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容易在文字逻辑的左右下轻率地否定一本小说、一个电视剧或一部电影,因为写一些对作品的判断文字总是容易的,但创作一本小说、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要付出艰辛的劳作。
现在对《夜宴》评价很多,我看到了不少对其进行简单否定的评论。对于一种文化产品,我们要有多方面的思考角度。首先,不能怀疑资本的非功利目的,也不能怀疑编剧、导演、演员的艺术追求或思想追求,他们或许真的在为中国思考一些问题、在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价值。其次,我们又要看到资本逐利的本能、导演、演员获得更大名声的世俗目的。第三、我们也要从中发现,电影界一次次克服已经呈现出来的弊病的举措。第四、我们还要看到在全球化的文化沟通中,强势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压力。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从更多方面来理解中国的电影作品,更能显现影评人、文化人的理性和成熟。
如果从深层次的价值角度来看待《夜宴》,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反思汉民族治乱循环规律的电影。中国从春秋以后大道隐没。此后,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战乱频仍,一个朝代兴起、强盛、衰落、灭亡,朝代更替,无穷无尽。我们看到的是流血、杀伐、阴谋、叛乱,每一个皇帝背后都有一柄无形的剑在运动着。只要一个国家被这种兴乱更替的规则左右着,那么一柄柄刺向皇帝的剑就会无穷无尽,不管是谁当皇帝,一柄觊觎皇位的剑永远存在,操纵那柄剑的,我们可以认为是任何一个有权欲野心的人。《夜宴》结尾的那柄刺进女皇的剑,并没有呈现它的主人,这恰恰提升了《夜宴》对中国历史逻辑思考的深度。
今日的中国似乎不同了,但不同层级的权力部门依然在苦苦争夺,只不过没有那种血腥的杀伐,但其中害怕别人夺取自己权力,采取的一些阴暗做法,并没有脱掉古代官场文化的气息。这种一脉相承的权力文化,如何走向全球大多数国家处理权力的智慧,是我们要思考的。《夜宴》中曲折传达出来的这种思考,隐藏得很深,很多思考深入的人会看到这一点,没有看到这一点的人,恰恰需要文化人来提醒。
在中国,导演的这种曲折表达,早有先例。田壮壮拍《猎场》就是想用成吉思汗在原始掠夺时期制定草原法律维护生态、保存一种秩序,而WEN GE期间,人们在狂热中完全无视法律是制度。他说是“使挺大的劲放了一个小屁。”也许在映象更能影响普通人的今天,这种“使劲放小屁”的做法未必不是一种理性选择。
我要提醒一点的是,在今日“韩流”包围中国电影的时候,如果不再着重画面的漂亮,那就是自己给自己吃票房毒药。《夜宴》在画面的构思、拍摄中充分考虑到了这种潮流的压力,这种尝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只是考虑画面而缺乏情节和思考,那么它就会重新陷入《无极》的闹剧。
采用面具,使整个画面显得神秘和异域气息,这虽然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一般看法有一些距离,但使整个电影带有一些异质的东西,也使画面好看了许多。在太子学艺馆的那场杀伐,嗜血却有一种残酷的形态美。不过,对一个70老者的棍刑,导演也许是想迎合当前观众对残酷美的嗜好,但这种过于商业化的迎合缺乏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思考深度,这样的电影会使幼小的孩子发生思想上的错乱。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崔卫平老师在博客里对这部电影的批评。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6-10-02 22:59 阅读(303)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