吉甫的传说进行了搜集、考证和整理。编撰、出版了历史资料《尹吉甫在房县的遗迹及影响》和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尹吉甫》。对东汉尚书黄香客籍房陵的传说、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
二是挖掘流放文化。房县为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唐中宗李显等14位帝王将相曾被流放到此。我们对流放房陵的帝王将相的生平事迹逐一考证并进行了整理,编撰、出版了《房陵帝王流放录》。
三是挖掘了神农文化。炎帝神农曾来到房县“搭森围城,偿药采药”创造了医药和农耕。我们对神农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
四是挖掘了野人文化。野人的传说又是房县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对野人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出版了《漫话野人》一书。
五是挖掘民间文化精髓。该县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民歌、民间故事、民间皮影戏广为流传。我们对民间文化进行了搜集与整理。摄制出5集文献性系列专题片《房陵》。编辑出版发行了《房陵风情》、《房县民间故事集》、《房县民歌集》、《房县民间歌曲集》、《房县民间故事集》(九道卷)、《龙涎香》、《房县民歌》、《房陵史话》、《房县民间唱本》、《房陵文化论文集》、《房陵文化系列丛书》等十四部“房陵文化圈”建设系列丛书。建立民间艺人档案544卷,摸清会讲民间故事的6.5万人,会唱民间歌曲的5万人,会讲谚语者8万人,民间乐器演奏者7746人,共搜集民间歌谣12000首,民间曲牌20多个,搜集民间故事900篇,民间谚语15000条,民间乐谱1500篇,民间小戏810出,皮影戏戏箱2个,整理房县野人传说、房县黄酒、房县民俗、房县温泉等方面的资料达50万字。
六是挖掘红色文化。房县是革命老区,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来房,创建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我们对红色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出版发行了《雷天明》一书和相关资料十余万字。近四年来,我们共搜集到了关于诗经文化、宗教文化、盐道文化、民间习俗、野人的传说等房陵文化方面的资料达200多万字。
五、广泛渗透,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房陵文化发扬光大。
房陵文化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散落在房陵大地,如何实现她应有的价值!近年来,房县文联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地让她得以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一是广泛开展房陵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近三年来,房县文联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开展房陵文化进社区活动42场次,组织房陵文化宣讲团深入乡镇、学校开展房陵文化讲座52场次,印发房陵文化宣传读本、《诗经》学生读本、《诗经》干部读本等房陵文化读本100000册。
二是通过和县委宣传部、文体局、旅游局等单位开展了“房县首届文化艺术节”、“房县十大孝子”评选和表彰、“房县十大慈母”评选和表彰、“唱响房县”等活动,让房陵文化深入千家万户。
三是通过节假日推介房陵文化,特别是房县一年一度的春节大游行活动,把房陵文化节目展示在全县人民的面前。
四是充分利用《神泉》这一文学刊物,在刊物上开办了《房陵文化圈》栏目,广泛宣传房陵文化,并吸引了大批的文学艺术爱好者从事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工作。
五是围绕房县成立60周年庆典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如书画展、摄影展、奇石展、根雕展、藏品展。
六是为了建设“房陵文化圈”,大打野人牌。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学者来房县野人洞、野人谷开展“双野文化游活动”。除了进行大文艺创作笔会外,并向社会推介了野人文化、流放文化、诗经文化等。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房县民间故事《天子坟》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国内民俗界的专题研究课题;房县大西南山区(九道乡、上龛乡)的山歌被音乐界承认有独特个性的山歌歌种;房县山锣鼓被湖北省音乐界首推的民间曲艺形式。房县山歌剧《绣远景》、《南山姑娘》、《山歌唱猎人》、《采药忙》、《欢乐的耳乡》等一大批民间文艺剧目在省市汇演中获大奖,也为 “房陵文化圈”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房县文联现有驻会干部四名,但房县文联全体同志凭着对文艺事业的执爱与忠诚,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房陵文化圈”建设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设“和谐房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岁月里房县文联将积极探索、进一步努力工作,把房县的文艺现象转化成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使“房陵文化圈”这一独有的无形资源成为房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响当当的品牌。
个性与共性互动 品牌与效益共赢
宜昌市文联
宜昌市文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文联提出的文艺“一县一品”建设工作,立足“项目规划、创建措施和成果转化”三个重点,坚持个性与共性互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千方百计促进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使项目品牌脱颖而出,取得了成果,形成了共识,获得了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抓好建设项目规划。
结合宜昌文艺资源优势,着力抓好项目建设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建设目标,拟定了2个全市性的共性项目和13个个性项目,总体规划投资1116余万元。
首先为确保项目的科学性、长远性和项目责任单位的积极性,我们围绕宜昌现有的文艺资源优势,认真分析筛选,确定了宜昌文艺“一县一品”建设的共性目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宜昌既是民间文艺重镇,又是文艺创作重镇,既有传统文化优势,又有现代文艺创作优势。在民间文艺上,宜昌先后涌现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三家一村”即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刘德方、孙家香和青林寺谜语村;在文学创作上,宜昌作家先后获得过鲁讯文学奖、骏马文学奖以及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拥有一大批文艺创作人才。为突出我们的传统和现代两方面的优势,重点转化创作优势文艺成果,针对性地确定了民间文艺和影视剧本创作两个共性目标,以期进行市县两级“一县一品”项目建设互动,实现“一县一品”项目建设的系统整合效应。
其次,我们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单位和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精心论证个性建设项目。我们先后进行了三轮有关“一县一品”项目的申报、调研和论证工作。根据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建立了更加人性化和针对性的微调机制,从而确立了夷陵区的民间文艺之乡创建、秭归县的屈原文化骚坛诗社、当阳市的影视剧本创作、宜都市的杨守敬书法、长阳县的土家文化、兴山县的昭君艺术、枝江市的董市古镇文化研究、五峰县的土家民歌、西陵区的中篇小说、伍家区的报告文学、点军区的车溪民俗文化、远安县的书画艺术、猇亭区的三国古战场文化等13个个性建设项目。
第三,在规划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着眼长效,充分体现文艺项目的群体性、地域性、产业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体现项目的个性特色与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统一起来,把创建时代文化标识与文艺资源开发利用统一起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持续打造和沉淀著名文艺品牌。
二、围绕项目建设目标添措施,确保创建工作规范化。
《宜昌市文艺“一县一品”建设项目规划》出台之后,我们迅速启动项目建设责任制,实现市县乡三级联动,扎实抓好“一县一品”建设工作。
1、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确保“一县一品”建设全面有序地推进。一方面,在全市文联系统,我们将文艺“一县一品”建设作为各级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纳入“出作品、出人才”和文艺精品生产的龙头地位,坚持不懈,抓紧抓好。另一方面,我们确立了“一县一品”建设“一把手”负责制,从组织上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和“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在市一级,建立了由市文联党组书记亲自负责抓,秘书长具体负责抓,主席团成员全力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在各县市区文联,项目内容根据县市区文联主席的专业特长来确定,项目责任由县市区文联主席直接承担,专人负责的工作机制;在乡一级,设立文联分支机构,指定项目联络人,形成品牌建设集群。
2、奖励促进,活动推动,加快文艺品牌建设速度。三年来,我们先后召开“一县一品”建设动员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还设立了一年一度的“一县一品”建设创新奖,对在“一县一品”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品牌成果,每年进行一次奖励,以此促进项目加速建设和发展。
3、营造环境,争取空间,着力文艺品牌生产的良好生态。市文联努力帮助县市区文联争取所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多方争取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文艺“一县一品”建设。秭归县政府每年举办一届端午诗会;兴山县政府昭君论坛峰会;夷陵区将“民间文艺之乡”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党政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收到较好效果。
三、加大文艺品牌推介力度,着力抓好成果转化。
通过认真规划实施,宜昌市文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建设很快扎实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形成品牌成果。为了让品牌价值最大化,我们在注重打造在全省全国著名品牌的同时,结合全市文艺精品建设和文艺产业发展,把项目建设与成果推介紧密结合,边建设、边推介、形成互动,加速“一县一品”文艺成果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转化,不断提高“一县一品”两个效益。以夷陵民间文艺之乡、当阳影视剧本创作、秭归端午诗会、宜都杨守敬文化、长阳土家文化、兴山昭君论坛等为代表的著名文化品牌,释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共性项目方面,宜昌民间文艺成果频出,夷陵区下堡坪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雾渡河、下堡坪、樟村坪三乡镇被省民协分别被授予“湖北省民歌之乡”、“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和“湖北省民乐之乡”。《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宜昌卷)》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影视剧本创作方面,我们以剧本拍摄为突破口,着力推行成果转化,收到了明显效果,先后有《双飞燕》、《不想长高的孩子》、《追》、《荆州1024》、《红色剧团》、《杨得志围城打援》、《最后一个盲点》、《山楂树之恋》等10多部电影、《抗日名将左权》、《武圣关公》、《战神韩信》、《谁在你背后》等30多部影视作品500多集拍摄成功,并在相关媒体上播出,并先后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协会金奖、“纪录·中国”铜奖等。
在个性项目方面,夷陵区文联扎实围绕“民间故事之乡”建设,成功举办了三届民间故事大赛,在“民间故事之乡”品牌的建设上,形成了板块效应和浓厚氛围,民间文艺乡镇建设取得了一个国家级命名,三个省级命名的殊荣。当阳市文联围绕“三国文化影视剧本创作基地”建设,专设了影视名家工作室,改善了办公条件,筹资10万元创立了文艺奖励基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影视剧本创作品牌。宜都文联围绕“杨守敬文化研究和转化”建设,承办了杨守敬杯国际书法大赛,共收到国内及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2380名作者的参赛作品5288幅,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210名,并在中央四套“同乐五洲 相聚宜都”大型综艺晚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使杨守敬这个历史文化名人品牌得到张扬,取得良好效应。秭归县文联围绕“屈原文化研究及骚坛活动”这一品牌,成功举办了多届端午诗会和屈原诗歌大赛,并成功承办了湖北省文学节,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反响,每年来自全国200多名诗人出席诗会,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3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骚坛端午诗会”活动获得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长阳文联围绕“土家族文化”研究及文艺资源转化,组织创作了大型民族歌舞剧《梦幻土家》,出版了二套20册300万字的土家文化研究丛书,大力弘扬了土家文化;兴山围绕“昭君文化研究与转化”,举办了昭君艺术节活动,组织承办了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联动多方资源,打造了昭君文化品牌。
通过近五年的文艺“一县一品”建设活动,我们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提高认识,促进支持。我们始终把‘一县一品”建设提升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文联系统上下明确了现阶段文艺工作的主题和任务。特别是在“一县一品”建设上,要切实做到文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艺品牌,使之真正成为时代的文化标识和永续利用的文艺资源。与此同时,我们把“一县一品”建设当作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来做,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把“一县一品”项目变为政府的文化项目。比如,夷陵区“民间文艺乡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成为创建目标,通过政府工作,转化为广大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秭归“端午诗会”活动,县政府每年拨专款,党政主要领导参与活动,吸引全国诗人参赛,有规模,有影响,活动越做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宜都杨守敬杯国际书法大赛活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四大家班子开会研究,成立专班组织实施,开支400多万元,上了中央四套“同乐五洲”,出了精品画册,收藏作品5000余幅,一举多得。
二是突出重点,搭建平台。文艺“一县一品”建设,组织是保证,队伍是核心,阵地是舞台。我们始终坚持抓好“一县一品”项目的组织、队伍和阵地建设,努力营造氛围,着力完善相关协会和基层文联组织。其一,将文艺活动继续向乡镇延伸,以文艺活动和文艺项目促发展生机。在乡镇文联或文艺组织建设上,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设立自己的文联分会。其二,把文艺创作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主办文艺活动、加强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培养后备人才,搞好资源储备,为今后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一县一品”建设的新突破、新发展作好储备,切实解决文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其三,把文艺阵地建设纳入“一县一品”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文艺阵地建设是文联联系广大文艺家的纽带和桥梁,是文艺家展示才华,进行创作实验的平台,我们始终坚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通过文艺阵地凝聚人气,团结会员;《屈原文学》、《土家族文学》、《西陵文艺》、《新三峡》已经成了品牌内刊,今年《屈原文学》又获得了全国优秀期刊奖。
三是多管齐下,突出效益。文艺“一县一品”建设成果必须体现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文艺工作方针和方向所决定的,是一种责任。经济效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文联工作、文艺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一县一品”项目建设只有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才会充分实现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突出两个效益,主动出击,联络和整合各方资源,为“一县一品”项目建设搭桥铺路,营造环境,创造转化条件,尽快使项目品牌脱颖而出。我们通过名牌创建,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品牌影响,实现社会效益;通过转化建设成果,增强市场意识,提升创收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涌现出了一批 “民间文艺之乡”。民间故事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屈原文化、昭君文化、杨守敬文化、土家文化等品牌活动,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扩大影响面,活跃和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经济效益上,仅影视剧本创作,直接获得剧本经济收入近500万元,带动文艺产业近5000万元。我市书画家汪国新、周德聪、郑瑰玺、刘鸿伟、刘路喜、李元德等同志的作品,已形成良好的艺术市场。
“一县一品”项目建设是一项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人性化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在共性目标上,一方面进一步努力推进民间文艺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向影视作品的生产成果转化力度,并以此为突破口,力争实现我市文艺产业的大起步;在个性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寻找新措施,交流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为出作品、出人才和文艺精品生产作出新贡献。
发挥民间文艺优势 打造区域文艺品牌
宜昌市夷陵区文联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这里上接巴蜀,下抵荆襄,是川东鄂西的咽喉,是巴楚文化的交汇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创造积累,形成了宜昌夷陵独具特色、底蕴丰厚的民间文艺。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峡江号子、宜昌民间版画、雾渡河民歌、樟村坪巫音等为代表的宜昌夷陵民间文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近几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把民间文艺工作作为建设文艺强区的重要内容,把争创一批民间艺术乡作为全区文化工作的“五个一”工程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夷陵区文联作为民间文艺工作的牵头单位,按照省、市文联关于建设“一县一品”的工作要求,在“一县一品”的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出了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家
刘德方是夷陵区下堡坪乡的一个农民,今年72岁。早在1995年,在当时区领导的重视下,区文化局、文联对刘德方进行田野考察后认为,刘德方不仅能讲400多则民间故事,而且还能唱很多山民歌,会演皮影戏,是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艺人。当时主管文化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彭明吉非常重视,亲自撰写了长篇通讯《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后,立即引起海内外民间文化专家的关注。民间文化专家认为:刘德方是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1998年,在省、市民协的指导下,夷陵区文联组织专家对刘德方及其民间故事进行采录,编辑出版了刘德方故事集《野山笑林》。2001年,经过省、市文联、民协的考察,命名刘德方为“湖北省民间故事家”。此后,夷陵区加大对刘德方的宣传推介力度,邀请北京、武汉两地专家学者来夷陵区对刘德方及其故事进行考察,并组织撰写了关于刘德方的长篇传记文学《奇遇人生》,出版了刘德方情歌集《郎啊姐》,拍摄制作了《刘德方笑话馆》DVD光碟。经过国家民协专家考察,2005年,刘德方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故事家”。2007年,刘德方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受文化部、中国文联的表彰,被文化部命名表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被中国文联授予“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8年,刘德方作为民间故事家参加了中国文联在上海举行的故事大赛,一举夺得大赛银奖。至此,刘德方拥有了“一家两人”三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故事家。
二、命名了三个省级民间艺术乡
继刘德方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故事家之后,夷陵民间文艺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省、市文联、民协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夷陵区文联从2004年就着手指导下堡坪乡开展“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的争创工作。经过两年努力,经省民协领导和专家考察认定,2006年,下堡坪乡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同时,夷陵区文联根据我区民间文艺资源分布状况,认真研究区域民间文艺资源优势,还指导雾渡河镇开展了省级民歌之乡的争创工作。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该镇即完成了全镇1000多名传承人的摸底普查、资料建档工作,举办了两次民歌大赛,出版了《雾山歌海》(上、下两部)、《陈篾匠民歌选》三本民歌集,接受了省民协专家两次考察。2008年,雾渡河镇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省民歌之乡”。省民协领导和专家说,雾渡河镇民歌之乡的创建工作,给全省民间艺术乡的创建树立了样板。2008年,区文联又指导樟村坪镇开展了湖北省民乐之乡的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扎实进行,区文联多次深入该镇,指导检查争创情况。并与该镇文化工作人员一道,对全镇10个村、60多个民乐班底进行了详细的普查登记,建立民乐曲谱和传承人档案,并在该镇举办了两届民乐比赛,命名表彰了一批民间吹打乐手。2009年,经过省民协组织专家考察认定,授予樟村坪镇“湖北省民乐之乡”称号。夷陵区文联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连续争创了三个省级民间艺术乡,打响了夷陵民间文化的品牌,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省文联副主席李宁在夷陵区考察工作时欣喜地说:一个区在短短几年时间就争创了三个省级民间艺术乡,这在湖北省是没有先例的。夷陵区做到了,确实不简单。
三、创办了一个省级民间文化研究基地
夷陵区民间文化遗存很多,特别是在区域内,有大量丰富的盘古文化遗存。2006年,夷陵区文联在调查民间文化资源时,发现黄花乡香炉山有大量盘古文化崇拜遗迹。在香炉山,不仅有盘古庙,还有太阳山、盘古根、女娲洞、天然石香炉等遗址和自然景观。在民间,有许多关于盘古的传说,还流传着民间叙事长歌《盘古传》。为深入研究盘古文化,在香炉山茶场总经理易德礼的支持下,夷陵区文联邀请省民协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走访调查当地群众,听取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省民协领导和专家为该地丰厚的盘古文化遗存叹服,经过省民协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决定由夷陵区文联牵头,建立了湖北省盘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了湖北省盘古文化研究学会。湖北省盘古文化研究基地挂牌后,夷陵区一批民间文化工作者对盘古文化崇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民间文化研究专著《盘古经典总汇》,把夷陵区的民间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四、申报了一批非遗国保项目
夷陵区民间文化不仅底蕴丰厚,而且特色鲜明。为了让夷陵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得到保护,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近几年,区文联和区文体局按照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要求,始终致力于区域内民间文化的抢保工作。成立了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保中心,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资源数据库,为全区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传承内容建立了电子档案。2007年,夷陵区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夷陵区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刘德方、黄太柏等人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重点民间文化传承人。目前,夷陵区正在积极申报三斗坪民间版画、雾渡河民歌、樟村坪民间巫音等一批非遗项目,力争让更多具有夷陵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五、成立了一个民间艺术研究会
夷陵区民间文化的繁荣,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明吉就是一个热爱民间文化工作的领导。2004年,彭明吉从区级领导岗位上退休后,在文联的支持和协助下,牵头成立了夷陵区刘德方民间艺术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几年来,做了大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挖掘、研究工作。一是采录、编辑、出版了刘德方故事续集《野山笑林》(下);二是争取资金对刘德方及其民间故事传承人解决了生活困难;三是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文化的研究工作;四是积极参与全区的民间文化活动,挖掘整理出流传在民间的神话叙事长歌《地母传》。目前,研究会正在收集研究成果,编撰整理民间文化理论专著,为夷陵区民间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由于刘德方民间艺术研究会的突出贡献,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多次表彰。
夷陵区民间文艺,已经成为全区文艺工作中一朵绽放异彩的奇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提高认识是前提。夷陵区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传承广泛,有丰富的内涵和群众基础。在建设文艺品牌工作中,我们认为,民间文艺,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为把夷陵区建设成为湖北省民间文艺生态保护区,从推出一个民间故事家开始,到争创民间艺术乡,夷陵区文联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最终形成了集群优势和版块效应。
2、领导重视是关键。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联和民协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从2004年开始,区文联每年都要把争创工作向国家、省民协进行专题汇报,积极邀请国家、省、市民协领导来夷陵区检查指导民间文艺工作。几年来,夷陵区文联先后接待了国家、省、市文联和民协领导及专家考察、检查和指导工作8次,平均每年达2次以上。二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近几年来,夷陵区经济发展迅猛,是多年全省经济十强县市区之一。为了让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区文联积极向区委、区政府献计献策,把民间文艺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的发展规划,形成了夷陵区文化工作“五个一工程”,把建设一批民间艺术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三是争取乡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使争创工作扎实有效,区文联每年年初,在各乡镇制定工作计划时,都深入到乡镇,与乡镇党委、政府一起,研究制定民间文化工作的实施办法,把民间文化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并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统一纳入乡镇工作全年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在明确争创目标后,各乡镇都把当年争创民间艺术乡的工作作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拿出专门经费,全力以赴,精心打造,确保了争创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特色、有效果。
3、加强指导是基础。在精心打造民间文艺品牌的工作中,区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始终坚持做好指导、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对基层创建工作的指导,确保创建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进展顺利。二是加强各文化单位的协调,组织相关艺术人才积极参与到民间文艺工作中去。三是做好上下联络,争取省、市文联和民协领导的支持,为申报工作打好基础。四是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一心一意抓创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开展活动是手段。为促进民间文艺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民间文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弘扬和利用,夷陵区文联针对创建工作需要,大力开展各种民间艺术比赛和展示活动。几年来,成功举办了三届民间故事大赛,命名表彰了一批有活力的民间故事家;举办了二届民间歌手大赛,命名表彰了一批民间歌手;举办了二届民间吹打乐比赛,命名表彰了一批民间乐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扩大了民间文艺的影响,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间文艺工作的热情。
5、加大投入是保证。在近几年的民间文艺工作中,夷陵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宣传推介民间故事家刘德方的工作中,区政府投入资金60多万元,组织了两次京汉专家研讨会,出资出版了“三书一碟”,举行了隆重的命名表彰仪式。在争创民间艺术乡的工作中,下堡坪、雾渡河两个乡镇分别投入资金20多万元,樟村坪镇投入资金40多万元,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政府还拿出资金40多万元,建立了民间文化电子资源数据库。每年拿出30多万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保工作的专项经费。正是有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才有了夷陵区民间文艺工作的显著成就。
今后几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321”:“3”就是开展鸦鹊岭镇“湖北省民间丝竹之乡”、三斗坪镇“湖北省民间版画之乡”、黄花乡“湖北省民间戏剧之乡”的争创工作;“2”就是争创下堡坪乡“中国民间故事之乡”、雾渡河镇“中国民歌之乡”;“1”就是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力争早日把夷陵区建成“湖北省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依托影视剧本 打造“当阳之队”
当阳市文联
当阳市文联在“一县一品”项目建设上,立足于影视剧创作群体,打造影视创作和产业的“当阳之队”,突出影视剧创作的鲜明特色,通过扶持骨干、政策鼓励、建立组织等措施,“给地位、给政策、给空间”,努力促进当阳市影视剧创作的大繁荣,大发展。截止目前,当阳市影视家协会已有11名会员共创作出124部影视作品(共1491集)、电视栏目短剧。其中已拍摄播出电视、电影、短剧75部,筹拍21部,签约7部,已形成“当阳影视剧本创作现象,在全国、全省产生较大影响”。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骨干带动,文联推动,打造创作队伍
当阳市影视家协会现有会员40余人,其中骨干创作人员在10人以上。以张道清、李春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掀起了影视剧创作的高潮。市文联积极利用《长坂坡》杂志这个园地优势,鼓励、引导和扶持影视剧的创作。在《长坂坡》优先发表的作品中,如张道清的《抗日名将左权》、《杨得志围城打援》、《最后一个盲点》,李春的《谁在你背后》、《生死英雄》,黄新明的《丈夫》等,已先后搬上荧屏。我们的原则是,只要是作者认真创作的作品,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都予以优先发表,积极推介。
李春,黄新明等都是在市文联《长坂坡》杂志的呵护下,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现在成熟的影视剧作家。文联《长坂坡》杂志的编辑人员乐于为人作嫁衣,发现和培养了人才,也享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如张道清已有3部电视电影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2009年又有3部电视电影正在拍摄的运作当中,分别是《石牌保卫战》、《跪母》、《政治委员》;李春今年也有两部电视连续剧在拍摄中,其中《抗诉》已经封镜,今年有望播出;黄新明今年也有两部电视连续剧在拍摄的运作当中;黄灿、李斌今年更是准备拍摄3部电视连续剧,他们合作的46集电视连续剧《大将军韩信》于4月28日在当阳长坂坡影视基地开机。这些令人振奋的成绩,来自于当阳市文联树立的骨干代表作家的积极创作和有效运作。目前,当阳的影视剧创作骨干包括张道清、李春、黄新明、傅博、黄灿、李容新、李斌、尹展、许庭银、李年高、李选伦等10余人,在一个县级市能涌现影视剧创作的热潮,一个是骨干作家创作成功的示范效应,另一个就是文联《长坂坡》杂志的推波助澜。
二、政策激励,待遇鼓励,促进多出成果
当阳市委、市政府对于当阳的影视剧创作涌现出的典型非常重视。针对他们取得的突出成绩,在全市性评先工作中予以倾斜。2004-2005年度,当阳市两年合评劳动模范14人,张道清由文联报送,在参评的50多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劳动模范。市文联在申报理由当中指出,《抗日名将左权》能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在当阳市乃至在整个宜昌范围都开了先河,毫无争议。张道清当选首开当阳文艺界人士当劳模的先河。2006年,李春也荣幸地被市政协增补为政协委员、常委,给李春带来荣誉的,也正是他的两部拍摄并播出的电视连续剧。
市文联也在各种场合对我市影视剧作家的成果进行宣传,为他们争取荣誉。2007年度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评选活动中,当阳市文联选送的张道清和他的《抗日名将左权》获此殊荣。
2009年,当阳市政府决定出台“当阳市文艺创作奖励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我市文艺创作、包括影视剧创作人才和作品的奖励。这一政策的落实,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市文艺创作的繁荣,尤其是影视剧创作。
三、组织保障,多方运作,实现产业突破
自2005年起,湖北省文联、宜昌市文联多次到当阳对当阳市影视剧创作进行调研,并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当阳市委、市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要求当阳文联将影视剧的创作按照市场规律办,走市场化的道路,要努力形成产业。2008年,在市文联运作下,由当阳从事影视相关工作和影视剧创作的人员自发成立了当阳市影视家协会,张道清任主席。影视家协会的成立,为影视剧创作走市场化道路提供了组织保障。
当阳市文联积极鼓励影视剧创作骨干走向市场,探索更宽的路子。当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傅博,自己注册成立“奥博影视文化公司”,从剧本创作、申请立项、融资筹拍到出品发行各个环节都由他和他的公司系统化运作、一条龙承办。2007年,由他创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农民的根》由奥博文化公司运作拍摄,并先后在江西、安徽、湖北等省台,荆门、黄石等市级台播出。开创了个人办公司拍电视剧成功的先河。市影视剧作家李斌、李容新、黄灿作为创作的“铁三角”,先后成功运作了《关公》、《最美丽的事》、《我的教师生涯》、《开漳圣王陈元光》等影视剧,都产生很大影响。
未来当阳影视剧的创作与发展,将依托影视剧本、打造“当阳之队”,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必将走出一条更新更宽的路子。
弘扬屈原精神, 繁荣秭归文艺
秭归县文联
自省文联提出各县基层文 联抓好“一县一品”工作以来,秭归县文联将一县一品的项目选精选细,结合本县地方文化特点和文联自身工作实际,抓住诗人屈原这一品牌,突出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两个重点,将“一县一品”工作具体而深入地展开,收到了较好效果,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和经验,“骚坛端午诗会”活动获得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艺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诗人屈原品牌为舞台举办文艺活动。
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著名的诗歌之乡,几年来,秭归县文联围绕屈原文化这一品牌多次开展了影响很大的文学活动。近几年开展了三次全国性的诗歌活动。与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诗歌万里行在秭归的启动仪式,高举屈原的旗帜,振兴诗坛,繁荣文艺,全国108名著名诗人签名,并树立纪念石。同时还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两届诗赛共有6000多名诗人参赛,来稿近万件,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尤其还收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的一些诗人的作品。其优秀诗作分别在《湖北日报》副刊开辟专栏,在《光明日报》副刊、《中国诗人》报上发表。并汇集获奖作品《诗祖屈原》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还与湖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湖北屈原文学节”开幕式。这些活动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积累了大量讴歌屈原的诗歌。这些活动主题集中,成为我们“一县一品”的重头戏。只有围绕屈原文化这个大主题,我们才能举办大活动,它成为我们开展“一县一品”工作的重要舞台。
二、以诗人屈原品牌为根基展开文艺创作。
秭归县文联在确定“一县一品”以诗人屈原品牌为中心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广大专、业余作家积极性,围绕屈原作大文章,组织部分作家和研究者选课题、定计划,实行签约制,并创造环境和氛围,使其完成创作任务。通过几年努力,文艺成果不断涌现。
业余作家王建强围绕屈原搞创作,写下了45万字的《屈原传》,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作品推出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中南地区第三十届社科类图书出版奖和秭归县第五届屈原文艺创作奖。秭归县文联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他积极创造创作环境,初稿出来后,请几位作家为其审读,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为作者联系出版社,争取领导支持,为作者申请解决出版相关的费用。书出版以后文联又拿出2000元资助作者,并为其组织活动进行宣传。秭归县文联主席周凌云也签定了写作任务。围绕屈原故里乐平里和骚坛,分别在武汉《芳草》文学杂志、《长江文艺》、《江河文学》、《三峡文学》、《光明日报》副刊、《湖北日报》副刊等发表作品三十多篇,计3万多字。计划再写几十篇,于2010年结集出版。同时他还特邀三峡大学副教授张伟权在秭归采风,合作完成了一部关于屈原文化的著作《诗魂余韵》一书,15万字,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屈原学会会员谭家斌是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专家,也是县文联的签约作家,经过几年的艰辛劳动,撰写了30多万字的著作《屈学问题综论》。又搜集整理编辑了诗歌选集《屈原颂》,10万字,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还完成了《伟人与屈原》的书稿。他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屈原的论文多篇。秭归县文联在开展“一县一品”的工作中,积极创造条件让一些文艺成果和研究成果面世,使其公开出版。既突出了这一重大主题,又繁荣了文艺,培养了人才,壮大了创作队伍。还出现了宁发新、邹厚龙、秦晓梅等一批以屈原文化为主题的小说和散文创作群体。
三、以诗人屈原品牌为载体展开骚坛活动和研究。
骚坛是屈原诞生地的一个农民诗社,大约成立于明清时期。曾一度中断活动,1982年又恢复成立。成立的宗旨就是缅怀屈原纪念屈原,弘扬屈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骚坛会员以旧体诗词创作为主。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为骚坛会员的活动日,也就是端午诗会。自恢复成立以来,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中断过。共举办端午诗会三十多次。近几年还连续举办了中秋诗会。它已经成为秭归端午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民俗活动,秭归县已将骚坛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来,文联已将骚坛的活动和研究纳入了“一县一品”的重要工作之中。每年都举办端午诗会,邀请县内的骚坛会员和县外的诗人、学者参加。在有关报刊刊登专版和专栏,推出诗人的佳作。数十家媒体宣传。中央电视台进行过专题报道,新华社、《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都作过大量宣传报道。骚坛在全国的影响甚大,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现在,骚坛端午诗会由文联组织,五月初五举行,几乎雷打不动。同时还在中秋举行诗会,在屈原出生地乐平里举行。围绕屈原文化主题创作。年底县文联编印一部诗集《骚坛》,一年一本。文联已为骚坛会员编印了近十本诗集。目前秭归县文联已与三峡大学文学院联合成立了“秭归骚坛”课题组,已召开三次座谈会,秭归县文联确立了四位研究专家,三峡大学确立了四位博士,共同确立了八个课题。2009年三峡大学已在秭归挂上研究基地牌子,并组织到秭归开展多次调研活动,撰写了一批论文,产生了一些实际效果。为保护好骚坛诗人的精神财富,县文联还组织专职档案人员为骚坛整理了一系列的骚坛档案,共73卷,为研究骚坛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也成为我们开展“一县一品”的重要资源。“秭归骚坛端午诗会”,已成为一个品牌,2009年被湖北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屈原文艺奖”的文艺品牌奖。文艺品牌奖全省只有十四个,“秭归骚坛端午诗会”是宜昌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文艺品牌奖。
四、以诗人屈原品牌为引擎营造氛围达共识
县文联抓住屈原文化这一重大的文化品牌,广泛宣传和开展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共鸣和重视。县委县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配合和支持,能够形成合力和共识,在资金上得到了充分保证。县文联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弘扬屈原文化的全国诗歌大赛、屈原文学节等,县政府给予了财力上的大力支持,累计拨款达到数十万元。还拨出专款为业余作家出书,开研讨会。
同时围绕屈原文化,县文联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每年编印一本《屈原文化》。内容大部分都是开展屈原文化论文大赛作品的结集。几年来,开展了“广电杯”、“利添杯”、“移民杯”、“城建杯”屈原文化论文大赛。评选优秀论文。举行颁奖大会。结集出版论文集。营造了研究屈原文化的氛围。
为在弘扬屈原文化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秭归县文联将刊物《屈乡文苑》更名为《屈原文学》,鼓励县内外作者围绕屈原做文章,刊物的卷首语、封底照片,栏目设制大都以屈原为主题,精心打造《屈原文学》品牌,形成了一份个性鲜明的文学刊物。还与屈原生活过的湖南溆浦、汨罗联手互动,搞活动办刊物,共同弘扬屈原文化。2009年《屈原文学》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内刊”。
围绕屈原文化,把一县一品搞扎实、抓出特点抓住成效是目标。通过开展“一县一品”活动,达到了三个效果。一是宣传了屈原故里。我们开展的三次全国性的诗歌活动,在全国覆盖面很广,文坛知名度很高,参赛诗人众多,我们大打“屈原杯”有力地宣传了秭归,突出了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推动了屈原研究和创作,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财力推出了系列文艺作品和研究著作,弘扬了主旋律,繁荣了创作,培养了人才,打造了文艺繁荣的有效平台,突出了文联工作的重点。三是弘扬了屈原的精神,高扬了屈原的旗帜。
下一步,我们将在屈原文化的旗帜下,突出抓住一个重点,打造一个有影响的文艺品牌。我们将努力进取,在文艺品牌上作出更大的成绩。
我们是怎样抓“一县一品”的
荆州市文联
近几年来,荆州市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省文联提出的“一县一品”战略,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文艺资源,努力打造文艺品牌,业已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有如下几方面的做法:
1. 抓学习贯彻。省文联提出“一县一品”的工作要求后,荆州市文联及时召开了县市区文联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文联的会议精神,领会“一县一品”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要求。我们还结合实际,提出了“三个一定要”的工作要求,即:制订实施“一县一品”战略,一定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取得县市区委、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一定要立足本地历史和现实的人文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一定要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文艺工作形势,及时了解文艺动态,使“一县一品”的工作独具特色,有所创新。从2006年开始,我市各县市区先后拉开了打造“一县一品”工程的序幕。
2.抓项目确定。各县市区文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到2006年底前,都先后确定了“一县一品”的攻关项目。如荆州区文联提出要围绕建设“文化名区”和发展城乡文化旅游,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松滋县文联提出要在全县文学创作热的基础上狠抓创作质量的提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松滋文学大军;公安县文联提出要继承发扬“三袁”文学传统,狠抓文学精品创作;监利县文联提出要进一步擦亮“中国书法”之乡的名片,同时创建中国诗词之乡;洪湖市文联提出要在已经创建成为“中国诗词之乡”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等。他们在项目确定后,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同时启动了项目的实施。
3.抓调研指导。各县市区文联打造“一县一品”的项目上报市文联后,我们坚持每年都深入下去进行调研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对有些县市区的品牌项目,还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如根据省委、省政府办仙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情况,要求洪湖市文联和楹联学会,把工作重点下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把创建楹联文化城市的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起到了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创建成效。
4.抓经验交流。我们在调查了解情况、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每年召开一次“一县一品”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交流经验,研讨工作。近三年,已先后在松滋市、洪湖市、荆州区各召开一次现场会,对推动“一县一品”工作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5.抓总结提高。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通过总结推动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在抓“一县一品”工作中的一项措施和方法。2009年底,在市文联的具体指导下,对洪湖、松滋、荆州区三地的“一县一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用书面材料上报到了省文联。
6.抓思路延伸。通过这几年抓“一县一品”工作,我们深切感到,实施品牌战略,是抓好文艺工作一项行之有效的好措施、好办法。我们把这个措施和办法延伸到抓市级文艺家协会的工作中,提出了“一会一品”的工作目标,要求每一个市级文艺家协会,也要确定一个重点项目,把它打造成本协会的品牌。我们期望,通过“一县一品”、 “一会一品”两项战略的实施,尽快实现荆州文艺“创作出精品、活动出名品”的战略目标 。
创新文联工作 服务古城旅游
荆州市荆州区文联
荆州市荆州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甲级旅游开放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圈一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区文联围绕区委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谐新区”的战略,创新文联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努力促进全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努力创建和申报影视拍摄和文学创作基地
为了做好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完美结合的文章,2005年,区文联积极与省电影家协会联系,努力创建和申报“全省影视创作拍摄基地”。通过创建和专家评审,同年10月28日,中国电影100周年之际,省文联、省电影家协会将“荆州古玩城”命名为“湖北省首批影视创作拍摄基地”,并进行了授牌。基地建成后第二年5月,引进潇湘电影集团剧组到荆州拍摄数字电影《麻辣警嫂》,这是我区第一个全程在荆州拍摄的电影。区文联跟踪服务,电影拍成后在中央电视台6套电影频道和10套节目以及全国各院线放映,既宣传了荆州,又促进了荆州的旅游发展。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学生结成人链抢救落水儿童,3名大学生光荣牺牲,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为了再现英雄壮举,定格英雄之魂,区文联协助省电影家协会和中盟影视公司,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采访、创作、申报拍摄数字电影《荆州,1024》。目前正在摄制之中,荆州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尽收银屏。预计明年上半年在全国放映,届时将会把荆州美好的城市、光荣的学校、英雄的群体搬上银幕。
同时,我们还组织影视作家创作具有本地旅游特色的影视剧本6部。其中,上下集电视连续剧《长江女神》经国家广电部门批准拍摄。
2009年,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陈应松同志在荆州市挂职期间,我们积极争取将我区全省乡村旅游第一村——荆州桃花村作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的创作基地。经省作协领导研究同意后,同年10月21日,省作协、文学院在这里举行了挂牌仪式。并组织全省20多名作家在荆州各旅游景点采风,创作诗歌、散文20多篇(首),在全国重点文学刊物上发表,大力宣传和推介了荆州旅游。
二、积极为旅游景点建设献计出力
2007年底,为了推动全区乡村旅游建设,区文联组织30多名文化旅游专家在荆州桃花村召开了“荆州桃花村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撰写论文20多篇,为桃花村建设献计献策,加快了桃花村建设步伐。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乡村旅游名村”。
2008年初,为了建设好旅游景点“张居正故居”。区文联组织本地和中央、省、市著名书法家为景区书写书法作品30多幅。并请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环瑞同志为之命名,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题写“宰相之杰”碑文,请中国明史顾问韦庆远先生写“千古一相”匾牌,请全国著名作家、四卷本历史长篇巨著《张居正》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先生写赋。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品位和知名度。并为“张居正故居”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组织编写《宰相之杰张居正》一书,全面介绍了景点概况和张居正生平事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景点经过重新策划,旅游收入成倍增长,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参观后赞不绝口。
三、主动参与节庆活动,服务旅游强区建设
2009年3月,区政府在荆州桃花村举办了“荆州桃花村首届桃花会”活动,区文联主动参与,并组织区诗词楹联学会成员参加。举行“百名诗人咏桃花诗会”,现场创作诗词作品100多首结集出版,创作关于桃花的楹联作品200多幅,由书法家写好张贴于农户大门口。同时,还组织20多名书画名家为游客义务作书、画50多幅。组织“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成员在桃花会期间演出文艺节目20多场,深受老百姓好评,周边县市60多万人参加了活动。
2009年7月,荆州“关公祭”活动期间,区文联开展了“三大活动”。一是在关帝庙景点举办了关公文化藏品展,二是召开了“关公文化研讨会”,三是在“关羽祠”举办了“关公文化书画作品展”和“胡文键根书作品展”,20多万人参观了展览。
2009年10月10日,为庆祝建国60周年,区文联组织了“庆祝建国60周年”、“古荆州,新荆州,美荆州,大荆州”摄影作品展,展出7天,近4万人参观了展览,渲染了节日气氛,活跃了文化生活,促进了城区旅游。
四、宣传旅游景点,促进旅游招商
为了宣传推介我区旅游景区景点,促进旅游招商,我们配合有关部门编写了精美的《旅游项目招商指南》。2009年,通过项目招商引资4亿元资金投资兴建川店“巴蜀水城”项目,引进12亿元资金投资兴建“南门护城河旅游景区带”建设项目。同时,我们还通过文学刊物《楚都文学》封面彩页刊登旅游景点摄影作品200多幅,宣传城乡旅游,组织楹联专家为旅游景点和旅游景区增添文化气氛,为旅游强区作贡献。市、区领导对区文联创新工作思路,服务乡村旅游给予高度评价。
搭建创作平台 促进文学繁荣
松滋市文联
位于武陵山余脉和江汉平原交汇处的松滋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以白云边酒、沙道观鸡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国家4A级洈水风景区、国家水利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以徐帅夫人黄杰和开国上将贺炳炎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土家族回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毛坝烟、沙罐茶和松滋说鼓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象牙化石、古树化石和鱼化石为代表的化石文化,以亚洲最大的人工土坝和中国最大溶洞群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以煤炭、石油和筹建核电站等资源为代表的能源文化都是杰出代表。
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为雨后春笋般的文学社团提供肥沃的土壤,松滋市作协会员592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2名,湖北省作协会员40名,荆州市作协会员105名,作协设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和评论五个创作委员会,并且在乡镇和社区建有17个分会,近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开展采风活动65次,召开作品研讨会28次,举办培训班12期,参训会员676人次,组织诗会48次,参会诗人1225人次。改革开放前,我市只出版了两部文学作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共出版各类文学作品190部,其中近五年出版110部,占总数的57.8%。仅以今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为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两为”方向,弘扬“双百”方针,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实力作家田永华继去年推出中国农村三部曲上卷《春风漫卷》(主要反映分田到户联产责任制,曾在本刊去年连载)之后,今年又推出中卷《跨越千年》(主要反映取消农业税的税制改革,正在本刊连载),其下卷《辽阔楚天》已经杀青,也计划明年在本刊连载,中国当代农村三部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已被推荐申报“屈原文学奖”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原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崔道怡在序言中给予高度评价。青年作家宋春芳的长篇小说《我们的青春我们疼》在本刊首发后,也引起热议。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评说,这是80后作家一次实力的展示,据悉,《光明日报》副刊拟连载这部长篇小说。一批宝刀未老的作家亮相出彩,教师出生的冉正发以一部《乡村教师》引发荆州市作协主席黄大荣如数家珍的好评,已由中国炎黄出版社出版;素以研究鄂西少数民族著称的民俗专家邓和平所著《巴山破晓风雷激》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鄂西剿匪场景,填补鄂西南文学史上的空白,由中华传奇杂志社出版;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老作家吴德刚继推出《这路怎么走》的长篇小说之后,又一部力作《岔道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年底出版;以水乡特色而著称的作家丁永林继《花湖风云》后,今年又推出其姊妹篇《静湖惊浪》。此外,早年以《护宝记》和《怒湖狂澜》两部长篇而著称的自然保护区的杨明礼以及刘家场山寨作家群中的梅鑫泉、许岳、关京、艾左、艾立等作者都在谋划和创作长篇小说,形成我市长篇小说创作年的一个高峰期。
除了小说创作之外,诗歌、散文和评论创作都十分活跃,举全市之力,建文学大市,是松滋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一、观念更新,像爱护企业家一样爱护作家。
1、提高作家地位,让作家成为香馍馍。提高作家地位是提高文学地位的关键,近年来,松滋市作家们的地位得到空前的重视。2007年,松滋建党80周年庆典,全体“四大家”领导和乡镇、市直各单位负责人集中听党课,授课教师只有1人,就是市文联和作协副主席覃章海研究员,他还担任全市城市保洁义务监督小组组长。全市城市建设所聘10名文化顾问,文联系统就有8人,其中,首席顾问也是市诗词学会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许弟雄。全市行风评议6名组长,就有4名是作家;饮食协会聘请10名顾问,又有7人是作协会员,许多市直系统进行演讲和征文竞赛,往往有多半评委来自作家和诗人。
2、提高文化认识,文艺精品也是生产力。一部电影《庐山恋》带来旅游热,歌曲《神奇的九寨》炒热九寨沟,电视剧《乔家大院》让名不见经传的山西一隅的院落成为旅游热点,这些效应正在金松大地被广为传颂,引领中国兼香型白酒旗帜的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花大气力制作《托起酒中的太阳》,每年全市春晚,白云边公司都聘请松滋作家们进行原创节目的包装,最近几年打造的《春韵白云边》、《春满白云边》、《南湖秋水》等作品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许多企业和学校都有打上自己深刻烙印的作品,《天赐洈水》、《金松滋》等已在松滋城乡广为传唱,松滋民歌《山里妹子好人才》荣获文化部文华奖,《岳飞夫人》成为新编历史剧的经典之作,市群艺馆雷明华所出的DVD音乐专辑中,就收录有厂矿之歌、校歌等43首。
3、像工业兴市项目立市一样抓文学大市的建设。松滋市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文学大市的建设,首届市委书记王光泰,曾经先后在洪湖、荆门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最后在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职位退休,本身就是文化人,市长刘明忠加入了省作协会员,现任荆州作协名誉主席,创作了《洈水蓝》、《灿烂荆州》等美文,继任市委书记孙贤坤是杂文作家、书法家,前任书记黄谋宏多年工作在宣传系统时有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来松滋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会曲艺大师沈兴亚,现任书记张静又有担任宣传部长的履历。可以说,松滋的文学事业一直在主要领导的关怀中成长,张静书记专门抽时间和女作家一起“三八节”,还指示市委组织部将松滋第一个省作协签约作家送到城部西流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为其体验生活创造环境。
二、平台出新,雨后春笋的文艺期刊百花满园
1、《洈水》杂志跻身于全省十佳文艺期刊,被誉为金松滋亮丽的城市名片。
由松滋市委宣传部主管、松滋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洈水》文艺双月刊,创刊15年,已出刊72期,曾在2003年荣获湖北省文联优秀报刊奖,随后又连续两届荣获湖北省优秀文艺期刊,跻身于湖北省文艺期刊十佳行列。《洈水》杂志的办刊与经营上近年呈现出以下特点:在形式上,改大开本为标准开本,改AB版为统一版,改小型杂志为大型杂志;在内容上,注重刊物的文学性,以多选发中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为主,并配发创作谈和文学评论文章;在栏目上,设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诗词、理论评论等类别外,新辟中国名家展示大家风范,推出力作展台扶持文学新人。在体制上,实施栏目编辑责任制度;同时实行了优稿优酬制度和精品推介制度。改版后的《洈水》杂志,立足于纯文学园地,兼顾艺术作品,设计大气,装帧新颖,印刷优美,每期164个页码,容量近20万字,在荆楚大地引起广泛热议,先后有江西九江、湖南澧县、湖北咸宁、武汉新洲、宜昌的宜都、长阳、当阳以及恩施、襄樊、十堰等地十多家文联前来取经学习。
《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肖立军、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李炳银、原《报告文学》主编付溪鹏、原《诗刊》常务副主编丁国成、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一信、著名军旅作家陈永康等先后给《洈水》杂志撰稿、题词。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盛赞《洈水》杂志是“松滋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2、一批文艺报刊在茁壮成长。
市作协会刊《松滋作家》由小报改为双月刊,大16开,AB版。A版为文学版,发表我会会员为主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B版为报告版,发表我会会员采写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作品。近几年,各分会的会刊也很活跃,如刘家场分会的《山鸣》,前年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后,稿源不断,好评如潮,成了10万山镇人民的精神美食,《荆州日报》刊登了消息,荆州电视台予以了报道。医苑诗社创办的《医苑诗词》,每月编印一期,发至全市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使白衣天使的心田盛开诗词之花。五年多来,各分会出版会刊189期,印刷69866份。
全市现有各种文艺报刊44家,其中,市诗词学会主办的《松滋诗词》为我市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立下汗马功劳;市杂文学会主办的《松滋杂文》已出刊100多期,并创造罕见的“松滋杂文”现象。
3、文艺社团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城乡市民的文化活动。
松滋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文学事业空前繁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省作家协会在这里设立创作基地,长江大学文学院也设立了楚文化研究基地,文艺事业的参天大树叶绿花红,文学创作的春天来临了。
松滋作协十分注重坚持地方化,弘扬主旋律,始终追求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三个代表”诗会、“欢庆十六大诗会”、“神五”飞天颂诗会就充分体现了松滋作协的敏感与热情。《园丁颂》、《辉煌颂》、《巾帼风采》三部作品集就是会员主旋律作品的集合。《穷积天德——八旬老翁20年破烂堆里广架善桥》等一批纪实作品更是引起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
三、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文学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1、民间文艺奖项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
近几年来,市文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设立了许多文学艺术奖项。美国梅杨集团总裁、美国新大陆交响乐团团长扬声博士出资设立了“扬声艺术奖”;松滋籍知名文化人王夏子先生出资设立了“王夏子文学奖”;荆州阳光灿烂广告公司总裁钟静先生出资设立了“钟静诗歌奖”;在西藏创业的松滋籍企业家邹松先生出资设立松滋市“邹松中华诗词创作教育奖”;原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作协名誉主席、《洈水》杂志名誉社长王先洪同志出资设立“翠兰校园文学奖”;在北京打工的文学爱好者张远冰出资设立“张远冰畅销图书奖”。
2、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机制充满活力。
为把建设文学大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必不可少,组织作家走出去采风,开阔眼界,先后到华东、西南等地举办笔会,并且在邻近县市广泛联谊,先后到荆州、沙市、洪湖、监利去参观取经,到五峰、长阳、澧县、石门等周边县市搜集资料,编辑了一部《危水流域志》,辑录了危水流域2省、5县市、100多万人口的历史、地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著述和资料120多万字。
请进来的方式正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几年,刘醒龙、周昉、梁必文、韦启文、孟修祥、刘益善等名家多次来松滋讲座。今年,举办了两期文学讲座,先后邀请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芳草》杂志副主编李鲁平到松滋讲学。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让松滋热爱文学事业的人越来越多。市诗词学会现有会员200多人,市散文学会现有会员100多人,市杂文学会也有近100人,加上剧本、评论等创作队伍,全市文艺创作队伍有千余人。
3、文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作家诗人的联动机制走出一片新天地。
松滋的作家、诗人队伍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排头兵,也是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典型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的生力军。
市委招商引资工作致全市在外人员的一封信,由省作协会员、文联主席曹其华起草,松滋市珍藏邮册,由文联秘书长张远鹏设计;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七个专项材料,文联主席和副主席就承担了六个;近几年来,全国牺牲在抗击禽流感一线的陈远蔚、国家税务总局命名的“英雄税官”杨松等材料都出自文联干部的手笔。今年,市文联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积极推出了模范村党组织书记刘仁富,不仅通讯上了湖北日报和人民网,而且组织了刘仁富事迹报告团,举办了刘仁富事迹巡回报告,并举办了“我心中的刘仁富”征文,进一步扩大了刘仁富典型的影响力。我市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原民政办副主任皮远雄因病逝世以后,市文联提前介入,加强了对全省优秀公务员皮远雄的宣传工作。
做好文学与企业的联姻,让创作为时代精神服务,坚持“二为”方向,弘扬“双百”方针,不断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松滋文联在一县一品创建中,推进文学创作不断上新水平、上新台阶的做法和探索。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截止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建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松滋市文联以落实胡总书记指示精神和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把建设文学大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
创诗联文艺品牌 建洪湖美好家园
洪湖市文联
洪湖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东倚浩浩长江,南接八百里洞庭,西滨百里洪湖,北靠武汉重镇,是我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点区段,也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仙洪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市之一。
洪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据《湖北通志》记载,春秋时代,州国封疆,其都城就在今洪湖乌林黄蓬山。三国赤壁之战,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等都在这块土地上留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洪湖文化名人辈出,仅清代就有进士张锡谷、王柏心、刘心源等当时政坛和文坛上有影响的人物。洪湖还是一块红色土地,大革命时期,贺龙、周逸群等在这里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曲洪湖水,唱得天下知。改革开放三十年,更使洪湖成为发展的热土、旅游的乐土、诗联的沃土。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湖市“文化强市”发展战略不断得到提升,市委市政府以在全市开展创建诗词楹联文化城市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洪湖诗联文化品牌,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
——2003年12月,洪湖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2009年7月,洪湖市被湖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湖北省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同时,还授予大同湖管理区“湖北省楹联文化之乡”称号;峰口镇“湖北省楹联文化之镇”称号;龙口镇中心小学“湖北省楹联之校”称号;萧云毅家庭“湖北省楹联之家”称号。
——2009年8月,洪湖市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同时,还授予大同湖管理区“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称号。
在创建文艺品牌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凝聚共识,统筹城乡,着力构造创建楹联文化城市系统工程
创建“湖北省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是省楹联学会和中国楹联学会为传承中华楹联文化所提出的一项积极工作措施。起初,在洪湖市人们对创建楹联文化城市工作不屑一顾,有人说,楹联不就是做对子吗?平常人们做对子,写春联只是好玩而已,并没有拿它当一回事,你现在要把它作为楹联文化城市来创建,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还有些人认为,若是在全市开展创建楹联文化城市工作,势必会淡化经济工作,到头来不就是捡到芝麻而丢了西瓜吗?洪湖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并不这样认为,市委书记幸敬华、市长蒋鸿在先后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工作汇报后都明确表示,创建“湖北省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意义非常重大,要求相关部门尽快拿出系统工作方案,予以落实。为此,市委市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狠抓落实:
1、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今年3月25日,市委书记幸敬华主持常委会议,在专题研究全市宣传工作时,会议一致同意全市在2009年和2010年开展创建“湖北省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活动。会议形成共识,一致认为开展创建活动,是继2003年我市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后的又一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它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全市文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要求以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统筹城乡为基调,推进全市城乡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2、市委、市政府“两办”发文,出台创建实施方案。7月6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创建“湖北省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鲁良才为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人元,市委常委、副市长胡柏如,副市长胡纯玉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诗联学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该实施方案,把全市创建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措施上由于统筹了城乡一盘棋,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市政府致函湖北省楹联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正式申报省级、国家级楹联文化城市。6月12日,市政府致函省楹联学会,正式申报“湖北楹联文化城市”。7月15日,市政府又致函中国楹联学会,正式申报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两函的送达,标志着我市创建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4、积极邀请我省和中国楹联学会领导来洪湖考察验收创建工作,听取他们对我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6月16日、17日,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永年,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郭省非一行莅临我市,对我市开展创建“湖北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考察组组长李永年在对考察工作作总结性讲话中指出:洪湖市创建工作呈现出十大显著特点:一是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二是有团结务实的创建工作班子;三是有延伸到基层的诗联组织;四是有一支活跃在基层的楹联创作队伍;五是有诗联会员和广大楹联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六是有丰富多彩的楹联文化活动;七是市诗联学会和各分会都有自己的楹联刊物;八是有一些标志性的楹联宣传阵地;九是市诗联学会和乡镇分会都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办公场所;十是全市创建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基础工作扎实。会上,李永年同志表示,此次洪湖考察不虚此行,洪湖在创建活动中的工作经验值得总结。考察组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5、主动进京,向中国楹联学会领导专题工作汇报,让他们对我市创建工作有一个全面了解。8月20日,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人元同志带队,市文联、市诗联学会同志参与的一行工作专班,到北京中国楹联学会向会长孟繁锦作专题工作汇报。在听取了杨部长的工作汇报后,孟繁锦会长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中国楹联学会一定支持洪湖的创建工作。同时,他撰联一副:“长廊焕彩,荷韵飘香。”表达他对洪湖创建工作的热情关切。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洪湖市创建楹文化城市工作取得了成功:10月24日上午,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在我市隆重召开授牌大会,授予我市“湖北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二、以城带乡、强基固本,着力打造楹联文化示范工程
创建楹联文化城市,打造楹联文艺品牌,是近几年洪湖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工作重点,我们主要通过抓示范工程建设,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强基固本,夯实楹联文化的群众基础。
1、以城带乡,抓群众楹联队伍建设示范工程。洪湖市诗词楹联学会,它的前身为市老龄诗词学会,后更名为市诗词学会,为了开展楹联文化建设,于2007年5月通过学会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市诗词楹联学会。洪湖市诗联学会的建立为全市各乡镇建立诗联分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诗联学会的努力带动下,许多乡镇纷纷效仿相继成立了群众性诗联组织。老湾乡诗联分会还通过竞选,选了位普通农民王光哲当会长,这位农民会长经常是半天忙农活,半天在学会抓工作,一时成为佳话。我们通过这种以城带乡的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全市群众性楹联文化队伍建设。目前,全市20个乡镇,都分别建立了诗联分会,全市现有诗联会员和楹联爱好者达1500多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67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2人,湖北诗词学会会员67人,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14人。这一群体已成为全市楹联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2007年,洪湖市诗联学会成为中国楹联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2、以城带乡,抓群众性楹联创作活动示范工程。在不断开展的群众性楹联创作活动中,洪湖市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撰联高手,我们将这些高手树为典型,让他们在创作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市诗联学会总编审郑效福先生,近十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创作诗联作品1200余首,其中有400余首先后被《中华诗词》、《中国楹联》、《湖北楹联》、《老年教育》、《洪湖诗联》等众多刊物刊用,并有多首诗词楹联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奖。为了发挥郑效福先生的示范带头作用,我们在《洪湖文学》、《洪湖文联通讯》、《洪湖诗联》等刊物上对他的事迹进行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同湖管理区诗联分会朱富光先生,自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个人诗联集《三乐堂集》,其创作的楹联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为了发挥他的示范作用,大同湖分会将他的获奖作品雕刻在大同湖楹联文化广场内,以示褒奖。曹市镇退休教师许法宽先生,退休后他坚持收集、整理、创作民间楹联故事,今年9月,他自费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民俗趣联话人生》,该书29万字,共收录了400个民间楹联故事,1100余副对联。为了树立许法宽先生这一先进典型,市文联在洪湖宾馆为其举行了《民俗趣联话人生》一书首发式,洪湖电视台也进行宣传报道。典型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目前,全市诗联会员在全国性楹联大赛中,先后有130多副楹联作品获等次奖。2008年,洪湖市文联、诗联学会共同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市楹联征集活动,半年时间共征集楹联作品近2000副,通过评选有1500余副作品由《洪湖诗联》作为专集出版。我们通过以城带乡、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全市楹联创作活动的蓬勃开展。目前,全市20个乡镇诗联分会中有12个分会创办了会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各级会刊共出版楹联作品达1600多副。全市有260多人先后在《中华诗词》、《中国对联》、《中国楹联》、《诗词报》、《湖北诗词》、《湖北楹联》等报刊和兄弟学会会刊发表诗联作品7000多首(副),已有116名会员出版了个人诗联专集。今年10月,《中国楹联湖北卷洪湖分卷》由中国楹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入古今洪湖楹联作品1670幅。
3、以城带乡,抓骨干会员培训示范工程。洪湖市诗联学会每年都举办1—2期全市骨干会员专业知识培训班,各乡镇分会按照学会的示范要求,办班培训会员,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各级会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市诗联学会还在市职业培训学院建立了楹联文化教育基地,培养楹联文化人才。
4、以城带乡,抓楹联教育进校园示范工程。洪湖市第一小学,2008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近几年,该校在市诗联学会的具体指导下,诗词楹联进校园活动得到蓬勃开展,学生读诗诵联,教师写诗作联已蔚然成风。在市一小的示范带动下,全市诗联教育进校园活动不断兴起。龙口镇第一小学在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副校长王仕会于今年8月受省楹联学会选派,在参加由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银杏杯”首届全国中小学楹联教师公开课大赛》中荣获大赛二等奖,为湖北争得了荣誉。诗联进校园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08年,在“全市中小学生第二届诗联素养成果展示”活动中,全市有15所中小学校受到市教育局表彰。
三、提升品位,彰显魅力,着力建造楹联文化的精品工程
加强楹联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造楹联文化的精品工程,对提升城乡文化品位,彰显楹联文化的艺术魅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都有着积极意义。近些年来,洪湖市各级政府不断地加大对楹联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造了一处处具有地方标志性意义的楹联文化精品景点,营造了良好的楹联文化氛围。
1、古朴典雅之廊——洪湖荷花诗词楹联长廊。
座落在洪湖市荷花广场内,工程投资80万元的“荷花诗词楹联长廊”,全长200米,建成于2005年8月。长廊内所有诗联作品均由石碑镶嵌,古朴典雅,它集观赏、休闲、教育功能为一体,聚诗联、书法、绘画于一廊,是洪湖市独具文化特色的诗联教育阵地。长廊内“咏荷”诗联的遴选,遵循着从名篇中筛精品、诗人中择大家、时间上无断层、文体上广覆盖、义理上重教化等原则:一是突出作品的文学性。长廊内共选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刘秉忠、朱自清等名家诗词、楹联、歌赋210首(副),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题联一副也在其中;二是突出作品的观赏性。长廊内彩绘荷花作品184幅。收录了国内100多位知名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历任主席舒同、启功、沈鹏等书法名人的手迹;三是突出作品的教育性。洪湖荷花诗词楹联长廊,现已成为人们读诗赏联,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也成为洪湖旅游文化一道新景观。
2、“联”味十足的广场——大同湖楹联文化广场。
由大同湖管理区投资150万元兴建的“大同湖楹联文化广场”,于2009年3月峻工。广场上楼台琼阁,雕栏玉砌,尽显别致。广场楹联长廊镶嵌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副会长郭省非等名人楹联和本地诗联会员国家级获奖楹联作品共22副。广场内建有“楹联精品陈列室”,“群众文化活动室”,“诗联分会办公室”等场所。每天傍晚,这里灯火通明,人们劳作之余,来到这里唱歌跳舞,读联品诗,热闹非凡。大同湖管理区原为省管国营农场,1958年农场初建,汇集了来自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他们在这里开荒、拓土、扎根,由于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大同湖农场特有的农场文化氛围。历年来,大同湖农场诗联会员在全国举办的春联有奖征联活动中有18人次获得等次奖。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郭省非考察时惊叹地说:“小小的大同湖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3、“乡”味十足的文化街——峰口镇海王农民商贸城楹联文化一条街。
“峰口镇海王农民商贸城楹联文化一条街”, 位于镇内商贸繁华地段,300多米长的街道内,103户商铺家家门前挂有一副朱红烫金,十分精美的雕刻楹联。楹联内容均为商铺行业联,人们购物赏联,其乐无穷。水乡古镇峰口镇,素有“小汉口”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峰口镇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大镇,工业和商贸重镇,文化名镇。峰口镇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性的诗词楹联文化创作活动十分活跃,这里的诗联会员每年都有上千副楹联作品问世。2009年6月,镇政府为了着力打造楹联文化名镇,采取政府出资抬大头,商户出资作补贴的办法(即每副楹联制作成本为400元,政府出资300元,商户出资100元),成功创建了“海王农民商贸城楹联文化一条街”,如今其街名扬荆楚,成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一颗耀眼的文化明珠。
近几年来,洪湖市采取积极措施,通过不断地加强楹联文化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楹联文化品牌,使全市城乡呈现出一派和谐文化新气象:
一是楹联文化建设,提高了洪湖城市文化品位。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洪湖是革命老区,是过去闹革命的地方,那里只有刀枪。自从洪湖市先后荣获“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之后,以前那些不完全了解洪湖的人们,逐步改变了对洪湖的印象:今日洪湖不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座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水乡城市。
二是楹联文化建设,增强了洪湖人民爱家乡的自豪感。洪湖作为一个县级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荣获“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两项殊荣,充分证明洪湖市文化建设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此,洪湖人民感到特别自豪,不少人纷纷表示愿意为家乡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再作贡献。
三是楹联文化建设,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现在,在洪湖城乡,人们读诗赏联,吟诗作联,擂台赛联,已蔚然成风,这些良好的楹联文化氛围,使人们普遍感觉到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过得充实起来了。
加强楹联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要打造好楹联文艺品牌,还任重道远。洪湖市在楹联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风正一帆悬”。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在全省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的关爱下,把洪湖楹联文化建设工作做得更好,使之真正成为洪湖水乡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发挥优势显特色 集约资源创品牌
鄂州市文联
自我省实施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文联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鄂州市文联以“一乡(镇)一特色,一区一品牌”为创建目标,深化内涵,彰显特色,有力地促进了鄂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近五年来,通过发掘地域文化积淀,整合城乡文艺资源,确立文艺品牌内容,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全市创建中国书法名城为龙头,以鄂城区“龙舟文化”、华容区“诗联之乡”、梁子湖区“戏曲之乡”为整体部署的创建格局。
一、深入调查研究,统筹城乡文艺资源,科学确立品牌
1、发掘地域文化积淀,推出全市文艺品牌。
鄂州自古有“吴晋重镇,楚东门户”之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铜镜铭文到摩崖石刻,传承着汉字书法的历史演变;从王羲之庾亮楼吟咏酬唱到黄庭坚松风阁经典名帖,传诵着书法大师的千古佳话。到了晚清,出生于鄂州市东沟镇的张裕钊,被誉为一代书法宗师,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另辟书径,自成一脉,独创“南宫体”(张体),影响遍及日本东南亚。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为鄂州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鄂州创建全国书法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继2000年成功申报“湖北省书法艺术之乡”后,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确立了继续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文艺品牌目标。
2、依托民间文艺资源和人才优势,确立区级文艺品牌。
鄂城区曾是三闾大夫屈原涉江鄂渚,行吟南浦的地方。相传屈原汩罗怀石投江后,噩耗传至泽林已是农历五月十五日。泽林镇群众悲痛不已,纷纷到与屈原分别的泽林咀河边,扎制茅船,意为漂流到汩罗江去祭祀屈原,并向河里洒黄酒,抛饭菜,祈求鱼、虫别伤屈原身躯。形成了五月十五大端午放茅船的习俗。千百年来,虽然时代变迁,泽林纪念屈原的日期定在农历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从未改变。随着水位下降,生活的改善,泽林人不断增加新的纪念内容,直至发展到每年扎制旱龙舟替代茅船“祭游”以寄托对屈原的怀念,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鄂城区以泽林镇旱龙舟为代表的龙舟表演、祭拜活动经久不衰,全区龙舟队有20余个。燕矶镇为了提升龙舟文化内涵,推出了百节龙表演活动,2008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支持指导该镇丰富百节龙表演内容,成功申报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容区钟灵毓秀,人才荟萃。这里走出了我省著名诗人、《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省作协副主席刘益善,走出了享誉当今鄂州文坛的文化名人吕克克、姜锋青等。全区诗词创作活动频繁、成果丰硕,诗联会员热情高。每逢国家大事、喜事和区里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该区文昌诗词书画社都要组织创作,开展有主题有创意的诗联吟诵活动,每年都有会员在全国、全省各类诗词楹联比赛活动中获奖,成为鄂州文联系统先进文艺社团。
楚剧是梁子湖区群众特别喜爱的剧种,广大群众节日唱、农闲时唱、丰收时也唱,村民们婚嫁、祝寿、建房、升学、参军都要唱戏庆贺,一些地方农民为了演出方便,还主动拆除祠堂建戏台。农村学戏之风日盛,甚至把戏曲手抄本作为文化课来学习,许多农民楚剧团应运而生。该区戏曲文化氛围极其浓厚,曾先后举办四届鄂州市农民戏剧节和承办湖北省首届农民戏剧节,该区东沟镇还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楚剧之乡。
鉴于鄂州地域不大,文化积淀深厚,群众文艺活动丰富的实际情况,市文联积极就“一县一品”文艺资源,展开调研,通过与鄂城、华容、梁子湖三区的区委、区政府密切联系,争取重视和支持,加强对区级文联的指导,帮助三区文联确立了各自的文艺品牌。
二、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文艺优势,努力擦亮品牌
唱响文艺品牌,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显著标志。因此,文联争取领导重视,创新体制,整合资源,不断扩大文艺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抓落实,全面部署“一县一品”工作。
一是深入传达省文联关于创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的有关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文艺“一县一品”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是成立市、区文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市文联成立全市创建全国书法名城领导小组,各区文联先后落实领导小组,分别由市、区宣传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并将创建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区文联,同时由文联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是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市、区文联负责人联席会议,学习恩施州文艺“一县一品”工作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鄂州市及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2、抓示范,创建“中国书法名城”。
一是专门发文,成立鄂州市创建中国书法名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等市级领导担任正副组长,成员涵盖文联、文体局、教育局、团市委、妇联等多家部门,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协助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鄂州之《墨海寻踪》专题。2004年《走遍中国·鄂州》系列节目拍摄工作在我市展开。为充分展示我市深厚的人文底蕴、悠久的书法历史渊源、推介我市“书法之乡”创建活动的丰硕成果,鄂州文联组织力量,全力配合协助拍摄《走遍中国·鄂州》之《墨海寻踪》节目。2005年初,《走遍中国·鄂州》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播出后,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反响。
三是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长期以来,鄂州市文联以文艺 “书法进万家”为载体,大力开展送书画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厂矿的“五进”活动,普及书法艺术,营造创建氛围。2005年2月1日,成功举办鄂州市第二届创建书法之乡活动命名暨万人书画大赛。这次活动通过授牌命名“书法之乡、书法之家、书法之星”的形式,表彰一批在创建书法之乡活动取得成绩的乡镇、家庭和个人,将我市书法名城创建活动推向一个高潮。近年来,鄂州市文联每年组织百名书画家长年活跃在广大城乡,每年向城乡人民送春联万余副、送书画作品上千幅。四年来,举办大型书画展览20余次。
3、抓特色,打造县域文艺品牌。
一是开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龙舟文化”品牌。鄂城区龙舟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像泽林镇的旱龙舟、燕矶镇的百节龙等,不仅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具有“舟行天下、国泰民安”的时代寓意。其龙船、人物的巧妙选用和布局,以及精美逼真的形象制作形成了民间地域文艺特色,堪称一绝。2008年,在市、区文联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经过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旱龙舟、百节龙等成功申报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是搭建文艺平台,夯实文艺网络,推出“诗词楹联”文艺品牌。早在1996年5月华容区就创立了《文昌书法诗社》,全区各乡镇都建有分社,会员遍布阡陌里巷,田间地角。该诗社与全国20多个省的20多家诗社长期保持诗词创作及研讨交流活动。
三是整合文艺资源,创新运作机制,催生“戏曲之乡”文艺品牌。梁子湖区拥有各类戏曲人才1500多人,在全区命名表彰的戏曲之家50多家。群众自发组建的各类戏曲团体,高峰期达50多家,常年开展活动的有10多家。针对演员水平参差不齐、剧目质量不高的情况,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等部门采取措施整合剧团。2003年,融集全区骨干演员,成立鄂州市青年楚剧团。剧团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平时演员各自营生,演出时间集中出场,排练由编导统一安排。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深化作品内涵, “唱文明戏,做文明人,以戏养戏”,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戏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发挥品牌效应,服务鄂州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文艺“一县一品”工程,不但要着眼于打造亮点,唱响品牌,更重要的是使之成为区域的文化标识和可持续利用的文化资源,从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鄂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1、以书法为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进对外文化交流。
一是大力开展主题性书法展览活动,拓展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近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弘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等重大主题举行大型书画展览,弘扬主旋律;围绕鄂州凤凰广场,观音阁公园等重大市政建设,开展征联题匾活动,不断营造城市广场文化氛围。二是开展对外书画联谊活动,增进文化交流。2003年,我市建市20周年庆祝活动中,隆重举办了张裕钊国际学术研讨会,同年3月底,日本书法界“寻师越秦岭”访问团一行来我市参访,切磋交流张体书艺。2004年11月6日,我市书法家李相国、范福珍随湖北书法家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 湖北书法交流展》。2005年5月18日,鄂州市文联、书法家协会策划“上饶·鄂州两地书画家联谊会”。2008年举行鄂州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书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500多幅(件),其作品门类之广、艺术水准之高、参展人数之多,创造了鄂州历史之最。2009年参与协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武汉城市圈书法美术精品展。
2、以区县文艺品牌为导向,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鄂城区以“龙舟文化”为主导,全面带动玉连环、牌子锣、鄂州雕花剪纸等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丰富创新民间民俗文化,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竞技水平,扩大对外影响。2009年5月,鄂州市桐油村穿花龙舟队,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广州番禹承办的首届中国龙舟文化节龙舟展演赛,以高超的竞技表演和独特的地方风格,一举夺得银奖,荣获奖金5000元,为湖北省和鄂州市争得了荣誉。
华容区以“诗词楹联”为载体,传承、发扬华容文艺特色,建设文化先进大区。一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文艺新人工程”、“文艺名家晚霞工程”三大工程。二是开展诗词联谊活动,服务葛华新城建设。2009年6月5日至6日,市文联、市诗词学会、华容区委宣传部、华容区文昌诗词书画社共同接待武汉鄂州两市诗词楹联界60余名专家教授、诗联名家到红莲湖采风,创作出诗联佳作,大力推介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三是大力开展诗词楹联作品研讨活动。先后出版《文昌吟笺》12部,出版会员个人诗集11部,共计登载诗联作品12600余首;会员诗作入编《全国诗词精粹》、《中华诗词15年年鉴》。
梁子湖区在创立地方戏剧品牌过程中,走戏曲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服务梁子湖区旅游经济,发展戏曲事业。梁子湖区一年一度的捕鱼旅游节是全国100个重要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展示梁子湖戏曲文化的大舞台。捕鱼旅游节期间,组织农民剧团赴梁子岛汇演,向游客展示梁子湖戏曲文化成果,丰富游客文化生活。截至2009年,梁子湖区已连续举办了10届旅游戏剧节。
鄂州市文艺“一县一品”工作虽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区两级已确立了品牌,40%的乡镇形成了各自的文艺地域特色,但是唱响品牌,使文艺品牌成为区域的文化标识和可持续利用的文化资源,还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加强同兄弟市州文联的学习与交流,促进我市文艺品牌创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凸现湖乡特色 打造戏曲品牌
鄂州市梁子湖区文联
梁子湖区位于鄂州市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市辖农村区,全区共有86个行政村、1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3万,占89.2%。梁子湖区有着古老的文化、久远的民俗和浓郁的地方风情,是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县市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莲环和牌子锣的重要发祥地。近几年来,梁子湖区委、区政府把握趋势、创新思路,立足两张名片建设(梁子湖生态名片、梁子湖文化名片),促进了农村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目前,该区涌现出了一批开风气之先的特色文化村、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文艺骨干、一批挺立潮头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文艺品牌。其中,楚剧就是梁子湖区着力打造的文艺品牌。
一、以文化中心户为切入点,抓示范,积极创建戏曲之家
楚剧作为湖北省特有的地方剧种,是梁子湖区群众特别喜爱的剧种,他们农闲时唱,节庆时唱,丰收之时也唱,村民们婚嫁、祝寿、建房、升学、参军都要唱台戏庆贺,一些地方农民为了演出方便,还主动拆除祠堂建戏台。农村学戏之风日盛,甚至把戏曲手抄本作为文化课本来学习。梁子湖区委、区政府针对群众戏曲文化繁荣、活跃的实际,积极引导,以文化中心户为切入点,在全区建设戏曲之家,将戏曲作为全区文艺品牌进行打造,并以此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正确引导群众的文化生活。该区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及时在全区摸底,将散布在辖区内有条件的80多位戏曲骨干确定为戏曲文化中心户。区直相关部门通过帮扶方式,积极为中心户捐资助物,为戏曲中心户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太和镇金坜村戏曲骨干陈世银是一个以曲艺为主的文化中心户,两年来,在区、镇两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援助下,他先后投资1万多元,购回一大批乐器,一有空闲就组织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们吹拉弹唱。一到周末,他就带着大伙到群众集中的地方表演曲艺,大家自娱自乐。
沼山镇戏曲之家户主刘苏联是一个楚剧迷,从小就喜欢跟大人们有板有眼地演唱。为了学艺,她自费到鄂州楚剧团学习半年,还到大冶、咸宁等地拜师学艺。她痴迷戏曲,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她在沼山镇王铺街租赁200平方米的房屋专门开辟一个戏曲排演场,搭建一个固定的小舞台,每天邀约周边楚剧爱好者来这里吊嗓子、练唱,并排演完整的剧本。刘苏联的丈夫也是一个戏曲迷,两口子经常同时登台相互对唱,字正腔圆地俨然戏剧明星,常常引得周围群众驻足欣赏。
东沟镇大垅村退休教师周馥香回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资2万多元到武汉购回一大批唱戏用的服装、道具,然后动员湾里的小伙子、小媳妇们跟自己学唱戏。在他的带动下,湾里又先后建起了两个戏曲之家。
据统计,近几年来,梁子湖区先后投入70多万元,在全区建起了50多个戏曲之家,这些最小的戏曲单位,经常是父子兵、夫妻档,自娱自乐,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每到月白风清的夜晚,是辛勤劳作一天的农民们难得放松的最好时机,他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戏曲之家,将电视机、功放机、影碟机摆到院子中间,大家围成一个小圆圈,载歌载舞,一起举行戏曲联欢。楚剧《打金枝》、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是人们百唱不厌的曲目,大家不求唱得怎么样,只求激情参与,唱得高兴。每到农闲季节,特别是春节前后,戏曲骨干便积极筹划一整套戏曲节目,准备在全村甚至到邻村演唱。扭秧歌、舞狮子、采莲船、唱楚戏,姐妹同台、夫妻对唱、婆媳共舞的场面还处处可见。有时两三个村的戏曲表演队开展拉歌拉戏比赛,互对互唱,对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互相融合,组成更大的戏曲表演队,场面热闹,其乐融融。大家在互相交流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戏曲表演能力,极大地推动和发展了梁子湖区的戏曲事业。
二、以文艺骨干为着力点,抓基础,着力培训戏曲人才
人才是戏曲事业发展的基础。梁子湖区针对群众戏曲热情高涨而专业戏曲人才不足的实际,适时派出宣传、文化、广电部门的专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戏曲爱好者进行培训。
一是设立培训班培训。梁子湖区戏曲协会下设月华、百花两个戏曲培训班,长年招生培训戏曲爱好者。培训场地设在梁子湖区成人教育中心和梁子湖高中。培训班聘请专门的戏曲骨干对学员进行戏曲的基本技巧面授。湖北省一级演员、梁子湖区文体局副局长夏俊在培训班长年任教、编导,每年培训戏曲爱好者100多人次。
二是知名演员下乡指导。梁子湖区文联与鄂州市楚剧团、鄂州市戏剧家协会、鄂州市曲艺家协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组织戏曲名演员来梁子湖区指导培训。鄂州市楚剧名演方桂英、邵少兰、小品名演李家法等经常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梁子湖区指导。他们和该区戏曲爱好者一道,互嗟技艺,同台演出。为了教一个动作,方桂英手把手地教一名花旦演员十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沼山镇青年毛四喜还与邵少南等老演员以戏攀“亲”,经常上门向他学艺求教。湖北省著名艺术家张巧珍也到过梁子湖区演出、培训人才,指导农民唱传统戏和改版的现代戏,使全区的戏曲爱好者深受感动和鼓励。
三是群众自觉自愿拜师学艺。一些群众戏曲氛围浓厚的村组、群众自发地到外地聘请退休的戏曲教师到当地授课,提高自己的戏曲水平,沼山镇王铺街红花剧团长年在大冶聘请李淑芬老师到该团传艺。这里学员大部分是镇上一些做早点的、灌煤气的,贩菜的、卖肉的个体户,他们白天忙生意,晚上就利用空余时间汇聚在一起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嗓子、压腿,再苦再累也没有拉下一节课。
四是群众自演自练。梁子湖区各大农民剧团都采取以演代练的方式,锻炼自己的戏曲能力,一些戏曲之家、戏曲中心户充分发挥组织群众的便利条件,组织爱好者们互教互学。他们从电视里、电教光盘里学习戏曲表演的一些基本方法,彼此之间互助互学。太和镇青峰山湾是鄂州市生态文明新村,该村投入1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大操场,搭建戏台,每天天不亮这里就汇聚了周边戏曲爱好者,他们一起唱戏、跳舞。每个周末该村要举办一场戏曲晚会,演员们都是来自本湾的爱好者们,他们在互相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005年以来,梁子湖区通过各类培训,培养了各类戏曲人才1500多人,为梁子湖区戏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为文艺品牌的打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以农民剧团为载体,抓创新,全力繁荣农村文艺
梁子湖区浓厚的戏曲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戏曲事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区群众自发组建的各类戏曲团体,高峰期达50多家,长年开展活动的有10多家。这些农民剧团在农闲和节日期间自编自演戏曲节目,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梁子湖区针对剧团过多过杂、演员水平参差不齐、剧目质量不高的实际,及时进行引导,抓好整改。
一是创新阵地建设。梁子湖区农村以往唱戏要搭戏台,随着梁子湖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如今,梁子湖区戏曲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区近年来加大农村基础文化场馆建设投资,通过“国家扶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乡村兴起了建设文化宫等文化场馆的高潮,全区各镇共新建文化宫、剧场等文化活动场馆18个,文化阵地建设总投资逾2100万元。主要形式有社会捐赠、企业扶持发展、群众筹资建设、结对帮扶等,2006年梁子湖区建安公司董事长捐资580万元,建成了全市第一流的农民文化宫——邱庄农民文化宫,央视和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鄂州市移动公司先后投入3万余元扶持鄂州市青年楚剧团,帮助剧团培训人员、购置道具、灯光、音响等设备;太和镇谢埠村夏畈湾群众主动要求捐资,按人平100元标准集资150万元建起了农民文化宫。梁子岛生态旅游区“渔家乐”艺术团一些队员主动带资参加活动、购置服装、请老师培训,个个热情高涨。在开展结对帮扶方面,市直部门将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市文体局大力支持太和镇陈太村民间器乐——牌子锣的发掘与保护,使之排上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市地税局城东分局对口支持太和镇金坜村文化中心户,帮助该村建立了一支农民鼓乐队,使鼓乐队成为太和镇文化演出活动的主力军。
二是创新资源组合。梁子湖区创新资源组合,打造“5499”组合,大批文艺骨干成为推进文艺繁荣的中坚力量。所谓“54”指的是青年人,该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青年参与面广的优势,团结一大批热衷文艺事业,拥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文化人,组建队伍创办民间剧团、书画协会、演出团体,发挥着农村文化建设轻骑兵作用;所谓“99”指的是区内的热爱文艺事业中老年人,因为老有所乐,组建老年腰鼓队、铜管民乐艺术团,为农村文化发展发光发热。这两个年龄段的文艺队伍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的中坚力量。青年文艺骨干主要有被授为全省戏剧之乡的梁子湖区东沟镇,活跃着4支农民剧团,其中历史长达60多年的东沟月华歌舞戏剧团,经市场运作已成功转型为农民文工团。这个农民文工团,有自己的编剧、作词、作曲,该团原创的楚剧《秦香莲后传》、现代戏《探亲》、新编的关于梁子岛传说题材的楚剧《孟玉红传》深受好评。剧团因为自编自演,常演常新,年演出100余场深受群众喜爱。沼山镇文化中心户、镇青年楚剧团团长刘苏联率团每月演出3至5场,影响波及黄冈、黄石、咸宁等周边地市。以青年教师高晓霞为首的充满现代气息的“表演轻骑队”,民歌演唱、电子琴演奏、少儿舞蹈等为群众奉献娱乐大餐。老年文艺骨干有青峰山湾文化中心户谢凤霞为首的梁子湖老年腰鼓队在梁子湖区掀起一股文化新风。年逾六旬的太和镇文化中心户陈世银组建了铜管民乐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被群众称赞为全能艺人的东沟镇文化中心户邱发祥,带出的200多个能歌善舞、能作词作曲的学生已成为该镇群众文化的主力军。以太和镇老民间艺人陈世如为首的器乐演奏、楚剧、黄梅戏、湖北大鼓都是他们的“绝活”。以退休老干部梁子岛生态旅游区陈香姣为首的“老年腰鼓队”,带给群众的《健身球》、《扇子舞》、《点子操》让群众百看不厌。
三是创新运作模式。梁子湖区于2003年整合全区各大剧团、融集全区精英演员成立的鄂州市青年楚剧团采用股份制运作模式。平时演员各自营生,演出时间汇聚出场,排练时大家在编导的统一安排下精心组织。该剧团由成立之初负债经营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达100万元的经济实体。该剧团的主要观众对象是农民,演出剧目随观众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有老人喜欢的古装折子戏,也有现代歌舞,或富含哲理,或令人乐有所思。该剧团通过喜闻乐观、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美德。2005年该剧团荣获全省民间文化团体表演先进奖。在成立鄂州市青年楚剧团的同时,梁子湖区一些村、镇农民剧团也进行了整合,力量都得到了加强。
农民剧团成立之初,是一群爱好者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剧团成立后,开展演出活动是义务的,剧团经费主要由演员们自己集资筹措。梁子湖区整合戏曲资源创新动作模式后,比较有影响的月花、鄂东、楚天剧团迅速壮大力量,进入市场动作,走以戏养戏的成功道路。他们采取股份制运作模式,演员以股东身份加入剧团,以股为单位,按股分红,同时获演出报酬。近几年来,这些农民剧团在周边的武昌、大冶、阳新、浠水、新州、咸宁等地上演几百场次,成为梁子湖区对外宣传的一道亮丽的文艺风景线。通过长期大量的演出,演员们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创下了丰厚的财富。近300多群众以戏养家,走上致富之路。<, o:p>
四是创新剧本内涵。农民剧目唱楚戏最先是沿套传统,唱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据统计,全区各农民剧团彩排的剧目有300多个。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绝大部分都是古代优秀戏曲作品的精华。近几年来,梁子湖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组织专班对农民剧目进行了增订与修改,规范200多个传统曲目,新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40多部,如反映农村新变化的剧本《钱老板借钱》、《珍珠塔》、《鱼塘阴影》,反映农村计生新观念的《生儿生女都一样》,反映农村新型婆媳关系的《四媳争婆》、《陈老汉做寿》,这些新编的现代剧思想内容健康,催人奋进。通过演出,群众喜闻乐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了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目的,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以梁子湖捕鱼旅游节为契机,抓活动,积极举办农民戏剧节
梁子湖区戏剧事业的繁荣与壮大,为发展梁子湖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近几年来,梁子湖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增强文化经济意识,努力探索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走戏曲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1、精心举办捕鱼旅游戏剧节。一年一度的梁子湖捕鱼旅游节是全国100个重要节庆活动之一,也是梁子湖展示灿烂的渔岛文化、戏曲文化的大舞台。每年梁子湖开湖前夕,沿湖群众都要举行祭湖仪式,祈求一年的平安与丰收。每次祭湖,沿湖群众都唱三天大戏。梁子湖楚戏就在人们祭湖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并不断升华,积极引导农民剧团在岛上搭台汇演,向游客展示梁子湖浓厚的戏曲文化,至今已连续举办的10届旅游戏剧节,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文艺生活,也为捕鱼旅游节增添了文化内涵。
2、积极承办湖北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成功举办鄂州市农民戏剧节。梁子湖区东沟镇已荣获“湖北省民间艺术戏剧之乡”称号,村村都有规模较大的农民楚剧团,其中乍州村的楚天剧团、月山村的月华剧团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东沟镇在市文体局和市文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举办了鄂州市四届农民戏剧节。每届戏剧节参与的全市农民剧团有30多个,梁子湖区共有8支农民剧团参加了全市农民戏曲汇演。月华剧团表演的新编剧目《投亲》获农民戏剧节创作表演一等奖,鄂东剧团创作表演的反映当地群众计生观念的新编现代楚剧《生儿生女都一样》获鄂州市农民戏剧节创作表演一等奖。
3、对接城乡开展“周周乐”活动。该区于2007年成立了梁子湖区农村文化“周周乐”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对接鄂州城区“周周乐”活动,一方面积极参与市 “周周乐”活动,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周周乐”活动,让全区群众周周都有节目看,周周都有戏曲听。活动开展至今共演出120场次,有6万余农民观看了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群众反响热烈。
“村村锣鼓响,户户丝竹声”。梁子湖区文艺品牌创建工作促进了全区文艺事业取得新的变化,一是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发展,全区5个镇86个村,村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健全的文艺活动组织,全区戏曲、书画艺术、文学创作、根雕、麦杆画、曲艺玉莲环、民间音乐排子锣等文艺事业得到加强与壮大,全区直接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6.4万人。二是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唱楚戏、韵楚音已成为梁子湖区农村文艺活动的主流,全区每年开展的戏曲文艺活动达2000场次。三是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转变,梁子湖区农村“唱文明戏,做文明人”蔚然成风,讲移风易俗、科学致富的多了,讲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明礼诚信的多了,全区上下形成了崇尚科学、注重文明、学赶先进的可喜局面。
立足本土特色 打造文艺品牌
荆门市文联
近年来,荆门市文联积极贯彻省文联“一县一品”工作思路,全市“一县一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已形成钟祥“乡土作家群”、东宝“乡村休闲游”系列文艺活动、屈家岭“桃花笔会”、京山“根雕”、荆门“楹联之市”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一定知名度及影响力的文艺品牌。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突出特色,选好项目
“一县一品”重在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在对全市文艺资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本着打基础、管长远的原则,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确立了各具特点的“一县一品”工作项目。
1、着眼于文艺队伍建设,着力培育钟祥“乡土作家群”文艺品牌。钟祥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改革开放以来,在钟祥市作协的组织下,该市积极培育乡土作家,狠抓乡土文学的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钟祥乡土作家群。现在,钟祥市作家协会共有乡土作家逾400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2人,省作协会员31人,荆门市作协会员51人,农民作家占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市乡土作家队伍累计出版文学专著160多部,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20000多篇。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出版的文学著作都在20部以上。钟祥乡土作家群的演化发展,受到《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作家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南卫视、东南卫视等50多家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被权威人士称为“一种奇特的农村文化现象”。钟祥“乡土作家群”已成为推动钟祥文化建设、文艺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着眼于文艺与经济的互动共融,着力打造东宝区“乡村休闲游”系列文艺活动和屈家岭“桃花笔会”文艺品牌。文艺工作只有融入政府中心工作,才能焕发生命力。从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中找准文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是实现文艺事业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关键。东宝区“乡村休闲游”系列文艺活动和屈家岭“桃花笔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东宝是荆门两个市辖区之一,该区辖6镇1乡紧邻荆门城区,且地貌多样,自然环境优美,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区文联从区委、区政府倡导的乡村休闲游思路出发,以文艺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文艺采风、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乡村休闲游”系列文艺活动,大力挖掘、包装推介全区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屈家岭管理区发挥万亩桃园的独特优势,在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举办声势浩大的“桃花笔会”。通过邀请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作家、摄影家到屈家岭观光采风,座谈交流,激发灵感,体验生活,推出了一批宣传屈家岭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提高了屈家岭的知名度,提升了屈家岭的美誉度。屈家岭“桃花笔会”已连续举办七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3、着眼于挖掘地域文艺资源,着力打造京山“根雕”产业品牌。京山背靠大洪山,拥有独特的根雕资源。该县1999年成立根雕艺术协会,在根雕艺术和根雕产业发展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该协会每年都组织会员参加全国各地根雕展赛,并屡获大奖,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在协会的带动下,京山县根雕艺术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现每年交易额在100万元左右,产品远销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该县正筹备成立农民根雕艺术合作社,让京山“根雕”迈向集约化经营。
4、着眼于塑造城市文化名片,着力打造荆门“楹联之市”文化品牌。楹联文化在我市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我市成功举办了湖北省花朝联会暨荆门市楹联文化节,全国26个省、市楹联界嘉宾云集荆门,盛况空前。荆门市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之市”荣誉称号,成为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楹联文化创建活动,相继建立了楹联文化街等楹联文化景观。楹联文化在参与旅游景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日益扩大。
(二)强化措施,办好项目
“一县一品”工作关键在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在实施“一县一品”工作中,我们主要落实了以下措施:
1、争取领导重视。我们积极争取全市各级领导对“一县一品”工作的重视,为“一县一品”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钟祥市领导历来重视“乡土作家群”建设。该市每年召开中青年作家和重点作家座谈会,研究部署乡土文学发展大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并与作家们交朋友。该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乡土作家的成长,在生活上关心,在创作上扶持,帮助解决了乡土作家生活和创作上的许多具体困难,极大地鼓舞了乡土作家的创作热情。每年一届的屈家岭“桃花笔会”已成为屈家岭管理区的一项传统文艺活动,管理区领导高度重视,活动组织由管理区统筹安排。东宝区“乡村休闲游”系列文艺活动每年都被纳入全区重点文化活动项目。我市楹联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副主席叶中章等市领导多次率市文联、市楹联学会同志外出考察先进地市楹联文化创建经验,并对我市楹联文化创建工作给予指导。
2、政府大力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一县一品”工作开展的保障。钟祥市设立“兰台文艺奖”,由政府出资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还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屈家岭“桃花笔会”所需经费全部由屈家岭管理区承担,整项活动从策划到落实全部由管理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保证了活动的成功开展。荆门市楹联文化街的建设也得到了市财政的大力支持。
3、文艺界积极参与。文艺界积极参与是“一县一品”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全市各级文联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在“一县一品”工作中发挥了组织和纽带作用。市文联每年一次的全委会,都把“一县一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各县市区文联根据确定的“一县一品”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文艺家协会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保证了“一县一品”项目的落实。
二、下一步打算
实践证明,“一县一品”是文联工作很好的平台和抓手。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开展好“一县一品”创建工作:
1、抓平衡。虽然我市确立了一批“一县一品”工作项目,但是从全市范围看,工作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基层文联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特色项目,此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今后,我们将加强协调,力争全市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立得起、叫得响的“一县一品”项目。
2、抓提高。我们将对比全省先进地市“一县一品”工作找差距,对已经确立的“一县一品”项目进行总结提高,进一步丰富项目内涵,进一步丰富创建活动形式,进一步强化创建措施,不断扩大和提升“一县一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全市“一县一品”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持之以恒培育乡土作家 齐心合力打造文艺品牌
钟祥市文联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水中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人口105万。多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营建良好文化生态,积极培育乡土作家,着力加强乡土文学的生产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钟祥乡土作家群。现在,钟祥市作家协会共有乡土作家逾400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2人,省作协会员31人,荆门市作协会员51人,农民作家占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市乡土作家队伍累计出版文学专著160多部,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20000多篇。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出版的文学著作都在20部以上,不仅数量多,而且大量作品已由量的累积向质的飞跃转变,一批作家进入创作佳境,正向文学圣坛巅峰攀登。钟祥乡土作家群的演化发展,受到《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作家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南卫视、东南卫视等50多家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被权威人士称为“一种奇特的农村文化现象”,已成为荆楚大地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
一、做法和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履行“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为乡土作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市文联和市作协把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开展文学创作交流、展示乡土文学成果、扶持乡土文学新人作为培育乡土作家群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使乡土作家队伍始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凝聚乡土文学人才。钟祥乡土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载体是钟祥县文学创作学会,成立于1985年,1993年更名为钟祥市作家协会。随着乡土作家的不断增多,队伍不断壮大,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展活动,我们根据市区和乡镇文学创作队伍的分布情况,在全市城乡按地域先后成立了郢南、郢北、郢中、北山、汉北和老区6个作协分会, 每个分会联络2—3个乡镇的会员,做到上有协会,下有分会,把作协办到农家门口,形成了覆盖全市乡土作家队伍的网络,方便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队伍的发展。
地处钟祥南部平原的市作协郢南分会成立于1996年,是乡土作家最集中、创作成果最丰硕的分会之一。组建之初,既没有活动经费,又没有办公场地,分会主席杨书义、秘书长罗贤能和几个骨干会员大都年过花甲,他们克服困难,租借房屋,自备桌椅,千方百计使分会运转起来。10多年来,他们走遍旧口、长滩、罗汉寺、柴湖等4个乡镇,以自己的奉献精神和敬业态度凝聚了大批文学爱好者。目前,分会已拥有会员10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18岁。在他们的努力下,分会有了40多平米的专用办公室,建立了规范的会员资料档案、创作成果档案和文学信息档案。他们定期组织开展文学联谊和文学采风活动,沟通创作信息,交流创作体会,并开办电脑培训室、创作培训班,文学创作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分会会员已创作出版了《绿野纯情》、《神树》、《蛇疗·人之福》、《春秋果》、《流云》、《七彩阳光》、《村里回来了状元女》等文学著作50多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荆门市委、荆门市委宣传部、荆门市文联等上级部门主要领导都分别前往郢南分会考察调研并看望乡土作家,对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是加强引导沟通,推介展示创作成果。为了提高乡土作家的文学素质,引导乡土作家选准创作题材,我们经常组织举办各类创作选题座谈会,聘请我省有关专家和在乡土文学创作上取得成果的作家进行辅导讲座,对有新意和价值的题材以及有潜力的作者加强重点培养和作品攻关。这多年来,市文联、作协举办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培训班、攻关会上百次,使广大乡土作家的选题立意更加成熟,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每当有新的作品问世,我们都主动为作者举办作品首发式和召开作品研讨会,并邀请媒体记者参与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扩大作家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乡土作家全淅林的长篇报告文学《移民大柴湖》出版后,荆门市文联和钟祥市文联联合举办研讨会,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湖北电视台、荆门电视台先后播出了30分钟的谈访节目——《全淅林的移民情结》,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姜传富的《咱农民工》出版后,我们举办专题作品研讨会,邀请新华社记者和省文联、省作协的专家参加研讨,为农民作者和乡土作品造势鼓劲,帮助乡土作家规划创作方向。在上级领导的鼓励鞭策下,姜传富打工之余坚持创作不动摇,两年后又推出了《龙村花园》等精品力作。
为了加强乡土作家之间的沟通,共享文学创作信息,提供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我市文学艺术界先后创办了《钟祥文艺》、《兰台》、《莫愁湖》、《作家之路》、《阳春诗林》、《江汉大观园》等文学期刊,发表乡土作家的原创作品、创作体会、评论文章数万篇。为提高刊物质量和作品质量,2008年,我们对原有期刊进行资源整合,集中精力办好文学期刊《莫愁湖》,由32开版本改为16开版本,扩大了刊物容量,提升了刊物的档次。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市新华书店开辟乡土作家作品销售专柜,并利用自办的“乡土作家网”广泛宣传,在作者与与读者之间架起了多向沟通的桥梁,为文学作品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发挥团队优势,打造乡土文学精品。在已经出版发行的160多部文学专著中,绝大部分作品的打造都得益于团队的努力,每一部优秀作品的问世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市作协和各基层文学分会办成会员的联络站和文学服务站。每当一部文学作品初稿完成后,都要组织会员集中阅读点评,提出修改意见,汇聚集体的智慧精心打磨。
家住冷水北山老区的退休干部陶文美,一生致力于北山革命斗争史料的收集,退休后撰写了60多万字的专著《北山革命斗争史》,市文联、作协极为重视,组织3名作协副主席进行审阅修改,历时3个多月,修改一万多处,删减文字30多万字,并联系协调冷水镇政府为其出资正式出版。由于该书史料翔实,语言纯朴,又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受到了曾经在北山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度赞誉,离休老干部刘真同志亲自作序,该书获2008年度荆门象山文学奖。今年,长年从事生猪营销的业余作者周钦创作出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缘》,市作协副主席全淅林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修改,几易其稿,使作品由稚嫩到成熟,最后于10月份正式出版。
四是多方协调扶持,倾力推出新人新作。钟祥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多年来对乡土作家群的宣传推介,带动了大批文学爱好者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常常有作者带着作品到文联和作协寻求指导和帮助。对于这些文学新人,我们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另一方面注重发现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对于部分家庭困难者,我们想方设法帮助筹措资金,为他们出书铺平道路。在钟祥城区从事家教工作的业余作者周小帆,对有关钟祥革命斗争的红色题材兴趣浓厚,曾创作了《贺龙战襄阳》、《亮旗》等多部长篇小说,因多方面原因未能出版,但对这位文学新人,我们一直长期保持跟踪联系。今年他又创作了描写钟祥市洋梓籍革命烈士张文津的写实文学作品《骁将张文津》,但苦于缺乏资金,难以付梓。在此期间,我们了解到我市洋梓籍知名私营企业家、市政协委员彭从友非常崇拜张文津,有为其树碑立传的打算,于是我们和市委宣传部领导及作者一起上门拜访彭从友。在彭从友的慷慨支持下,使这部具有文学和史学价值的作品于“十一”前夕出版发行,受到社会的好评。
二、经验和体会
钟祥乡土作家群是文苑里的一朵奇葩,他们的茁壮成长有其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的因素,更是社会各界关怀重视、努力营造良好创作环境,不断加以引导培养的结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立足地域特色,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环境。
钟祥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钟祥的兰台是古时楚文学的中心,是屈原、宋玉取得重要创作成就的地方。自古以来,钟祥文脉相传,薪火不断。改革开放后,面对国内文艺创作蓬勃兴起的良好局面,我市根据地域特点确立了“文经联合、文化活市”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乡土文学艺术的生产创作,精心培育文学生态环境。一是设立乡土文学专项资金。市委、市政府将乡土文学创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通盘考虑,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除了市财政每年拨给一定的专项资金外,2004年和2007年分别通过“文企联姻”活动筹措文学基金50多万元。20多年来,通过财政拨款、政策扶持和组织社会资助等形式,累计为乡土作家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二是定期走访慰问乡土作家。市文联、作协已形成制度,每年对作家进行一次家访,对成绩突出、家庭困难的作者,向市委、政府领导汇报,请领导出面重点看望,为他们排忧解难。胡集镇五里牌村农民王世春,爱好文学创作,其作品屡获大奖,被鲁迅文学院破格录取,但苦于家庭困难,面对6000元的学费一筹莫展。市委书记知道这一情况后,亲自将6000元学费送到他家,使他顺利完成了学业,被荆门市文联录为专业作家。三是提高乡土作家社会地位。市委评选拔尖人才,每届都有乡土作家的指标;在各个政治领域,乡土作家都有代表,先后有39名优秀乡土作家被推荐或当选为市、镇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协学会领导班子成员,培养了重文崇文的社会意识,优化了文学生态环境,极大地激发了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形成了老作家耕耘不辍,中青年作家锐意进取,文学新人不断涌现的局面。
第二、坚持立足乡土,在抓普及的同时潜心培育精品。
钟祥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乡土作家从基层特别是从农民中产生,他们熟悉农村、熟悉农业生产,创作“三贴近”的乡土文学作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立足乡土,潜心创作,讴歌时代风貌,推出精品佳作,是钟祥乡土作家开展文学艺术作品生产创作的宗旨和主题,也是钟祥乡土作家群的总体创作特色。曾经受邀作客东南卫视演播室录制人物专访节目、2001年出版120万字长篇小说《绿野纯情》的陈军,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曾经获得“当代文学奖”、“全国青年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屈原文学奖”的王世春,每篇作品都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移民作家全淅林的长篇报告文学《移民大柴湖》,展现的是一幅丹江口水库河南淅川移民生产生活的全景画卷。此书2005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评为2005年度全省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中标作品,被多家报刊连载,并被改编拍摄为5集电视专题片;近两年在小小说界崭露头角的刘正权,以乡土题材为营养,打造出《黑王寨风情》等多个短篇系列,获得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入围奖和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奖。
2005年以来,为了让乡土文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我们还多次组织文学采风活动,引导作家到火热的经济生产领域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阵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先后采写了《走进钟祥》、《解读彭墩》、《东莞陈安人》等一批反映本地农村题材的好作品,对宣传钟祥、弘扬先进典型、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引领时代潮流,持之以恒打造品牌不动摇。
钟祥乡土作家群的成长,经历了以文学创作协会成立为主要标志的萌芽阶段、以市作协成立和大量作品问世为主要标志的起步阶段和以作品屡获大奖及乡土作家群成为钟祥的文化品牌为主要标志的形成阶段,跨越了新旧两个世纪,前后30多个春秋。在30多年里,地方政府和文艺界始终锲而不舍培育乡土作家,持之以恒打造乡土作家群这一品牌。工作实践的连续性保证了乡土作家培育的连贯性,乡土作家培养的连续性有效地保障了乡土作家群品牌的持久性。
注重培养提高,是乡土作家群长盛不衰的基础。在钟祥乡土作家队伍中,大部分作者虽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但是文学功底尚嫌单薄,有的作者文化水平不是很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乡土作家,除了对在文学上有成就的王世春、杨道金、邓德玉和姜传富、沈传凤等送到鲁迅文学院和省培训班提高深造外,还先后邀请30多位省级以上专家到钟祥为乡土作家授课辅导。这一措施实施20多年,为提高乡土作家的创作水平和壮大创作队伍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争取领导重视是乡土作家群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钟祥乡土作家群的建设始终纳入到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文艺体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1995年以来,历任市委、政府领导都要亲自参加每年“5.23”全市文艺界纪念《延座讲话》发表座谈会,勉励乡土作家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艺观,把握创作主体,创作更多更好的乡土文学作品奉献社会;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中青年作家和重点作家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经济上对作者给以支持,政治上对作品予以把关。各级领导无不对乡土作家群倾注了极大热情和关怀,帮助解决了许多具体困难,使乡土作家群得以发展和光大。
钟祥乡土作家群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孕育了一批优秀的地方文学人才,造就出冯道信、蔡章田、王世春、朱大明、全淅林等一批乡土文学领军人物,还培养出杨道金、陈军、刘正权、周桦、饶秀珍、艾晶晶、张军兰、杜爱华等众多的新锐作家。农民作家杨道金走出钟祥,专写世界领袖人物,他创作的《平民领袖》、《布衣总理》、《普京传》等作品,在全国甚至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青年女作家艾晶晶的《寂寞空庭春晓晚》等13部系列言情小说已由北京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成为青年读者追捧的畅销书。被誉为“农民写百万言巨著第一人”的陈军,2009年创作的《严嵩》、《村里回来了状元女》、《北京城里的农民工》三部小说已分别由河北出版社和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刘正权的《遗憾再一次飘过》和《伤已逝爱才开始》2部小说集和网络写手吴闲云的《博弈三国》与《煮酒探西游》分别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市乡土作家作品实现了由量的累积向质的飞跃转变,正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目标与打算
回望昨天,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总结成绩,认识不足,倍加努力,齐心营建文化生态,合力深入打造乡土作家群这一文化品牌。首先是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在巩固现有成就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向网络文学、拇指文学等领域延伸,做到齐头并进,整体发展。其次是抓重点作者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创作环境,使作者既能按照文学创作规律又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来从事文学生产。三是加大对本土作者和作品的推介宣传力度,争取在省城和北京举办本土作者作品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以重磅作品进一步打响钟祥乡土作家群这一品牌,并让这一品牌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繁荣文化事业发挥更好的作用。
开展文艺活动 推动乡村旅游
荆门市东宝区文联
2005年以来,荆门市东宝区文联依据本地实际,带着“文联工作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在打造文艺特色品牌方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这就是以文学艺术活动为助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使文联工作与社会发展得到双赢。
一、具体做法
东宝区文联成立于2004年10月,虽起步较晚,但文联一班人从一开始就注重培育具有本区特色的文艺活动,并将其纳入了打造品牌的议事日程,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将“创品牌、创特色”作为文联活动的主攻方向。东宝区虽然是市辖县级区,但农耕特点十分明显。区辖6镇1乡2个街道,国土面积164504公顷,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表现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点,同时辖区内有库容达20.3亿立方米的全国八大人工水库之一的漳河水库,有新石器时代的龙王山遗址、战国时期的子陵岗遗址等。东宝又是“老、庄”哲学和“庄、骚”文学的重要策源地,古建筑、古碑石刻和革命遗址等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多达341处。其中,列为省、市、区政府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9处,再加上辖区系由城区、丘陵、山区、库区一体化形成,自然环境优美,而7个乡镇基本上呈一圆弧分布,将荆门市中心城区围了个大半圈。
如何让这些沉睡多年的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发现城区居民一般都有回归自然、亲近农村、休闲放松的生活需求,与政府倡导的开展乡村游非常吻合,于是我们就力图通过举办系列文艺活动,大力挖掘、包装推介本地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此,我们文联经过筹划和运作,于2005年4月在仙居乡举办了首次“黄金鄂中、绿色东宝”文学笔会,驻荆门市的省级媒体及荆门日报、荆门晚报、荆门电视台、荆门人民广播电台、《作家林》、《荆楚风》等主流媒体的主要编辑、记者及省、市、区文学界、摄影界、书法界、音乐戏曲界的知名人士等56人参加,且在有关报刊推出了2个专版、2个专刊,在电视台播出了4个专题,在电台播出了2个专访,并在各类媒体采用文字稿件200篇(首)、图片18幅、歌曲5首、书画作品9幅。其内容重点,是对千年古寺——仙居寺、御笔敕造的蔡氏牌坊等历史文物进行文化底蕴的挖掘,对南北河水库、仙居老街、天星寨革命烈士陵园等人文风景进行推介,对寺沟瀑布、香龙洞、捉马洞、樊王寨等自然景观进行宣传,对传统戏曲《梁山调》和一些地方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仙居红”系列农副产品等进行了报道,使仙居乡诱人的景点在社会公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当年仙居乡的休闲游就一炮打响。仅五一黄金周期间该乡各景点便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0多万元。
由此,我们区文联得到启发,更加坚定了靠组织文艺活动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信心,有意识的将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个品牌进行培育,相继在沿线1乡6镇举办了更多具有50人以上规模的文联活动:
2006年4月,我们在栗溪镇举办了“相约溪畔”诗歌朗诵晚会; 9月在漳河水库之滨的漳河镇举办了“黄金鄂中、绿色东宝”漳河文学笔会。11月,在栗溪、马河等7个农村乡镇举办了为期3天的“金秋乡村休闲游”摄影采风活动。2007年4月,在子陵镇举办了“春到子陵”文学笔会;5月在马河镇沙滩河举办了“边城”文学笔会和篝火晚会;10月在仙居乡举办了“金秋”文学笔会活动。2008年2月,在石桥驿镇举办了送春联下乡活动;4月在子陵铺镇举办了“百名作家进农家”活动;5-10月在仙居等7个乡镇举办了“魅力东宝乡村行”城乡文艺互动演出活动。2009年2月,在栗溪镇举办了“送春联进农家”活动。4-5月在仙居乡举办了“送书法下乡”和“古道新韵·梦回仙居”文学采风、摄影展览、绘画写生、文艺演出、民俗表演、文学作品展评等系列文艺活动。
据统计,从2006年以来,区文联组织规模在30人以上的采风、笔会、展览、研讨会共23次,参加活动的有市级以上相关协会的会员及作家、编辑、记者、摄影家、演员、编剧、音乐家、书法家等1000多人次。
上述系列文艺活动,不仅在荆门市乃至全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取得的成果
一是文学成绩斐然。区文联通过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艺术活动,使文学艺术与经济建设相连相融,文学艺术与经济发展双丰收。重点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催生了一批文学成果。据统计,2005年以来,区文联通过培育乡村休闲旅游这一形式,在《楚天金报》、《荆门日报》、《荆门晚报》等有关媒体推出专版13个,在电视台播出专题9期,在电台播出专访9期,在《作家林》、《荆楚风》出版文学专刊6期,并被国家、省、市各类媒体采用散文、游记、诗歌、访谈、调研论文等文字稿件1000多篇、照片200多幅。举办专场演出18场、演出节目240多个、演职人员2000多人次、观众20万人次。举办展览3次、展出作品500多件。印发调研文集1期,通过相关网站浏览和跟帖的读者高达30多万人次。
二是经济效益明显。2005年,全区没有一条乡村旅游路线,旅游综合收入不到1000万元,每个乡镇也只有三五家餐饮服务业,且经营惨淡难以维计,大量的天然绿色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大都自产自食,甚至积烂于乡村农家。区文联通过组织文艺活动,采取文学艺术形式,广泛宣传我区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使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升温,这不仅使文联的作用、文学艺术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使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得以显现。
文艺工作,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迅速增加,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的杠杆作用。一是迅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乡镇农村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猛,新增农家餐饮服务业200多家。其中二星级农庄9家,三星级农庄4家,一批休闲农庄、乡村旅店竞相发展。这些催生的系列农家餐馆,让农民直接受益。过去当地瞧不上的农产品,如今已成为抢手货。“仙居红”熏肉、土鸡蛋、蜂蜜、麦酱等系列产品多达12种,供不应求。以香菇、木耳为主的“山缘”牌农副产品在2009年出口创汇550万美元。漳河茶叶、柑橘已成为旅游产业化企业,产品远销省内外,广受游客欢迎。二是促进了旅游线路开发。通过全力推介宣传漳河生态风景区、圣境山休闲风景区和仙居风景区三大文化旅游板块,市内多家旅行社已开辟一至三日游线路5条,其中着力推出了“城区-子陵-仙居-栗溪-马河-漳河-城区”和“城区-圣境山-玉皇阁-团访古道-土林奇观-城区”2条精品线路,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乡村休闲游格局。今年仙居乡三泉村在全省160个旅游名村中跻身于前一百名旅游名村创建之列。三是吸引社会资本在乡村景点进行投入,提升了乡村景点的品味。在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对文化旅游项目投资感兴趣的市场主体。由市金石公司投资1.5亿元的仙居风景区项目取得进展,计划对多个乡村景点实施开发建设,年内已对香炉溪瀑布投入700万元,2009年10月1日开始试营业,游客如织。深圳业主投资于子陵铺镇的龙凤山生态农园项目,总投资达1.2亿,年内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将建成采摘体验、生态养殖、水上娱乐、天然氧吧、休闲观光等一体化的乡村休闲游景区。截止年底,在建的乡村景点项目已达4个,总投资达3亿多元,正在洽谈的景点开发项目有3个。四是拉动内需致富农民的作用明显。据统计,仅今年全区接待游客49.8万次,旅游综合收入1.24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十多倍。
三、主要体会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我们东宝区文联感受很多,主要是:
1、基层文联工作非常重要并大有可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经济不能脱离文化而单腿走路,因为文化不仅与经济相伴而生,而且还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同时文化的发展更需要经济作为保障,二者只有相汇相融,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活动是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地在综合实力的角逐中,面对硬件投入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的今天,面对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并相互促进的新形势,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对此,基层文联掌握有举足轻重的文艺人才资源,文联能够联络、组织、协调多方面文艺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发挥其他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
2、文联工作必须紧贴本地工作实际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文联是做服务工作的,首先必须依据本地历史、地域、环境、产业、生活习惯、民俗特点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工作方针,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跑,一定要实事求是,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基层干部群众大力支持,这样文联工作才有强大的动力。其次要贴紧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才有较大的影响力。文联工作要千方百计服务经济建设,这样才能得到领导更大的支持,文联工作才有为有位。文联工作者有再好的点子,再灵的工作措施,再大的工作干劲,再多的工作热情,如果游离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只会是南辕北辙,吃力不讨好。三是贴近文艺工作者的生活需求,文联组织才有号召力。文联工作要弘扬主旋律,要围绕出精品,出人才来开展。要给文艺工作者提供感知两便的创作条件,让他们有发挥作用的舞台。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主要是让他们生产的文艺作品能发表。几年来,我区有7名会员相继加入了省级相关协会,同时培养和发现了一批基层文学艺术爱好者,打牢了文艺工作的基础。
3、打造品牌必须持之以恒。凡事就怕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是一心一意,而是朝三暮四,只会一事无成。选准了主题,只有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其实我们当初也遇到过挫折,2005年文学笔会后,乡村休闲游猛然陡增,多景点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尤其是接待、服务都跟不上,影响了游客的情绪,出现了2006年乡村休闲游降温的现象。我们区文联通过认真研究,找准了原因,就及时与各地乡镇党委政府联系,给他们出主意,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措施,大力发展餐饮服务第三产业。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区文联坚定不移地坚持推介乡村休闲旅游,加大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的力度,终于使乡村休闲游重新热起来。
4、文联举办活动必须勤俭节约。要乐于为基层服务,不计名利。如果按常规行事,请作家、订专版专刊,提供采风条件等等,都靠基层出钱,那文联就没有人缠了,更没人找上门了。2005年以来,我们区文联举办所有活动,没有要基层掏一分钱的版面费、专刊费等费用,全部是区文联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增加基层的负担。合作单位一般只会提供最基本的接待餐费,有时区文联连生活餐费都帮助承担。在生活招待中,我们也要求接待单位尽量从简,多数情况下就食宿在农家,与农民促膝交谈,很受农民喜欢,而作家们有了真实的农村感受,笔触也写出了真情的感悟。
5、基层文联举办活动离不开上级文联的指导和支持。基层文联举办活动,只有得到上级的指导、支持,才能使活动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成效。几年来,我们每次举办文艺活动,都邀请市文联参加,请市文联领导现场指导。市文联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开展好活动的建设性意见,还在刊物上多次无偿地为我们提供发表作品的版面,使我们工作起来有劲头,感到有奔头,开展活动也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发挥地方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联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 在湖北省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恩施州文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州丰富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实际,广泛开展文艺“一县一品”建设, 近三年时间中,八个县(市)以品牌建设为抓手,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文艺品牌打造战略基本形成,“一县一品”工作收效显著,省文联“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品牌推介意识深入人心, 并已形成发展规模, 为全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按照省文联“一县一品”工作部署, 州文联于2006年下发文件, 3次组织县(市, ), 开展“树立文艺品牌、推介品牌意识”调研活动, 并先后召开咸丰、巴东、来凤“一县一品”工作座谈会。各县(市)文联充分认识“一县一品”工作的巨大作用,积极主动给县(市)领导汇报, 统一认识, 认真研究,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求得文艺家的认可, 分别转发文件, 组织队伍并确立文艺品牌建设和推介方案, 在较短时间内, 确立了利川市民歌“龙船调”, 恩施市民间节俗“女儿会”, 建始县民歌“黄四姐”,巴东县“撒叶儿嗬”, 来凤县土家“摆手舞”, 咸丰县“南剧”, 宣恩县“耍耍”, 鹤峰县“作家群”八个品牌,实现了全州文艺“一县一品”的成功打造。
为了全面推动“一县一品”工作,州文联将“一县一品”工作列入州文体局全年工作考核内容,并于2008年10月在利川市召开全州文艺“一县一品”工作现场交流会议。全州文艺“一县一品”工作, 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开展调研,抓住特色,确定品牌
我们认为,“一县一品”工作是实施文艺工作开拓创新的最实际做法,是出成果、扩大地方影响的最优捷径。州文联三次召开主席团会议研究“一县一品”工作, 召集全州知名文艺家座谈,确定每个县(市)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民间文艺品牌, 然后下县(市)进行调研, 征求县(市)文联和文艺家意见,形成共识,采取先易后难办法, 先确定一个, 然后储备一个或两个,先集中力量进行全方位打造, 在首个品牌创造巨大影响,有了较好品牌效益后再打造储备品牌。
二、形成合力,各方动员,创造影响
文艺品牌必须具备一定影响力,要让县(市)党政领导引起足够重视,要让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要让文艺家形成共识,在品牌打造进程中逐渐深入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以品牌为荣。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动员各艺术门类如文学、歌曲、曲艺、戏剧、小品、美术、书法、摄影等共同围绕一个品牌进行命名创作,在全州广泛推介并形成影响,共同享受文艺品牌的巨大效益。
三、领导重视,弹活“钢琴”,引领县(市)
州文联把“一县一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强调要在努力工作基础上, 为县(市)作出榜样。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整理工作基础上,由州文联牵头, 统一部署, 编辑并正式出版了“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歌谣”、“曲艺音乐”和“南剧音乐”共380万字的5大集成。州文联积极参与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寻访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村”命名工作, 并授旗成立了25支“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围绕“出人才、出作品”目标, 及时组织文艺家参加各种赛事,积极支持、鼓励文艺家下基层。
针对各县(市)文艺“一县一品”打造工作不平衡现象, 州文联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品牌打造工作必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要实现与经济品牌打造推介的完美结合, 要克服就文艺而文艺, 就品牌而品牌的单纯打造思想,要拓宽思路,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给领导当好参谋, 力求与领导发展经济的思路不谋而合。只要让各级领导真正认识到文艺品牌打造的实际意义,“一县一品”工作才能持续开展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2.让品牌打造工程真正深入人心, 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是品牌打造的真正基础。品牌打造的根本目的,就是活跃城乡文艺生活, 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品牌必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要让群众融入品牌打造的全过程, 并充分享受品牌打造的多种好处。
3.让品牌打造工程真正做大做强, 团结文艺家积极创新。文艺家是品牌打造工程的主力军, 要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动用众多艺术形式, 让品牌形成合力, 形成影响力。文联要在品牌打造实施过程中, 尊重文艺家的创新理念, 尊重文艺创造的实践规律, 采取“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打造方法, 通过打造品牌壮大队伍,创造经验。
恩施州文艺“一县一品”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县(市)还作好了利川市“肉连响”, 巴东县“纤夫文化”, 来凤县“西兰卡普”, 鹤峰县“屏山爵府文化”等储备品牌的准备工作。我们要让品牌形成“意识”, 成为“理念”, 成为文艺发展繁荣的强硬“抓手”, 成为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的样板,成为经济建设的“绚丽平台”,掀起新一轮打造热潮,努力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为真正满足全州391万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民族文化大州而努力!
突出重点抓特色,着力打造“龙船调”文艺品牌
利川市文联
利川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利川市文联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突出重点,狠抓特色,认真实施省文联部署的“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全方位打造“《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天,“《龙船调》之乡”已经成为土家族的知名文艺品牌。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龙船调文艺品牌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打造“《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提上了议事日程。一是确立“建设文化大市”战略。早在2001年,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市”,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的发展战略;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既有民族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着力建设文化大市”;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心打造“《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并将“《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建设纳入了十一五规划。二是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民间文化领导小组,为保护以《龙船调》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三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登台演唱《龙船调》。2005年8月,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与深圳宝安在我市云利剧场联合举办《同唱龙船调》经济文化交流晚会,市“四大家”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演出,时任市长孔祥恩同志亲自登台与艺术家顾莉雅同台演唱利川精典民歌——《龙船调》,顿时,台上二人唱,台下众人和,把整台晚会推向了高潮。四是拨出专款支持“申遗”。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在财力十分吃紧的情况之下,市政府先后拨出专款20万元,为成功申报提供了经费保证。
(二)加大挖掘整理力度,不断丰富“《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内涵
利川民族民间文化积存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龙船调》是文艺工作者根据流传于柏杨坝镇的民间文艺形式《种瓜调》整理改编而逐步演绎成如今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优秀民歌的,与《利川小曲》、《肉连响》并称我市民族民间文化“三绝”。近几年来,我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围绕文艺品牌建设,着力挖掘整理《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一是围绕“申遗”工作进一步扩大《龙船调》品牌的影响。作为我市第一批申请保护的《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精品先后被公布为市、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友发、李源道、吴修富三位老同志分别成为《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艺精品的代表性传承人。其间,市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包括民歌《龙船调》在内的11项市级“非保”名录。经层层申报,2008年《龙船调》的故乡——柏杨坝镇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6月,《肉连响》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围绕普查工作进一步丰富“《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的内涵。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摸清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及保存现状,对今后的申报和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确定了柏杨豆干加工工艺、忠路鞭炮生产工艺等5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今后申报和保护的重点。目前已结束了田野调查,进入资料整理阶段,并出版了《利川小曲》、《利川市民间故事集》、《利川市民间舞蹈集》、《利川市民间歌谣集》、《利川市民间歌曲集》、《利川市民间吹打乐集》和《利川物质文化遗产撷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专著。还有我市历史上第一部以国保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为原创背景的四十万字长篇小说《这方凉水长青苔》于2009年11月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了,并于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该作品的研讨会。
(三)加大活动开展力度,扩大龙船调文艺品牌影响力
打造文艺品牌的目的是使群众共同享受文化成果,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近些年,我市围绕《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展了系列特色浓郁的文艺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邀请名家演唱《龙船调》,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近些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利川首届民歌艺术节”、“龙船调的故乡首届经济文化交流会”、《同唱龙船调》文化交流会、《腾龙天堂》庆祝建市20周年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文艺晚会,彭丽媛、杨宏基、刘欢、齐秦等众多知名歌唱家都先后到过利川,亲身感受到了《龙船调》的魅力。其间,市委政府斥巨资拍摄了《龙船调》音乐电视片,由青年歌唱家汤灿演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与利川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于10月21日在利川隆重开幕。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书法家吴震启等领导出席开幕式。艺术节包括开闭幕式、全国土家族苗族歌舞发展论坛、全国土家族苗族歌舞展演、第二届“魅力利川”书画摄影美术作品展等六大板块。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介、宣传、发扬了龙船调这一文艺品牌。2006—2007年,举办了两届“龙船调”杯山民歌大赛。两次大赛演唱原生态山民歌近百首,改编或创作新民歌20余首,表演民间文艺节目30多个,发现了一批民间艺人。二是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民族风情文艺节目。2005年,市文体局副局长、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甘远成,市文联副主席、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冉征元率市民族艺术团全体演员,为腾龙旅游开发公司接待外来游客,打造了一台土家族原生态情景歌舞《夷水丽川》。节目演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的好评,已成为腾龙洞风景区最主要的景观和最大卖点。2008年,为配合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先后打造了古井情韵、清江欢歌和同唱龙船调三台文艺节目,专门接待外来游客。三是以《龙船调》杂志为平台,推出新人新作。《龙船调》杂志系我市文联创办的综合性文艺季刊。自2002年创刊以来出版发行了28期,发表了一批深入生活、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优秀作品,并以其清新、高雅的文学品位赢得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高度评价,有多篇文章被公开出版的省级和国家级报刊转载,2006年被评为全州优秀期刊,2009年申报为省级内部刊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载体,近几年来,我市的文艺创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多年以来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据不完全统计,经国家和省级以上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作品就有50部之多。五是在学校、机关开展学唱“龙船调”系列山民歌活动,要求机关干部人人会唱《龙船调》外,还要学会1—2首利川民歌,学生要个个会唱《龙船调》。此活动正在实施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真正打造特色鲜明的“《龙船调》之乡”。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将“《龙船调》之乡”打造成国际、国内文艺知名品牌
为有效保护“《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使之走出利川,走向全国,市委、市政府一手抓抢救挖掘,一手抓宣传推介。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1—2次较大规模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2005年参加了武汉国际旅游节“巴楚风韵”大型游园活动表演及重庆万州首届“见证三峡”民间艺术节;2006年参加了重庆的“青龙瀑布·腾龙天堂”旅游推介会;2007年参加了武汉的“恩施民族旅游文化宣传周”活动;2008年赴京参加了“中国第二批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授牌仪式”活动及中国·胶州秧歌节,每到一处,我市的《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进一步提高了利川的知名度,同时,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推介,使《龙船调》文艺品牌不断深入人心。自2004年以来,《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先后6次应邀赴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分别制作了《清江绝唱—龙船调》、《利川灯歌(上、下)》等专题节目。2007年8月,再次应央视邀请,我市柏杨坝民间艺人一行13人赴京录制节目,以“利川灯歌”的表演形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我市土家族原生态民歌的魅力,播出后反响热烈。湖北电视台对《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精品的申遗申报片进行了播放。《楚天都市报》还以《三代同唱龙船调》为题报道了利川灯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目前,为了进一步宣传推介民族民间文化,我市成立了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龙船调”山民歌演唱队,专门负责接待前来利川考察的贵宾。
二、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创建文艺“一县一品”的前提
市委政府非常重视文艺“一县一品”创建。我市确立打造“《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后,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方面还拨出了专款,使打造文艺品牌有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同时,市领导亲自带队进行宣传推介活动,无疑成了文艺品牌建设的助推器。
2、开拓创新是文艺“一县一品”创建的内在要求
任何品牌都要富有时代气息,只有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其内涵,才有生命力。“《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也不例外,大量留存下来的《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真伪并存,良莠共生,因此,需要文艺工作者系统挖掘、整理,并加以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更多的文艺精品奉献给广大观众。
3、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文艺“一县一品”创建的落脚点
“一县一品”创建的宗旨是通过推广民族文艺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龙船调》之乡”文艺品牌名扬天下,《龙船调》系列经济品牌也应运而生。如龙船调牌柏杨豆干、龙船调牌莼菜以及小河水杉、天佛莼菜、乐福店兔毛等产品,先后成为省内外知名产品。目前,全市近50个《龙船调》系列经济品牌已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特色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立体打造“土家女儿会”品牌
恩施市文联
近年来,恩施市依托本地独特、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我市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推介、大力宣传“恩施土家女儿会”,努力创建“一县一品”。经过精心打造,“女儿会”已逐步成为体现恩施市乃至恩施州特色的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艺术品牌,成为恩施市重要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名片”,为我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实施“一县一品”工作
(一)加强工作汇报,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在接到“一县一品”文艺工作实施方案后,恩施市文体局、市文联领导组织认真学习了文件,通过学习文件,恩施市文体局、市文联深刻领会了“一县一品”文艺政策的正确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文联“一县一品”的创建必须要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于是,认真给市领导进行了工作汇报,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结合恩施市实际,充分考虑州文体局、州文联的建议,确定“恩施土家女儿会”为恩施市的文艺品牌,将“土家女儿会”纳入全市“三张名片”之一(另为恩施大峡谷、恩施玉露茶)进行打造,并成为旅游名片、产业名片之外的一张“文化名片”。全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办、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而且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怀东同志为“恩施土家女儿会”文化名片打造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并发文,召开相关落实分工会议,让文艺品牌打造工作有了坚实的领导力量,从而夯实了实施的基础。
(二)制定科学方案,科学指导文艺品牌打造工作。在确定“恩施土家女儿会”为全市文艺品牌之后,市文体局、市文联进行了认真谋划,认为要真正把“土家女儿会”打造成文艺品牌,一定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充分尊重文化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充分征集专家、学者,文化从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恩施市打造“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的实施方案》,并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以文件形式下发,逐步实施。在《方案》中,不仅分阶段、分步骤,而且从各个方面,全方位进行了设计,对“土家女儿会”的打造提供科学、持续的指导。而且,在每年的政府工作目标制定时,都把当年“女儿会”策划创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考虑。
(三)加强督办检查,把“土家女儿会”的品牌打造纳入考核目标。为了保证“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打造工作落在实处,求取实效,市政府加强了对文化部门的工作督查,市委宣传部也加强对“土家女儿会”文化名片打造的领导和督办,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的年度考核方案和细则中,将“土家女儿会”作为对文体局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占有较大分值。每年在“土家女儿会”来临前夕,市委、市政府领导都会详细审查各项活动方案,并亲临各活动现场,确保“土家女儿会”打造取得实效,从而按总体方案逐步推进。
二、整合力量,抢抓机遇,举全市之力打造“土家女儿会”文化名片
(一)部门参与,形成合力。“恩施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单靠文化部门就能打造的事,因此,在打造过程中,充分整合全市资源,让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合力,求取实效,尤其是宣传、文化、旅游、民宗等部门积极配合,在各自做好“土家女儿会”份内工作的同时,对整体打造均出力出策,按照方案“唱一出戏、唱一个调”,保证“土家女儿会”的整体效果。同时各自结合行业,突出重点,让“土家女儿会”的打造,真正形成“时时有活动,处处有声音,整体出效果”的局面。
(二)乡镇支持,夯实基础。“恩施土家女儿会”是群众的节日,不仅需要全市人民的参与,更要全市人民的支持与肯定。为了夯实“土家女儿会”的基础,达到“还节于民,自发过节”的目的,在“恩施土家女儿会”的打造过程中,恩施市积极推进“文化生态”建设,注重挖掘“女儿会”的文化底蕴,在每年的“土家女儿会”期间,在各类“土家女儿会”活动期间,动员各乡镇积极参加,各乡镇充分认识到“土家女儿会”对恩施文化、经济的带动作用,始终按要求进行支持,无论是演出,还是特色产品展销,无论是女儿会婚嫁表演,还是动员青年单身男女相亲,都能不折不扣完成,正是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土家女儿会”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基础,使来自民间的“土家女儿会”又还到了民间。
(三)财政支持,成功保障。在打造“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中,财政的支持是成功的保障。几年的经验和成绩证明,财政的支持是有力的,不仅在每年一度“土家女儿会”期间的演出、方阵、展赛活动等得到财政的支持,在平时,在夯实“土家女儿会”基础的各项活动中也得到了保障,而且,由于“土家女儿会”属于群众性民俗文化,参与面广,各单位、各乡镇在参与时同样也加大资金投入,按要求完成工作,各级各处的财政支持下,“土家女儿会”打造已小有成就,如在红土乡、太阳河乡就曾独立组织过“土家女儿会”的活动,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三、立体打造,多管齐下,实现文艺品牌提档升级
(一)加大宣传,增强“土家女儿会”的知名度。为了配合打造“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恩施市加大了“土家女儿会”的宣传力度,不仅在每年女儿会期间邀请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而且,结合新闻出山,平时与外界媒体的合作上把“土家女儿会”的宣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宣传内容上,除了报道活动盛况,还从文化探讨、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等角度广为宣传。在媒体种类上,涵盖了电视、报纸、刊物、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尤其在2008年、2009年恩施土家女儿会活动中,还邀请广告公司加盟,利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目前,土家女儿会的宣传报道作品多达数百条,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权威媒体上也做到了“有声有色”。
(二)加强挖掘,强化研讨。为了把“恩施土家女儿会”文化品牌打造得更好,恩施市注重挖掘历史文化的根源,加强研讨,还原“土家女儿会”文化的生活原貌。2008年、2009年,在土家女儿会期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共同主办,再次召开了“恩施土家女儿会”论坛,邀请来自北京、武汉、恩施及周边县市、州城大中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女儿会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现实意义、发展演变等进行了论述,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各抒高见,精彩纷呈,主办方还将论文及演讲汇编成册,并在网站、报纸上以专栏形式发出,引起很好的反响,对“女儿会”下一步的打造提供了较权威的理论支持及方向指引,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深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同时,“论坛”也对文艺品牌的打造有一种“正本清源”的作用,利于还原历史文化真面目,真正实现“土家女儿会”的传承与创新。此前,还由市政协文史委主持召开过“土家女儿会”的讨论会,并将结果汇编成书,加强交流,利于研讨。
(三)巧借载体,营造氛围。恩施市在“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打造中,巧借载体,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不仅每年在“土家女儿会”期间,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城区、在原生地举办开幕式,而且,还辅以“山民歌赛”、“花轿迎亲”、“集体婚礼”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另外,把“土家女儿会”活动与发展旅游、农产品展销、发展农业产业等结合起来,提高“土家女儿会”对经济的贡献率,同时,坚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这个环节,不断申报,屡败屡战,并在平时夯实申报的基础上,力争能在新一轮申报中实现进入省级名录,为文艺品牌打造制造“法律身份”。在“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打造中,恩施市还积极申报,争取“土家女儿会”在工商注册,目前,已有部分民族工艺品的注册名申报成功。另外,在恩施市门户网站“中国硒都网”上,设立“土家女儿会”的专题网页, “土家女儿会”的盛况都可在网页上一览无余。
(四)打造平台,推进创新。为了更好地推进“土家女儿会”品牌打造,设置日常的交流挖掘平台,恩施市创办了《女儿会》文艺刊物,刊物为季刊,由市文体局、市文联承办。该刊以“土家女儿会”的研究,交流为主要内容,兼顾恩施市其他各种民族文艺声象,以文学的表现手法,成为“土家女儿会”的一块文化阵地,吸引了大量文化人。邀请诸多文化名人题字,同时也宣传了“土家女儿会”,每期的稿件质量较高,影响力也在日渐扩大,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省作协、省文学院、州文体局、州文联、州作协、州巴文化研究所、州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促进会都对《女儿会》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刊物不仅成为“土家女儿会”研讨阵地,也成为“土家女儿会”宣传的有力工具,每期关于“女儿会”的研究文章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对于推动“土家女儿会”形成文艺品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五)多管齐下,全面推进。为了将“土家女儿会”真正打造成为文艺品牌,恩施市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全面推进打造进程,而且,巧借机遇,在电视剧《鸽子花开》拍摄计划中,巧妙地融入“土家女儿会”的内容,以期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在2008年土家女儿会上,摄制组成完成了场景拍摄;在“土家女儿会”的相关文艺创作上,多管齐下,拍摄了“音乐叙事片”《土家女儿会》,并制成光碟;2009年“恩施土家女儿会”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还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土家女儿会”的歌曲,有的还制成了MTV,并在电视台播放,在《通俗歌曲》杂志上发表;设计制作了“土家女儿会”标志,开展了“土家女儿会”摄影赛、展;创作了大量关于“土家女儿会”的绘画舞蹈作品、诗歌、小说、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并在相关媒体发表,进行演出,产生较好的反响。“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确立后,不仅得到立体的打造,也刺激了文艺创作及主题创作的繁荣。
恩施市在打造“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地孤立地实施,相反,“土家女儿会”的打造带动全市文艺事业的新发展,达到了以点代面,龙头拉动的作用,全市不仅文艺作品增多,质量也得以提高,一大批致力于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人才得到挖掘和锻炼,受邀在外参加各种高级文艺研讨会的机会逐渐增多。“土家女儿会”文艺品牌打造工作,创造了全市文艺事业新的繁荣与发展局面,“土家女儿会”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信息,一定会成为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品牌,在文化的星空放射出她夺目的光辉!
传承推介土家摆手舞 推进生态文化旅游
来凤县文联
一、摆手舞概况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格痴”,其意为敬神跳,汉语叫跳摆手,是主要流传于鄂湘渝边区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祭祀舞蹈。在来凤县尤以河东舍米湖村的“小摆手”传承较为完整,且具有原生态特色。
摆手舞动作粗犷、质朴,舞姿流畅、自如大方。其动作主要是“单摆”、“双摆”、“回旋摆”。其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甩同边手、走同边脚则是区别于其它舞蹈的主要特征。其表现内容主要有“狩猎、农事、军事、生活”等,间有锣鼓伴奏和摆手歌穿插演唱,是歌、乐、舞浑然一体的艺术,民族特色浓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999年,恩施州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土家摆手节,成为全州一歌三节的重要节日,这为打造“土家摆手舞”文艺品牌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品牌的做法
(一)积极发掘抢救摆手舞。1956年,县文化部门从当时的河东乡舍米湖村发掘出沉寂多年的摆手舞,1957年河东摆手舞队参加地区调演后送省调演,1958年武汉艺术剧院派编导演员到来凤学习摆手舞,并根据摆手舞动作创编出著名舞蹈《土家喜送爱国粮》,1959年来凤摆手舞在省公演时受到省主要领导王任重、张体学的亲切接见。1980年,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在飞机场举行千人大摆手,再现出“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壮观场面。此后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多次将摆手舞搬上电视、电影屏幕,来凤土家摆手舞开始享誉全国,并成为土家族主要艺术表征。为弘扬摆手艺术,从50年代至90年代,来凤县政府与县文化、民族部门先后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开展对摆手舞的挖掘、整理、培训、调演、宣传推介。同时加大对摆手堂的保护力度,全县重点保护古老摆手堂两个,新建大型摆手堂一个。2001年,县政府拔款150万元举办了来凤第一届土家摆手节,其艺术水准至今仍被边区人民津津乐道、记忆犹新。2009年5月,我们成功举办了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艺术水准最精美的民族文化大餐——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摆手舞比赛精彩纷呈,在大型土家歌舞晚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土家祭祀仪式和千人同跳摆手舞活动,展示了摆手舞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型土家歌舞晚会成功在湖北卫视黄金时间进行现场直播,开幕式在中央台连续播出,其它活动在高端媒体广泛报道,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二)大力推广和普及摆手舞。来凤摆手舞在传承过程中就像一粒种子,自从上个世纪被挖掘出来后,就向周围土家族地区迅速传播,恩施自治州各县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庆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等纷纷派人到来凤学习摆手舞。由于来凤摆手舞粗犷豪放、明快刚劲、原汁原味,很快风行周边。
在县内,县委县政府一直提倡跳摆手舞,唱民族歌。采取从基层抓起,从娃娃抓起的措施予以传承。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在基层,百福司舍米湖是民俗文化风景区,摆手舞在这里特别具有原始特色。在百福司镇,土家乡土教材已进入课堂,摆手舞进入教学中,这对土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现在,来凤县行政中心广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天下午,这里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歌舞翩翩,摆手舞成为这里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摆手舞是集体舞蹈,场面越大越能够显示它的精气神,跳摆手舞需要敲锣击鼓,为便于人们的活动,现在已将锣鼓声录制现场回放,并根据边唱边跳的传统,配制了摆手舞乐曲,使摆手舞更富于大众性和娱乐性。
我县积极组织摆手舞活动推广摆手舞。今年除成功举办了摆手节之外,6月下旬,我县摆手舞队还参加了“第二届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演出”,将摆手舞跳到了北京。9月上旬,我县摆手舞参与了赴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及巡演活动,大大推介了恩施及我县的土家文化,对我县的摆手舞的推广和文化旅游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采取系列措施保护摆手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土家摆手舞为重点的民族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发掘、保护和传承。从2005年起把摆手舞作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级申报保护,2008年,来凤土家摆手舞已被文化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县委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出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保护来凤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文化资源的领导小组,对来凤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为对土家摆手舞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县还在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了土家原生态摆手舞文化研究中心,聘请省内外专家35名对土家民族文化进行研究,目前,专家的论文编制成了《土家文化论坛论文集》。二是县委、县政府对优秀的土家摆手舞艺人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目前,县人民政府对13名土家摆手舞传承人进行了命名。三是百福司、漫水两个乡镇率先出台了一些保护优秀传承人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向上级政府和部门申报命名民间艺术大师,促进了土家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举办摆手节。我县在2001年成功举办过第一届土家摆手节,对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再次举办大型摆手节,使我县摆手舞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以后,我县将定期举办摆手节,举行摆手舞比赛和游行等活动,这将对摆手舞发展起强力推介作用。
(二)普及摆手舞。在县内各学校地方教材中,开设《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文化课程,每个学生每学期保证两个课时的专项授课。农村学生有条件的要进行田野考察,并学会跳摆手舞,县城附近学生每年安排一个课时观摩“来凤摆手舞”陈列室。要让摆手舞在教学中普及。
(三)兴建摆手堂和民族文化中心。摆手堂是土家寨堡跳摆手舞的公用场所。以前本县各寨均有,现今保存两座。兴建摆手堂便于展示“湖北来凤土家摆手舞”的文化空间。给民众提供更多的传承场所。我县计划在百福司、漫水、大河、革勒、三胡、旧司等乡镇兴建六座摆手堂,每处600-800平方米。修建民族文化中心,提供更多的广场利于市民跳摆手,为摆手舞的传承创造空间条件。
(四)宣传摆手文化。一是编印《湖北来凤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文艺丛书并公开出版发行。制作和出版《湖北来凤土家摆手舞》资料光盘。二是在“湖北来凤网”设置“湖北来凤土家摆手舞”固定栏目,宣传土家摆手舞。三是组织专业的摆手舞队,参加各种有影响力的节日和活动,扩大我县“土家摆手舞”的影响力。
倾力打造鹤峰作家群
鹤峰县文联
灿烂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风雅余韵,像沉潜于地下的水流,绵延不绝,滋养着古桃源地——鹤峰古今一线的文脉。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容美土司时期,田氏土司六代九大诗人集结诗词总集《田氏一家言》,创造了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现在,这一脉文源仍滔滔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已有50多位鹤峰籍土家族、苗族作家和学者出版文学及学术著作100多部,让鹤峰文学进入中国文坛的视野。
从凄美绵长的《撒叶尔嗬》到波澜壮阔的《巴人河》,从诗情纵横的《清江寻梦》到追踪桃源秘境的《发现古桃源》,从遥远凄美的《沧海之恋》到容美土司《远去的诗魂》……鹤峰县的少数民族文学作者队伍,扎根于本民族肥沃的土地,沐浴民族文学创作的阳光,不断呈上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精品,在民族文学创作领域大放异彩。
这支由党政领导、普通干部、青年农民、教师学生、群众文化工作者等组成的民族文学创作生力军,自上世纪80年代共出版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专集40余部,《退役军犬》、《最后一只白虎》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远去的诗魂》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杨秀武的《巴国俪歌》又获得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还有大批作品获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屈原文学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
一、文联作协,掀起创作热潮
上世纪80年代,鹤峰县文联成立,随之即成立鹤峰的文学创作学会,开始就以“出人才、出作品”为目标,实施精品战略。县文联联络各类群众文学社团,鼓励业余文学创作,并创办了文学期刊《溇水》,向省州推介优秀作品。一时间,《满山红》文学社、《百步蹬》文学社、“鹤峰青少年写作学会”等文学社团组织异常红火。作家协会紧紧抓住这一良好的态势,鼓励业余文学创作。
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扩大文学创作影响,营造文化氛围,为鹤峰作家群体搭建新的展示平台,扩大文学作品和文学作者的影响。
——由县文联,县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鹤峰县地方文献特藏展”首开恩施州之先河,共收集展出鹤峰籍作者发表的各类文学专著及其它文献资料数千份之多,其中文学作品数量最多,展出位置最为显著。
——由县文化局策划组织的中日韩民俗演艺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鹤峰召开,一批民俗学专家的论文深受与会专家的称道。此举使广大的民族文学爱好者更加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激发了创作热情。
——经常性的组织文学创作队伍深入农村、工地、企业采风,让“土作家”们亲近当地的山水风情,现场体验鹤峰建设的勃勃生机,深切感受农村现代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为推介新作、新人,县委、政府多次组织座谈会、评稿会、诗词吟诵会。仅就2006年,鹤峰县作协就举行了五次作品研讨和新作审稿会,特别是对正在基本成型的作品进行认真地审读和点评,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为优秀作品的问世创造条件。2007年文联作协召开文学创作专题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安文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文学作者们的士气。是年周长国同志的《容美土司王——田舜年》出版,开启了容美土司文化从论文研究型向文学创作型的方向发展的阀门。
2008年又掀起新一轮文学创作热潮,春季举办了有北京、武汉、恩施等地数十名作家参加的鹤峰特色文化旅游文学笔会,在《民族文学》、《长江文艺》、《湖北作家》、《清江》、《巴文化》、《恩施日报》等报刊发鹤峰特色文学笔会作品专辑,文学作品近百篇。秋季又举办了恩施州诗词楹联学会鹤峰笔会,来自全州各县市诗词楹联作者50多人到鹤峰采风,创作诗词楹联数百首。九月,县作协组织了以“秋”“红色鹤峰”为主题的精短散文竞赛,通过活动激励文学作者创作热情。
2009年县政府资助鹤峰作家群出版《鹤峰作家文集》共十本,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年,由县政府出资出版的《鹤鸣苍山》,成为全省首本县域作者群体代表作品选集。而十年之后的今天,由政府资助出版文集一套十本的壮举则构建了鹤峰县委县政府支持文学创作的新的辉煌。
二、政府支持,竞写容美风流
为激发全县文学界的创作活力,奖励文学人才,鹤峰县以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资助作者出书,及时为作者排忧解难,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自2000年以来,该县只要县域作者每出一部作品,县政府均给予4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资助。
2003年,由鹤峰本土作家打造的反映鹤峰容美土司文化的研究专著《远去的诗魂》出版期间,县领导组织县、州、省三级评稿会,征求省内外专家教授及知名作家的意见,三易其稿后,县政府拨专款支持出版。2005年在省州文联大力举荐下,《远去的诗魂》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该作品获得全国性大奖后,鹤峰县召开县内作家们聚集一堂的座谈会,商讨鹤峰文学创作发展之路,借以推动更多的新作问世,浓厚了文学创作的氛围。
2004年,该县首届突出人才特殊贡献基金奖评奖活动中,县作协主席龚光美作为作家群的代表人物,被授予鹤峰人才基金突出贡献奖。这些举措为打造鹤峰作家群、打造精品力作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物质基础。
在鹤峰的文学创作队伍中,许多县级领导干部本身就是业余文学作者。这大大激发了广大作者的创作热情,鹤峰大批的文学作品,诸如《远去的诗魂》、《沧海之恋》、《清江寻梦》、《发现古桃源》、《风流地风流人》、《容美土司王——田舜年》等文学专著都是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关怀下顺利出版发行的。继这些作品之后,2008年又出版了《紫玉兰》、《巴国俪歌》,《梦幻不息的情爱》、《柳溪乡俗》、《醒世谚语》、《旅欧日记》等。2009年则有《西望溇水》、《指尖风水》、《爱与忧患》、《我爱你山高水长》、《表妹赠我烟荷包》、《商旅》、《守望桑梓》、《行走的记忆》、《我是你的风筝》、《狂吻清江》。
三、新军出彩,文坛群星闪耀
鹤峰的这支民族文学创作队伍,有四位加入全国作家协会, 6人加入省作协,10人加入州作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鹤峰籍作家李传锋、王月圣、田禾、唐敦权、田良臣、张泽洲、邓斌、严婧(现居珠海,散文集《泪吻》充满浓郁的眷恋鹤峰情结)等虽己走出鹤峰,走出山外,仍因家乡丰厚的创作资源,笔耕不辍,成果累累,他们的人品和作品导引着留守鹤峰本土的文学作者们的创作方向和激情,使新生的文学作者不断涌现,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县内的龚光美、杨秀武、向国平、梁寿臣、周长国、向端生、李顺宜等勤于创作,佳作连连。新世纪以来,又涌现出的一批文学创作新的中坚力量,诸如洪坚娉、董贤举、严芳、张 韬、郭淑静、刘湘耀、杨大美、卞东莲、田广等均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业余创作,在诗歌、散文及文学评论等方面成绩不菲。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已卧床二七年且以四肢萎缩的喻振华,用他仅能活动的左手握笔写字,竟然奇迹般地写出了几百首热情荡漾的抒情诗,一部《梦幻不息的情爱》使不少读者要去救助这位身残志坚的作者。年过古稀的退休老教师张道皇,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墓棚》发行后,社会反响强烈。著名作家琼瑶夫妇看过他的书稿后,特意致函对其鼓励、祝贺。农民作者鞠明彩常年坚持创作,10余年来创作的乡土文学作品达10万余字。还有大批网络文学作者,长年活跃在网络上,成为网坛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县作协为了给作者们提供练笔的机会,在经费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组织散文、小小说、诗歌竞赛,极大地提高作者们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2009年又与劳动保障就业部门联合举办创业杯纪实文学大赛。编辑出版《鹤峰创业之星》一书。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县作协还经常与走出鹤峰的鹤峰籍作家取得联系,请他们回鹤峰与作者们联谊。李传锋、田良臣、龚雪芹等,只要回到了鹤峰,总会有文学作者们与他们座谈,请教。
为了使鹤峰文学后继有人,鹤峰文联还注重少儿文学新苗的培养教育,2008年组织过青少年文学讲习班。2009年,又成立了童乐少儿文学社。由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文学作家给他们授课,辅导习作,为推出精品创造有利条件。
有县人大代表提建议,相关部门应支持创办文学刊物,给文学作者提供经常性的展示平台。县文体局党组十分重视这一建议,并安排一名副局长落实此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现已基本落实了《鹤鸣》文学试刊的创办。
正如原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传锋所说:鹤峰这支由县委、县政府强力打造的民族文学创作队伍正脱颖而出,且正在日益壮大,愈加成熟,必将成为恩施州乃至湖北省名副其实的“鹤峰作家群”。
弹好“六弦琴” 唱响品牌歌
咸宁市文联
咸宁市文联按照省文联的总体部署,致力于打造“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取得了可喜成绩。六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拿手戏”,形成各自的文化品牌。通山的山歌山鼓、崇阳的提琴戏、咸安的嫦娥文化、通城的拍打歌、嘉鱼的呜嘟、赤壁的诗词楹联,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一、 强化职责,找准品牌
打造“一县一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凸显地方特色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适合文联工作的抓手和平台。我们多次召开全市文联工作会议,部署“一县一品”工作,反复强调抓好这项工作的意义。有同志认为“一县一品”是政府的事,文联很难作为。针对这种畏难情绪和不作为思想,我们组织大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明确抓“一县一品”的意义。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为了将这项工作抓出成效,市文联帮助各县(市、区)选准“一品”。文联的领导、专家全面细致地分析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众多的文化积淀中筛选出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特点、最有打造基础、最容易出成果、出影响的文艺样式。由于在具体操作中,所定的“一县一品”与文化部门有交叉关系,有的文联认为“不好作为”。我们进一步组织大家统一思想,进一步强调文联工作的侧重点:所抓的“一县一品”必须是文艺的,必须有一定的文艺形态,必须用文艺形式来展示地方文化。尽管有与文化或其它部门交叉的地方,但各自有各自的职责。即使与文化部门合署办公的文联,也不能贪他功,要有自己的作为,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与相关部门共同打造“一县一品”。
二、营造氛围,推波助澜
打造“一县一品”一定要有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要有社会各方面的倾力支持。为了营造打造“一县一品”的氛围,我们深入到各县(市、区),主动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加强联系,争取他们的重视。
在办公经费困难、没有交通车辆的情况下,市文联仍然坚持深入到县(市、区)调查研究,就创建“一县一品”工作为各地“推波助澜”。我们主动向当地宣传部汇报,找县(市、区)委书记,找县(市、区)长,提出工作思路,请求对基层文联加强领导,给予支持。我们先后向通山、崇阳、咸安、赤壁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过专题沟通,并在通山、崇阳、咸安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召开三次专题工作会议,让各县(市、区)文联汇报抓“一县一品”工作的进程,交流经验。这三次调研会议,对“一县一品”工作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三、加强指导,联手打造
基层文联的“一县一品”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统一的模式,而且是“一县一样”,不可重复。因此,市文联必须在加强督办的同时,加强分类指导。
2009年,为打造咸安的“嫦娥文化之乡”,市文联的领导、专家数十次下到咸安文联进行具体指导。下半年,派一名副主席几乎“常驻”咸安。从确定申报“嫦娥文化之乡”到组织专家考证、评审,从编著出版相关资料到组织全国性的“嫦娥文化研讨会”,市文联全程参与,倾力打造。
市文联还抓好“一县一品”成果的推广运用。在由市文联主持前期创作的咸宁大型风情歌舞《梦咸宁》中,通山的山歌山鼓、崇阳的提琴戏、嘉鱼的呜嘟、通城的《拍打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文联还主创了咸安大型风情歌舞《千桥流水桂花香》。在这台即将公演的歌舞中,对嫦娥文化进行了艺术的演绎。
总之,咸宁市文联在打造“一县一品”工作中,注重质量和实效,加强督促,分类指导,弹好“六弦琴”,弹出了优美的旋律,弹出了咸宁的“品牌之歌”。六个县(市、区),“六品”优势凸显,共同构成鄂南文化的新亮点。
打造“嫦娥文化之乡” 树立咸安文艺品牌
咸宁市咸安区文联
咸宁市咸安区物产丰富,景色宜人,素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千桥之乡”、“茶叶之乡”等美誉。名片虽多,特色也突出,但缺乏有足够分量的文艺品牌。如何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当地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提升地方文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促进地方经济飞跃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咸安是我国桂花原生地,民间流传着丰富的与嫦娥有关的民俗事象,古老的月亮崇拜与当地桂花种植习俗的结合,催生了咸安区独有的“嫦娥文化”现象。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与组织安排下,区文联携各协会,会同区文体局、群艺馆,实现文艺部门的资源整合,共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咸安“嫦娥文化”品牌。
今年上半年,区文联牵头成立了由民间文艺爱好者、民俗专家、业余作者等二十余人组成的“咸安区嫦娥文化研究会”,新组建了“咸安区钱六姐文化学会”、“桂花镇大屋雷村民俗协会”等基层民间学会、协会,加强了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工作力度。同时,要求各协会共同参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程,合力打造地方文艺品牌。从此,这种既有专业群众文艺团体参加,又有村镇民间文艺土专家参与的格局,使全区文联的基层组织初步形成了一种分级网络态势,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随着区民协工作力度的加强,群众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研究中来。为提高民间文艺的地位和民协的影响,我们在《咸宁日报》开辟了“人文咸安”专栏;在《南鄂晚报》连续刊载鄂南民俗专版;区文联文艺杂志《星星文学》上新增了“桂乡记忆”专栏。通过整合文艺人才和资源,内联外引,各专业协会、学会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不断展示咸安历史人文风貌,树立良好文化形象,为咸安文艺事业的繁荣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通过数月努力,我们跑遍了全区十三个乡镇、办事处采风,就如何树立我区文化品牌反复研讨。频繁的采风活动,为文艺家们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也为全区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和文联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咸安盛产桂花,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桂花文化,作为一种民间艺化现象,可谓源远流长。在保留至今的民间神话、传说、歌谣、歇后语和有关民俗事象以及遗址遗迹中,有众多与嫦娥、月亮、中秋节等元素相关的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抢救性搜集,我们整理出咸安民间流传的嫦娥神话传说故事50多篇,并惊喜地看到,嫦娥的仙女形象在咸安被世俗化为一个鲜活的生活化女性形象,成为全国研究嫦娥文化不可多得的民间文艺活态资源。
省民协、咸宁市文联的领导和专家们,在我们尝试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给了我们许多的指导。他们坚持民间文艺的“真实性、地方性、科学性”搜集整理和鉴别原则,结合咸安实际,帮助我们调整工作思路,找准研究方向,确立并坚定了打造“嫦娥文化之乡”这一地方文艺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咸安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高度重视桂花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而由桂花文化衍生出来的嫦娥文化,又为树立咸安地方文艺品牌提供了难得的人文基础。咸安区区委书记袁尚谋肯定了咸安区嫦娥文化研究会提出的“打造嫦娥文化之乡、树立咸安文艺品牌”的建议。区长谭海华在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认真做好嫦娥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高度关注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打造……”。有了区“四大家”领导对嫦娥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给予的大力支持,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帮助,把握契机,进一步深入发掘“嫦娥文化”品牌的内涵,提升品牌的价值,并把品牌宣传出去,以务实的作风为咸安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摆在我们民间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按照一步一个脚印的办法,先从基础性工作做起,首先刊印了《咸安嫦娥文化》资料汇编本,又通过省民协考察论证,授予咸安区“湖北省嫦娥文化之乡”称号,为进一步申报“中国嫦娥文化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省民协授予咸安区桂花镇大屋雷“湖北省民俗文化村”称号,为大屋雷中秋祭月活动及申报“非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与推动作用。
正所谓天随人愿,借“中国·湖北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在咸举办之机,咸安区委果断决定适时召开“首届中国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通过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提升咸安“嫦娥文化之乡”品牌的声誉,以便实现今后文艺与旅游的有效对接。2009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咸宁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湖北省民协、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咸宁市文联、咸安区委、区政府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咸安召开。来自全国的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民间文学等方面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嫦娥传说、中秋习俗及其相关传统文化内涵、价值、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讨。
中国民协向秘书长指出:咸安嫦娥文化资源蕴涵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民俗守月华、中秋祭月,对丰富中国中秋节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审美价值。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咸安区嫦娥文化资料的披露,为嫦娥神话传说的研究提供了一批鲜活的资料,也将为因缺乏新突破而徘徊不前的嫦娥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咸安“嫦娥文化”积淀丰厚、特色鲜明,从历史源头上看,嫦娥部落或曾到过咸宁驻留,悠久的桂花种植历史,是嫦娥文化得以保存、繁育的根本原因。同时认为,咸安区“嫦娥文化”中保留的古老祭月仪式珍贵而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并就申报中秋祭月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秋祭” 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特色文艺品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了系列探讨,提出了很多开拓性的指导意见,且一致认为,应以 “嫦娥文化”为基础,周密部署,将其纳入咸安区和咸宁市的总体发展规划。
“首届中国嫦娥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吸引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咸安区桂花镇中秋节守月华、祭月拜月活动的新闻,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武汉晨报》、《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以大量的篇幅和画面,轮番报道有关咸安“嫦娥文化之乡”的内容。区文联还制作了《嫦娥文化在咸安》的光碟,宣传效果显著,影响范围广泛,得到市、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咸安区文联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打造地方文艺品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艰巨性和挑战性将长期存在,精品力作还须继续打磨。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进一步打造咸安区“嫦娥文化之乡”品牌,为繁荣发展咸安文艺再立新功。
让“崇阳提琴戏”越唱越红
崇阳县文联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边地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最具特色的“崇阳提琴戏”。
崇阳提琴戏源于岳阳花鼓戏,是崇阳民间艺人在吸取湖南岳阳花鼓戏的长处,经过自创而形成的一个独特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地群众不但爱看爱听,而且80%的农民都能哼唱,提琴戏已成为崇阳城乡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食粮。1999年,崇阳县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2008年,因为提琴戏,崇阳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提琴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们抓住这一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影响,使其成为文艺品牌。文联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把提琴戏真正抓出崇阳县的品牌。
一、 深入挖掘整理,加强传承保护
近年来,县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带领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生活,深入民间艺人之中,在挖掘整理地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全力打造“崇阳提琴戏”这个地方文艺品牌。今年,县政府发文,成立了崇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并由文联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开始对地方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决定编辑出版“崇阳县民间文化丛书”。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联组织发动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收集到大量民间文艺资料,已编印成内部资料多部,计500多万字,200多幅图片。
我们重点对提琴戏进行挖掘整理、改革创新。先后收集整理提琴戏资料30多万字;录制民间老艺人演唱的唱腔和打击、吹奏乐资料带50多盒;整理、编辑的《提琴戏音乐》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收集整理、编辑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收入了6万余字的提琴戏音乐资料。
二、抓好协会剧团,唱遍崇阳山水
文联下属的提琴戏协会成立于1985年,至今已发展会员200多人,乡村剧团的主要演员基本都是协会会员,协会主要领导大多是崇阳的知名人士。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和一至两次理事会。文联注重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00年,又组织成立了“崇阳县提琴戏发展基金会”,向社会募集资金5万多元,用于解决提琴戏调演、汇演和培训演员的经费不足。
为了更好地为协会和剧团服务,文联还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培训辅导工作。坚持每年举办1—2期提琴戏演员培训班。二是为剧团改编、整理剧本30多个,打印发给乡村剧团,促进了乡村提琴戏剧团朝正规化演出发展。
为给全县乡村剧团演员提供演艺交流机会,促进乡村提琴戏剧团巩固、提高和发展。我们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每两年在县城举办一届“崇阳县提琴戏剧节”。至2009年,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戏剧节。戏剧节期间,崇阳就像过大年一样,县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一活动已成为崇阳文化的一大亮点、一大品牌。如第七届提琴戏剧节,全县12个提琴戏剧团参加演出,演员300多人,6昼夜连演12场大型优秀传统剧目,观众2万余人次。这种活动,大大促进了提琴戏剧团的发展,促进了演出质量的提高,也很好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到2009年底,全县农村演唱提琴戏的业余剧团已发展到80多个,农民演员2000多名,年演戏3000多场次,观众上百万人次,因而崇阳被称为鄂南的“戏窝子”。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海峡之声电台、中国文化报、湖北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崇阳提琴戏的演出活动情况。
三、 扩大品牌影响,精品走进央视
提琴戏在崇阳民间演唱虽已200多年了,由于原来大多是草台班子,田边地头演出,演技比较差,一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在“戏窝子”里很热,在外面影响不大。为打造地方文艺品牌,让提琴戏走出崇阳,走向全国,县文联和提琴戏协会今年重点打造了《双合莲》。
县内民间诗人创作的民间长篇叙事山歌《双合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唱一百多年,被专家学者誉为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具有千古不朽的艺术价值。2008年,我们将《双合莲》改编成提琴戏电视戏曲片剧本,请专家指导,反复修改而定稿。2009年,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支持,找企业赞助,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百万余元,又调集县内专业和业余剧团骨干演员30多人,经过几个月的集中艺术培训,聘请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导演指导,5月份,由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完成了提琴戏《双合莲》电视戏曲片的拍摄制作,这是崇阳县有史以来首部搬上荧屏的地方提琴戏电视戏曲片。2009年9月5日和10月31日两次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放,省、市、县电视台随后陆续播放,并出版影碟发行,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崇阳提琴戏”是一朵散发着浓香的山间奇葩,魅力无穷。崇阳文联将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努力打造这个文艺品牌,使“崇阳提琴戏”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通山山鼓山歌 世代传承不绝
通山县文联
一、通山山鼓山歌概况
通山山鼓是山民在组合生产劳动时,用山鼓这种打击乐器伴唱的民间文艺形式。通山县地广人稀,每逢农忙时节,人们便自由组合起来,换工协作。劳动时,他们通常以打山鼓、唱山歌消除疲劳,催工鼓劲,故而当地有“一鼓催三工”之说。
山歌,亦名樵歌。通山山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歌曲。通山山歌形式多样,有过岭山歌、放牛山歌、急口令、盘歌等,通山山高岭阔,山民唱山歌,往往昂着头,放开嗓门引吭高歌。如过岭山歌,山民形象地称之为“昂颈歌”。通山人素有唱山歌的传统,清康熙版《通山县志》载《新岭樵歌》:“野径新驱古岭云,岭头樵子日纷纷。负薪唱罢买臣调,朝市劳人哪得闻。”通山人爱唱山歌,几乎人人都能信口唱几句。“上个岭来下过坡,搁落扁担就唱歌。有人说我穷快活,哪知做活累不过,唱支山歌好得多。”这段歌词就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特点。
1989年,通山山鼓《喜耘禾》,荣获湖北省民间歌舞大赛银牌,并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建国40周年优秀节目”展播;1994年,通山山歌舞《九宫山魂》,在省、地调演并获得奖次,被省电视台选为春节联欢节目,使广大观众在除夕夜品尝到了通山山歌特有的韵味。
二、传承和发扬通山山鼓山歌艺术,稳步推进“一县一品”文艺品牌战略
(一)以协会组建为抓手,掀起山鼓山歌热潮。通山地处幕阜山脉中段,境内山峦纵横,丘陵起伏,全县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头就有546座,素有“通通是山”之说。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世代相传的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这里流行着山鼓、山歌、采茶调、打花棍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形式。通山山鼓、山歌这一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文艺,激发了山区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热情,使山区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得到乐趣,它不仅适用于山区的集体劳动,而且适用于群众开展民间文艺活动。随着山区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通山山鼓、山歌这一民族民间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山区人民开展打山鼓、唱山歌等群众文艺活动热潮空前高涨。全县各乡镇村民、居民经常自发地在田间地头、堂屋居所打山鼓、唱山歌,一群群,一对对,阵容越来越大。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艺生活,传承和发扬通山山鼓山歌艺术,通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因势利导,适时组织山鼓、山歌演唱及比赛活动,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山鼓山歌热潮。在县文联的组织和布署下,厦铺镇率先发起成立全县第一个“农民山歌协会”,这是一个有“千字号”会员的协会,山歌协会成立当天,厦铺河两岸摆下山歌对唱的擂台,本镇和邻乡上万名村民参与。“你唱山歌我来对,我唱山歌你来和”,山歌唱罢,掌声鹊起,南北两岸成了人之海,歌之海,欢乐之海。不久,大路乡成立了“山鼓协会”,这又是个“千字号”会员的协会,上百名山鼓匠挎着山鼓,鼓, 棰抡起,鼓声、歌声震, 耳欲聋。紧接着,大畈镇、通, , 羊镇……也纷纷, 成立了山鼓、山歌协会, 。县文联以山鼓、山歌协会组建为抓手,先后多次组织举办“全县山鼓、山歌大赛”,指导各乡镇山鼓、山歌协会组织举办表演与比赛活动,为山区人民和民间艺人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相互切磋技艺的良好文化氛围,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山鼓山歌热潮。一年四季, 通山街头巷尾到处是夜间山歌消闲的场面。在桥头、人民广场、校园等地,人们一围起来就是唱山歌的歌场。有位作家到通山采风,在寒夜的街头见到震撼人心的一幕:一对贫寒夫妻一边在垃圾堆烧火取暖,一边很有滋味地唱山歌。
(二)以“非遗”申报为契机,加快山歌收集整理。山区人民借山鼓山歌抒发情怀,坦露积蕴,同时,打山鼓唱山歌还能消除疲劳,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喜盈盈,一根鼓棰手中抡,唱支山歌提精神,手舞银锄忙不赢,穷山挖出聚宝盆。”通山人民以火样的热情,为山鼓、山歌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内容,为山民的生活增添色彩,为新农村的建设畅抒情怀。通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为了传承和发扬通山山鼓山歌文化,县文联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山鼓、山歌搜集、挖掘、整理专班,对辖区内的山鼓、山歌资源进行普查整理。2006年,在咸宁市公布的首批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通山县的“山鼓”、“山歌”榜上有名;2007年,“通山山鼓”(薅草锣鼓)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积极开展申报“非遗名录”的同时,县文联多次组织省民乐研究专家赴通山采风,县委县政府给予了资金支持,并成立了通山山歌收集整理工作组,历时五年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具有深厚荆楚文化、浓郁通山特色、民族风味的《通山民歌集》。原省文联副主席黄中骏说,通山民歌很有特点,一是从分布上讲种类齐全,按照现在比较权威的、已经获得国家级认可的民歌分类方式,八大类民歌通山全部都有;二是歌种丰富,基于目前收集掌握的录音和资料,全省所有民歌形式歌种有87种,通山就有代表性的歌种,比如号子类当中的硪歌、山歌类高腔当中的急口令、田歌当中的挖山鼓、风俗歌当中有神歌,都非常有代表性;三是从音调上讲,通山民歌的音调特色属于湖北五个色彩区当中的鄂东南色彩区的一个代表性部分,行腔特点主要是“嗦啦哆”和“啦哆瑞”两个三声腔的配合,在鄂东南这个地方最具代表性。《通山民歌集》共分十辑,含山歌、小调、山鼓、劳动号子、灯调、摇儿歌、童谣、哭嫁歌、丧歌、神歌等章节。涵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生活、日常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适合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节日、喜庆、喜事等场合演唱,极受人们喜爱和欢迎。
(三)以歌舞为载体,推动山鼓山歌走向世界。2006年,县委书记曾国平对通山民间文艺进行一番调查,提出了挖掘整理提升通山民间文艺的设想,他要求打造一台荟萃通山民间文艺样式又有现代艺术元素的剧目。2007年初,他在县委工作会上提出出资50万元,打造一台精品文艺节目,于是,便排演了一台《白云深外》。2007年12月,正式闪亮登场,全剧以通山的民间艺术为素材基础,用“山中鼓”、“云中湖”、“洞中天”、“画中人”四个章节,加上九宫山、云中湖、隐水洞秀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独特的音画、歌舞形式充分展现了通山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春节期间在湖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后,一举获得“湖北电视文艺奖地方春节文艺晚会专项奖”特别奖、组织奖和最佳创意奖,2009年,又获得湖北省精神文明建没“五个一工程奖”。
三、加大宣传开发力度,扩大通山山鼓山歌品牌影响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山鼓山歌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通山山鼓、山歌作为我县“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已经广为人知。目前,全县有山鼓、山歌协会26个,能歌会唱的山歌“发烧友”4万余人,其中大路山歌协会、威风锣鼓队作为民间演艺团体,每年参加各种演出100场以上,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县文联作为文艺团体的主管单位,曾多次安排记者采访山鼓演员和山歌歌手,在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50多条,不遗余力地推介通山山鼓、山歌。每逢市、县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比如“祖国60华诞文艺晚会”、湖北广电总台“春满楚天荆楚行”大道通山专场演出,都有通山山鼓演员矫健的舞姿和通山山歌歌手嘹亮的歌声。
(二)加大开发力度,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在通山县“全县山鼓、山歌大赛”中,由大畈镇选送的大畈山歌《隐水洞的故事》,获创作、表演一等奖,被推荐至咸宁市演出,经省电视台播出后,吸引了武汉市众多大企业老板前来考察。通过几轮激烈竞争,最终一家大公司胜出,获得了隐水洞开发权。如今,隐水洞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被喻为“地下龙宫”、“华中最美的溶洞”,游客络绎不绝。隐水洞所在地的西泉村,成为通山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民们借隐水洞的旅游开发,办起了100多家农家乐,村风村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谓一首歌开发了一个黄金旅游景区、一个黄金旅游景区带动了几个村发家致富,老百姓说:“溶洞沉睡千万年,一朝终被山歌唤醒。”
(三)配合“旅游强县”建设,打造一台精品节目。2010年,县文联将整合各个协会的力量,配合“旅游强县”建设,打造一台以弘扬“通山山鼓、山歌”文化为特色的精品节目,作为“广场文化周周演”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安排到各个乡镇巡回演出,在“九宫山国际避暑节”等重大节会期间,将现场举办专场演出,让外地游客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通山山鼓、山歌,进一步扩大通山山鼓、山歌的品牌影响力。
打造文艺品牌 展示地方特色
孝感市文联
孝感市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文联的指导下,近几年来,结合省文联提出的“一县一品” 创建工作思路,我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全市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实际,采取多种措施,挖掘开发地方人文资源,着力打造文艺品牌,全面开展 “一县一品” 文艺品牌创建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市本级及七县市(区)确立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品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广泛动员各级文联和全体文艺工作者,使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在孝感得到了有效实施和科学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抓住特色,确立文艺“一县一品”品牌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既是推进基层文艺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文联工作的一个抓手,其目的是为了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的要求,落实“三贴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从孝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孝文化及各县市区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本地文艺优势,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紧扣一个文艺项目,精心谋划,潜心创建,精心打造出反映各县市区文化特色,颇受全市人民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和特色品牌。一是领导重视。我们将“一县一品”文艺品牌打造纳入市文联党组、主席团的主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将其列入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目标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中。二是确立品牌。我们在坚持开展以“孝文化”为重点、特点、亮点文艺活动的基础上,采取“调研、座谈、讨论(论证)、立项”等形式,组织指导全市文艺家对各县(市)区选定“基础牢、影响大、传得开”,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文艺形式,确立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内容,并利用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创作、打磨、推介,使各县市区颇具特点的艺术品格及艺术影响,能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能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能成为各县市打造的“拳头”重戏。三是以“点”带面。我们在打造推介的同时,总结经验,极力推广典型。2009年下半年,在汉川市召开了全市“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暨座谈会,总结推广了汉川市着力打造“汉川楹联品牌文化、推进文化兴市”战略的经验,为全市“一县一品”文艺创建活动的整体推进发挥了示范作用。现在全市各县市区呈现出“上下联动、齐抓共创”的喜人局面:市本级的孝文化、孝南区的剪纸、汉川的楹联、云梦的皮影艺术、安陆的水墨漫画、应城的廉政文化、大悟的红色文化、孝昌的创全国书法之乡等文艺品牌都能极力地向外推介,并形成了影响,产生了效应,为提升孝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孝感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领导,建立文艺“一县一品”组织机构
近几年来,孝感市文联及各县市区文联的文艺品牌创建工作虽然不断向纵深发展,影响力逐步扩大,但品牌研究缺乏阵地支撑,整合资源、集合社会力量的号召力还不够强。为了解决这个薄弱点,市文联党组成员分别奔赴各地,与当地文艺主管领导协商,争取领导重视,积极组建文艺“一县一品”组织机构,如市本级成立了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孝南区文联组建了雕花剪纸研究所,汉川市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安陆市成立了水墨漫画院,孝昌县成立了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办公室,云梦县成立了云梦民间艺人协会。这些机构,有的是当地行政一把手担任领导,有的是艺术界有影响的名人担任领导,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是工作能力强、热爱艺术事业、乐于奉献的同志,这种“行政领导加业务骨干”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使我市文艺品牌创建工作形成了坚强有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充满活力的文艺品牌创建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文艺品牌创建格局。
三、整合力量,发挥文艺“一县一品”资源优势
孝感境内的剪纸、皮影等传统民间艺术,深受群众喜爱,影响力经久不衰,具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协助支持孝南区文联、云梦县文联,利用剪纸、皮影,开发孝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指导美协和邮政局一起,开发了一套“孝感三孝”的邮册,发行三千套,深受集邮者和群众的喜爱;指导美协和市群艺馆一起,开发了一套“三孝”雕花剪纸纪念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指导孝文化研究基地与孝特文化礼品公司一起,开发了天仙配剪纸邮册和孝感麻糖等产品;指导云梦县文联组织雕刻了一套《汉孝子黄香》的皮影。这些文艺产品的开发利用,发挥了品牌资源优势,唱响了文艺品牌。
四、挖掘素材,抓好文艺“一县一品”文艺创作
由于地域优势,孝感市文联及各县市区文联在打造文艺“一县一品”的文艺创作一直十分活跃。近几年,我们着力组织、扶持作家精心创作了一批体现孝感特色的文艺作品。2006年,我们与云梦县委宣传部一起策划,组织10位作者创作了长篇小说《千古孝子黄香》,该书被省委宣传部定为2006年重点项目;与孝昌县文联组织朱仲先等几位作者,开展了《孟宗的故事》写作与研究,该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7年,我们组织 18位作家撰写孝感麻糖米酒传说故事,出版了《孝感米酒的传说》、《美文美味·孝感麻糖》2本传说故事集;2008年出版了《无敌孝子剑》一书;2009年出版了新传奇编《大汉孝廉——惊世少年黄香》和《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出版了《汉孝子黄香》皮影画册;出版了《邓小平理论诗画》、《交通安全漫画集》、《风华人生少年始》、《廉政漫画作品集》、《农民工权益维护知识漫画读本》、《安陆水墨漫画集》等10多本漫画专著;编印了《汉川廉政对联硬笔书法集》、《计生对联集》、《仙女山对联文化景园联墨》等书;创作了18首“大悟红” 原始系列红色歌曲。这些作品的问世,是品牌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双重结晶,进一步拓宽了我市文艺品牌的研究领域,对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与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开展活动,寻划文艺“一县一品”创建载体
我们在抓文艺品牌的创建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是:“有为才有位”,只有努力工作,提高活动的质量,才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文艺品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市文联与各县市区文联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打造文艺“一县一品”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市文联开展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活动,组织举办了“中国·孝感孝文化艺术节”、“孝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华孝文化写字节”,开展了“孝文化研究”和“孝子故事征文评奖”,组织了“可爱的孝感——‘三江船艇杯’”全国摄影大赛;汉川市先后成功举办了2007年中国(汉川)楹联峰会论坛、湖北省花朝联会,2008年中国(汉川)楹联峰会论坛、第一届黄良辉文化研讨会;安陆市于2009年3月举办了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云梦县以广场为舞台,推出皮影戏专场演出;应城市文联举办了多场广场“勤廉之光”文艺晚会,开展廉政书画展评,组织廉政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孝昌县于2009年5月份举办了全省书画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研讨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打造“一县一品”文艺品牌,扩大文艺品牌的影响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实施文艺“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是文联、文艺工作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我们虽然在组织、指导各县市区抓好“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的同时,着力围绕市本级的“孝文化”品牌打造和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文联及市委的要求,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我们将以全省表彰会为契机,全力以赴、恪尽职守地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为孝感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充分挖掘皮影艺术 打造云梦文艺品牌
云梦县文联
近年来,云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在大力实施“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的同时,制订了保护传承、振兴皮影戏的有力措施,使云梦皮影戏享誉中外,成为云梦的一张文艺名片。
一、深入基层调查,全面掌握皮影现状
云梦文化底蕴丰富深厚,源于明代的云梦皮影,是云梦民间艺苑中的奇葩,曾在印度尼西亚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雕刻艺术金奖。1979年胡耀邦同志为云梦皮影戏作了“我看这个方向对头,请文化部党组研究”的重要批示。1990年由省文化主管部门将云梦皮影戏列入湖北省十大文化工程建设之一“建设皮影艺术之乡——云梦”。
1.云梦皮影戏基本情况。目前,全县26台皮影戏主要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和邻县市的茶社书场演出。云梦城关是皮影馆最多的方地,从南到北有五家皮影戏馆,他们每年演出364天。全县20多台皮影戏,每天达2000多观众,每年演出7000多场次,观众达70多万人次。
2.云梦皮影戏的具体表现形态。云梦皮影戏,是将纸或塑料片制作的皮影人物,用灯光照射在撑起的白纱幕上,由民间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来表现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云梦皮影两人一台戏,前台操纵演唱,后台击乐伴奏,说土语、唱乡音,群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深受群众喜欢。皮影制作材料由牛皮到纸,随着工业的发展、新型材料出现,又从尼龙薄膜到塑料片,其料平整透明,造型仿戏剧服饰、脸谱,以写艺和写实相兼,雕刻精细,色彩鲜艳,适合群众的审美情趣。云梦皮影戏属湖北西乡高腔,音调高昂,吐字清晰,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故又称“打锣腔”。受清中叶流行于湖北的弋阳腔影响,揉进了云梦的打麦号子为小生腔,摇儿歌为花旦腔、孝歌(哭丧)为悲腔。后受姊妹艺术影响,又揉和了楚调、汉韵,逐步形成了生、旦、净、末、丑行当和起、煞、摇、数、垛板式。
3.云梦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前台为箱主,需自己制作皮影,和购置伴奏锣鼓。演唱靠掌握故事梗概,临场发挥,操纵是演好皮影戏的主体。有一定技艺的艺人,双手散打六至八个皮影井井有条,杂而不乱。枪战刺后砍头,回马斩头,独战三敌枪刺双头均为绝技,观众百看不厌。后台伴奏。将大锣、钹、小锣、马锣和梆,固定在一个框架上,只需掌握几项简要的击乐谱、起煞、长锤、锁锤、乱劈柴等,就能上架。一人击乐,不需司鼓指挥,反能得心应手,伴奏得好的,能为前台提神助威,久之,前后台配合默契,行话称:丑不丑、一合手。云梦皮影剧目多为群众最喜欢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历史演义,一本大书可演三个多月,相当一百集电视连续剧,有造诣的艺人,把故事编得悬念迭起,叫人不得不看。
4.云梦皮影戏的代表人物。“梦泽影戏馆”是云梦县比较有影响的戏馆。民间艺人秦礼刚皮影制作精美,他制作的皮影曾先后参加省、市民间美术展览,分获金、银、铜奖。他的演出接待了西德、意大利、日本、美国、法国等友人和专家,还有美籍华人、台湾同胞等观光者。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二、加大保护力度,精心挖掘皮影戏的艺术价值
皮影戏像许多传统艺术一样魅力独具,由于受到欠发达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的冲击,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传统技艺,云梦皮影面临严峻的传承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对云梦皮影戏的保护、挖掘工作,抢救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云梦县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成立了云梦民间艺人协会,以文化馆业务骨干和老专家为主,挖掘整理史证资料,广泛搜集民间手抄剧本。
二是对云梦皮影戏踪迹做了认真普查,了解皮影戏在民间的存世现状,掌握了比较详尽的信息资料。
三是对云梦皮影戏民间老艺人进行逐一走访,填写老艺人普查表,建立皮影艺人文字、音像资料档案,录制、出版皮影光碟,保存精品节目。
四是出台激励机制,鼓励和保护皮影演出团体,培养皮影艺术传人,对从事皮影表演的场馆进行减免税收等方面的倾斜。
五是关注艺人生活,提高艺人地位。成立云梦皮影基金会,对年老艺人补贴,对年青艺人奖励,对云梦皮影戏有特殊贡献的加以奖励,鼓励人们学习、掌握皮影戏技艺。
六是成立宣传工作专班,以广播电视记者为主,追踪报道抢救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三、大胆面向市场,着力繁荣皮影艺术
地方特色文化随着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及社会的大融合,它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云梦县在政府扶持、多途径招商引资的同时,不断寻求地方特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深入推进云梦皮影戏的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重新焕发青春。
一是以文招商,加大皮影戏场馆建设力度。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是云梦文化建设的无形资产。近年来,云梦县委、县政府用抓工程的理念谋划工作,用抓项目的办法推进工作,利用云梦在外成功人士较多,且大多热衷于文艺事业的优势,积极组织以文招商,引进云梦籍在外成功人士杨小红捐资500万元,兴建一个集皮影、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皮影馆,以振兴云梦皮影艺术。
二是常年演出,激发皮影艺术市场活力。组织皮影戏深入乡镇、社区、农村演出,让广大群众了解云梦皮影戏,了解云梦传统文化。目前有26台皮影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和社区,演出常年不断。每天接待2000多皮影戏迷,年演出达7000多场次,年观众达100多万人次,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精品展示,拓宽皮影艺术发展空间。云梦皮影制作技艺精湛,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影子色彩艳丽,缕、雕、刻精细,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将皮影艺术产品部分推向市场。在确认一批传承人的基础上,拟多渠道筹资开发皮影的成批制作经营,在各旅游区开设云梦皮影艺术精品屋,向来自各地的游客展示云梦皮影艺术的源远流长,使传统艺术走向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四、积极开展活动,努力弘扬皮影艺术
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活动阵地,积极开展皮影戏演出,做到日常演出常年不断,重大节日隆重推出,招商引资重点推介,对外宣传浓墨重彩,促进云梦皮影艺术发展壮大。
一是以广场为舞台,增强云梦皮影的吸引力。每次组织广场文化,都要推出皮影戏专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配合课堂教学,开发学校、少年宫等新演出市场。同时走出去,加强与省内外民间皮影爱好者的联系,争取发展与外界合作演出。我县皮影艺人秦礼刚率团在深圳民俗村演出一年多,备受观众青睐。
二是以汇演为契机,提升云梦皮影戏的感染力。2003年,由滕德清改编,秦礼刚等表演的皮影戏《武松打虎》、《猪八戒背媳妇》、《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匕首恨》四个剧目,在全省首届“首义杯”皮影戏展演中荣获“组织奖”、“创作奖”、“演出奖”三大奖项。秦礼刚、滕德清制作的皮影《天仙配》、《猪八戒背媳妇》在全省民间艺术之乡农民画展中获金奖和铜奖,同时还获辅导铜奖。2005年9月24日,组成了云梦皮影艺术团,赴唐山参加国际皮影艺术节,并荣获最佳表演奖、最佳打击乐奖、演出综合奖。秦礼刚凭7套人物皮影荣获展览类一等奖,同时他还荣获现场雕刻“神刀”三等奖。2007年6月应文化部调请参加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日”奖。在中华世纪坛表演云梦皮影戏《武松打虎》,受到温家宝总理、李长春常委接见,温总理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演得好!我一直在看,看到把老虎打死了!”。
三是以媒体为平台,扩大云梦皮影戏的影响力。2005年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来我县专题采访报道,提高了云梦皮影戏的知名度。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金土地》推出了《云梦皮影》上、下集;以讲述云梦皮影界代表人物秦礼刚从艺经历的长篇通讯《上影人生》,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后,又在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引起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时,充分利用地方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对云梦皮影戏加强宣传、报道。
打造漫画品牌 建设艺术之乡
安陆市文联
近几年来,安陆市认真创建文艺“一县一品”,使“安陆漫画”成为饮誉中外的特色品牌。
一、精心谋划,实施漫画品牌战略
安陆文化底蕴深厚,漫画文化、李白文化、银杏文化等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我们组织文艺家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最终认定漫画为安陆最具特色的文艺品牌。
漫画这种文艺形式在安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漫画艺术之乡”。在没有确立漫画为特色品牌之前,安陆漫画发展仍有很多不足。市文联在上级文联支持下,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推介漫画作为安陆特色品牌,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安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漫画品牌建设专题会议,把漫画品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市政府还每年拨专款扶持漫画作品创作和出版漫画专著。安陆市委、市政府在机构不断精减形势下,仍保留了市文联独立建制,成立了水墨漫画院,创办并复刊了文艺期刊《太白风》,为漫画品牌的发展搭建了舞台。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安陆市2005-2010年文化精品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了漫画创作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指导安陆漫画五年发展纲领性文件,对推动安陆漫画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安陆文联作为漫画作品生产组织实施单位,狠抓《规划》落实和全省基层文联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漫画作品生产指导和协调,动员和引导漫画创作者围绕漫画品牌进行创作。市文联、市漫画学会以及后来成立的水墨漫画院经常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漫画构思、技艺切磋、作品交流等活动,大大提高了绘画技艺和创作水平。市文艺部门不仅注重漫画内容上的创新,引导漫画创作者创作了大量弘扬正气、赞美善良、针砭时弊、抨击腐败的漫画作品,还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引导漫画创作者以线条漫画为主向水墨漫画、卡通漫画、撕派漫画、木刻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转变,尤其是吸收传统国画表现手法的水墨漫画是安陆漫画家近年来探索、尝试的主要方向,因极具中国民族传统特色而被海内外称作“迷人的东方古典艺术与现代漫画的完美结合”,受到世界各国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漫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式传播邓小平理论是安陆一个创举,《邓小平理论诗画》一书出版后,在荆楚大地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安陆漫画创作者又创作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反映祖国巨大变化的漫画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通过不断努力,安陆市基本上达到了《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完成了主要任务,实现了全市漫画特色品牌基本形成与成功打造。2008年12月,安陆市再度被命名为“全国漫画艺术之乡”,安陆漫画更加声名远播。
二、狠抓漫画创作,取得世人瞩目的成果
安陆市在抓漫画精品工程规划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漫画创作上,市里常年开办了漫画研讨班,市直几所学校开办了漫画兴趣班,加强对业余作者辅导和指导,漫画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漫画数量和质量稳定提高。
安陆漫画以其作者之众、作品之多、质量之高、特色鲜明而蜚声中国画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先后共有16000多件漫画作品被报刊选用,其中140余件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漫画赛、展览会、艺术节上参展及获奖,1300余件作品在国内参赛获奖,19件作品入选《中国漫画五十年》,6人入编《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主要获奖有:刘镇繁的《承包之后》、洪天宝的《龙的传人》入选全国美展,徐庆雄的《领奖台上》、张文斌的《山乡春早》、王顺华的《纺织印染厂集趣》分获《讽刺与幽默》优秀作品奖,吕明山的《十二生肖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王顺华的《易辙》、刘光明的《羡慕图》、徐庆雄的《防不胜防》、刘镇繁的《一边倒》分获《中国漫画》水墨漫画大赛二、三等奖,许光彩、周申俊、郭世鸿、胡春林、赵虹等创作的漫画作品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刘光明、吕成祖、王洪秋等人的作品分别在韩国、伊朗、日本、罗马尼亚等国际漫画大赛上获奖,小作者黄灵子的漫画作品《摇控》获21届日本《读卖新闻》海外少年特别奖,他们在大师荟萃的国际漫坛一显身手,摘金夺银,为安陆漫画争得了一席之地,被誉为“外赛军团”。此外,在全省、全国新闻漫画大赛、体育漫画大赛、工人漫画大赛、消防漫画大赛、普法漫画大赛等领奖台上,每届都有安陆漫画作者的身影,安陆漫画家连续四次囊括全国性水墨漫画大赛前三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安陆漫画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现了水墨漫画、国际漫画、工人漫画、农民漫画、少儿漫画等多层次漫画体系。安陆漫画创作队伍稳定,其中有成就、有名气的骨干作者就有40多人。安陆漫画创作者正以整体实力冲击中国画坛。安陆先后出版了《邓小平理论诗画》、《交通安全漫画集》、《风华人生少年始》、《廉政漫画作品集》、《农民工权益维护知识漫画读本》、《安陆水墨漫画集》、《科学发展观理论漫画集》、《安陆银杏漫画》等10多本专著。
三、倾力推介,提升漫画品牌影响
打造安陆漫画文艺品牌,在狠抓漫画创作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必须树立推介品牌意识,利用各种手段全方位推介漫画品牌,不断提升漫画品牌影响力。
安陆漫画创作骄人成绩吸引众多媒体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漫画》、《中国文化报》、《工人日报》、《湖北日报》、新华网等全国数十家知名报刊、电视台、网站先后专版或专栏专题推介安陆漫画,《中国漫画》、《讽刺与幽默》等全国性权威漫画报刊20余次开辟专版介绍安陆漫画作者和作品,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推介安陆漫画是安陆市又一举措。2008年,安陆市水墨漫画院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开办了“中国水墨漫画网”,给安陆漫画品牌打造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宣传平台。
为了把安陆漫画推向更高更远,安陆于2007年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了“安陆市水墨漫画展”,展出安陆12位漫画家水墨漫画精品60幅,引起极大轰动效应。2009年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了安陆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漫画展,有力地在经济发达地区推介了安陆漫画家和漫画作品。广东省漫画学会会长庄锡龙在观看漫画展时说:“水墨漫画成为一个独立画种,安陆漫画家功不可没。”这些评介为推介安陆漫画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陆市委、市政府也致力于推介安陆漫画,2009年3月由安陆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在安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著名漫画家与会,展出了全国各地及安陆漫画家漫画精品200余幅,编辑出版了《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文集》,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主编徐鹏飞向安陆市政府授予了“水墨漫画创作基地”牌匾,有力地提高了安陆漫画在全国的影响和知名度。
安陆在打造漫画品牌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建设文化旅游名市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市相比,与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愿望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集中力量全方位建设精品工程,特别是大力推动安陆漫画与武汉动漫经济对接,与景德镇陶瓷等文化市场对接,与企业文化宣传对接,使安陆漫画走得更高更远,让安陆漫画文艺品牌叫得更响。
弘扬传统艺术 打造文艺品牌
汉川市文联
近年来,在汉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汉川市文联把“一县一品”创建工作作为塑造汉川新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地域色彩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牌,在汉川善书的打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6年汉川善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市74岁善书艺人徐忠德也因此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汉川市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汉川善书是一种讲唱相结合的曲艺形式,因劝人向善,明清时期被称为“善书”,清末民初全国其他地方的善书逐渐衰亡,唯汉川的善书被保留了下来。近几年来,我们打造善书这个品牌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打造品牌为出发点,夯实基础
一是找准定位。文艺品牌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汉川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文艺品牌在推动经济、发展旅游、凝聚人心等方面可以形成强大的磁石效应,在我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兴市”的战略目标,把文艺品牌建设列入全市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中,所以,汉川善书成为重要保护对象。
二是强化措施。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对汉川善书的品牌打造,成立了汉川善书保护领导小组,由分管文化、宣传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对汉川善书的保护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各种关系的协调,为汉川善书品牌的打造提供组织保证。对以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忠德为代表的善书民间艺人出台生活补贴政策,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能安心于汉川善书的创作与表演。
三是加大投入。为了推动汉川善书的良性发展,市政府逐年加大对汉川善书的资金扶持。自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后,从2006年开始,汉川市将汉川善书的保护经费列为财政预算,还拨付专款在仙女山对联文化景园中修建汉川善书堂,这些都在客观上为汉川善书的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增强后劲
一是发挥协会职能。我市于1993年组建的汉川市民间艺人协会,为主管部门有效地对艺人进行管理、吸纳新鲜艺术血液、培养善书后继人才、壮大善书艺人队伍提供了有效、有力的组织保障,也为会员之间开展活动、切磋技艺、交流创作成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是挖掘人才资源。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市范围内搜寻了一批善书民间艺人,建立了网络人才库,并大力实施奖励机制,设立汉川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和“荷花奖”,鼓励这些艺人多出艺术精品,以利“汉川善书”的持续发展。
三是建立传承队伍。 目前健在的汉川善书老艺人已为数不多了,为了抢救民间艺术,我们大力实施传统艺术进校园、进企业的培训活动,在全市7所高中和部分初中开展善书知识普及教学,不断扩大特色文化在青年人群中的影响,从而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努力改变多年来特色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四是加大保护力度。长期以来, 我们针对汉川善书,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细致、具体的保护工作。随着善书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善书表演后继乏人,一些优秀的曲目濒临失传,为此,我们采取手工誊录善本的方式,抢救性地收集整理了近三百本善书善本,其中大多是孤本。这对系统地研究和传承汉川善书提供了很好的原始资料。为使老艺人的善书表演艺术能完整地保留下来,2009年初,我们将老艺人徐忠德请到文化馆,专门摄制了他的代表作品录像,将其和原有的视频资料一起,建立徐忠德善书艺术的电子声像资料库。
三、以艺术创新为抓手,擦亮品牌
一是理论创新。为了提升汉川善书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让这朵优秀民间艺术之花长盛不衰,我们对汉川善书的源流沿革、传承发展、风格特点、案传书目进行了考证、分析、归纳;对善书音乐如何通过吸收其他戏剧曲艺的音乐来完善自身曲种唱腔等进行了探索和论证;对汉川善书的唱腔进行了记谱和整理,归纳出了汉川善书的唱腔曲牌共计13种。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有的以论文的形式在中央、省、市的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的被用于汉川善书的演出实践,很好地指导了汉川善书在实际表演中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二是作品创新。近年来,我们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文学艺术三贴近为原则,创作了一大批时代气息浓厚的善书作品,以《三槐冤》、《湖乡情》、《浪子回头》、《新农村》为代表的新书目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广大群众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使汉川善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是活动创新。各方的重视和支持有效地拓展了汉川善书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使汉川善书的表演变得经常化、大众化,打破了以往只能在传统佳节才能观赏的局面。目前,我们已经在城关、马口、分水等5个乡镇建立了善书讲唱馆,每天中午1:00定时开讲,馆内每天是座无虚席。我们还将触角延伸到偏远乡镇及周边县市,常年组织宣讲队讲唱于各地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讲唱活动的方兴未艾使得古老的汉川善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表演创新。为了体现艺术的与时俱进,我们大胆吸收其他曲种和地方戏曲的长处,改革了原来善书的演出形式,由“一人班”发展成“两人班”,进而发展到多人同台,分工角色,上下场犹如戏剧,自然活泼,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吸收了地方民歌和本地其他曲种的音乐,改造、创立和丰富了善书的唱腔,使观众听起来亲切动情。
四、以对外交流为媒介,扩大影响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现代化媒体对“汉川善书”进行深入宣传, 通过大赛来扩大“汉川善书”的知名度,在2008年的“荷花奖”评选活动中,以熊乃国为代表的汉川善书表演荣获“特别表演奖”。这一殊荣的获得,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汉川善书的高度重视及对善书艺人的高度肯定,也使得参与“荷花奖”评选活动的文艺界精英对汉川善书的独特魅力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而为汉川善书的品牌打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对外联系。 2002年到2009年间,日本山口大学教授阿部泰记先生多次到我市进行学术访问,考察汉川善书的书目收集、专题研究等情况,与汉川善书研究人员交流了善书研究成果。
三是开展学术交流。2006年11月,由汉川市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汉川善书国际研讨会在汉川市成功召开。研讨会邀请了以日本山口大学教授阿部泰记、香港中文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教授游子安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华等一百多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学术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以理论的视角,围绕汉川善书的传承、保护以及如何融合、发展、繁荣这一主题,对汉川善书的历史、现状、未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照、交流,充分肯定了汉川善书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风格特点,对汉川善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阐述了许多颇有建树的新观点、新思路,既充实了汉川善书的理论内容,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启了探寻之门。会议期间安排了我市善书艺人现场表演了传统善书剧目《打碗记》,让与会学者亲身感受、体验了原汁原味的汉川善书的独特艺术魅力。这次汉川善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提高汉川善书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汉川善书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对已有的汉川善书理论研究成果的相互交融与互补等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
我们在打造文艺品牌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相比,与建设先进文化和文化强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一县一品”的会议精神为动力,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汉川善书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品牌。,
,
擦亮炎帝故里名片 打造随县文艺品牌
随县文联
华夏始祖炎帝出生于随县厉山镇。炎帝开创了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使人类社会从流动的游猎生活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从蒙昧生活时代步入文明生活时代,带出了中国上古时期一个强大、先进、文明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自1988年开始修复,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省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A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自1991年至今,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生辰纪念日),进行高规格的炎帝生辰庆典活动。1993年的“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掀起了炎黄子孙拜谒始祖、敬仰神农的热潮。特别是2009年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成功举办,炎帝故里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的朝圣之地。
一、实施文化兴县,高起点宣传炎帝神农文化
(一)确立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
2009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原随州市曾都区辖区范围内划出19个镇(场)成立随县。随县是一个文化大县,各级文物保护点为1182处,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明显,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活跃,特别是经过20多年不间断培育,炎帝神农文化已经成为随县文化的知名品牌。每年一次的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已成为影响力强、辐射面广、群众参与热情高的文化盛宴。为了充分发挥随县的特色优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兴县、旅游活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发展战略,文化兴县摆在了随县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为了确保随县文化工作富有成效,强劲发展,在文化建设工作上提出了“依托炎帝神农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用炎帝文化推动经济发展,靠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
(二)精心做好炎帝文化的宣传。
一是认真收集整理炎帝文化资料。纵览历代典籍,记载炎帝神农氏起于随州烈山(又称厉山)多达400余处,而且源远流长,从春秋至清末从未间断。我们将《国语》、《史记·补三皇本记》、东汉郑玄注《礼记》、班固撰《汉书》、三国韦昭注《国语》、西晋杜预注《左传》、皇甫谧撰《帝王世纪》、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吕氏春秋》、《商君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御览》、《湖北随州》、《随州志》、我国著名的考古家和历史学家郭沫若、周谷城、范文澜等编著的《中国史稿》、《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简编》以及台湾张其昀等编著的《中华五千年史》、《中华远古史》和名家诗词中介绍炎帝与厉山渊源关系的史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收集了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随州知州阳存愚在今厉山镇兴建纪念炎帝神农建筑群时立下的“炎帝神农氏遗址”碑;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先生,从美国华岗博物馆花重金买到炎帝神农像翻拍权,此像出自清朝光绪皇帝的老师著名画家吴承砚先生之手,是他根据原炎帝神农像绘画的,据考证,这幅画像是八国联军入侵时流失到美国华冈博物馆。通过对炎帝神农相关的史籍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极大地丰富了炎帝始祖的形象。
二是精心组织炎帝神农生辰庆典。经湖北省政府、随州市政府、曾都区政府、随县政府20多年不间断地组织炎帝神农生辰庆典,该活动已成为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扬炎帝神农文化的有效载体。自1991年始,在每年的炎帝生辰纪念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都要请知名的文化传媒公司策划,政府组织实施,结合炎帝神农的历史传说、人文精神和随县特色文化、风俗习惯等,组织一次高档次、高品味的的庆典仪式,并邀请政界、军界、文化界、文艺界、专家学者、华裔代表、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参加庆典活动,尽量扩大活动的社会效益,极力宣扬炎帝始祖的功德。
三是强化炎帝文化宣传。组织力量、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炎帝文化,及时宣传炎帝文化的研究最新成果。多年来,众多的国家级领导人和海内外知名人士涉足炎帝神农故里,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于1993年3月题写的“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文化节”;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亲临神农纪念馆;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肖克将军于1992年4月26日参加炎帝神农生辰庆典祭祀留影并题词:“弘扬神农精神,建设古乐之乡”。薄一波、铁木尔·达瓦买提、周谷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炎帝神农故里拜祭。2009年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炎帝神农的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张文彬、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领导和知名人士参加了庆典活动,中央电视台对庆典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参与宣传的新闻媒体达100多家,新闻记者达300多人。“寻根节”的举办展示了随县形象,提升了随县美誉度,进一步扩大了炎帝神农文化的影响力。
四是实行景区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
(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炎帝神农文化属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范畴,“炎帝神农传说”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神农拜祖大典”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重视景区建设,高规格建设炎帝纪念场所
(一)科学规划布局。
为确保炎帝故里风景区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州市政府和随县政府委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随县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交通顺畅便捷、景点布局合理、谒祖广场壮观、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景区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并为远期发展备足空间。
(二)注重打造景区。
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建设投资近7亿元,景区山环水抱,风景优美。规划面积3000亩,建成的核心景区面积为1000亩,核心景区中轴线上的景点有:文化雕塑壁、烈山湖九拱桥、华夏始祖门、圣火台、七步登天台、谒祖广场、八大功绩柱、神农大殿、神农雕像;西侧有神农泉、功德殿、神农洞、神农碑、神农茶源;东侧有旭日园、万法寺等景点。实施了景区绿化改造,种植观赏林带;烈山湖水库扩容,形成山水景点自然相间。
(三)全力保障服务。
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为游客提供服务。我们建立健全了保障服务制度;制定了旅游安全、森林防火、医疗救护等各项应急预案;强化景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后投资百余万余元,安装电子显示屏及配套影视播放系统,全天播放随州及炎帝故里宣传片;开通了炎帝神农故里商务旅游网站,可供游客在线了解并预约景区旅游;在游客中心内添置了电子触摸屏,游客可轻松查询国内各景点旅游信息资讯;在游客中心规范化建设了导游服务部、总服务台、咨询处、寄存处、投诉办公室、医务室等配套服务设施;提供摄影、影视制作服务;优化供购网点,开发旅游纪念产品50余类,以满足游客客纪念性和生活购物需求;合理配置了卫生间,方便游客生活;聘请专业广告公司对景区内统一规划设计并安装到位了中、英、韩文对照的景区全景图、导览图、景物(点)介绍牌、公共信息安全符号等标识标牌,组建专职保洁员,配置更换环保垃圾箱,为游客提供方便、文明、卫生、安全的旅游环境。
三、坚持以点带面,促进随县文化发展和繁荣
(一)强化炎帝文化的首席地位。
炎帝神农文化是我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真实写照,是在世界叫得响、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份量的文化品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炎帝神农文化出自随县,随县人民群众有机会能够更直接地去亲近它、更深刻地去感受它、更从容地去享受它,但我们更有义务细心地去呵护它、积极地去宣传它、深入地去挖掘它。随县人民会珍惜“拥有者”的身份,将炎帝神农文化作为随县文化建设的名片,在地方文化中将其列为“头把交椅”,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资源应有的社会效益。
(二)发挥炎帝文化的带动作用。
按照湖北省《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鄂发[2009]31号)文件精神,我们将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特点,全面把握文化事业建设的新规律,认真探索提升文化工作的新途经,开拓创新文化工作的新方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为目标,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自觉摒弃不合时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用炎帝神农文化品牌做牵引,提升随县文化事业的层次和品味。
(三)彰显随县文化的社会效益。
深入研究炎帝神农文化,总结提炼炎帝神农精神,为全县人民提供建县兴业的精神动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继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增强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致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神农架的“花锣鼓”
神农架林区文联
神农架林区位于鄂西北边陲,东与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北倚房县、竹山。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五镇三乡居住着八万人口。它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苦,教民稼穑而得名,是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轴心,湖北两江一山旅游画廊至高点,被誉为绿色明珠、旅游胜地。
自古原始蛮荒、封闭的神农架,就是封建王朝的流放之所和军事聚结地。相传,唐朝薛刚反唐屯兵大九湖,至今遗迹犹存;诸多史料记载李自成、张献忠在此休养生息,留下了许多遗迹和故事;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川鄂古盐道,纵横穿插于莽莽山野中,中原各地的盐贩、脚夫留下它乡的文化印迹;还有一些躲避战乱和灾祸的难民,逃进这大山里,带来了各地的民风民俗。这些外来文化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并沉淀下来,孕育了丰富、淳厚而又独特的神农架民俗文化。
神农架文联自2005年8月单独设立以来,一直紧紧围绕林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神农架的旅游开展工作,把对神农架民俗文化的搜集、挖掘、整理作为神农架的“一县一品”工作来抓,更是把它作为文联的一项重要日常性工作,长抓不懈。
神农架丰富而又淳厚的民俗文化,孕育出了一朵奇葩——神农架三锣鼓(花锣鼓、阳锣鼓、夜锣鼓)。神农架三锣鼓都是源于老百姓的劳动与生活,它朴实无华,富有浓郁的乡土情趣,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神农架的三种锣鼓在用途上各异,“阳锣鼓”是在集体劳作时用,它喊出各种“号子”为劳动者加油鼓劲,所以人们把“阳锣鼓”又叫做“薅草锣鼓”;“夜锣鼓”只限于办丧事用,它以劝人行善行孝为主题,唱忧不唱喜。因而,人们把“夜锣鼓”又称为“丧葬锣鼓”。这两种锣鼓在演唱形式、演唱场合、演唱对象上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只有“花锣鼓”,在没有戏曲、电影、电视的年代,神农架山民们惟一喜庆热闹的娱乐形式就靠“花锣鼓”了。山里的男女老少人人能唱,而且至今还普遍应用在婚诞喜庆、乔迁安居等各种民俗活动中,这也是“花锣鼓”旺盛的生命力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体现。
“花锣鼓”节奏明快、曲调优美,颇具地域特色和田园风味。它是集吹、打、唱为一体的音乐艺术。它以“花”为主。在器乐上不仅是把单鼓变成了双鼓,还增添了钹、马锣和喇叭。打得精妙,吹得花梢,这是一花。在唱词上又是以贺喜唱情为主,可以唱出千奇百怪的姐儿郎的荤段子,从而使花锣鼓更加活泼欢快,这是第二花。因此,被普遍用于各种节日和各种喜庆场合,以增添欢乐的气氛。神农架山大人稀,人们长时期生活在封闭隔绝单调的精神世界里,人们选择山歌,尤其是通俗的“花锣鼓”来陶情怡性,自娱自乐便成必然。可以说,神农架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歌。
“花锣鼓”的唱词,人们都说它是“顺口溜”,也有人说它是“打油诗”。是因它的语言颇具特色,地方语和口语较强,大量应用双关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和谜语也多有应用。它采用比喻、比拟、排比、复踏等修辞手法,又用排歌和组歌的形式把它唱出来。花锣鼓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每首歌少则四句,多则不限,只要押韵,能把一件事说(唱)清楚就行了。所以,演唱者不分男女老少、文化程度高低,人人都能参与。“花锣鼓”又分通俗的歌、情爱的歌、戏谑的歌、恭贺的歌。“花锣鼓”歌深受神农架老百姓的喜爱,当地的人们常说,花鼓歌啊花鼓歌/它是我的开心果/饿了拿它当饭吃/累了拿它当酒喝/既解馋来又解渴。还有花鼓歌啊花鼓歌/不唱心里不快活/老汉听了哈哈笑/小孩听了笑呵呵/人人喜爱花鼓歌。
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一民俗文化面临着消亡,为抢救这一文化遗产,神农架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邓志义深入边远山村,走进农户,采访老艺人,获得了大量的原始素材。文联又安排专业人员带着先进的设备协助邓志义进行记谱、摄像、录音、拍照;帮他打印、排版、校对;2009年8月,文联又多方筹措8万元资金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了神农架三锣鼓之一的《神农架花锣鼓》一书。此书出版后,文联专门举办了首发式,邀请了有关专家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评论活动和宣传活动。
湖北省著名作曲家王原平先生这样评论《神农架花锣鼓》一书,他说,神农架花锣鼓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以大量的曲牌、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锣鼓经,延续了中国古老音乐的血脉。它不仅具有较高的音乐艺术研究价值,在民族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学术研究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与人们的情感相互沟通、交流,是维系乡风民俗的精神纽带,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它将音乐的学术性、史料性、实用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对于我们音乐创作者吸收民间素材的营养和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神农架文联还将力争陆续搜集整理出版《神农架阳锣鼓》、《神农架夜锣鼓》,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一宏伟工程贡献力量。
神农架文联自成立伊始,在民俗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神农架文艺》季刊是文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杂志从创刊之初就开辟了民俗栏目,陆续推出了《知客》、《督官》,《爱唱歌的神农架人》等数十篇民俗文艺作品。受到了省内外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及高度评价,这些作品还被省作协文学院的《新作家》选登。
神农架的民间山歌、小调等,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磨砺而在民间口口相传至今的民间瑰宝。神农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更是这些民俗文化得以催生的沃土。但随着民间老艺人的陆续离世,如何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迫在眉睫。2006年5月份,文联自筹五万元资金举办了全区首届民歌王大赛。各乡镇都派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评选出了“十大民歌王”和十名优秀民歌手。大赛倡议民歌王要带10名徒弟,把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文联还计划每四年举办一次民歌王大赛,抢救这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这些原汁原味的山歌、小调天然纯朴,但要搬上舞台,还需进一步创作加工。近几年来,文联组织区内的文艺家们翻山越岭,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中间,挖掘整理了一大批沉积于民间的文化艺术素材。创作了《神农架梆鼓》、《多情的五月花》、《客来哒,泡香茶》、《盐道古歌》、《九湖放歌》、《月光榴影》等数十首歌曲,这些音乐作品在我区举办的杜鹃花节节庆活动和全区民风民俗汇演比赛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不仅在舞台上尽显风流,而且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神农架的旅游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赞扬。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全世界对民族文化的共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神农架文联将以抓“一县一品”工作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打造神农架最具特色的文艺品牌“花锣鼓”,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圈作出贡献!
突出地方特色 打造天门曲艺
天门市文联
近年来,天门市文联按照省文联提出的“一县一品”的工作思路,瞄准全国、全省“曲艺之乡”的目标,着力打造“天门曲艺”文艺品牌,努力挖掘开发地方人才资源,丰富曲艺表演形式,培养后备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最有生命力,最为群众所喜爱的还是曲艺。
“天门曲艺”种类较多,有天沔小曲、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道情等。其曲艺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演唱不拘一格,富于变化。音乐元素取材于民间小调,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深厚而牢固的群众基础。碟子、莲湘、三棒鼓更是我市独有的曲艺表演形式。早在五十年代,老艺人沈山表演的《打莲湘》就参加过全国首届曲艺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七十年代,天门说唱《好司机》上北京参加过全国曲艺调演。莲花落《喜看机械进棉田》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九十年代,莲花落《王桔梗赞财神》、《逛新市》和《老俩口逛中心》参加全省财政系统、计委系统和劳动系统职工文艺汇演,分别获得二等奖。其中,莲花落《逛新市》还在湖北电视台播发。2002年,天门渔鼓《一口咬定》荣获全国全省“群星奖”金奖;2005年,天门说唱《还田风波》参加湖北省曲艺百花书会评比,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天门说唱《石磉磴还田》、戏曲小品《心灵的密码》参加全省第十届“楚天群星奖”评奖,荣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在湖北省“春满楚天”春节联欢晚会评选中,我市创作的小品《虾缘》,荣获春节晚会原创节目一等奖。2008年,在第十一届湖北曲艺“百花书会”评奖活动中,我市选送的天门说唱《秸梗把关》获得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天门渔鼓《王大妈养鸡》获得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理论基础,普及曲艺知识
天门曲艺虽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真正对天门的曲种,曲艺音乐了解的人不多,特别是乡镇的一些文艺骨干,他们也是只知道渔鼓和道情。为了使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增强曲艺方面的知识,提高曲艺表演水平,市文联组织市曲协的艺术家们编撰了《天门曲艺戏曲音乐选粹》一书,该书编辑整理了我市所有曲种的音乐元素的起源和发展,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题写了书名,该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我市曲艺、戏曲音乐无综合性正式出版物的空白,也为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了解曲艺种类,学习曲艺知识和传承优秀曲目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同时,我们把各乡镇文化站长吸收为市曲协理事,使他们在普及曲艺知识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今年,由市文联编纂的《天门曲艺作品集》,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协党组书记姜昆同志题写书名,将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二、构筑展示平台,丰富曲艺形式
天门市每年一届的夏日广场文化月活动,为曲艺的普及和提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办好广场文化月活动,市文联组织市曲协的艺术家们深入到基层进行辅导,为参加演出的单位创作排练曲艺节目。在广场文化月活动中,每一届都举办曲艺小品大赛,迄今为止举办了九届夏日广场文化月活动,共创作演出了曲艺、小品节目120多个,有些曲艺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小品《难姊难妹》、《拜寿》、《虾缘》以及天门说唱《娶儿媳》、莲花闹《喜看健康换新貌》等曲艺节目,观众至今都难以忘怀,非常喜爱。目前,在天门市举办的节庆文艺晚会和行业专场文艺晚会中,都有原创的曲艺节目。市公安局创作演出的天门说唱《刘大妈上访》在全省公安战线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被公安部评为优秀创作节目奖。交通局创作演出的天门说唱《秸梗把关》参加了全省交通系统“先行颂”文艺晚会,被省交通厅选送参加全省行业文联文艺作品评比,获创作奖。由此可见,曲艺已成为天门文艺表演形式的一个亮点,也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一种文艺形式。
三、增强发展后劲,培养曲艺新人
为了使天门曲艺的创作和表演得到传承和提高,使之后继有人。市文联采取依托职校和武校开办曲艺表演班的方式,培养曲艺新人。我们还在李场职校和成龙武校共培养曲艺骨干16人,让他们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渔鼓、说唱、莲花落的唱腔和表演。去年,我市与湖北职业艺术学院联合办班,招收戏曲、曲艺表演学员30人,通过五年的学习,毕业后将分配到市花鼓剧团和群艺馆工作,为我市培养曲艺后辈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我们在打造“天门曲艺”文艺品牌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文联领导的要求,与兄弟市、州文联的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文艺人才的培养和精品创作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省文联打造“一县一品”文艺品牌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克难奋进,把“天门曲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
“曹禺文化周”品牌的辉煌锻造
潜江市文联
潜江,曹禺的故乡。曹禺生前曾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著作等身,影响巨大,成为潜江人民的骄傲。
2004年3月,潜江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举办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决策。该活动由中国文联、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这对于潜江市文联来说,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文联从全市工作大局着眼,引导文艺家将自我认识转化为社会认识,积极建言献策,介入中心,当好参谋,形成了文艺活动找文联,文联参与决策权的局面,发挥了以智力优势为前提的文化支撑和先导作用,促进了打造“曹禺文化周”品牌战略的确立。
市文联赢得参与权,正式参与了市委、市政府举办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决策,参与曹禺文化周主题设施建设和文艺活动总体思路的决策,参与打造曹禺文化周品牌的工作思路和决策。
在制定决策前,市文联率队先后赴荆州、宜昌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举办曹禺文化周的先决因素、有利条件和实施措施,草拟了举办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具体方案。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文联汇报,将可操作性意见纳入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形成统领大局的工作部署。
曹禺文化周掀起了以曹禺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建设高潮。曹禺纪念馆的布置、曹禺戏楼的修缮、曹禺公园的设计以及曹禺公园景点的命名等等,都有文联参与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文联的专题汇报,并多次召见文联负责人研定思路。由文联参与策划的曹禺文化周及文化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其中有由众多明星以及曹禺作品人物重要演员代表联袂登台的曹禺文化周开幕式“我是潜江人”大型主题广场文艺晚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雷雨》;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黄金搭档”音乐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曹禺学术研讨会;国内纪念曹禺馆藏最丰富、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曹禺纪念馆开馆及展示;以展出东周楚章华台、章华宫文物为主的潜江历史文物综合展,等等。在这些活动方案的制定中,市领导亲自挂帅,文联全程参与,使曹禺文化周这个文艺名牌顺利诞生。
打造曹禺文化周品牌,是潜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园林城市”方略中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联带领艺术家多次向市领导汇报思路,沟通情况,从而将艺术家的才智有效地转化为市委的施政意志。根据市委的安排,为了营造曹禺文化周的文化氛围,决定成立潜江市曹禺研究会。市委领导亲自点将:此项工作由文联具体筹办。为此,文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定成立事宜。潜江市曹禺研究会的成立,为在曹禺故乡系统地研究曹禺搭建了一个平台。
潜江市文联采取措施,积极投入,找准结合点,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置换,努力将文化艺术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文联活动产生了社会影响力。2005年,潜江市文联荣获“湖北省基层文联文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形势在发展,活动在深入,随着省文联“一县一品”工作方略的确定,曹禺文化周品牌应运而生,潜江市文联也在调整中有了一次次优雅的“转身”。
围绕“一县一品”工作,市文联积极用文化的纽带联结人民群众,贴近群众生活。对潜江城市景点的设计,文联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既突出了水乡园林风情,又赋予了曹禺文化内涵。文联所属的音协年年组织音乐考级活动,来自潜江城区及周边县市的考生踊跃报名参加考试。音乐考级涉及民乐、管弦乐、钢琴、电子琴、声乐等类别,有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小号、长笛、电子琴、琵琶、古筝、二胡、竹笛、声乐等专业,类别之多,规模之大,得到考官们的高度评价;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较好地扩大了曹禺文化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围绕“一县一品”,市文联经常组织采风活动,力求让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打造曹禺文化品牌,突出水乡园林特色,彰显园林城市内涵。《潜江日报》经常开辟专栏刊登优秀作品,《湖北日报》也多次以专版形式刊登潜江市文联各协会会员的作品,文艺工作者以曹禺为榜样,以曹禺而骄傲,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打造曹禺文化周品牌,搭建出作品出人才平台,这是潜江市文联的执著追求。在曹禺文化周开幕式文艺晚会上,文联参与了多个节目的创作,其中朗诵诗《一个透明的生命》由著名配音演员乔榛、丁建华朗诵,歌曲《春天的故乡》由青年歌唱家刘和刚演唱,歌曲《菜花黄,菜花香》由著名歌手金波演唱,歌曲《故土情深》由青年歌手邹一娜演唱。文联申报的诗集《立交桥》被评为湖北省文联2006年优秀文艺人才重点扶持项目并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创作的歌曲《中国红》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歌曲《大西部》由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演唱并收入《欧美百名歌手好歌精选》,风靡欧美流行乐坛。文联创造性的劳动,深得市委、市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肯定。《湖北日报》以《一个指导思想的确立——潜江将文化建设纳入和谐社会建设》为题,高度评价潜江市文联为打造曹禺文化周的一系列做法。
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的打造。市里每年100万元打造曹禺文化周品牌的专项资金已列入财政预算。投入16万元用于舞蹈《儿行千里》的创作、编排、录制及赴武汉、上海等地演出。该舞蹈荣获湖北省舞蹈“金凤奖”一等奖后,先后在上海等地演出,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投入100万元用于六集电视纪录片《曹禺》的拍摄,该纪录片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江汉风》的创作、编排、录制和演出。投入8万元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并一举获得“中华诗词之市”荣誉称号。以上活动均由市文联全程参与。每年投入近10万元资金用于潜江曹禺研究会的研究工作和《曹禺研究》的出版发行。投入300万元用于地方花鼓戏《生命童话》的创作、排演,目前已参加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投入20万元先后举办“中国作家曹禺故里行”和“中国诗人曹禺故里行暨2007湖北·潜江端午诗会”等全国性文学采风活动,叶辛、韩作荣、林莽、叶梅、韦启文、黄运全、谢克强、刘益善等先后30余人参加,《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海上文坛》、《湖北日报》、《长江文艺》等媒体报道消息,《中国作家》出了作品专辑,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2010年下半年,潜江将隆重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再一次让世人的目光在潜江聚焦。
潜江市文联以“一县一品”为动力,实践着曹禺文化周品牌的辉煌锻造,以此为契机,推动潜江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 , , , , , , , , , 呈数语以记之。
一、狠抓人才,开基创业,夯实基础
县联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始九人发起,现在是全县16个乡、镇和两所学校,设立18个楹联分会,共有会员1500余人,联会成立第三年,我们便从各方面吸引人才,不仅吸引笔杆子人才,还吸引管理人才,经济人才,单是高、中级经济师就达五人。为日后发展经济准备战将。
&nb, sp;&n, bsp;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属于三无单位:无编、无权、无钱。办任何事均要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办任何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我们便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和实行三个抓,抓人才,抓艺术,抓钱。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联会友,开创新局”。
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友兴联,跃登高峰”。
第三个五年计划:“以联生财,富会强县”。
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联会面貌大变。除分会会员增加,具体办事机构也增加,县联会内设有办公室、编辑部、学术部、组联部、财务部、企业办公室,这些机构各领其职,各负其责,长年照常运转,除黄梅县荣获“全国楹联之乡”称号外,县联会还获得“全国联坛十军”(全国十面红旗)。“联坛精英”、“联苑模范”、“联坛红旗”、“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等二十多种光荣称号。
1998年4月,中国楹联界全国第四次代表大会在黄梅召开,非常成功,获全国联界一致好评。2005年中国(黄梅)国际楹联文化节,也在黄梅举办,有16个国家代表参加,加上中国各省代表和黄梅本地作者总人数达万余人,盛况空前,收效良好。将中国楹联文化、黄梅楹联事业推介给世界,真正实现了我们联友普天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奥运健儿为国家增光,夺得51项冠军,63位选手获得74块金牌。黄梅县为了表彰这批金牌获得者,邀请全国联坛高手给冠军题赠嵌名联,由全国书法家界著名书法家动笔书写,再由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用挑花艺术刺绣做成条幅,赠送给冠军留念。其工程浩大,耗资颇多,赠品精致,质量上乘,给体育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纪念品、文物珍藏品,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获得社会一致好评。这批作品送到陕西黄帝陵,参加2008年黄陵祭祖后赠给各位冠军。2009年,黄梅县为庆祝新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六家牵头,黄梅县楹联学会具体承办,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协办。9月22日,全国大征联竞赛活动举行颁奖大会,县联会制作一份巨大礼品,称为“百米长的楹联竹简”,用全国楠竹之乡(浙江)生产的竹片2500支,雕刻纺织串连而成,由100位中学生高高举起,像一条巨龙披红挂花,绕场一周,气势恢弘,美丽壮观,全场惊而讶之,热情鼓掌,该礼品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二十年间黄梅县楹联学会干的都是大事,都是有轰动效应的喜事,勇于开拓的新事。
二、精研学术,提高联艺,建立基地
1、狠抓联赛,广交联友
从联会成立起,便着手抓联赛。首先利用黄梅佛教禅宗发源地的地理、人文资源优势,举办“五祖寺海内外征联赛”、“九江长江大桥通车征联赛”、“毛主席诞辰百周年征联赛”、“香港回归、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建党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以及“迎北京奥运会”等全国性大型征联21次,全县性征联17次平均每年1.8次,2007年一年中有3次征联,每次征联人数和参赛联作均是数以千计,实现了广交联友,将全国各地楹联高手聚集到黄梅这块园地,交流艺术,共同播种,让楹联文化繁荣昌盛,香遍全国。
2、创办联刊,编印联书
县联会于1990年1月1日(元旦日)创办出版了一份会刊,名为《联苑》每期印数由开始2千份,发展到现在8千份,均是免费邮寄赠阅。发行到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以及海外10个国家,现在将普版改为铜版纸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各分会也分别创办各种报刊十多种。县联会和各分会共编印了各种联书八十多版本,计5万余册。黄梅《联苑》成了全国广大联友,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一块最理想的园地。
3、建立基地,培育人才
全县每个分会,分别以乡中、镇中为基地,建立楹联培育基地,还在部分中、小学设立楹联知识辅导班,每年举行二至三次学术研究和讲座。全县获得国家级教育基地两所,即黄梅一中和实验中学,有五所中学为省级楹联之校,还有三个楹联之家,两个楹联之村,一所联中。联进校园,在黄梅比较普遍,培养出一大批中小学生新联家,让黄梅楹联事业后继有人。并在全县1500个会员中,培养出:联乡十老、联乡十杰、联乡十英、联乡十秀、联乡十佳、联乡十贤、联乡十星、联乡十少,2010年还要授予联乡十华、联乡十俊。
三、以联生财,自谋发展,富会强县
按第三个五年计划,现在是最后阶段。我们尝到办企业的苦头,也尝到办企业的甜头,苦尽甘来。
县联会办企业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很多困难,闯过不少险滩。开始一穷二白,两手空空,但有一点始终认定,我们是搞楹联的,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广阔的市场,有生命力,我们何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呢?首先采取借鸡生蛋、合夥养鸡、卖鸡买蛋滚雪球的发展方式,自己找买主,自找门路,利用民间印刷春联的手艺,从他印我销到自产自销,从手工印刷到大型机械印刷,从卖春联的小贩到机印春联的老板,一步步走过来。市场上还有其他行业也赚钱,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下,只要有钱赚,不问生意大小就干,在干中学,在干中发展。俗话说得好:“见钱不抓,不是行家”。我们先后办了文具纸张、文房四宝、书籍字画、石料石刻、机械修理、美术装潢、打字复印、玻璃工艺、五金电器、联想电脑、竹木雕刻、金印春联、星宇印刷、电视录相等十多家门店,现在只保留了6家。只要经营管理好,日子可以过,每年向国家上交税费五万元,20年上交超百万元。平常联会一般开支可以不求人,大型活动还是要找县委、县政府要钱,黄梅联会不算小康,但日子好过。
县联会现在有自己的小办公楼(自资修建),传真机、复印机、空调、电脑、大型金印机、会议室、办公室、桌椅一应俱全。虽不是阔老板,但也不是穷光蛋。逐步实现富会和楹联强县。
综合上述几项工作,回顾走过的路,既有成绩,也有问题,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教训反过来也成为经验,如果说总结经验可以说上八条十条,但最基本的有五条。
一、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搞文学艺术工作的行动指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党委领导,把握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这是我们社团组织的生命线,否则就会走入歧途。
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精神。如果失去这种精神,联会便无法生存。联会一班人,宁可富公家,愿意苦自己。二十年来,公家没有买过一斤茶叶,公家只有开水,从未向公家要什么补助,吃过什么夜班加餐。包括各分会头头、上县开会、往返路费均自己掏腰包。
三、献身楹联,以身作则,忘我地工作。联会一班人,每天均坚持上班工作,风雨无阻,虽然没有补助,大伙还是以会为家,会长柳义君二十年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也没有休息享受一个黄金周,每天工作达11个小时,二十年不打牌、不看戏、不串门、不干家务、不走棋、不旅游,一心守在联会,辛勤工作,从会长到编辑,到烧水扫地,外出拉赞助,联会经营都是他一个人,长年累月坚持干。身患多病,带病坚持,他被县里、市里评为五好老干部、模范党员,获得县里、省里颁发给他的特别贡献奖,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称号。他自己编了一本个人联集,儿女将印书钱准备好了,他却一拖又拖,就是挤不出时间,再将稿审一遍,前后拖了十年。真正是种了公家田,荒了自留地。有朋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忙?他答:问我何求日夜忙?分文不取为联乡,精神更比金钱贵,人有精神国乃昌。他的名片背面有一副对联:“不惜韶华成蜡烛,愿将心血润联花”。他的作品刊登在全国二十种专业报刊上,获得征联比赛一、二、三等奖20多次,个人小传亦刊登于各种辞书。
四、加强组织性、团结性、标兵性作用。办任何大事,离不开组织,离不开骨干,离不开团结。无组织是一盘散沙,无骨干是一群散兵游勇,无团结什么事也搞不成,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单位不成单位。黄梅联会非常注意这一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规则。有事大家干,有话公开说,有利相互让,有错不推责,有难互关照,有误及时说,工作多头绪,始终同一辙。因此20年来,没出现不团结闹分裂的现象。
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办事。联会人,一要清白,二要干净,忘我办事,乐守清贫。联会办公室悬挂一首诗:“无烟无酒亦无茶,满座高朋笑语哗,好借诗联吟国是,小楼连接海天涯。”朋友来访不问是谁,部长、县长、书记来联会视察,也只有清水一杯,滋润心扉。同事们要喝茶,自己带茶叶,联会只供应开水。联会20年没有买过一斤茶叶,遇上开会,都是柳会长从家里带茶叶来,更谈不上烟酒了。也无人要夜餐费、加班费、电话补助费、上县开会车票费。二十年来,坚持勤俭办事,勤俭兴会,不能忘记艰苦本色。
上述五点是我们最深的体会,还要继续努力,做到更好。为楹联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将黄梅联会建成富会、建成强县。
倾力打造民间绘画之乡
团风县文联
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的团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藏和传承着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风民间绘画(原称农民画)就是该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争奇斗艳的奇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团风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大批名人、名家,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革命家林育南、林育英(张浩),科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政治家殷海光,军事家林彪等都诞生于此。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在上级文联的关心下,在团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团风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团风民间绘画强势崛起,已逐渐成为团风的一张文化名片。
团风县民间绘画取材于鄂东风土人情、民俗掌故、民间传统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了民间剪纸、皮影、戏剧、刺绣、挑花、印花等艺术营养,以丰满的全景式构图、夸张的表现手法、统一而凝重的色彩效果,形成了团风民间绘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民间绘画的起步
团风县民间绘画创作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从“文革”时期的长期禁锢中解放出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恢复、传承和发扬。长期的文化沉淀与活跃的精神状态以及团风人的文化基因碰撞,碰出了团风县现代民间绘画这朵炙热的火花。民间绘画创作活动在团风民间悄然兴起。
1983年,团风县第一幅民间绘画作品《山村车赛》晋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获得三等奖,开了团风县民间绘画走出团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河。于是,有组织地开展现代民间绘画创作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项迫切任务。
1985年,原黄冈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农民画研究会”,发现、培养和提高了一批业余绘画能手,各乡镇文化站采取不定期举办创作培训班的形式,将部分作者还不成熟的作品进行集体指导、加工、润色,不少好的作品脱颖而出。
1987年,选送8幅农民画向国家申报“农民画之乡”时,有5幅作品出自现今的团风作者之有。之后,这8幅作品全部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现代民间绘画展览”,登上大雅之堂,并全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收芦苇》、《鸟窝》等作品的复制件被美国收藏家购藏。1988年2月9日,国家文化部命名原黄冈县为“农民画之乡”。
民间绘画的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以全新的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坚持把团风民间绘画作为本县一个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全力举荐新人新作,培养壮大了团风民间绘画创作后续力量。
2007年10月26日,团风县文联正式成立,为了擦亮“民间绘画之乡”这块金牌,迅速组建成立了团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书画家协会,为团风民间绘画创作进一步发现人才、出作品、出精品,繁荣团风民间绘画创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夯实了阵地基础。
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委宣传部非常重视文联工作,牢固树立了抓文艺事业就要抓文艺人才,抓文艺人才也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为了切实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和繁荣团风县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团风县对在国家级、省市级重大文艺活动中获奖作品和人才进行奖励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重点创作人员、创作经费及创作假,制订了一系列倾斜办法。2009年5月10日,时任县委书记孙璜清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看望了民间绘画艺人吴春娥、华贻和、倪汉玲等人后,又主持召开了县委专题会议,会议就保护和开发全县民间绘画艺术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并形成《[2009]2号县委专题会议纪要》。全县从而形成了重视文艺人才、扶持文艺人才、激励文艺人才的良好环境。
团风县民间绘画创作方兴未艾。团风县通过采取个人自觉创作与集中辅导相结合,一般指导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绘画与剪纸相结合,描述传说故事与描绘现代生活相结合,既传承了民间文化,又陶冶了精神生活,结出了累累硕果。2009年度在回龙山镇、方高坪镇分别举办了民间绘画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农民、教师、机关干部和学生,共计90人次,收到作品300多幅。9月份,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从中精心挑选了180幅作品,在方高坪镇政府办公楼大厅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展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使民间绘画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近年来,团风县以县文联、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为纽带,以乡镇文化站为阵地,多次举办全县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以举办书画展活动等形式带动全县书画爱好者进行创作,创作作品500余幅,涌现民间绘画新生力量60多人。
民间绘画的辉煌
团风民间绘画作者主要分布在回龙山、但店、方高坪、总路咀和马曹庙等5个乡镇,有骨干作者200多人,其中有56人的作品在省、全国举办的展览中展出,共展出作品93件次。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和湖北电视台等多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先后作过报道和评介。
1998年,团风有5幅作品获全国农民书画大赛入选奖,同年12月,有11件作品入选湖北农民书画大赛,2件作品获奖;《金色稻田》等四幅作品被加拿大收藏家收藏;2000年,有8件作品在《湖北画报》上发表,有5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集萃》。自团风建县以来,全县共有15幅作品漂洋过海,成为外商、台商的珍藏物;有16件作品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了配合重大节庆活动,全县创作了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建国60周年等为题材的作品150余幅。
2009年5月,由县文联、县书画家协会联合编辑的大型民间绘画精装本《团风书画作品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作品集收录了40多位团风籍书画家及爱好者的书画作品近300幅。作者年龄最长的有106岁,最小的只有10多岁。这既是献给祖国60华诞的厚礼,也是向百姓奉献的文化大餐。
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县文联、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在县“四大家”办公楼大厅举办了民间绘画作品展。此次展出60位书画家及爱好者共150余幅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县的民间绘画创作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化团风”建设的新成就。
为了开展农民绘画进校园、进机关、进警营等活动,县文联与县书画家协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1月下旬在县运管所会议室免费举办民间绘画培训;赠送29幅民间绘画作品给李四光中学;赠送23幅作品给县民政局老年活动中心;赠送6幅作品给黄冈市公安局;选送20幅作品参加黄冈市财政系统廉政建设书画展;推荐选送年轻会员何金梅等新人参加市美协培训班学习,组织民间绘画艺术家赴宜昌等地采风;组织看望慰问百岁民间绘画老人范振华,并送去500元慰问金。由县文联牵头组织各文艺家协会捐款2800元,分别于今年5月10日、25日两次前往回龙山镇乌龙庵村看望慰问病中的86岁著名农民画家吴春娥。
悠悠长江,浩瀚如洋。团风这支由县委、县政府强力打造的民间绘画队伍正脱颖而出,且正在日益壮大,愈加成熟,必将成为湖北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民间绘画之乡”。
让麻城杜鹃名扬天下
麻城市文联
在《麻城讲坛》开坛首讲仪式上,麻城市委书记李开寿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思想,并首次面向公众提出打造麻城杜鹃主题文化的新创意。近年来,围绕全市100万亩原生态杜鹃林及龟峰山10万亩杜鹃花海的资源优势,我市积极落实省文联提出的创建文艺“一县一品”的战略举措,全力打造杜鹃文艺品牌,形成了文艺品牌与城市品牌交相辉映、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麻城杜鹃文艺品牌开始名扬天下。
一、吹响节会“冲锋号”,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营造好声势。
2008年4月,我市按照“以节造势、以节扬名、以节交友、以节厚文、以节鼓劲、以市活市”的思路和目标,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争取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广电总台和黄冈市政府参与主办,中电国际和湖北卫视协办节会,确保了节会的规格。节会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精彩纷呈,主题活动包括“一节五会”,即大型文艺晚会、杜鹃花海观赏会、地方文化艺术展示会、投资推介暨寻根旅游联谊会、杏花村开村发布会等。策划并邀请中央电视台加盟杜鹃节,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文艺晚会,确保了节会的影响力。文艺晚会上,19名港台和内地明星前来助阵,观众达3万余人,首创大别山地区盛会记录。麻城本土歌手蔡琴一举唱响《麻城杜鹃花》节会主题歌,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蕾激情推介麻城杜鹃文化、旅游品牌,著名歌手孙悦现场会演绎“麻城花挑”舞蹈,节会对麻城杜鹃主题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水平。节会期间,到会副部级以上领导7人,厅级领导75人,处级领导326人,来宾人数2600多人,外来游客1万余人,让麻城杜鹃旅游品牌和文艺品牌深入人心。今年4月杜鹃花开前夕,我市又隆重举行“2009麻城·中国杜鹃花城”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网、《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记者及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出席,延续了杜鹃文艺品牌、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热度。目前,我市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举办“2010第二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将继续请省文联作主办单位,并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走进麻城,慰问演出,同时也作为节会开幕式演出活动,依托节会平台更进一步叫响杜鹃文艺品牌和旅游品牌。
二、繁荣文艺“百花园”,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增添好亮色。
一是调动各方力量,完善文化阵地。近年来,以繁荣杜鹃主题文化为方向,我市着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正在启动建设大别山文化旅游中心,积极着手推进麻城大剧院等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加强市民休闲文化阵地建设,改造提升了南湖公园(以杜鹃文化为主题,兼顾移民文化、进士文化、李贽文化)、和平公园(即麻城烈士陵园,弘扬杜鹃文化和和平文化)、小金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加强城市广场文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了金桥广场、将军广场等城市广场。在软件载体方面,改版了市政府门户网、麻城信息港、麻城文化信息网等网站,开展专栏推介杜鹃文化。市文联将原机关刊物《麻城文艺》改版为《杜鹃》,并请中国电力董事长、《静水深流》作者李小琳亲自撰写刊名。文联各协会相继创办了《杏花村诗词》、《百姓生活》、《万松亭》、《龟峰山诗词》、《麻姑》等文艺刊物,一些本土企业团体创办了《麻城影响力》、《新视线》等文化杂志,为本土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是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推进文艺生产。市乡两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文艺创作。市委书记李开寿从任市长时起就亲自参与文艺创作,撰写了大量推介麻城的文化散文,在省内外传为佳话。李书记创作的《麻城赋》在《光明日报》发表,《冬进大别山》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发表并荣获湖北新闻奖副刊金奖。市政协主席凌礼潮亲自主编的文化书籍《歧亭古镇杏花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我市完成了近20年以来艺术生产的一次大制作,编排的大型现代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在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中荣获金奖,并获得包括个人单项奖在内的9个单项奖。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市内文艺家深入挖掘以杜鹃文化为主题的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每年推出一本大型文化书籍作为麻城对外赠送的礼品书籍,已推出的《五彩麻城》、《红杜鹃 美麻城》、《品味麻城》均在全省产生良好反响,得到省市领导充分好评。各乡镇和旅游景区也纷纷组织文艺家挖掘本土文化,龟峰山风景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先后推出《龟峰山传奇》、《五脑山诗文》等文化书籍,歧亭、木子店、三河口、夫子河等乡镇先后推出《神秘木子店》、《天河浩荡》、《圣水奇山》等文化书籍。
三是激发文艺家创作热情,繁荣文艺创作。市文联主席熊亚兰带头开展文艺创作,其散文《情醉麻城红杜鹃》在《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本土美术家冯萍、余敏文、程敬生等创作了一批以麻城杜鹃为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杜鹃情》、《山水》、《山风》等作品还代表黄冈市到芬兰进行文化交流。诗人、歌词家熊明修创作的歌词《麻城杜鹃红》荣获鄂东第四届民歌大赛金奖。市文联副主席林明康创编民俗文艺节目40多个,帮助龟峰山风景区组建了龟峰山民俗文化艺术团,长期自编自演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文联名誉主席余敏文创作的大型壁画《锦绣中华》先后两次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中国博物馆展出。青年作家缪益鹏创作的小说《六月六》荣获冰心文学奖。青年女作家朱小玲创作的小说《蓝色美人樱》将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为数字电影。
四是借助知名文艺家美誉,提升文化品位。2008年杜鹃节前夕,我们聘请湖北音协主席、知名作曲家王原平创作《麻城杜鹃花》主题歌,并通过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演唱会开始唱响。今年,我们又先后邀请著名书法家大家欧阳中石、张海、刘永泽先生为麻城题写“杜鹃花城”等。为进一步扩大以杜鹃为主题的麻城文化的影响,我市支持私立麻城博达学校出资与中国神话大师周濯街签约,为麻城创作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将拍成大型电视连续剧播出。我们联合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红杜鹃摄影比赛,知名艺术家纷纷来麻城采风,创作出的作品在各大媒体刊发,在周边大中城市展出。
三、放大宣传“影响力”,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推介好美名。
市委、市政府将推介麻城的广告语浓缩为“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四句话,重点推介“中国杜鹃花城”城市文艺品牌。一是借助明星的吸引力。2007年,我市开全国县级市先河,在京举行聘请《香港姊妹》、《五星大饭店》女主角曹曦文公益性担任麻城城市形象大使、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形象, 大使和首席杜鹃仙子新闻发布会,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 报》, 等50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报道。我们还策划曹曦文在其博客上宣传推介麻城,浏览量达200余万次。二是借助专家的权威力。邀请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专家来麻城考察鉴定古杜鹃群落,专家组对麻城原生态古杜鹃作出了“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全国少有”的权威评价,各大媒体竞相发布消息,麻城杜鹃品牌声名鹊起。三是借助文化精品的传播力。我们联合上海大学制作《崛起麻城》、《麻城红杜鹃》等高档次的文化专题片,在各类文化旅游节会上进行宣传。组织文艺工作者编印《红杜鹃美麻城》和《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剪影专辑》等杜鹃主题文化书刊,向外推介,麻城的杜鹃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迅速提升。四是借助媒体的辐射力。我们注重整合汽车车身广告、标语牌、宣传画、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类传媒力量,掀起杜鹃主题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产生了强大冲击波。对外,在武汉公交车上定做流动车身广告,一举叫响“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文化旅游主题口号。对内,在麻城火车站、汽车站和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制作旅游巨型宣传广告;在城区大街小巷、各乡镇、景区主街道张挂旅游主题口号广告牌;在宾馆、酒店餐厅和房间张贴杜鹃花宣传画,形成一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效应,使麻城杜鹃文化公益广告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在网络媒体上公开征集麻城城市形象、旅游形象和首届杜鹃文化旅游节主题口号及会徽、会旗、会歌,共收到海内外作者应征作品10万余条(幅、首);在湖北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在湖北日报、《湖北旅游》刊发专版。
四、开发旅游“风景线”,为打造杜鹃文艺品牌搭建好载体。
目前,麻城杜鹃已经成为麻城文化的看点、旅游的看点,我们还致力于把麻城杜鹃打造成为文化的热点、旅游的热点,努力实现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的良性互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麻城旅游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的旅游。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全市围绕龟峰山10万亩杜鹃花海核心景区和“中国杜鹃花城”主题文化,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积极开发“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一村(杏花村)一线(红色旅游精品线)一大片(乡村农家乐旅游)”,重点推出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三大旅游产品”。一是打造好杜鹃文化核心景区。近年来,我市重点开发龟峰山杜鹃花海景区,着力打造“中国最美的杜鹃山”、“世界杜鹃园”。目前,龟峰山已通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9年五一期间龟峰山杜鹃花海景区游客数量创下全省之最。正在规划建设中国杜鹃博览园,基本建成龟峰山索道,开辟了“空中看杜鹃”的新景观。二是延伸好特色旅游线路。以龟峰山为龙头,我市积极延伸旅游线路,拓宽麻城旅游空间,不断增加麻城旅游的吸引物。2009年12月,我市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四大景区同时接受省旅游局的AAA创建验收,三河口、浮桥河等6家水库被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是打造好城市特色景观。我市注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杜鹃文化。在金桥广场等公共绿地大量种植麻城杜鹃花,将城区通往龟峰山风景区的街道更名为“杜鹃大道”,并按照彰显杜鹃文化的思路进行绿化、美好和亮化。目前,我市以杜鹃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后发快进的先进典型,麻城旅游成为弘扬麻城杜鹃文化的最大载体,麻城杜鹃文化伴随着旅游品牌的打造越来越响。
更多阅读
约翰逊的鞋子 作文材料 - 季节冬 - 温网博客 - 温州网 温州网 张如如
一则作文材料字号: 小 中 大发布: 2007-05-29 23:44:00个人分类: 教学手记一则作文材料英国民间流行这样一个故事,叫《约翰逊的鞋子》。话说英国有一种交换鞋子的风俗习惯,你往马路上一站,摆出一种特定的姿势,表示愿意和别人换鞋子;别人
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中基网-地区教育-区 中基网
网站首页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网站地图 .交流讨论区.资料交流区.学校展示区区域教育首页 区域教育展示 特色学校展示 CBE区域教育资源搜索 您的位置>中基网首页>区域教育>区域教育展示
人民文艺网 邵伟华简介 文艺部部门简介
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家分部理事邵伟华简介 邵伟华,1936年12月生,湖北鄂州市人。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后落根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破
湖北教研网—湖北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网站
物理教师发展之路湖北省松滋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蔡传平国家《基础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对国家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的目标,对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特别是青年物理教师,我
劳动能力鉴定经验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材料
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为工伤职工提供良好服务(2007年2月12日)(注:本文由博主执笔,并由本人在2007年2月12日在全省医疗工伤生育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后作为全省唯一的经验材料上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后刊登于《全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