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面对面,采访王文彪,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已经使得5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也就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有万分之五是因他而绿化,这是怎么样的一份功绩!!!
他说,一个人,一天在沙漠里栽树不难,一个月也不难,一年也能坚持,但要二三十年都在沙漠里栽树,那就是一生的坚持与事业了。
是的,一个人如果二三十年都在坚持一件事情,是值得敬仰的。
做股票也是这样,如果二三十年都在做,对行业,对公司不断的研究,我想这个人也是值得敬仰的。记得上研究生时,06年低07年初的时候,大牛市里,我的好多位都学都在炒股学股,可现在,坚持着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的只有两个人。
王文彪:20年纵横库布其沙漠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4月26日08:50内蒙古晨报
迷彩服、运动鞋、白手套、手持铁锹……4月15日,王文彪在库布其沙漠上植下一株株松树。这位被媒体形容为“大师”、“时代榜样”的企业家与千余名员工共同植绿,再过几个月这个地方将会绿意盎然。
创业之路始于盐湖
农民的儿子、中学老师、鄂尔多斯杭锦旗政府秘书……早期的王文彪很普通,如今他已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在王文彪的人生履历中,1988年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年份。这一年,他放弃了仕途生涯,只身来到被当地人俗称为“盐海子”的哈拉芒奈湖。
此时王文彪的身份是杭锦旗盐场场长。而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这家盐场已经濒临倒闭。现实的问题是:“无路、无电、无通讯、无水、无人才、无技术、无资金。”
不过,让王文彪看到希望的是盐湖本身。按照他的说法是,这座盐湖,面积18平方公里,不仅有盐,还有丰富的芒硝、天然碱等化工资源,总储量高达1.8亿吨。这些资源亟待开发,王文彪决定在这座湖里大做文章。1990年,他引进一家科研单位联合勘探盐海子,开始生产脱水硫酸钠。1995年6月8日,王文彪在盐场和三户小型化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了亿利化工建材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扩大规模,走上集团化的路子。
修筑穿沙公路
库布其沙漠的沙丘在不断地移动,漫天飞舞的黄沙很快就会波及到牧民的居所,这里的牧民随时都会遭遇生存难题。
王文彪对此有着切肤之痛。为了摆脱沙漠的羁绊,使得盐海子生产的化工产品能够运销出去,王文彪认为:只有修穿沙公路,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王文彪带领全体员工走进大漠,开始搞防沙、治沙工程。为了谋求企业更大发展,1997年亿利资源集团举债7000余万元与当地政府联手修建了一条65公里的穿沙公路。这条公路的建成,不仅使亿利资源集团每年节省1000多万元的运费,还解决了当地1万多农牧民交通运输问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后,王文彪又带领全体员工在公路两侧的沙漠上播植草木及药材,在大漠深处筑起了一条长65公里、宽4公里的绿色长廊。
多年以后,大多数人对这条穿沙公路这样解读:“中国第一条穿越大漠死亡之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
亿利资源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公路贯通后,产品、原材料运输的制约解除了,企业规模日趋扩大,外运产品从5万吨、10万吨、15万吨猛增到25万吨。
治沙绿化的过程中,王文彪带领他的团队总结并确立了“以路划区、分割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部、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防沙用沙战略,投资修建了5条全长达234公里的穿沙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这一举措已使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区人民受益,约3万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4月15日,王文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注重绿色环保不是今天才有的自觉,而是发展以来就有的行动。”
20年探寻一条生存之路
“绿色、循环、清洁、低碳”。王文彪和他的亿利资源集团以此为企业发展的理念。
能源化工循环经济、沙漠生态新经济、房地产三大产业,创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效益集聚”,成为新形势下亿利人的另一张名片。
资料显示,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亿利资源与当地农牧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分区治理的模式,通过农牧民“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返租倒包和一次性补偿的形式,与3512户农牧民签订了合作协议,陆续整合荒漠土地,通过围封限牧、围封补(飞)播、大自然修复和林草药集约化、规模化种植,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为沙漠生态产业化创造了优势,同时也拉动了周边群众致力于沙漠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使老百姓受益。
王文彪说,亿利资源在沙漠生态化过程中,当地农牧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生态工人,每年有近万名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每年可获取近6000万元的直接劳务收入。“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累计投资10多亿,我们的绿化面积、规模已经很大了,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5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王文彪说。
“我有一个梦想”
按照王文彪的说法,在整个生态治理、沙漠绿化中,前20年以绿化沙漠为主,是生态治理也是公益性的投资。
“从现在开始,我们在利用沙漠这个资源发展的新经济产业。”他举例说,目前在鄂尔多斯七星湖开发的旅游产业就很不错,在沙漠里种甘草、种中药材做得也不错。现在又在发展沙漠的新能源产业,把沙害变成沙利,这个是可以预见的好事情。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文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发言说:我毕生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让钱学森的沙漠产业理论在我们的手上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现在看来,我们正在实践中。从企业的角度讲,亿利资源集团是发展两大块循环经济产业,一块是依托煤炭资源发展清洁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一块是依托沙漠来发展沙漠新经济的循环经济产业。它们既可以节能减排,又可以循环利用,又能注重环保生态,同时也是一份公益事业。”在他看来,从对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发展沙漠型经济看,治理的周期很长,“20年,我们整整20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亿利资源集团在王文彪的带领下,计划到2015年使沙漠绿化面积达到10000平方公里,生物固炭每年达到1000万吨,并在此基础上构筑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产业、沙漠生物化工产业、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
记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
2010年08月27日16:25新华网字号:T|T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7日电 题:他把20年的美好时光献给了大漠——记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
记者 王欲鸣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世界第八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的巨大改观,是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沙漠里创造的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企业“掌门人”王文彪已年过半百,他把自己20年的美好时光献给了这座沙漠。
在大漠上建起3500平方公里“绿洲”
在库布其沙漠的腹地,有一个哈拉芒奈盐湖,该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碱、芒硝、盐等化工原料,1988年,亿利资源集团就诞生在此。大漠绝域,每年数十万吨的设备、原料以及产品的运输,只能依靠一条简易便道,而且需多绕330多公里。
为了谋求更大发展,1997年,亿利资源集团举债7000余万元与当地政府联手修建了一条65公里的穿沙公路,不仅使亿利资源集团每年可节省一千多万元的运费,而且解决了当地1万多农牧民交通运输问题。
为保住这条走出大漠的“生命线”,执著的亿利人治沙、修路、种草、发展沙产业,迈出规模化治理沙漠的第一步。治沙绿化的过程中,亿利人总结并确立了“以路划区、分割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部、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防沙用沙战略,投资修建了五条全长达234公里的穿沙公路,实现了对大面积沙地的“分而治之”。20多年来,亿利累计投资沙漠绿化资金20多亿元,共绿化库布其沙漠35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漠化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创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路、电、水、讯、网、绿”的规模化防沙绿化工程技术体系和政府、企业、农牧民互动共赢的防沙绿化发展模式。
金秋八月,沿着库布其沙漠的北缘从东向西行进就会看到,靠近黄河一侧五六公里宽的许多地段已经变成了林草茂盛的林带,靠近沙漠腹地一侧,一棵棵高高低低的杨树、沙柳、柠条,像一个个卫士守候在沙丘上、沙沟里。这些耐旱的林草手拉着手,组成一条长240公里、宽5公里左右的护卫长队,保护着身边川流不息的黄河。
让“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
牧民乌尼尔道格陶,一个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了40多年的“生态难民”。风沙一次次半掩了他的土屋,他一次次用铁锹“抢救”了自己的家园。
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辈子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007年7月,他和另外分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35户牧民,自己没花一分钱,喜滋滋地搬进了亿利资源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牧民新村。
“我搬到这里后由一种身份变成了几种身份。”乌尼尔道格陶笑着为自己“定位”。
乌尼尔道格陶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他每年都参与沙漠治理,成为企业的生态工人;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成为菜农;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亿利七星湖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36户居民家家如此。他们来自散居在七星湖周边杭锦旗独贵特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他们的草牧场面积很大,但几乎全部沙化。
企业把分散居住在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牧民搬出来,为的是打造“生态无人区”,让沙漠得到自我修复的同时,也让牧民过上崭新的生活。
“防沙治沙光靠硬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漠治理,造福当地百姓。”王文彪感言。
把“众富才是富”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王文彪,在实施沙漠生态工程中,也把沙区农牧民由“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穿沙公路”使1.1万平方公里沙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得以畅通;3.2万多农牧民的农牧产品产销、看病就医、上学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企业为沙区老百姓建设了一些沙漠小镇区和沙漠农牧民学校,让沙区老百姓同样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企业把年复一年的生态工程建设全部交给了沙区的农牧民种植、管护,让他们成为企业的生态管护工人,他们每年可以得到1亿元以上的劳务收入。同时,让部分沙区的老百姓以荒漠土地入股,让农牧民成为沙漠生态产业化的股东。
大胆的“沙漠生态新经济”战略
王文彪有一个大胆的“沙漠生态新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到2015年使沙漠绿化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生物固炭达到1000万吨/年,并在此基础上构筑发展沙漠三大产业。加快推进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产业。依托怡人的大漠自然风光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成果,通过开发沙漠温泉、建设国际温泉酒店,挖掘“朔方古城遗址”文化,实施沙漠高尔夫球场等措施,把库布其沙漠七星湖建成一个高品位的国际沙漠旅游胜地。
加快构建沙漠生物化工产业。在巩固发展甘草中医药现代化产业的同时,加快开发以沙柳等沙旱生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化工技术,加快建设一个低碳生物化工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依托库布其沙漠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置,并同步开展上游原料、组件的开发,全面完善产业链,最终将库布其沙漠打造成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沙漠新能源产业。
目前,这些产业正在向更加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和高技术化快速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句话已铭刻在王文彪及6000多亿利人的心间。“亿利资源绿化沙漠、改善环境,不仅是中国的一面旗帜,也是世界的一个典范。”这是联合国专家实地考察库布其沙漠后作出的评价。王文彪和他的员工义无反顾,正在走向开拓“沙漠生态低碳新经济”,引领中国生态文明的新征程。